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條、428.3公裡 北京初步搭建市郊鐵路「骨架」

2021-01-11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關桂峰)記者從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為滿足30公裡到70公裡交通圈層快速出行需要,北京近幾年加快建設市郊鐵路。伴隨2020年底市郊鐵路東北環線建成,並將於近期開通運營,北京市郊鐵路線路達到5條,運營裡程將達428.3公裡,市郊鐵路「骨架」初步搭建。

北京市當前已構建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新格局,並以市郊鐵路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強化中心城與新城、環京地區聯繫。

目前建成的5條市郊鐵路分別為:2008年首條市郊鐵路S2線;2017年,開通城市副中心線和懷柔-密雲線;2020年6月,開通通密線,串聯城市副中心與順義、懷柔、密雲等區和懷柔科學城、雁棲湖國際會都等重點功能區;2020年底,市郊鐵路東北環線建成。

此外,2020年6月,城市副中心線西延,房山區增加1條聯繫中心城與城市副中心的快速通道,客流顯著增加;9月,懷柔-密雲線引入北京北站,進一步滿足沿線乘客需求。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統計,近期東北環線開通運營後,將新增運營裡程153.9公裡,北京市郊鐵路運營線路將達到5條,裡程428.3公裡,車站26座。(完)

相關焦點

  • 總裡程約727公裡!來看2020年北京軌道交通建設成績單→
    至此,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總裡程達約727公裡。年終歲末的這個好消息,是2020年北京交通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縮影,也為全年軌道交通建設落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20年,北京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構建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新格局。
  • 方旭華:為杭黃鐵路搭建「神經系統」
    「如果把鋼軌比作骨架、車站比作關節、電力比作血液,那麼信號就是『神經』。」方旭華說。  方旭華是杭州電務段杭黃鐵路配合組副組長,他的主要任務是為杭黃鐵路浙江段搭建信號的「神經系統」。  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外表斯文的方旭華,今年32歲,是一名有著9年黨齡的黨員。
  • 北京力爭5年建成50公裡半徑範圍「1小時交通圈」
    北京力爭5年建成50公裡半徑範圍「1小時交通圈」 2015-02-05 13:28:332月5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市力爭到2020年構建一體化的區域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形成以北京為中心50公裡半徑範圍內的「1小時交通圈」,實現中心城小客車(含計程車)出行比例在25%以內,綠色出行比例達75%。
  • 金臺鐵路「復興號」動車組即將上線 快速、舒適出行即將實現
    交通壓力十分嚴峻,正在建設的S1和規劃S2、S3線市域鐵路,可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和加強城區集凝聚力,但廣大的中西部缺少與中心城區交通連接線。正在建設中的金臺鐵路貫穿台州,把西、中、東部地區緊緊相連,決定利用金臺鐵路開行2條市郊線列車,車型「復興號CR200J」,實現周圍城鎮與中心區之間快速化、通勤化交通,同時緩解中心區域交通壓力。
  • 京哈鐵路薊州站開通 北京薊州半小時到
    40分鐘左右的運行後,首次在京哈鐵路薊州站停靠載客。這標誌著京哈鐵路薊州站正式開通,天津市薊州區開啟動車和高鐵時代。 京哈鐵路薊州站位於薊州區洇溜鎮,距薊州城區2.5公裡。該站總投資1.4億元,新建了1700平方米全新標準化站房,設置了工作區、候車區、售票區等。建成1.1米高的標準客運站臺,站臺頂部加裝了8200平方米的防雨棚,新建了旅客地下通道,方便旅客乘車。
  • 江蘇高鐵總裡程2215公裡 「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成環成網
    於從文 攝中新網鹽城12月30日電 (記者 於從文)「『十三五'以來,我省把鐵路建設作為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中之重,累計完成鐵路建設投資2240億元,連鹽高鐵、徐宿淮鹽高鐵、滬蘇通高鐵、連淮揚鎮高鐵相繼建成通車,鹽通高鐵今天通車,連徐高鐵即將建成通車,全省高鐵總裡程將達到2215公裡,由全國的第14位躍升至第3位,『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初步形成。」
  • 北京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地鐵建設項目公布,M102線確認分段實施
    在軌道交通建設方面有6個項目,包括3條地鐵、2條城際鐵路和1條市郊鐵路,咱們一一來看。十四五期間開通項目推進與廊坊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發展,深化「四統一」協同機制,推進M22線(平谷線)、京唐城際等一批軌道交通運行通車。平谷線西起CBD區域東大橋站,東至平谷新城,經過朝陽、通州、三河、平谷,共設置21座車站,副中心範圍內5座車站明年將實現開工。
  • 徐州高鐵版圖:將構築4條高鐵、5個方向的戰略輻射布局
    截至目前,我市鐵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約142億元,實現速度和裡程「雙提升」;全市鐵路總裡程達546.56公裡,其中普通鐵路396.26公裡,高速鐵路150.3公裡;基本形成以徐州東站為中心、以京滬高鐵、鄭徐客專、徐宿淮鹽鐵路和連徐高鐵為骨架的「放射型」高鐵樞紐,構築起4條高鐵、5個方向的戰略輻射布局;
