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藝術起源與前史材料辨偽

2020-12-05 中國社會科學網

相較於國際研究,國內對動畫藝術理論的研究更是處於起步階段,與新世紀以來中國動畫教育的快速發展以及中國動漫產業的興盛極不相匹,體現了理論的嚴重滯後性。動畫專業的不少教師及研究者,往往在沒有經過慎重考證和仔細考察的前提下,就直接援引存在問題的國外材料,不但嚴重影響了動畫理論嚴肅學術品格的形成,更將遮蔽對人類動畫意識發生這一重要問題的深入探討。

總體而言,動畫藝術研究在當代學科體系中仍處邊緣位置,人們對於動畫的討論總是依附在其他藝術領域之下。英國著名學者莫琳·弗尼斯在《運動中的藝術》中稱:「動畫研究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門副業,雖然各大院校都開設了動畫製作課程。但多年來,對動畫形式美學、歷史和理論的研究被降到了選修『特殊課程』的地位,這些『特殊課程』要麼只是偶爾開設,要麼根本沒有開設。在某些情況下,當動畫研究被承認的時候,它被歸入另一個主題,例如前衛電影。」如其所言,動畫藝術理論研究至今仍無所歸依,並沒有一個專屬的學科領域加以探討;而國內高校動畫專業在高度重視技術實踐教學的同時,往往忽略對動畫理論的基礎研究,嚴格的知識學標準在動畫藝術理論研究中尚未確立。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如同奇聞異事般的各種謬誤,在動畫前史的大量論述中廣泛流傳。

 不存在的動態伊西斯神像

今年剛去世的美國著名動畫師威廉士,著有《動畫師生存手冊》。在該書「歷史簡述」部分,他稱:「公元前1600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為伊西斯女神建造了一座有110根柱子的神廟。每一根柱子都巧妙地畫了一個女神的形象,其位置逐漸改變。對於騎馬的人來說,伊西斯似乎在移動!」這則材料在國內的一些動畫著作中廣為流傳,如薛揚《動畫發展史》、陳清《影視動畫藝術總論》、呂江《中外動畫電影史》等。美國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動畫片《埃及王子》中就有這樣的情節,摩西駕著馬車路過了神廟,神廟廊柱上的女神形象運動了起來,似乎正再現了這則事實上存在問題的材料。

拉美西斯二世並非生活於公元前1600年。彭樹智在《中東國家通史——埃及卷》中,記載拉美西斯二世即位時間是公元前1304年。由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阿布辛拜勒神廟以及卡納克神廟,均無威廉士提到的相關記錄。一座擁有110根柱子的神廟在埃及建築史上是個相當恢宏的建築,然而翻閱了大量的史書,並未找到威廉士所說的110根柱子的神廟,甚至未發現拉美西斯二世曾為伊西斯建造過神廟的證據。事實上,公元前3世紀的託勒密二世倒是曾修建了伊西斯神廟,但其規模遠遠沒有威廉士所說的伊西斯神廟大,也並無關於這一動態形象的任何相關證據。

威廉士所引用的這則材料顯然存在問題,但古代埃及關於動畫前史的證據並非沒有。比如本尼哈桑墓地中的壁畫就十分類似現代動畫中的原畫,表現了古埃及對關鍵運動的解析意識。該壁畫描繪了一個摔跤比賽的過程,以數十幅圖像詳細拆解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摔跤運動。所謂原畫,是指動畫中的關鍵幀或者關鍵動作。動畫史家本塔齊在《動畫:世界史》中也提到了這一壁畫:「這就是用人物在講故事——也許就像木偶動畫、漫畫書或者是紀錄片。」事實上,在古埃及壁畫中,有不少這樣的證據,表明了古埃及人對動作解析技巧的掌握。當然,我們尚未在古埃及的考古學證據或相關文獻中發現威廉士的這一已經呈現了連續運動幻象的「神話」。

威爾斯關於圖像的附會

第二則同樣流布甚廣的謬誤來自英國動畫學者威爾斯,他在《理解動畫》一書中稱:「動畫形式的發展與早期的一些運動圖像有關。早在公元前70年就有原理證明,可以將手繪的圖像移動到屏幕上,盧克萊修在《物性論》中對此進行了描述。」威爾斯所提到的《物性論》中有關於動畫原理的原文如下:「當第一幅圖像消失、第二幅圖像在另一個位置產生時,前者似乎改變了他的姿勢。當然,這一動作必須十分迅速:為了使之發生,這一速度得多麼快,而這些圖像的數量在任何一個感知的瞬間得多麼龐大啊!」威爾斯將「image」理解成現實生活中的圖像,這似乎與現代動畫中的「幀」有相似的地方。「幀」是動畫製作的最小單位,一幀就是一幅靜止畫面,連續放送的幀就形成了動畫。每秒鐘幀數越多,人們看到的畫面就會越流暢。但是他忽視了盧克萊修所寫的語境是在夢中,是「感知的瞬間」所發生的,此時的「image」與現實的圖像是不同的。

