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糖(mannose)很平常,但最近有人發了一篇不算小的文章 – 甘露糖幹預巨噬細胞抗炎發了篇nature communications,整理分享一下,看看作者的故事是怎麼講的:
LPS具有免疫原性,可以刺激BMDM表達IL-1β,甘露糖可以抑制LPS引起的IL-1β表達(LPS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蛋白水平再看一下甘露糖可以抑制LPS觸發的IL-1β生成
甘露糖本身不影響細胞活性,其他單糖沒有甘露糖的這種作用
再看看對其他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
甘露糖可抑制LPS刺激的各種細胞生成炎性細胞因子
做做體內:腹腔注射可入血,不影響小鼠體重,但可抑制LPS引起的IL-1β分泌、延長LPS刺激小鼠的存活時間
甘露糖是通過何種機制發揮作用的呢?先看看甘露糖受體MRC的影響:沉默MRC並不影響甘露糖抑制IL-1β生成的作用,暗示不依賴MRC
作者之前的工作(一篇18年的nature)發現甘露糖可通過抑制糖酵解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所以看看糖代謝唄:碳13標記甘露糖,LC-MS追蹤;LPS會促進BMDM攝取甘露糖;胞內甘露糖代謝產物甘露糖-6-磷酸鹽增多,文獻報導甘露糖-6-磷酸鹽可抑制某些糖酵解酶;甘露糖抑制了LPS引起的乳酸分泌,摻和到了乳酸中
標記葡萄糖,發現甘露糖影響了葡萄糖的代謝,抑制了LPS引起的葡萄糖消耗和ATP生成
加入葡萄糖下遊代謝產物丙酮酸pyruvate可rescue甘露糖對IL-1β分泌的抑制作用,暗示甘露糖通過影響葡萄糖代謝發揮作用(左側糖酵解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丙酮酸繼續進入三羧酸循環,甘露糖抑制LPS觸發的三羧酸循環(左側三羧酸循環示意圖來源於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甘露糖降低了琥珀酸succinate水平,文獻報導琥珀酸可通過穩定HIF-α促進IL-1β生成 – 挺好,接上頭了:加入琥珀酸可rescue甘露糖引起的代謝、IL-1β生成問題
順著琥珀酸-HIF-1α的分子鏈條縷:甘露糖的確能夠下調HIF-1α
加入琥珀酸可rescue甘露糖引起的HIF-1α下調;沉默HIF-1α後,甘露糖不再能抑制LPS觸發的IL-1β表達
至此,理清了甘露糖抑制IL-1β生成的機制:甘露糖代謝產物Mannose-6P通過抑制葡萄糖代謝酶影響糖酵解、三羧酸循環,琥珀酸減少,HIF-1α下調,最終IL-1β下調
作者之前的工作還發現甘露糖代謝酶MPI幹擾甘露糖的抑瘤作用,在BMDM這也看看唄:過表達MPI後,甘露糖「失效」 – 其實就是前面那些指標再做一遍(MPI可將甘露糖-6-磷酸鹽轉化為果糖-6-磷酸鹽)
前面in vitro實驗是在葡萄糖濃度5.5mM的體系下做的,這時甘露糖「有效」,但當葡萄糖濃度達到11mM後,甘露糖「失效」;額外沉默MPI後,甘露糖重新變得「有效」
機制理清了,「轉化」自己的發現:甘露糖對DSS誘導的小鼠結腸炎有治療效果(不再贅述這個模型,感興趣的可自行了解,模型選擇其實就是依據分子機制,找個對自己「有利」的體內模型做唄)
組織層面看看:甘露糖維持了組織形態
細胞層面看看:甘露糖組炎性細胞浸潤顯著減少
分子層面看一下
再往前搗,文章作者18年還有一篇Nature講甘露糖通過影響糖代謝抑制腫瘤生長 – 同樣的化合物,同樣的分子鏈條,放到了不同的模型而已…… 你get到這背後的點了嗎?
參考文獻:
Simone Torretta, Alessandra Scagliola, Luisa Ricci, Francesco Mainini, et al. D-Mannose Suppresses Macrophage IL-1β Production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Decem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