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在醫療方面的應用三大方向

2020-11-22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目前已出現的AI在醫療產業的應用產品有很多,例如可吞咽的迷你智能體溫計、手術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已投入使用的主要有5個領域的人工智慧醫療產品,即醫療機器人、智能藥物研發、智能診療、智能影像識別和智能健康管理。目前來說,大多數醫療AI的應用都是在樹一個概念或者建立一些資料庫和算法模型。

AI在醫療方面的應用可以分三方面:

第一方面是藥物研發,從化合物中篩選出具有活性同時可以安全地去做臨床實驗的這個過程可能比較繁瑣,需要很多人力成本,AI能節省當中的人工的成本;

第二方面是醫生的診療輔助,由於醫生資源不足,AI可以提高醫生診療的效率,例如幫助醫生CT讀片識別出哪張有病灶,包括在診斷過程中,去模擬醫生診斷思維的過程;

第三方面就是基因特性,從數字分析到應用,在不確定某藥物到人體上的具體反應時,AI可以進行模擬。

由於產品的成熟度和技術風險,很多研發的醫療AI產品應用並不能大規模投入使用,在使用過程中也比較受限。

AI最大的優勢是高效的計算和精準的分析與決策,能夠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釋放醫療生產力,直擊醫療行業資源缺乏、成本高等醫療行業痛點。筆者認為,在技術尚未十分成熟的時期,醫療AI產品的主要作用是開展輔助性的活動以提升效率,大規模的取代時代尚未到來,但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大規模投入使用存在可能。

