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Gene聯合創始人陳鋼:基因不對,訓練一萬個小時也枉然

2021-01-13 拉勾網Lagou



「「實驗驅動的生命科學行業正在逐步轉到數據驅動的生命科學行業, 這個行業所能給大家帶來的不僅是經濟還有夢想。「

4月17日,拉勾網聯合深圳20家頂級網際網路公司打造夢想者市集,其中包括拉勾網聯合創始人&CMO鮑艾樂、鈦度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產品官餘孟遙、辣媽幫副總裁楊俐、WeGene聯合創始人陳鋼、PMCAFF產品大咖劉百萬、神奇百貨 CEO 王凱歆、對酒當歌 COO寧小林在內的七位重磅嘉賓先後登臺分享了他們對成長和夢想的感悟。以下內容整理自WeGene聯合創始人陳鋼的演講實錄。


▌拉勾網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

© 2016 拉勾網保留所有權利





所有人的基因都是從父母的兩個細胞開始的。在細胞結合後,兩個細胞都會拿出自己祖傳的染色體的一半交給對方,合成一個新的染色體,就在這一刻,當新的染色體形成的時候,每個人的基因組決定了,這就決定了每個人成為了現在的形狀。

 

基因的傳遞過程很有意思,比如說80%的人可能是帶XY的,還有20%是XX的。這是人的染色體,這裡面蘊含了巨大的數據,每個人的染色體裡面有30億個剪輯,這些全部可以變成數據,每個人的數據可以超過100GB。

 




比如說在座的學術上稱之為現代智人的兩足直立動物,到底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到底全世界都是同一個物種,還是我們不同的物種?這些都歸到基因組上。從每一個人來講,我們有沒有可能自己和歷史上的大咖有什麼關係?

 

Y染色體在全國已經有了一定的規範,另一方面,Y染色體更穩定,線粒體更小,只有1300多個位點,而Y染色體大得多。通過這樣的標準,每個人的基因組數據,通過一些算法,就可以推算出你的祖先是怎麼遷移到現在的土地上,如果你的數據足夠多就可以足夠細。


比如說歐洲人拿到自己的Y染色體的數據之後可以得到非常細的數據,因為歐洲人在這一塊的研究已經非常多了,而中國這一塊還非常的粗淺,這也是因為我們的數據積累不夠。

 

把這些信息放在一起,可以把一個人從哪兒來,為什麼會成為這個人,都可以算得比較清楚。通過基因組上不同的區域分別來自於什麼樣的族群,這對人群劃分,甚至對國家安全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事情。

 




我什麼事情專心的幹一萬小時,我就有可能成為大咖,大家是不是都相信這個事情?我們看到這種總結總是很激動,我要把這個事情幹一萬遍之後就成為大咖,幹完了怎麼辦?

 

然而這個事情顯然不成立。


比如說這個小姑娘,她未來打籃球的水平可能比其他人打籃球的水平都要高,雖然她只是一個小姑娘,原因很簡單,因為她是姚明的女兒。

 


還有一個例子,總而言之這個基因上有一個位點,祖宗從非洲遷往中東的時候發生了突變,這個突變保留在了所有非洲以外的人群當中。大家也可以看一下這些國家,只是現在短跑的層次,已經是競爭0.0幾秒的時候,基因會起很大的篩選作用。





除了運動,除了這些事情之外還有更嚴肅的事情,基因大家會知道,很多疾病和遺傳有關,基因會影響很多疾病的表型,影響很多疾病的發生,很多疾病的藥物使用效果,這些事情今天都可以以很低的成果或者是很高效的方式來做。

 

舉個例子,糖尿病是移動醫療領域創業成果的一個方向,實際上每個人,哪怕是同樣的,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正常的血糖水平也是不同的,這個事情可以做搭檔的統計發現,比如說這裡有一串編號,如果是這個位點上的基因型號不同,他的血糖水平就不同。同樣是藥物,藥物是人體代謝的過程,代謝靠的是蛋白質,酶,如果基因發生突變,就有不同的效果。

 

這些東西可以走向更長遠的健康,健康實際上已經逐步的變成數據驅動的事情,如果僅僅只是說今天要跑步,明天做運動,沒有任何依據,沒有任何監控的數據反饋,這個事情不知道效果怎麼樣,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我們可以跟糖尿病的數據結合,可以和運動的數據結合,可以和很多的數據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我剛才挑剔裡面說的《數據驅動的健康》,比如說基因組,還有腸道微生物,還有大家代謝出來的代謝物。如果把這些數據全部放在一塊兒,就是一個真正的數據驅動的健康。

