木星會和地球相遇嗎?只有一種情況下可能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木星是人類認識最早的五大行星之一,在深邃的茫茫夜空中亙古閃爍,因此它在古代的地位是超然的,經常用它來預測吉兇,朝廷興衰。木星的公轉周期非常接近12年(11.86年),因此在古代被稱為歲星,而西方則以古羅馬神話傳說中最高的神祗朱庇特來命名。

木星直徑14.3萬千米,距離太陽約7.8億千米(平均),它的質量大約是其它行星總質量的2.5倍。地球直徑則只有1.27萬千米,距離太陽1.5億千米,兩者到底有沒有機會相遇,下文來818。

木星會和地球相遇嗎?

一直以來人類都以為天上的星星繞著地球轉,通過長期的觀測後還總結出了其中的規律,而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託勒密將其整理成了地心說之大成,其複雜而又精確的計算指導了人類生產與航海將近1500多年,儘管也有很多人懷疑過這個規律,比如行星的軌跡會逆行,太陽在天空中一年的軌跡是個8字形,但一直到哥白尼時代,才真正被推翻。

行星逆行原理

哥白尼的日心說解釋了行星運行的奇怪軌道,將託勒密複雜地心說改成了簡單的日心說,但哥白尼認識的局限,認為行星的軌道是正圓形的。很快克卜勒通過觀測發現了行星的軌道是橢圓的,並且總結出了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

牛頓在伽利略的和克卜勒以及哥白尼的基礎上,以萬有引力統一了這些天體的運行規律,因此開始了經典力學的輝煌時代,在其之後還有一大波科學家天體運行規律而付出努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拉普拉斯,他在1773年證明了行星的軌道大小只有周期性變化,即木星軌道為什麼會收縮,土星軌道為什麼又不斷擴張,證明為偏心率和傾角的3次冪。

拉普拉斯

另在1786年證明行星軌道偏心率和傾角總保持很小和恆定,並且能自動調整,行星的攝動效應是守恆和周期性變化的,不會積累也不會消解!拉普拉斯在太陽系軌道的穩定性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且在1799年~1825年間出版了5卷16冊的煌煌巨著《天體力學》將他的研究成果以及前人的積累統統包含在內,成為經典力學的另一極:天體力學!

所以拉普拉斯在18世紀就已經證明了太陽系的行星軌道非常穩定,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它們會在各自的軌道上相安無事,即使有攝動也會自動調整,不會出現兩顆行星相撞的情形!

木星衝日和與它相遇的星星

但準確的說,木星和地球還是有相遇機會的,只不過地球的陰影投射在木星上,只不過地球太小,而且距離太遠,因此理論上來看只能降低些許太陽光在木星上的強度,卻無法看到地球投下的陰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地球確實和木星以某種方式相遇了!

地球凌日(木星)的時間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地球凌日期間,木星肯定是衝日的,而由於地球軌道平面和木星位置存在角度差,木星衝日期間不一定是地球凌日!

木星衝日:內行星和外行星在環繞太陽公轉的時候與處在了同一直線上,外行星稱為衝日,內行星成為凌日!衝日期間是外行星最佳觀測時段。不過木星衝日周期很短,大約每隔399天即可欣賞到一次衝日。最近的兩次衝日時間為:

2019年06月10日 15:27 4.2842 -22°26′

2020年07月14日 07:58 4.1395 -21°54

今年7月份就是哦,當然未來周期,各位可以自行往上加,算個差不多就行,木星那麼遠距離,差一點點時間也看不出來。

  • 真正和木星相遇的星星

蘇梅克-列韋9彗星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少朋友應該是經歷了慧木相撞的時刻,這是人類第一次目睹到彗星撞擊一顆行星,只是比較可惜最大撞擊點位於木星背離地球的方向,但木星快速自轉,馬上就讓我們看到了撞擊後巨大的陰影。

不同波段的撞擊照片

這顆彗星是1992年7月8讓的近木點時落入了木星的洛希極限,這是木星的引潮力導致其他天體解體的一個範圍,這顆彗星在木星引力的撕扯下碎裂,在1994年7月返回木星附近時,碎裂的碎片在17日4時15分到22日8時12分的5天多時間內陸續撞入了木星,使得人類第一次欣賞到這種行星撞擊的天文事件。

很可惜那會伽利略儘管在1989年已經升空了,但很可惜1995年12月才進入環木星軌道,完美的錯過了慧木相撞,另外伽利略探測器退役後,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於2011年8月5日12時25分,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點火升空,並於2016年1月13日下午2點進入木星軌道,到現在朱諾仍然在繼續履行它的職責。

