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IGF2R調控「質子改道」賦予巨噬細胞抗炎潛能

2020-12-01 生物谷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王瑩、時玉舫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IGF2R-initiated proton rechanneling dictates an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y in macrophag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闡明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分別通過激活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受體(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IGF2R)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受體(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賦予巨噬細胞抗炎和促炎潛能的新機制,揭示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家族成員調控天然免疫記憶的核心規律。

2019年,該課題組在Cell Metabolism上報導了其在幹細胞研究領域的新發現。低氧處理的間充質幹細胞藉以IGF2,預編程巨噬細胞的氧化磷酸化代謝傾向性並決定其抗炎特性,有效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此基礎上,營養與健康所博士王雪楓等發現,IGF2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作用與對巨噬細胞的調控與劑量密切相關——低劑量IGF2促進抗炎巨噬細胞的形成從而緩解疾病,高劑量IGF2有利於促炎巨噬細胞的形成而加重疾病。鑑於IGF2與IGF2R的親和力高於其與IGF1R的親和力,IGF2雙向調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性可能與其差異性激活IGF1R和IGF2R有關,為此,研究人員構建了髓系細胞條件性敲除IGF1R或IGF2R的小鼠,並證明IGF2對抗炎巨噬細胞的調控依賴於IGF2R,而其對促炎巨噬細胞的調節則主要依賴於IGF1R。一系列機制研究證明,低劑量IGF2優先結合IGF2R,誘導IGF2R向細胞核內化,核內IGF2R促進GSK3α/β與染色質結合以激活Dnmt3a表達,維持V型ATP酶相關基因的高甲基化狀態,從而抑制V型ATP酶表達,導致溶酶體酸化受限,積累在細胞質中的H+以順化學梯度方式進入線粒體膜間隙,推動氧化磷酸化,賦予巨噬細胞抗炎記憶。研究人員將該H+向溶酶體內化受限,轉而進入線粒體膜間隙的過程,命名為質子改道(proton rechanneling)。

此外,研究還發現,高劑量IGF2不僅結合IGF2R,而且可快速激活IGF1R-AKT信號通路,通過磷酸化GSK3α/β並抑制其功能,阻斷質子改道,促進有氧糖酵解,使巨噬細胞具有促炎功能;靶向性激活IGF2R,賦予巨噬細胞抗炎記憶,顯著抑制腹膜炎和炎症性腸病。研究顯示,天然免疫具有強大的免疫調控能力,維持正常機體的免疫穩態,在代謝性疾病、癌症、感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天然免疫調控的持續性及是否有適應性免疫的相似的記憶,是學界關注的熱點。該研究發現,IGF2R靶向活化引起質子在溶酶體和線粒體中的重分布機制及其在決定巨噬細胞抗炎特性中的關鍵作用,為理解天然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治療調控了新的靶標和治療策略。(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營養與健康所等發現IGF2R調控「質子改道」賦予巨噬細胞抗炎潛能
    該研究闡明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分別通過激活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受體(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IGF2R)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受體(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賦予巨噬細胞抗炎和促炎潛能的新機制,揭示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家族成員調控天然免疫記憶的核心規律
  • 中山大學崔雋/黃軍就聯合團隊揭示USP19通過調控巨噬細胞極化抑制...