 




數位化已經成為了趨勢,從書籍,音樂,電影,甚至是盒飯,甚至是帶小孩,還有很大一類東西沒有數位化的就是我們自己。


所以我希望不僅僅是我現在所在的創業項目,實際上也希望在座的所有的跟數據,跟代碼打交道,跟產品打交道的人都可以關注一下,實驗驅動的生命科學行業正在逐步轉到數據驅動的生命科學行業, 這個行業所能給大家帶來的不僅是經濟還有夢想。

 


-END-


相關焦點

  • WeGene陳鋼:在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價值被嚴重低估
    在陳鋼的計劃裡,只要博士一畢業,就和生物信息技術專業徹底告別,不做和這個專業相關的工作,但陰差陽錯,陳鋼還是留在了這個行業。起初陳鋼並沒有明確知道生物信息數據分析技術到底能如何應用,直到2012年進入華大基因,做起科技服務。
  • 利器訪談 陳鋼,WeGene 聯合創始人
    我是學計算機的,做的事情是用計算機來分析以基因組數據為代表的生物數據。這個行業通常被稱為生物信息。2012 年畢業於中南大學信息學院,在深圳華大基因工作了將近三年。今年上半年,我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了 WeGene。WeGene 是一家提供個人基因組服務的創業公司,希望能幫助中國人受益於知道和了解自己的基因組信息。
  • WeGene通過基因檢測能告訴你健康風險和遺傳性疾病
    WeGene 聯合創始人、CTO 陳鋼微基因WeGene成立於2014年9月,致力於幫助用戶解密自己基因奧秘,並針對中國主要人群的遺傳特點,選取60萬個位點進行檢測WeGene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擔任CTO的陳鋼曾是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員、華大科技腫瘤研究員、華大雲平臺副總監,目前負責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基因檢測業務。WeGene如何檢測基因?事實上,基因檢測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具體細分來看應該分為基因測序(Gene Sequencing)和基因晶片篩查(Gene Chip Screening)。
  • WeGene&愛拍原創,我們來了! EGO走進企業·深圳廣州站
    因此,EGO 9月份深圳、廣州分會活動「走進企業」,從這裡開始……在資本寒冬裡,基因相關的創業公司不斷發出A輪上億人民幣甚至上億美金的融資,老牌公司也紛紛殺進二級市場。繼VR、人工智慧等領域之後,生物技術將成為下一個風口。推動這個炙手可熱領域發展的不僅僅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數據驅動的生命科學領域向前發展的基石。
  • WeGene發布基因檢測新品 解讀服務超200項
    10月26日WeGene 在深圳舉辦產品發布會,此次發布的產品是WeGene 通過調研國內外研究成果,針對中國主要人群的遺傳特點,選取了60萬個位點進行檢測,並據此提供了祖源分析、健康風險、運動基因、遺傳病篩查、藥物反應、遺傳特徵和營養代謝等七個方面
  • WeGene 陳鋼:消費級基因檢測技術和模式
    國內嘛,要不就是樣本量是人家的零頭,要不就是數據量是人家的零頭,在學術期刊刷論文的DTC基因檢測公司也沒看見。從最早的,不帶引號的直(chuan)銷(xiao)基因檢測公司聯合基因,到最近幾年在網際網路上發展的360基因,Hi基因,比特基因,一脈基因,23魔方等等,還有WeGene(利益相關:我是WeGene的,知乎體),大部分已經倒下了,少部分還在堅持,極個別拿了融資,完全看不到獨角獸的跡象。
  • 微基因 CEO陳鋼:口水中的秘密,基因數據的未來
    會後,微基因 CEO陳鋼,與我們分享了基因數據未來在健康消費場景中的前景。陳鋼:其實在FDA或者是NIH裡面不存在所謂消費級基因檢測這樣一個定義,有一個比較類似的定義是DTC的基因檢測,也就是直接面對消費者,在審批的時候歸類到非處方類基因檢測。那非處方類就可以有很多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藥品從處方藥慢慢變成非處方藥。
  • 4月bioRxiv生信好文速覽|galaxy聯合創始人離世
    為此,biorxiv聯合創始人Richard Server發推表示這是團隊深思熟慮的結果:The balance we have to strike is speeding up science but also minimising potential for harm。