朱諾號探測器

地球千萬不能和木星相遇,即使《流浪地球》時也不行,畢竟地球這幅小身板還經不起木星的大風大浪,所以就讓探測器代表地球去和木星握個手吧。

相關焦點

  • 如果木星不存在了,人類會死嗎?
    假設太陽系木星突然消失了,那麼人類會死亡嗎?我們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木星是最大的一顆,它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質量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正由於木星如此巨大,導致太陽系的質心落在太陽的表面之外,假設太陽系木星突然消失了,那麼人類會死亡嗎?
  • 為什麼木星和木星有那麼多衛星 而地球只有一顆?
    若不是土星在兩周前新發現了20顆衛星,使它的衛星總數(82顆)超過木星,可以說太陽系中沒有其他行星能與木星媲美。天王星只有27顆衛星,而海王星則只有14顆,地球的近鄰火星只有兩顆衛星。這樣的情況下,你會不會為我們的地球只有一顆衛星而感到不安或失落?想想水星和金星,你或許能得到安慰,因為它們都沒有衛星。
  • 流浪地球裡點燃木星真可能嗎?木星真能被點燃?西瓜視頻為您解密
    還記得2018年火爆上映並叫好又叫座的國產影片《流浪地球》嗎?在影片中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在地球即將撞向木星而毀滅前,駕駛著空間站配合地球的行星發動機噴口火焰,點燃了木星,利用木星爆炸的反推力將地球推回到了流浪的正確軌道上,當時那種震撼場面至今想來依然動人心魄。
  • 假如地球和木星相撞會發生什麼事呢?
    例如假如地球和木星或者與木星一樣巨型的行星相撞時會發生什麼事呢?那一定是非常壯觀浩大超大型製作的電影拍攝了。大家好,兩顆行星撞擊會是怎樣發生的呢?我們人類還有生存的希望嗎?這裡是濤濤隨記,一切的答案已經全部都為你準備好了,請接著往下看。行星之間的撞擊會發生嗎?
  • 小行星撞地球,可能嗎?
    ,距離地球最近時到達南太平洋上空370公裡處,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此距離打破了小行星2020 QG於今年創下的3000公裡的近地小行星距離記錄。位於夏威夷的小行星對地撞擊最終預警系統(ATLAS)發現了這顆小行星,其直徑可能為5-10米。如果它撞向地球,將會在大氣層中解體。而此次與地球相遇大大改變了小行星2020 VT4的軌道,相遇前其軌道黃道傾角為13度,周期549天,相遇後變為10.2度,315天。軌道改變後,它和地球下次相遇將是2052年11月13日,屆時最近距離將在290萬千米左右。
  • 如果地球成為木星的衛星會怎樣?
    但是,當你發現木星足以容納1300個地球時,你會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地球真是個極小的世界。設想一下,如果地球只有一顆葡萄的大小,那麼木星就如同一個籃球的大小。我們所在的地球只有一個衛星,而木星有79個衛星並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沒錯,木星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地方。
  • 地球成為木星的衛星?這個設想有點膽大,結果會是什麼樣?
    其中木星是質量最大的一顆,那麼如果地球作為木星的一個衛星,地球又會發生何種變化呢?我們人類還能夠正常生存嗎?所以地球如果運行到木星的衛星軌道上會受到強大的磁場引力,據計算高出的引力大約是地球的10倍,這就意味著木星能夠釋放比地球多一百萬倍的輻射,地球上的人類大概要每天身著防護服生活了,抑或是去到地表以下,體驗一把現實版的「流浪地球」。
  • 木星消失了會怎樣,隕石來襲,地球還是那個地球嗎?
    如果木星突然消失會怎樣?如果木星突然消失了會怎樣?在浩瀚宇宙空間中,行星天體的數量數不勝數,就跟地球裡的沙子一樣多,突然之間一顆天體消失了,相對於整個浩瀚宇宙空間來說自然無關緊要,那如果消失的是我們的木星,那又會怎樣?
  • 如果木星吞噬了地球🌍呢?會發生什麼?
    在過去的二百四十二天裡,地球一直在朝著木星飛奔,現在它就要撞擊木星了。我們離這顆巨大的行星太近,以至於它是我們天空中唯一充滿的東西,地球溫度在不可控的上升,我們的大氣層在燃燒……而科學界正忙著尋找答案,當兩顆行星相撞時會發生什麼?我們有可能直接穿過這個氣體行星嗎?這次碰撞將如何改變木星?
  • 木星的引力彈弓為流浪地球加速,木星的軌道會變嗎?
    引力彈弓是利用星球的引力給探測器加速的一種常用方法,人類發射的飛往地球軌道之外的探測器,很多就用到了引力彈弓進行加速。人類在70年代的時候能夠發射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號飛船,就是因為當時的時機非常好,可以連續藉助多顆星球的引力進行加速。
  • 地球靠近木星,真的會被木星撕碎嗎?洛希極限是怎麼回事?
    在劉慈欣老師的科幻作品《流浪地球》之中,人類為了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為地球加速,而駕駛地球來到木星的引力範圍之內,但因跨過了洛希極限而險些被撕碎,那麼在現實之中,地球真的會因靠近木星而被撕碎嗎?地球是一個小型天體,而木星是一個大型天體,所以我們就以二者為例來說說什麼是洛希極限。
  • 木星大紅斑正在縮小,已經只有兩個地球大了!
    來自艾克斯-馬賽大學天文學家發現的證據表明:木星紅斑厚度在其表面積減少的情況下保持相對穩定,其研究發現發表在《自然物理學》期刊上。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是如何估計厚度的,以及為什麼他們認為紅斑不會很快消失。