    在應對不同的組織微環境時,巨噬細胞通過極化為不同的表型(M1和M2型巨噬細胞)發揮功能:M1型巨噬細胞參與促炎症因子的表達,在宿主防禦細菌和病毒感染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M2型巨噬細胞主要參與抗炎反應,促進組織重構和傷口癒合。過度激活的M1型巨噬細胞促進炎症因子風暴,加劇病理損傷;而紊亂的M2型巨噬細胞則會促進腫瘤的發生和轉移。因此,精確調控巨噬細胞的極化對保持機體的健康具有重大意義。
  • Notch信號通路調控巨噬細胞極化機制獲進展
    近年來,胰島素抵抗靶細胞如肝臟、脂肪、骨骼肌細胞及單核巨噬細胞在促炎/抗炎平衡中的調控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 研究揭示調控單核/巨噬細胞發育的新分子機制
    單核/巨噬細胞作為固有免疫細胞,在機體抗感染免疫及組織損傷修復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調控單核/巨噬細胞發育成熟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晰。
  • 陳根:促炎還是抗炎,免疫細胞的編程選擇
    近日,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自然免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詳細報告了巨噬細胞的編程,該研究發現巨噬細胞的編程不僅僅是由免疫系統驅動,也由巨噬細胞所在的環境驅動的。這項研究為巨噬細胞的調控帶來了更多認識,對未來的巨噬細胞穩態研究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
  • 鈦種植體表面改性對巨噬細胞極化影響的研究進展
    但是,一個為期19年的回顧性研究表明,仍有約47%的早期種植體失敗是由於種植後不良的炎症反應導致的。所以,惰性金屬鈦的應用並不能完全滿足臨床要求。需要對鈦材料表面進行改性處理,使其具有調控機體免疫炎症反應的作用,促進炎症反應向有利於組織修復與再生的方向發展,保證種植體植入的成功及長期存留。
  • 木犀草素及其黃酮苷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木犀草素及其黃酮苷具有廣泛生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腫瘤、抑制肥胖、緩解II型糖尿病等。而抗炎、抗氧化活性是黃酮類化合物發揮抗腫瘤、抑制肥胖、II型糖尿病等生理活性的基礎。黃酮類化合物發揮抗炎活性的主要場所在免疫細胞(其中主要是巨噬細胞),黃酮類化合物對巨噬細胞炎性反應的抑制活性可通過抑制核轉錄因子κB(NF-κB)信號通路實現。黃酮類化合物在不同水平抑制NF-κB信號通路下調炎症介質的產生。
  • 巨噬細胞對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影響的研究進展
    目前,關於MSC成骨分化的研究很多,但對MSC定向成骨分化的相關機制依舊不甚清楚,導致體內、外成骨效率仍然較低。如何提高MSC的成骨性能已成為關注的熱點。證實共培養條件下巨噬細胞和破骨細胞是通過分泌OSM活化MSC表面受體gp-130而誘導MSC成骨分化;同時還發現,替代性活化巨噬細胞上清液也能夠誘導MSCs成骨分化,而經典性活化的巨噬細胞不能。
  •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發現YAP調控巨噬細胞極化並加劇腸炎的新功能
    在該項工作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巨噬細胞中,Hippo通路分子YAP可以通過調控巨噬細胞極化,以及腸道菌群穩態失衡,進而加重炎症性腸炎(IBD)的發生。  王紅豔研究組長期從事巨噬細胞通過Toll-樣受體等,感知病原微生物的各種組分,激活NF-κB、IRF3等轉錄因子,釋放促炎因子(IL-6,IL-1b, TNF-a)或抗病毒的IFN,最終調控炎性相關疾病如敗血症、腸炎、肝癌等的機制研究。
  • 巨噬細胞重編程可減少炎症,促進組織修復
    (圖片來源於pixabay.com)巨噬細胞可以從免疫系統獲得信號,特異性地增加或減少炎症:當巨噬細胞被設定為促炎時,有助於增加炎症幫助對抗感染;當它們被設定為抗炎時,則有助於減少炎症。巨噬細胞的調控程序不僅能讓身體抵禦感染,還能確保炎症在最初的免疫反應後自然消退,促進組織修復。
  • 腫瘤產生的乳酸或能表觀修飾巨噬細胞組蛋白,導致巨噬細胞黑化促癌
