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是怎樣進入細胞的

2020-12-06 三秦網

核心提示: 提到葡萄糖大家一定不陌生,對於葡萄糖是怎麼進入細胞的,您可能就不清楚了。清華大學教授、長江學者顏寧將晦澀難懂的科研知識,變成通俗易懂的科普「甜點」,讓您了解什麼是轉運蛋白,葡萄糖怎麼進入細胞。

提到葡萄糖大家一定不陌生,對於葡萄糖是怎麼進入細胞的,您可能就不清楚了。清華大學教授、長江學者顏寧將晦澀難懂的科研知識,變成通俗易懂的科普「甜點」,讓您了解什麼是轉運蛋白,葡萄糖怎麼進入細胞。

什麼是細胞

每個人的身體內都有百萬億量級的細胞,對於生命來說,不論你是人類,是花草魚蟲,又或者是我們都知道的真菌,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只要是生命,它的共同特徵就是由細胞組成的。什麼是細胞?細胞必然都是個實體的物質,當我們說細胞的時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它的一個邊界,就像西安的古城,你需要有個城牆把它定義出來,拿什麼來定義細胞呢?就是細胞膜。細胞膜的物質成分是磷脂雙分子層,一說到磷脂可以想想脂肪,是輸水的,正是因為磷脂的輸水特性,使得細胞可以在水環境中,比如說在進化之初,可以在海洋中把它包裹出一個空間,形成生命的實體。但是細胞膜不僅僅是磷脂雙分子層,上層是非常擁擠、非常繁忙的一個結構,有磷脂,還有蛋白質。科學家們其實經過很多年才意識到,細胞膜是一個流動鑲嵌模型,蛋白質鑲嵌在上面。

轉運蛋白的作用真不小

作為生命需要新陳代謝,需要不斷進行化學反應,把營養物質吸收進來,把代謝的物質排出去。可是這些物質絕大多數是溶於水的,一層輸水的細胞膜,使得吃的鹽、糖等這些親水的物質,沒有辦法自由進出細胞。怎麼辦?經過億萬年的進化,一大類蛋白質被進化出來,叫做轉運蛋白或者叫運輸蛋白。

顏寧舉了個生動有趣的例子。她說,這個房間周圍這一層牆就是細胞膜,每個人要進出怎麼辦?有門,各種各樣的門,不同的方位、不同特性的門就是轉運蛋白,通過打開或關上可以讓物質進或者出。但是有些有毒的東西,不想要,這個門就像一個邊界,你沒有籤證就不讓你進,所以需要有選擇性。比如說火災了,我需要大量湧出,這需要速度,可是當我走紅毯的時候,需要特別慢,所以需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讓正確的數量和正確的對象能夠進或者出,這個過程說來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是非常複雜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睡眠

民以食為天,最基本的營養物質是幹嗎的?是給我們提供能量的,我說你聽都需要耗費能量的,葡萄糖是最基本的提供能量的物質,特別是對於我們大腦而言,可能愛因斯坦的比重高一點,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大腦佔體重的2%左右,可是它消耗的葡萄糖要佔到整個人體攝入葡萄糖的1/4,所以我們大腦是嚴重依賴於葡萄糖的功能,特別是在我們睡眠的時候,好像整個人放鬆了,休息了,可是大腦不休息,耗費葡萄糖的量就更高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睡眠,這樣不僅有利於第二天精神煥發,還對於避免很多疾病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睡覺的時候,大腦是在工作、在清除很多代謝廢物的過程。

葡萄糖怎麼進入細胞

葡萄糖是高度親水的,怎麼進出輸水的細胞膜呢?葡萄糖轉運蛋白理解起來是一種蛋白,在人體中有14種,所以有各種各樣的蛋白分布在我們的不同組織、器官之內,具有不同的特異性,發揮著功能,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能轉運葡萄糖。

