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看不懂藝術作品?從兩位雕塑家對吻的解讀開始學起!

2021-01-14 UP兒童藝術能量

我們在欣賞藝術作品的時候,欣賞的是什麼呢?

從客觀視覺上,是我們所看到的直觀視覺因素,如材質,是油畫還是雕塑?形體,是平面是浮雕還是立體,亦或是鏤空?

還有諸如線條、顏色、大小、等等一切能夠用視覺採集的信息。

從情緒情感上,是我們能夠感知的藝術作品的信息和意義,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思想等精神觀念,都是我們所欣賞的內容。

以視覺為主的藝術形式,和以信息觀念為主的藝術內容,是藝術作品的兩個基本要素。

內容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形式,形式可以表達藝術品的思想內容,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奧古斯特.羅丹 與康斯坦丁.布朗庫西,這兩位雕塑家都有一件命名為《吻》的作品,雖然主題相同,但是形式和內容卻大相逕庭。

兩位雕塑家對吻的藝術解讀和表現是不同的。

羅丹的吻,男女主角真人大小,視覺上就讓欣賞者有直接的共鳴,戀人間甜蜜的擁吻,情感的愉悅,都能在瞬間擊中心靈,大理石的堅硬,在羅丹的刻刀下化身柔美溫潤的人體曲線,底座的自然粗糙,襯託出肉體的綿軟情深。

布朗庫西的吻,石灰巖極簡化的雕琢,沒有具象的自然主義,沒有一眼情深的震撼,採用抽象的粗獷的幾何線條,來表達愛意情深,堅硬的石頭象徵了愛情的持久。

如果說羅丹是感性的,他表達的是愛情的感受,熾熱,甜蜜,動人。

那麼布朗庫西則是更實際的,雕塑緊密無縫的擁抱,表達了愛情的理念,忠貞,樸實,持久。

藝術家需要花費精神來創造藝術作品,而作為觀賞者,我們要接受和欣賞藝術作品,依據我們體驗的形式,來解讀內容,喚起情感和反應。

藝術創作沒有標準,觀賞者感受-輸出,完成信息的傳達,藝術才能生生不息永存。

圖一:

《吻》— 羅丹 法國雕塑家

大理石雕像,高190釐米,創作於1884-1886年,現藏於巴黎羅丹美術館。

圖二:

《吻》—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

石灰巖,高58.4釐米,創作於1912年 ,現藏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學生街頭上演「激吻」雕塑 藝術思維開放需理性
    然而,其中一組名為《G4472》的雕塑此前預備展出時,即因為雕塑的是一男一女身著校服的「中學生」,旁若無人玩起了「激吻」,而引發不少爭議。此作品反映的是發生在一處車站的場景,意圖表現現代都市眾生相。公園遊客卓先生表示,公園裡人來人往,其中有不少是孩子和中學生,擺出這樣的雕塑並不適合每一個遊人。「我想作者的創作目的是好的,有自己的教育意義,但作品擺在展覽館裡會不會更合適呢?」「大部分中學生的想法都並不成熟,『反面教材』不一定有正面效果。」大學生小劉認為,在公園裡這樣的作品容易給學生以負面的心裡暗示,甚至可能驅使他們模仿這種行為,「既然是藝術作品,就該考慮大眾的接受程度再擺放。」
  • 南京獲贈以色列已故藝術家雕塑「和平之吻」
    記者27日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悉,該館獲贈已故以色列藝術家瑪納什·卡迪詩曼生前創作的「秋之落葉」裝置藝術中的四枚「金屬臉」雕塑與「和平之吻」雕塑。  瑪納什·卡迪詩曼1936年8月出生於以色列特拉維夫,2015年8月去世,是以色列著名雕塑家、畫家,他創作的雕塑、繪畫作品和公共藝術品遍布世界各地。
  • 這個雕塑家作品的美妙之處,是你可以成為其中一部分
    這是瑞士雕塑家 Jean Tinguely 自 1991 年去世後的 25 年內,最大型的個人作品回顧展。image by monique jacot museum tinguely, basel丁格利(Jean Tinguely)於 1925 年出生在瑞士,成名之後,他常年在巴黎生活和創作。
  • 羅丹雕塑作品賞析--藝術收藏--人民網
    奧古斯特·羅丹(1840年—1917年)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雕塑家,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普通職員的家庭。幼時家境貧寒,14歲時考入非正規的工藝美術技工學校學習。19歲起靠製作裝飾用的石雕維持生活。後來給一個雕刻家當助手。1875年的義大利之行,擴大了羅丹的藝術視野,以後又在法國北部旅行,研究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和雕刻。
  • "中華第一吻"入選"十大醜陋雕塑" 實源自一級文物
    「中華第一吻」雕塑。 王建明 攝   「中華第一吻」源自國家一級文物 刻畫千年前浪漫場景    中新網雅安10月9日電(劉剛 王建明)四川省雅安市「中華第一吻」雕塑,日前被國內某網站選入「全國十大醜陋雕塑」榜單。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它的特點細談
    這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雕塑有時是不能和時間競賽的。但是雕塑也有它的優點,那就是一件雕塑做好以後,就長期地擺在那裡。如果一件雕像今天看來很好,明天看時就討厭,就成問題了。所以需要研究怎樣才能使得一件作品「百看不厭,越看越好"。因為雕塑作品大多是用銅、石等堅固材料做成的,所以它的成品,本身就有永久性。因此在藝術上也必需經得起考驗,使它在人民心中長遠的流傳。
  • 從泥土中綻放生命之花——雕塑家朱照林的藝術人生
    年少時的朱照林對毛澤東青年時代那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浪漫主義情懷尤為欽佩,12歲那年就用木炭條描繪了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巨幅畫像,展示出一個不平凡少年的藝術天賦。  青少年時期萌發的「毛澤東情結」伴隨著朱照林的整個藝術生涯,創作毛澤東系列雕塑作品成為他心中的夢想,塑造毛澤東各個時期的光輝形象成為他藝術生涯裡的主要選題。
  • 【文萃畫材】之藝術分享——米開朗琪羅雕塑作品鑑賞
    米開朗琪羅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與李奧納多·達·文西、拉斐爾·聖齊奧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1564年在羅馬去世,時年88歲。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 歷史文化藝術作品,塑像維納斯,義大利雕塑大衛
    古希臘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藝術才賦。雕塑是他們最喜愛的藝術形式,當時活躍著很多傑出的雕塑藝術家,創作了大量的精美雕塑。『維納斯》就是其中的一個。古希臘人富於想像力,他們有著很多美好的神話傳說。《維納斯》就是傳說中掌管「愛」和「美」的女神。古希臘人特別崇尚人體美,他們認為「健全的精神必然寓於健全的身體。」神只不過是更強健、更聰明、更理想的人。
  • 陳凱歌,對不起,你的《白晝流星》我看不懂
    七個故事中六個我都感同身受,只有一個故事《白晝流星》似乎我看不懂。主角視角《白晝流星》這個故事似乎從一開始主角的視角就有一些問題。縱觀其他的六個故事,主角的視角都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來展現的,所呈現的是一個小人物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 雕塑大師亨利·摩爾:張國榮、貝聿銘都是他粉絲,作品中藏著世界
    貝聿銘和張國榮都曾說過,他們最愛的現代雕塑家就是亨利·摩爾,尤其是盛行極簡風格建築的今天,貝聿銘早就將抽象雕塑作為現代建築的標配,以抽象雕塑的藝術性衝淡現代建築的平直寡淡。 亨利·摩爾曾經說過:「任何一個世紀,也不過只有三、四個藝術家具備偉大的獨創力,在這個範圍內我還把詩人、作家、哲學家、畫家和雕塑家都包括進去。有許多人在他們生前被公認是成功的,甚至是偉大的,但以我的觀點看,更主要是由公眾的喝彩聲導致的,他們不具備特殊的想像力和能力來擴大並且豐富人們的觀念。」
  • 「布德爾與他的雕塑藝術」亮相清華
    「布德爾與他的雕塑藝術」亮相清華 2017-11-20 20:45: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周馳
  • 漫畫異時同圖法:為什麼大雄會施展影分身?漫畫家驚覺讀者看不懂
    日本漫畫其實在呈現方式之上有著許多讀者和作者必需取得共識的特殊規矩,常看漫畫的人已經早就習慣所以不會察覺,反倒是第一次看漫畫的人,可能連從哪一格開始看都搞不清楚!最近有位日本漫畫家「マミー」(Mummy)就驚覺許多人竟然看不懂「異時同圖」,也就是同一位人物在同一格當中多次出現的手法。
  • 英國將舉辦雕塑大師亨利·摩爾作品展
    新華網倫敦4月29日電(記者張建華夏曉)英國雕塑大師亨利·摩爾大型雕塑作品展將於5月1日在其故居開幕,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摩爾的雕塑作品對世界當代藝術所產生的影響。摩爾生於1898年,1986年逝世,是英國著名雕塑家,也被視為20世紀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
  • 對於雕塑,公共空間才是最好的美術館
    ■許鴻飛作品《吻》在古巴哈瓦那展出■許鴻飛肥女系列雕塑作品在清遠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展出許鴻飛 全國政協委員,廣州雕塑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許鴻飛:在舉辦世界巡展期間,我到過很多國家,也看了不同國家的美術館,儘管不同國家的美術館在建築上有不一樣的特點
  • 於世宏丨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雕塑家
    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環湖景觀帶內,由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實施建設,於2020
  • 想要了解藝術、解剖藝術,你必看的影視作品及紀錄片
    我們都知道想要了解藝術除了書籍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更為直觀的方法就是影視作品亦或是紀錄片。而這種途徑的藝術真實性也是準確的,製作者除了要掌握許多準確的、科學的資料還要對信息的真實性進行研究,從而將最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並且使大家能夠更深層次的認識每一位畫家或每幅作品背後的故事。接下來由小編來給大家盤點一些關於藝術家、藝術作品的影視劇或紀錄片吧。
  • 《西方雕塑藝術》小旋風-協助拍攝
    西方雕塑藝術源遠流長,作品繁多。一般認為,西方雕塑史上有四個最為輝煌的高峰期,分別是古希臘羅馬時期、歐洲文藝復興時期、19世紀法國雕塑和20世紀西方雕塑。西方雕塑藝術【第1幅圖】此作品由肇慶攝影愛好者鹹先生在著名的廣西地區拍攝
  • 世界歷史:紀念性藝術,雕刻雅典娜神像的雕塑家是誰?社會觀念
    百家原創作者:可北談歷史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有關紀念性藝術的歷史事件,大家一起來了解吧!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紀念性藝術也幾乎完全是公共性的。建築師在保持傳紀念性藝術使格的同時滿足於局部的、細節上的美化和工藝的完善。
  • 二十世紀最偉大雕塑作品的秘密花園:保羅·海姆珍藏
    雕塑用上大量鮮豔原色,通過詮釋女性身體和情色隱喻,表現了米羅式的詩意,以及各類普通物件的玩味拼湊的趣味,反映了一種生活態度以及顯示了米羅的藝術成熟度,是這位加泰隆尼亞大師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提起這座秘密花園的奇幻旅程,還要追溯至1960年代末。當時保羅和攝影師暨畫家妻子Jeannette Leroy決定搬到巴斯克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