相關焦點

  • 2018年醫療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白皮書
    《規劃》指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能力為主攻方向,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體系,把握人工智慧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高度融合的特徵,堅持人工智慧研發攻關、產品應用和產業培育「三位一體」推進。 其中,對於涉及民生需求的醫療、養老等方面,《規劃》重點提出應加快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為公眾提供個性化、多元化、高品質服務,包括:推廣應用人工智慧治療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準的智能醫療體系;探索智慧醫院建設,開發人機協同的手術機器人、智能診療助手,研發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監測系統,研發人機協同臨床智能診療方案,實現智能影像識別
  • 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史與五大應用現狀分析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與上海感知城市數據科學研究院進行整理摘編 作者:陳文雄 01 國家對人工智慧應用醫療的戰略觀 人類社會文明史上共有四次工業革命。 在《規劃》提出的六大重點任務中,特別提出要在醫療領域發展高效的智能服務,圍繞醫療等方面的迫切民生需求,加快AI創新應用,使精準化智能服務更加豐富多樣、社會智能化治理水平大幅提升。醫療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受到了極高的重視,在省級層面,截止2018年12月末,全國31個省市中,已有19個省市發布了AI規劃,計劃2020年核心產業規模總額達到近4000億元。
  • 生物醫藥:我國醫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人工智慧|醫藥|醫療|...
    為了解國內醫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與趨勢,探討人工智慧影響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未來前景,本書從醫療人工智慧政策制度、臨床應用、科研投入與人才培養、社會認知和倫理等方面進行專項研究,旨在了解各國醫療人工智慧政策的發布趨勢,把握我國在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的科研投入現狀及科技產出能力,明晰當前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的學科發展水平、人才培養情況及前沿技術,明確我國人工智慧的臨床應用現狀以及產業化現狀,
  • 醫療應用中人工智慧如何做到真正落地
    在醫療大數據、人工智慧臨床應用中,存在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如果算法模型不成熟,醫院就不會將其接入醫院信息系統(HIS);如果算法模型沒法在醫院運營管理中跑起來,算法模型成熟度就無法提高。
  • 深度醫療的三大組成部分
    醫療資源緊缺、醫生看診時間越來越短、醫生無法真正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人工智慧將增強醫生的專業能力,徹底改變這些窘迫現狀。在本書中,埃裡克·託普揭示了人工智慧在醫學上的各種應用前景,為人工智慧如何實現醫療變革提供了一幅全景圖。
  • 精準醫療成趨勢 人工智慧或將成為關鍵一環
    此外,據VentureBeat報導,近日在英偉達ceo黃仁勳主辦的一場競選賽中,從三大類別的2000多家AI創業公司中,選出了14家最優秀的AI初創公司,其中就有5家為AI醫療創業公司。由此可見,AI技術開始對準精準醫療,為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開闢一條新道路。
  • 李蘭娟院士:人工智慧將在智能醫療基礎保障體系等四大方面發展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3日訊 (成方) 12月13日上午,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即將在衡陽正式拉開帷幕。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李蘭娟在演講中表示,人工智慧在醫藥領域將會有很多方面可以發展,這裡主要列舉四大方面:第一是建立智能醫療基礎保障體系;第二在智能診斷、智能治療、智能疾病預測及幹預、智能群體健康管理和智能醫藥監管等領域,希望能實現大的突破;第三,要在智能醫療跨媒體數據智能、人機混合智能醫療、醫療群體智能決策、智能手術機器人等方面,取得很大的突破和進展
  • 用人工智慧改變醫療,必須經過這三個階段|深度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 Luke Oakden-Rayner 是澳大利亞知名學府阿德萊德大學的在讀醫學博士生,曾發表過多篇醫療人工智慧方面的文章。雷鋒網對全文做了編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在我最近發表的一篇博文裡,探討了如何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理解人工智慧在醫學領域裡的應用和研究,並且將研究重點放在了這些人工智慧試驗與臨床應用的相關性上。
  • 生物醫藥:我國醫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
    為了解國內醫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與趨勢,探討人工智慧影響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未來前景,本書從醫療人工智慧政策制度、臨床應用、科研投入與人才培養、社會認知和倫理等方面進行專項研究,旨在了解各國醫療人工智慧政策的發布趨勢,把握我國在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的科研投入現狀及科技產出能力,明晰當前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的學科發展水平、人才培養情況及前沿技術,明確我國人工智慧的臨床應用現狀以及產業化現狀,
  • 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AI在醫療健康十大領域應用前景
    當時的網絡通訊和電子病歷系統未能使MYCIN系統得以普及應用。但該AI專家系統建議的治療方案可接受度為69%,比大部分同一參考標準給出治療方案要智慧得多。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在醫療健康領域已有不少AI應用成功案例,譬如:新藥研發、輔助疾病診斷、健康管理、醫學影像、臨床決策支持、醫院管理、便攜設備、康復醫療和生物醫學研究。
  • 人工智慧產業的應用場景和發展模式
    人工智慧產業鏈主要包括基礎層軟硬體、技術層算法和智能技術、應用層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從應用層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主要呈現智慧城市、智慧生產、智慧生活三大類應用領域。下面簡要分析醫療、交通、教育、金融、生活、零售、安防、園區、環保、政務等10個細分領域的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及商業模式。
  • 智能醫療: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等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點
    會議期間,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耿慶山分享了「基於大數據的未來醫學」,在其看來,量子計算、人工智慧、醫療機器人、3D列印等十大技術領域都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要發展方向。  據了解,未來量子計算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主要是服務於大數據下的精準醫療發展。
  • 醫療保健 |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如何幫助老年痴呆患者?
    老年人會在肢體行動力、聽力、說話和視力等方面都有相應的減弱。老年痴呆症是出現幾種精神狀態和功能狀態上的障礙,比如記憶力衰退,思考方式的改變等。現在人工智慧在醫療科技上廣泛應用,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結合是否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痴呆的症狀?阿爾茲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學名是阿爾茲海默病,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 人工智慧無所不能?AI+醫療並非如此神奇,但卻是下一場醫學革命
    很多人心目中的人工智慧(AI)是混沌的,什麼事物聯繫上「人工智慧」、「AI」就好像鍍上一層金箔,熠熠生輝。也有的人將人工智慧想像成一個實實在在的程序,認為像科幻電影「流浪星球」中的MOSS,這種能與主角對話,能產生自己的想法的東西才叫做人工智慧。
  • 阿里雲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推動人工智慧在城市、醫療等行業應用
    11月13日,香港理工大學、阿里雲在香港籤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合作,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城市管理及醫療行業的應用。據介紹,雙方先期研究成果將率先在香港應用,然後再推廣至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外城市。
  • 4位大佬解讀:「醫療人工智慧、信息化、政策與科研」的新風向與新...
    「此前馬雲談到,人工智慧將讓全國1100萬醫療人員中的大部分人下崗,這是需要我們重視、研究、適應的大趨勢。讓醫院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能清晰可視,運轉自如是我們的理想,需要我們推動信息應用,建設智能型醫院。要推動大健康,促進大衛生。」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人工智慧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今天下午舉行的2020浦江創新論壇全體大會上,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做了題為《人工智慧面對的一些挑戰》的演講。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有三大技術瓶頸亟待突破,需要科學家「從0到1」的原創研究。 作為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姚期智創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今年初在滬成立。目前,這家新型研發機構已匯聚4位兩院院士、20多位科學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
  • 本科應用統計學專業可以報考哪個方向的研究生
    首先,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於應用統計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可以重點考慮一下大數據方向,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統計學是大數據的重要技術組成部分。大數據的技術基礎包括三大方面,分別是數學、統計學和計算機,所以統計學專業考研大數據方向是比較適合的選擇之一。
  • 中國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研究主要貢獻者之一
    本報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陳海波)隨著醫療信息化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數據的類型和規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醫療行業進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日前,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愛思唯爾等機構聯合發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 2018人工智慧醫療盤點:科研突破 巨頭髮力 產業聯合 資本依舊
    2018年,醫療人工智慧依舊熱度不減,而貝殼社作為行業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也見證者行業的驚喜和蛻變。這一年,醫療人工智慧取得了哪些科研技術突破,產品的應用落地又解決了哪些痛點,資本凜冬下,醫療人工智慧市場融資情況究竟又是怎樣一番面貌?踩著2018年的尾巴,我們從科研、產業、融資三大角度,全面復盤這一年醫療人工智慧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