葡萄糖吸收如此重要,如果產生異常,就會導致多種疾病。GLUT1是胚胎發育過程中唯一的葡萄糖轉運蛋白,又是對於大腦至關重要的轉運蛋白,所以如果它產生異常,就會導致發育緩慢、智力遲緩,以及先天性的幼兒就開始的癲癇。我們經常說血糖,血液裡其實有非常高濃度的葡萄糖,它們是給紅細胞提供能量,讓它代謝,讓它燃燒,變成ATP,可是如果葡萄糖轉運蛋白不給力了,上不了這個膜,這個門打不開了,那麼大量的葡萄糖積蓄在血液中,後果就是糖尿病。所以當葡萄糖轉運蛋白產生異常的時候,確實是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疾病,或者現在慢慢也可以知道的多了,可以根據它的序列,能夠預測出一些疾病。

看似簡單的事歷經漫長的研究

大概一百多年前,一個博士生發現,紅細胞可以攝入葡萄糖,而且和攝入的濃度有關係,不是自由的擴散。直到1948年,法國的科學家才通過更多的實驗猜測,葡萄糖不能自由地進入細胞,可能是有一些其他的成分來介導這個過程,但是什麼成分不知道,那個時候對於蛋白質我們還知之甚少。又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科學家對於生化知識,聚焦於各種參數的測量,他們也不知道這種物質到底是什麼,但是根據測量出來的轉運參數,提供了這樣一個運載模型,而這個運載模型持續了幾十年,現在我們才知道這是不對的。

到了1977年,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兩位科學家從紅細胞裡分離出了這種蛋白,並且把這個蛋白放到體外系統來證明是可以介導葡萄糖的轉運,命名為GLUT1,第一個葡萄糖轉運蛋白。又過了8年,MIT科學家才終於把它的基因序列克隆出來,對於它到底是什麼,有了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但是說到直觀,也不過是一種抽象的字母,20種胺基酸的組合,到底是什麼不知道。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很多科學家開始想把它的結構呈現出來,可是非常難。九十年代看文獻,很多人根據它的序列,開始研究很多遺傳疾病與突變的關係,同時對於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結構研究也提上了日程。

拿到一個膜蛋白在業內都會引起歡呼

當我們說結構生物學的時候,就是要藉助於這些物理、化學工具,把生命大分子的外形,以及它的動態過程呈現出來,這就叫做結構生物學。結構生物學因為探測的是非常基本的生命過程和生物大分子,所以也是諾貝爾獎的寵兒。從第一個諾貝爾物理獎——1901年倫琴射線的發現。之後又經過多少代科學家的研究,終於把X射線晶體學演變成一個成熟的學科,並且慢慢的把這個學科從無機物應用到有機物,最後應用到生命物質。這是經過了半個世紀,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才終於利用X射線晶體衍射解析出了第一個生物大分子,而且是兩個DNA以及血紅蛋白,把它的結構呈現出來了,標誌著結構生物學正式開始。

在過去所有的結構生物學諾貝爾獎,對於膜蛋白,這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領域,原因無非是兩點,第一是難,第二是重要。我們能夠呼吸,我們或者看到光合作用,這些都有賴於膜蛋白完成的。但是由於膜蛋白的表達量,它的生物操作難度太大了。在人體中,膜蛋白佔所有編碼基因的30%,涉及到各種各樣的感官運動等等。可是,對於所有拿到結構的蛋白質來說,30%的膜蛋白結構佔不到1.5%,就是因為它太難了,也因此大家對於膜蛋白的結構是非常重視的,只要能夠拿到一個膜蛋白,通常都會在這個領域裡引起很大的歡呼。

而顏寧所研究的一類蛋白叫轉運蛋白,它的難度比其他幾類還要難,其生物學進展尤其緩慢。在顏寧從事這個領域研究的時候,代表了當時膜蛋白結構生物學領域最為期待的生物學結構之一。通過她和她學生的努力,非常幸運地在2014年1月解析了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結構。