    他們發現,乳酸可以以乳酸化的表觀遺傳學修飾形式,連接到巨噬細胞基因組的組蛋白上,調控相關基因的開關,促使巨噬細胞從促炎、抗癌的M1型向抗炎、促癌的M2型轉變。 研究人員以巨噬細胞為模型,研究了這個問題。他們發現,如果促炎的M1型巨噬細胞產生大量乳酸,一些基因的啟動子區域的組蛋白乳酸化水平會升高,基因被打開,表達量增加,M1型巨噬細胞往M2型轉化。 實際上,在正常情況下,這是個保護機制。
  • PLoS ONE:薑黃素的抗炎功效
    薑黃素是香料薑黃中發現的天然化合物。阿育吠陀(Ayurvedic)醫學使用薑黃素治療疾病(如過敏、糖尿病和潰瘍)已經有幾個世紀的歷史。科學證據表明,薑黃素通過降低炎症而促進了健康,但是食品或添加劑中的薑黃素停留在胃腸道中無法很好的被人體吸收,而被吸收的薑黃素部分會被迅速代謝。許多研究小組正在研究薑黃素對結腸癌、骨關節炎的作用。
  • 清華物理系實驗團隊合作在電場調控質子化控制磁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清華物理系實驗團隊合作在電場調控質子化控制磁性研究中取得進展清華新聞網1月15日電  1月10日,清華大學物理繫於浦、楊魯懿等人的實驗研究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羅衛東的理論研究團隊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電控質子過程對SrRuO3磁態的調控》(Reversible manipulation of
  • Immunity封面文章:代謝網絡如何影響巨噬細胞極化
    2015年3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免疫學期刊immunity發表封面文章,他們發現了調節巨噬細胞極化的新代謝機制,為開發調控免疫細胞代謝的藥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調控巨噬細胞自噬水平可降低免疫細胞的凋亡率
    微生物學通報 MAY 20,2010,37(5):775調控巨噬細胞自噬水平可降低免疫細胞的凋亡率金城(《微生物學通報》編委會  北京  100101)自噬是不同於凋亡的另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 是當今國際研究的熱點
  • ...附屬兒科醫院周玉峰課題組揭示長非編碼RNA調控巨噬細胞活化和...
    然而,M2型巨噬細胞激活的調控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尤其是長非編碼RNA(lncRNA)在其中的作用還知之甚少。在骨髓來源的巨噬細胞和巨噬細胞系RAW264.7中,敲低PTPRE-AS1的表達可顯著促進M2型巨噬細胞相關基因IL-10和CD206等的表達,而過表達PTPRE-AS1則抑制M2型巨噬細胞相關基因的表達,表明PTPRE-AS1抑制M2型巨噬細胞活化。研究發現,PTPRE-AS1可以通過順式調控作用促進其相鄰基因PTPRE的生成。
  • 研究發現Stat6乙醯化調控抗腫瘤免疫反應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Stat6乙醯化調節巨噬細胞M2極化,進而影響體內抗腫瘤免疫的作用機理,為抗腫瘤免疫的調控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標。該研究發現在巨噬細胞M2型極化過程中,調控極化的關鍵轉錄因子Stat6可以發生CBP介導的K383位點乙醯化修飾,該位點的乙醯化修飾能夠明顯抑制Stat6的轉錄活性以及下遊M2型特徵基因的表達。
  • 學習筆記之巨噬細胞亞型功能分析
    M1巨噬細胞(經典激活巨噬細胞),主要由LPS及IFNγ激活,分泌高水平的IL2及較低水平的IL10,主要起到促進炎症發生發展,殺菌及吞噬等作用。 而M2巨噬細胞(交替激活巨噬細胞)主要由IL4炎症因子激活,主要通過分泌IL10等抗炎細胞因子抑制M1巨噬細胞,在傷口癒合及組織修復等進程中起作用。
  • 巨噬細胞基礎生物學:從起源到功能
    巨噬細胞組織分布多樣性和異質性的特點,使之一直以來都是科研工作者們熱門研究的對象。最近的研究證據表明,大多數成體組織內巨噬細胞是在出生前播種的,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從卵黃囊中提取,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並且獨立於單核細胞維持,此外,每個器官都有自己獨特的胚胎和成年來源的巨噬細胞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