  • 百年前從瀋陽到北京要21小時21分,列車時刻表記錄中國鐵路滄桑史
    而京瀋高鐵建成通車後,北京至瀋陽的旅行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左右。 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100年前這段旅程要花多長時間嗎?今天,讓我們透過一本本塵封的列車時刻表感受中國鐵路滄桑史。
  • 北京副中心奔跑這一年,亮點不斷!1萬多名職工成「新居民」
    >市郊鐵路副中心線東延至喬莊東站。跑出一路暢通近八成行政人員「綠色通勤」市郊鐵路副中心線東延、兩條地鐵新線開通試運營、自行車通行環境提升、主要進出通道打通堵點……過去一年,市民進出副中心通勤速度更快,選擇更多了。最新統計,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綠色出行佔比78.2%,也就是說,近八成通勤人員選擇市郊鐵路、地鐵、公交或騎行方式出行。
  • 「深度」第四條時速350公裡鐵路落地成渝,中國高鐵是否應全面提速?
    國鐵集團8月13日發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到,將推進高鐵達標提速,縮短追蹤時間,優化開行方案,增加開行密度。六次大提速後的降速從1997年到2007年,中國鐵路在十年間經歷了六次大提速,列車運營時速從140公裡提升到200公裡,京哈、京滬等線路部分有條件區段速度可達到250公裡/小時。
  • 北京今年將完成11號線西段、首都機場線西延等新線建設
    京雄城際列車飛馳,北京西站50分鐘可達雄安新區;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園成為首都生態文明建設又一張綠色名片;三條城市軌道交通新線開通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剛剛過去的2020年,北京的基礎設施發展碩果纍纍。日前,市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亮出2020年本市基礎設施發展成績單。
  • 列車時刻表記錄中國鐵路滄桑史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車輪上的生活跑得越來越快,正是40年來中國變化的一面鏡子。11月27日,京瀋高鐵遼寧段開通前的最後一次大型施工——京瀋高鐵引入瀋陽樞紐按本格開通施工順利完成,這標誌著京瀋高鐵遼寧段正式具備開通條件,而京瀋高鐵建成通車後,北京至瀋陽的旅行時間將縮短至2.5小時左右。  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100年前這段旅程要花多長時間嗎?
  • 京張高鐵延慶線開通運營,北京北至延慶開行5對_國內...
    今日(1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點配套交通基建工程——延慶線正式開通運營,延慶站新建站房將同步投入使用。鐵路部門安排北京北(清河)站至延慶站開行旅客列車5對,經由京張高鐵、延慶線運行,其中北京北—延慶2對、清河—延慶3對。
  • 滬杭磁懸浮2008年建成 投資350億時速達450公裡
    據新華社報導,發改委交通運輸司昨天表示,深受海內外關注的滬杭磁懸浮交通項目和京滬高速鐵路項目近日雙雙獲得國務院批准,此舉意味著中國開始邁向「高速鐵路」時代。磁懸浮滬杭線車速定位為市郊區間線路,正常運行速度為450公裡/小時,中心城區內最高正常運行速度不大於200公裡/小時。  該項目預計將於2008年建成,並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投入運營。業內人士表示,這條連接上海、嘉興、杭州三地的磁浮交通線建成後,將實現一小時往返滬杭兩地,上海至杭州單程不過半小時,將大大提高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出行效率。
  • 長沙規劃建設12條地鐵線 線網總長度約456公裡
    長沙地鐵2號線試運行) 長沙軌道交通,是服務於長沙市的軌道交通系統,包括地鐵、磁懸浮、城際鐵路等交通工具,於2014年4月29日開通。目前在運營的有2號線一期,在建的有1號線一期、2號線西延一期、3號線一期、磁浮線、長株潭城際鐵路工程。即將開建的有: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工程。
  • 北京三條軌道交通新線開通 路網總裡程增至727公裡
    北京地鐵房山線北延段首經貿站。 杜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 (記者 杜燕) 自31日早班車起,北京軌道交通房山線北延(郭公莊—東管頭南)、16號線中段(西苑—甘家口)、有軌電車T1線開通試運營。至此,北京市軌道交通路網運營線路達24條,包括428座運營車站、64座換乘站;路網總裡程首次突破700公裡,增至727公裡。房山線北延:在首經貿站與10號線實現換乘房山線北延位於豐臺區,全長約4.8公裡,共設車站4座,分別為白盆窯站、花鄉東橋站、首經貿站、東管頭南站。乘客在首經貿站可與10號線換乘。
  • 京張高鐵的開通,成為世界上條設計時速350公裡有砟軌道高速鐵路
    京張高鐵的開通,成為世界上條設計時速350公裡有砟軌道高速鐵路 2020-08-07 11:49:45|來源:北京樓訊
  • 17.5公裡、8個世界之最:中老鐵路最長隧道貫通
    據國鐵集團消息,11月28日,全長17.5公裡的中老鐵路(中國-寮國)第一長隧道「安定隧道」順利貫通。安定隧道位於雲南元江縣與墨江縣交界處,為全線一級高風險隧道,穿越20條斷層和2個向斜構造,涉及有害氣體、巖溶、軟巖、湧水、高地應力、高地熱等不良地質,工程規模、建設難度、工程風險在國內鐵路隧道施工領域都極為罕見。隧道以炭質泥巖、炭質頁巖為主,局部夾雜砂礫,其中最複雜一段炭泥質結構,巖體極破碎,只有採用注漿加固才能保證隧道穩定。
  • 陝西寧強5.3級地震:多地有震感 專家初步會商:是汶川地震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網站消息,北京時間9月12日19時6分,漢中市寧強縣發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裡,震中距離漢中市131公裡。震中在寧強縣廣坪鎮,寧強震感強烈,初步核查暫時沒有較大震情及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