  • 如果1994年不是木星替地球擋著,人類的下場會和恐龍一樣嗎?
    觀測發現,它的公轉軌道已經進入了木星的洛希極限以內,科學家這才肯定它將在不久之內撞向木星。  不過,此次撞擊事件釋放出的總能量還是沒有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那顆小行星大。根據科學家的估計,滅絕恐龍的那個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大約釋放了100萬億噸TNT的能量。即使這樣,如果SL9撞向地球,仍然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人類有可能會因此滅絕,不過地球上的生命火種仍能延續。
  • 人類為何要感謝木星?真的有必要嗎?若沒有木星,地球就毀滅了?
    作為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木星也一直被人類寄予了厚望,美國宇航局曾發射的先驅者-10,先驅者-20號探測器都曾傳回過木星的相關信息,對於這顆太陽系內僅次於太陽的巨大質量體積的行星,人類充滿了好奇心,若不是這是一顆氣態行星,科學家也會試圖將木星改造成另一顆地球。畢竟這顆行星太強悍了,人類若是以木星為家園,就再也不用擔心隨時可能爆發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故了。
  • 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會有可能變成另一個太陽嗎?
    木星變成另一個太陽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這可能有多種因素導致,首先它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其次它還是一個恆星胚,簡單的說在條件足夠的情況下它是能成長為恆星的;最後有部著名的科幻片《2010威震太陽神》中描述了一個木星成為太陽的故事,情節有些曲折與離奇,但結局震撼,天空中出現兩個太陽!
  • 我們能夠穿過木星嗎?不能,因為木星是氣態星球,並不是個氣球
    太陽系統中有八顆主要的行星,它們分別是巖石行星和氣體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巖石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體行星。氣體狀態下的行星中最大的就是木星,它的質量是太陽系其他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兩倍。
  • 沒有木星阻擋,SL9號彗星如果撞向地球,人類會滅亡嗎?
    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若沒有木星擋在前面,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不是就會撞向地球,人類會像6500萬年前的恐龍那樣被滅絕嗎?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會。之所以說人類下場不會和恐龍一樣,主要基於三個主要原因:首先,即便沒有木星擋著,這顆彗星也不一定會撞向地球;其次,這顆彗星爆炸當量約40萬億噸TNT,而6500萬年前撞向地球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威力達到120萬億噸TNT當量;其三,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了現代科技階段,雖然還很初級,但比恐龍這種毫無文明智慧,只能被動挨炸的生物,肯定會有更多的躲避和應對次生災害的辦法,
  • 如果沒有木星,太陽系可能不止一個地球
    他們最新的研究表明,在沒有像木星這樣的氣體巨行星的情況下,有些恆星可能有多達七顆類地行星。如果超過七顆,那麼其中的兩顆行星就會彼此靠得太近,從而影響彼此的運行軌道。而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可能支持六顆有液態水的行星。但是為什麼我們的太陽系只有一顆適宜居住的行星?
  • 如果織女星和牛郎星相遇,會發生什麼?地球生命或瞬間消失!
    它們相遇後會發生什麼?據科學家觀測,它們相逢後會變成短暫的雙星系統,有可能會摧毀地球,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將失去寶貴的生命。在雙星系統中,它們擁有足夠大的引力,有可能會造成超新星爆炸,能量巨大,散發的威力誰都無法抵擋,對太陽系的所有生命而言,都將是一場滅頂之災。這個超新星就是Ia型超新星,它散發的亮度比太陽多5億倍。
  • 若地球變得和木星一樣大,人類的活動空間會更廣嗎?其實很糟糕
    審核:小文引言:隨著地球人口的不斷增長,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許多城市已經出現了天價樓盤的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提出了一個假設,如果地球變得和木星一樣大,那麼用地緊張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真的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