《牛津·外研社英漢漢英詞典》對「image」的解釋是「印象、想像、概念」。根據《物性論》原文的語境,image正是此處的「想像」,更準確地說是「感覺像」。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在《認知基礎》一書中稱:「一個感覺像是某人對外在於己的物質世界所產生的心理表徵。」換言之,盧克萊修所說的圖像並不是視知覺所捕捉到的現實圖像。美國認知神經學家託馬斯稱:「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一種類似於感知物體、事件或者場景的體驗,但是只有當相關的物體、事件或者是場景並沒有真實出現時才會發生這種體驗。」「感覺像」並非是「真實出現」亦即直接呈現於視知覺活動的對象,而是複雜意識活動中產生的「心像」:「尤其是在入睡和半醒的狀態下,感覺像快速變化,它違反知覺,呈現出萬花筒似的景象,沒有可以被辨別出的物體。」因此,盧克萊修原文中所寫的「image」最合理的解釋應該是「感覺像」,而威爾斯此說無疑只是一種缺乏證據的附會。

對阿爾塔米拉野豬疊影的誤讀

法國著名考古學家阿貝·布日耶曾於20世紀初在阿爾塔米拉洞窟中速寫了一幅野豬疊影圖。這幅八條腿的野豬圖像,被劉小林《動畫概論》、佟婷《動畫美學概論》、王禮艾《動畫技法》、薛揚《動畫發展史》等大量教材用來佐證史前動畫意識的誕生:多出來的四條腿被認為指示了從靜止到運動的過程。事實上,在阿爾塔米拉洞窟中已經看不見原始的壁畫,留下的只有布日耶的這幅速寫,因此我們現在甚至難以判定這幅速寫就是洞窟壁畫原始圖像的臨摹。對此,國外學者已開始對這則廣為流傳的證據提出質疑。

英國利茲大學文化研究學者蘇提爾博士,在其剛出版的《物質傳遞:古細胞時代的中介》一書中稱,他自己曾經去過阿爾塔米拉洞窟,並與該洞窟博物館館長、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考古負責人交流時被告知,根本不存在八條腿的野豬。原來被認為是布日耶所速寫的圖像位置上,是一幅被畫了兩次才疊影在一起的野牛圖像;而且因氧化的原因,該圖像現在已經消失。蘇提爾認為,布日耶之所以會認為這幅圖像代表了運動,是因為當時電影藝術剛剛誕生,而布日耶在有意無意地創造一種「媒介神話」:換言之,布日耶想證明,在史前人類那兒就已經存在了一種原始的電影意識——逐幀拍攝的電影與史前繪製的疊影圖之間存在一種相似性,史前人類也具有一種用多幅靜止的畫面表達連續運動的衝動。

蘇提爾的質疑無疑讓阿爾塔米拉巖洞野豬疊影圖的材料可靠性受到了衝擊。然而,當他面對史前巖洞中大量存在的其他證據時,就無法否認原始的電影意識或史前動畫意識的存在可能。法國藝術考古學家阿澤瑪與利維爾在考古學權威雜誌《文物》上聯合發表了《舊石器時代藝術中的動畫:一個關於電影的史前迴響》一文,該文談到在歐洲各處史前洞窟中,存在著大量表徵動物運動的疊影圖,以及少量的運動分解圖,甚至還有類似現代動畫放送裝置的「史前幻盤」。在這些證據中,最古老的是法國肖維巖洞中距今3萬年的野牛疊影圖,該圖繪製的是一頭八條腿的野牛,與阿爾塔米拉巖洞那幅存在問題的圖像高度相似,但卻完好保存下來。阿澤瑪等人甚至推測原始的放映手段:「當發自一個火把或一盞油脂燈的光沿著石壁一點點地照過去時,這種視錯覺將達到最大的衝擊力。」「最大的衝擊力」毫無疑問指的是運動幻象的瞬間生成。他們的研究表明,除肖維巖洞之外,僅僅在法國,就有多達13個巖洞的53幅圖像表現著運動。此外,他們還發現了西班牙庇里牛斯山脈和法國多爾多涅河等多地出土的「原始幻盤」,即兩面分別刻繪著站立和臥倒的動物形象的、邊緣留有孔洞的一些骨盤,這種骨盤在用繩子穿起來並快速拉動翻轉之後,能夠產生運動的幻象。