本報記者王嘉

相關焦點

  • 胡汛教授: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在腫瘤細胞抵抗葡萄糖剝奪中的作用...
    12月17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腫瘤代謝與營養」研討會在上海好望角大飯店繼續進行,來自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的胡汛教授為大家做了「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在腫瘤細胞抵抗葡萄糖剝奪中的作用及其臨床意義」的精彩報告。
  • Diabetes:ChREBP介導葡萄糖刺激胰島β細胞增殖
    葡萄糖能刺激嚙齒類動物和人來源的β細胞複製增殖,但細胞內的信號傳導機制仍知之甚少。碳水化合物反應元件結合蛋白(ChREBP)廣泛分布於哺乳動物的各種組織中,在肝臟、褐色及白色脂肪組織、小腸、腎和肌肉等組織中有較高的表達。ChREBP是葡萄糖信號途徑中的轉錄因子,對於調節哺乳動物體內糖代謝、脂肪代謝以及組織脂肪沉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了篇53分的頂級綜述|細胞|腫瘤微環境|免疫|腫瘤|腫瘤細胞|葡萄糖
    腫瘤細胞的高代謝活性和腫瘤微環境內混亂的血管系統可能會導致營養耗竭和缺氧,從而在腫瘤細胞和浸潤的免疫細胞之間建立代謝競爭。在小鼠模型中,抗腫瘤CD4+T細胞的葡萄糖攝取和效應功能與腫瘤細胞的糖酵解活性成反比,提高腫瘤微環境中葡萄糖的可獲得性可以改善抗腫瘤CD8+T細胞的細胞因子表達。
  • 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方式
    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方式肖望教授回答:葡萄糖在不同細胞或細胞的不同部位,運輸方式都有不同。
  • 葡萄糖激酶激活劑(GKA)——改善糖尿病β細胞功能的新策略
    進一步對P417R突變小鼠的胰島進行離體培養,發現其表現為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分泌缺乏;而在經過高糖及GKA持續培養後可修復這種β細胞功能損傷。分析發現,GKA Piragliatin幹預增加突變GK蛋白的穩定性,提高GK的催化活性,改善葡萄糖代謝,修復β細胞分泌缺陷。
  • 清華解析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
    據京華時報消息 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教授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初步揭示了它的工作機制以及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在人類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 葡萄糖向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輸送中斷會導致RP患者視力下降
    2019  07  30視網膜色素變性(RP)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眼部疾病,會導致視杆細胞的逐漸惡化
  • 醫生給糖尿病患者輸葡萄糖!真相是…|葡萄糖液|葡萄糖|糖尿病...
    糖尿病人能輸葡萄糖嗎?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不少人對此依然持否定態度,理由是:患者本來血糖就高,再給他(她)輸注葡萄糖,這無異於火上澆油。臨床上,因為醫生給糖尿病患者輸葡萄糖而被患者當作醫療差錯投訴的例子屢見不鮮。
  • QuasiVivo流動共培養細胞,研究糖尿病中葡萄糖-脂肪酸crosstalk
    早期以靜態培養方式為基礎的體外研究只能提供單個細胞中單分子途徑的大量信息,儘管已經在局部細胞水平上對穩態、炎症和損傷的信號傳導機制進行了充分的研究,但不能用於研究單個細胞或組織的變化信號是如何傳達給身體的其他部位,不同組織之間的cross-talk如何決定全身代謝水平。
  • 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三維結構揭示
    原標題: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三維結構揭示  科技日報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林莉君)繼在國際上獲得第一個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結構後,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研究組再次解析出GLUT3的三維結構,清晰完整地展現了葡萄糖轉運蛋白工作的分子機理,為研製小分子腫瘤靶向藥物提供了直接結構依據。
  • EMBO eports|葡萄糖通過 STP 轉運蛋白被保衛細胞吸收,為氣孔開放和植物生長提供了碳源