  • 為什麼考研不符合一萬小時定律?
    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置頂/星標的都考上了 前幾天在同學們留言中看到了用一萬小時的思路去備戰考研行不行。 拿考研來說,大部分考研人每天備考時間為6-10小時,備考時間約為8-12個月。
  • 一萬小時定律,成功之路必經的隘口
    他不喝酒,不泡妞,不泡夜店,不抽菸,以超人的自律專注於籃球,雷打不動堅持籃球訓練。即使在無人監督的休賽期,也自費制定訓練計劃,聘請專門的訓練師進行訓練,一切靠自己主動而為。在一次訪談,詹姆斯表示:疫情期間每天上午訓練,晚上也訓練,利用私人健身房訓練,從不間斷。
  • 「柴契爾」基因讓人每天僅睡4小時(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身體奧秘>正文「柴契爾」基因讓人每天僅睡4小時(雙語) 2012-10-23 16:29 來源:環球網 作者:
  • 科學研究推翻「一萬小時定律」:不保證你能「出類拔萃」
    來源:公眾號「科研圈」,撰文:三水,編輯:戚譯引「一萬小時大約相當於十年以上高強度的練習。」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很多人用「一萬小時定律」來激勵自己學習新事物。相信許多家長也遵循著這項「定律」來培養孩子,尤其是在學習某種樂器、舞蹈或者某項專業技能的時候。但是人們引用時似乎漏掉了後半句——「必要條件並不是充分條件」。
  • 得到App「一萬小時計劃」首場講座落地:浙大教授王立銘開講基因科技
    得到App「一萬小時計劃」首場講座落地:浙大教授王立銘開講基因科技   1月19日下午,得到App「一萬小時計劃」的第一場講座落地浙江圖書館。
  • 消費級檢測基因的「診斷」靠譜嗎
    一種是檢測原始結果的錯誤,例如檢測結果顯示你有某個會提高乳腺癌遺傳風險的基因突變,但實際你並沒有這個突變;另一種是解讀的錯誤,即檢測出的某個突變被解讀為高風險,但實際上這個突變並不會提高風險。」 WeGene聯合創始人陳鋼說。  但陳鋼認為,這一論文並沒有披露足夠全面完整的信息。「首先,論文裡沒有說明到底是哪些公司的檢測結果被用於評測,所以我們不知道它們到底用的什麼檢測和分析方法。
  • 40%的基因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專家:僅一種情況癌症基因檢測有臨床...
    一種是檢測原始結果的錯誤,例如檢測結果顯示你有某個會提高乳腺癌遺傳風險的基因突變,但實際你並沒有這個突變;另一種是解讀的錯誤,即檢測出的某個突變被解讀為高風險,但實際上這個突變並不會提高風險。」 WeGene聯合創始人陳鋼說。 但陳鋼認為,這一論文並沒有披露足夠全面完整的信息。
  • 著名作曲家陳鋼——弦音上的蝴蝶夢
    他的標誌性作品還有《王昭君》《情殤——霓裳驪歌楊貴妃》紅色小提琴系列著名作曲家——陳鋼陳鋼於1935年生於上海,是中國當代著名的交響音樂作曲家。陳鋼這樣解釋:「因為它不僅僅是一首樂曲,而是中國人民的符號,一個美的符號。」情殤—霓裳驪歌楊貴妃
  • 消費級基因檢測靠譜嗎?40%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一種是檢測原始結果的錯誤,例如檢測結果顯示你有某個會提高乳腺癌遺傳風險的基因突變,但實際你並沒有這個突變;另一種是解讀的錯誤,即檢測出的某個突變被解讀為高風險,但實際上這個突變並不會提高風險。」 WeGene聯合創始人陳鋼說。  但陳鋼認為,這一論文並沒有披露足夠全面完整的信息。「首先,論文裡沒有說明到底是哪些公司的檢測結果被用於評測,所以我們不知道它們到底用的什麼檢測和分析方法。
  • 陳鋼奇石山水畫研討會:以山形石為素材創作是中國畫史上一種新的...
    細中落筆,細而不膩。此外還利用誇張手法來表現出光感。」陳鋼將中西畫法結合,讓整幅畫活起來,產生動感,賦予石頭生命。為了讓「不會說話的石頭」充滿靈性和觀者互動,陳鋼的20幅山形石畫都採用了大畫幅。「畫幅大,有一種視覺張力,使人產生無限想像的空間,觀者和畫作」對話』,產生共鳴。」
  • 基因檢測忽悠了誰?
    「中國的家長極其關注小孩教育,基因的作用在小孩身上會被無限放大,家長基於這樣不科學的結果去決定小孩的發展方向,幹預他的興趣和發展,真的非常不合適。」WeGene聯合創始人陳鋼表示,他們不提供也不支持提供天賦基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