上述三則存在問題的材料,反映了國際動畫藝術理論研究在整體上並未成熟。動畫史作為動畫藝術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基礎,並未得到充分的重視;而對於現代動畫前史的研究,則更是常常被廣大研究者所忽視。相較於國際研究,國內對動畫藝術理論的研究更是處於起步階段,與新世紀以來中國動畫教育的快速發展以及中國動漫產業的興盛極不相匹,體現了理論的嚴重滯後性。動畫專業的不少教師及研究者,往往在沒有經過慎重考證和仔細考察的前提下,就直接援引存在問題的國外材料,不但嚴重影響了動畫理論嚴肅學術品格的形成,更將遮蔽對人類動畫意識發生這一重要問題的深入探討。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關注。

 (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徐園園 馮學勤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

相關焦點

  • 顧頡剛疑古辨偽思想的經學背景
    十三經起源不一,內容廣泛,性質各異,它們的「層累地」編定與增加也是「越往後越複雜」。  此外,經學的中心人物也是「層累說」的闡釋主體。  在國民意識中,「三皇五帝」是中華文明起源的符號與象徵,是民族信仰的前提和民族團結的根基,而黃帝是公認的始祖,地位神聖不可侵犯。但是,顧頡剛明確聲稱「東周以上無史」:「照我們現在的觀察,東周以上只好說無史。」⑨這都與儒家確立的「信史」大相逕庭。
  • 明高濂精於鑑定與辨偽,記述古玉偽造的6個方法,古玉辨偽要仔細
    傳世古玉摻雜著偽古玉,辨偽是迫切要求。傳世古玉辨偽需要知道古人如何製造偽古玉。高濂是明末杭州的詩人、戲曲家、收藏家,熟知江南古銅、新鑄偽造、宣銅、倭銅爐瓶器皿、漢唐銅章、玉章、古瓷、歷代碑帖、古玉器、剔紅、倭漆、雕刻、鑲嵌器皿等等行業的作偽情況,故精於鑑定與辨偽。他在《遵生八箋燕閒清賞箋》中記述古玉贗品時講到了以下六個重要問題。
  • 未來動畫:不僅講藝術,還要講技術
    這些作品分別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動畫系、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動畫系、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動畫系、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動畫系、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動畫系等省內高校,基本上是畢業創作。
  • 中國古代史:古人類的起源
    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不過幾千年,但是,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即史前史,卻非常漫長。人類的起源是史前史首要的重大課題。人類是由一種古猿演變而成的。人類從古猿分化出來,大約經歷了1000萬年的時間。1000萬年前,地球上有很多猿類;500萬年前,有了原始人類的留世遺存。在古人類的考古史上,1000萬年和500萬年這兩個基本分界之間的時期,人類始祖與猿分離,向原始人類演進。
  • 加州藝術大學怎麼樣?好考嗎?看動畫專業學姐如何拿下CalArts
    加州藝術大學CalArts誕生了許多動畫大師和偉大的動畫作品,動畫專業作為這所學校的王牌專業,豐富的師資和硬體都使它成為了每個想要學習動畫學生圓夢的地方。加州藝術學院在2019年的QS世界藝術&設計排名21名,美國排名第九。也是美國前衛的純藝術學院之一。加州藝術大學怎麼樣?
  • 影史10大皮克斯動畫電影,每一部都是IMDb8分或以上
    而幾乎每年產出一部動畫長篇電影的皮克斯已經在全世界贏得了無數的掌聲和獎項。他們這些精良的電影作品,除了視覺效果出眾,劇情動人,優秀的配樂,還具有深意,也證明了一件事。動畫是全年齡段都適合的藝術形式,並不只是小孩子才會看的。
  • 大衛觀史前史,人類起源終,起源的假想,豆瓣KFK及日本EVA的企圖
    01前言歡迎來到大衛觀史前史--人類起源篇,這也是人類起源篇的終篇。從現有的家族族譜出發,延伸到探討家族的祖先,在可以查閱的資料中孔子的家譜難能可貴的延續了兩千多年。之後隨著考古學家在各地研究發掘出的古人類化石,不斷豐富人類演化的軌跡。
  • 光影運動的世界:動畫科學知識