    葉表皮的保衛細胞調節氣孔開放,在植物和大氣之間進行氣體交換鑑於保衛細胞具有匯組織的若干特徵,它們的代謝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應該依賴於葉肉衍生的糖。早期的生物化學研究揭示了糖攝取進入保衛細胞。然而,涉及的轉運蛋白及其對保衛細胞功能的相關貢獻尚不清楚。
  • 氨基葡萄糖是「硫酸」的好還是「鹽酸」的好?
    OA•治療方式骨關節炎治療方式主要包括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和外科治療,如果你有關節炎或關節疼痛,很有可能親戚朋友或醫生建議你服用氨基葡萄糖。20世紀60年代開始氨基葡萄糖就用於骨關節炎的預防和治療,儘管臨床應用已有很長時間,但氨基葡萄糖治療骨關節炎的療效性等方面仍存有許多爭議。什麼是氨基葡萄糖?
  • 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被獲取 餓死癌細胞或成可能
    有望阻斷癌細胞營養,「餓死癌細胞」    葡萄糖是地球上各種生物最重要、最基本的能量來源,也是人腦和神經系統最主要的供能物質。葡萄糖代謝的第一步是進入細胞,但親水的葡萄糖溶於水,而疏水的細胞膜就像一層油,因此,葡萄糖自身無法穿過細胞膜進入到細胞內發揮作用,必須依靠轉運蛋白這個「運輸機器」來完成。
  • 破解葡萄糖轉運子的神奇奧秘
    GLUT1-4)文章,報導了人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4在大腸桿菌中的同源蛋白XylE的晶體結構,並且運用生化手段對其工作機理進行了研究。萬丈高樓平地起——紮實的基礎是成功的前提  從低等的微生物到高等生物如人類,葡萄糖轉運子在細胞葡萄糖代謝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人的葡萄糖轉運蛋白成員中,GLUT1-4是研究最為深入的,且與多種人類疾病發生相關。但是目前對於這類膜蛋白的結構信息我們仍然知之甚少。
  • 【新資】清華首次解析葡萄糖轉運蛋白結構
    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教授研究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初步揭示其工作機制以及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在人類攻克癌症
  • 氨基葡萄糖的是是非非
    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氨基己糖,由葡萄糖的一個羥基被氨基取代形成,不再是我們所說的葡萄糖,不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放心使用。但某些含氨糖的產品卻含有碳水化合物,對於胰島素絕對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需仔細查看成分表,謹慎選擇。
  • 「修復」人體葡萄糖傳感器:播種糖尿病治療的新希望!
    因為「發現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 GK)作為血糖調節的傳感器,感受葡萄糖濃度,調節胰腺中β細胞的胰島素分泌水平,以及參與進入III期作為華領醫藥的高級科學顧問,Franz Matschinsky教授與華領醫藥一直共同探索葡萄糖激酶(GK)在人體血糖穩態調控中所發揮的核心作用。華領醫藥在研的全球首創新藥多扎格列艾汀(Dorzagliatin)是目前唯一已進入且完成Ⅲ期臨床研究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劑(GKA),引來內分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 顏寧小組完整揭示葡萄糖轉運蛋白運轉機理—新聞—科學網
    本報北京7月17日電(記者鄧暉)16日,曾因2014年初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而振奮全球科學家的中國年輕科研團隊,在葡萄糖轉運蛋白
  • 抑制攝取葡萄糖「餓死」瘧原蟲
    來源:健康報圖集 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教授顏寧團隊與清華大學藥學院尹航團隊合作,在國際期刊《細胞》上在線發表研究成果。通過抑制瘧原蟲對葡萄糖的攝取來「餓死」瘧原蟲,為新型抗瘧藥物研發提供新思路。據了解,瘧疾是瘧原蟲通過雌性按蚊為媒介傳播的傳染性疾病。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藥物聯用療法(ACT)是目前治療惡性和重症瘧疾的一線療法,然而由於耐藥性瘧原蟲的產生,ACT療法已先後在東南亞和非洲地區出現了治療失敗的病例。
  • 一圖 get 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各位檢驗人周末好,本周「每周一圖」欄目為大家分享下葡萄糖有氧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