    ,讓我童年不孤單,今天我們就走進動畫的世界,看看這些好看的動畫片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吧!現在流行動漫,以日本的動漫市場為主流,其實動漫=動畫+漫畫,而漫畫就是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動漫的起源來自於人類最早的「畫畫」行為,幾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在山洞裡的巖壁上鑿下描述外出打獵情景的壁畫。而現代的動漫就很豐富了,老夫子,機器貓,漫威系列就是比較有名的動漫,而動畫就是把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
  • 火星隕石如何辨偽
    火星隕石如何辨偽 1,在磁火星隕石和火星隕石中 4,一些相信眼學鑑定火星隕石的人現在已經逐步出現了後悔,因為眼學鑑定火星隕石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人,但總有一些這樣的人自命不凡,宣稱能肉眼鑑別火星隕石,一般能肉眼鑑別火星隕石,或者看一眼圖片就確認百分之九十為火星隕石的人收費幾百塊錢,很多星友都願意選擇相信試一下,好奇害死貓,相信就等於步入陷進,我相信在過年前就會有很多人開始罵,哪裡哪裡是騙子,哪裡哪裡騙了我多少錢,
  • Netflix的《惡魔城》動畫,濃縮了系列劇情的變遷史
    前不久,我曾在國內、日本和歐美的網絡社區中看到有不少觀眾都對動畫有同一個疑問:為什麼主人公「拉爾夫·貝爾蒙特」的專用武器從一開始代代相傳的聖鞭「吸血鬼殺手」,中途換成了名叫「晨星」(Morning Star)的鏈球武器呢?
  • 《光環:致遠星陷落》動畫宣傳片展示士官長起源
    《光環:致遠星陷落》動畫宣傳片展示士官長起源 時間:2015-10-11 14:03:14 來源:landother
  • KDA課達丨美國加州藝術學院竟然有兩所
    由於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為迪士尼所投資,因此長期以來,該校學生有著更多的機會參與迪士尼一系列動畫電影製作,許多迪士尼動畫師都是由此校畢業。至今約有五十餘年歷史,曾培養出無數的傑出藝術創作者,其專業藝術家、表演藝術工作者、電影製片、動畫製作等創意人才分布在世界各地。
  • 青島科技大學與韓國中央大學聯合培養影視與動畫專業藝術碩士(MFA)
    學院設有廣告學、編輯出版學、動畫、漢語言文學4個本科專業,影視動畫1個本科專業,廣告藝術設計、文化產業管理、出版專業碩士3個碩士授權點;我們擁有國家教育部2015年批准的「中國青島科技大學與韓國中央大學聯合培養藝術碩士(MFA)項目」;擁有1個國家動漫創意產業基地人才培養與研發基地、1個校級和文化研究院、1個校級國際影像藝術研究所,1個SCA國際影像藝術中心;設有影視編輯合成、動畫製作等
  • 演繹貝爾蒙特傳奇史 Netflix宣布製作《惡魔城》動畫
    演繹貝爾蒙特傳奇史 Netflix宣布製作《惡魔城》動畫 來源:www.18183.com 作者:南山頑石 時間:
  • 你知道藝術的起源嗎?
    藝術來源於生活,美化著我們的生活,那麼到底什麼是藝術呢?其實在生活中能給我們帶來審美感受的事物,我們都可稱之為藝術,比如繪畫、電影、音樂、舞蹈、建築、工藝品等, 關於藝術的起源歷史上有很多種說法,有模仿說、遊戲說、表現說、巫術說、勞動說等。那麼最早的藝術是從什麼時候產生的呢?
  • 加拿大藝術設計類大學有哪些呢?
    Ontario College of Art & Design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藝術與設計教育機構,在北美四十多所同類大學中高居前三名,加拿大的許多頂級藝術家和設計專家都曾在該校任職和學習深造過,被譽為加拿大的「想像大學」。
  • 劉雄:關於異形青銅器的辨偽鑑定問題
    然而弄器的製作自原始社會時期就有了,是人類對審美和藝術的需求。我們常常在新石器時代的一些生活遺址當中發現陶製或石質玩具。青銅弄器的鑄制,理論上來說,從青銅冶鑄工藝的發明就可能產生,目前已發現並比較明確的青銅弄器在商周時期並不少見。
  • 關於藝術的起源,你是如何認知的?不妨一看!
    我們對藝術的起源跟對語言的產生一樣不甚了了。如果我們所說的藝術是指建廟築屋、繪畫雕塑或編織圖案這類工作,全世界就沒有一個民族沒有藝術。但是,如果我們所說的藝術是指一些精美的奢侈品,擺在博物館和博覽會上供人欣賞的展品或專供高級客廳陳設的華貴裝飾,那就必須理解藝術的這種含義是近世的發展,以往眾多偉大的建築家、畫家或雕塑家做夢也沒有想到。考慮一下建築的情況,就最能體會到對於藝術的理解今昔確有這一差別。我們都知道世間有漂亮的建築物,其中有一些還是當之無愧的藝術品。
  • 一起來學習《外國教育史》吧!第一章:史前時代的教育
    第一節 人類的史前時代史前時代包括:太古代(46億年前~25億年前)、元古代(25億年前~六億年前)、古生代(6億年前~2.25億年前)、中生代(2.25億年前~ 7000萬年前)、新生代(7000萬年前~至今)一、人類的起源拉馬克(法國人、1744~1829):人類源於類人猿,代表作:1809《動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