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4S店或者路邊的輪胎修理店,經常能看到維修車間擺放了一臺四輪定位設備。很多車主可能對四輪定位這個詞並不陌生,但何為四輪定位?四輪定位用途?多久需要做一次四輪定位?想必未必清楚,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四輪定位的種種知識。
一、何為四輪定位?
為了使汽車獲得良好的直線行駛能力,實現輕便轉向,減少汽車輪胎及有關部件的非正常磨損,在輪胎和前後懸架系統所設置的車輪定位角度。
主要包括前輪前束、前輪外傾、主銷後傾、主銷內傾、後輪前束、後輪外傾這六個基本定位角度。
1、前束角:
從汽車的正上方向下看,前輪的中心線與汽車幾何中心線之間的夾角,稱為前束角(如圖一中角A、B所示)。
前束角有正負之分:輪胎前端向內收縮為正前束角,反正則為負前束角
2、外傾角:
從汽車正前方看,汽車車輪的頂端向內或向外傾斜的一個角度,即為車輪外傾角,向外偏為正外傾角,向內偏為負外傾角,如所示。
3、主銷後傾角:
從車輛的側面觀察,車輛的轉向軸線(車輛懸架的上球頭或支柱頂端與下球頭的連線)與地面垂線之間的夾角即為主銷後傾角,向後傾斜為正
4、主銷內傾角:
從車輛的正面觀察,車輛的轉向軸線(車輛懸架的上球頭或支柱頂端與下球頭的連線)與地面垂線之間的夾角即為主銷內傾角,向內傾斜為正
二、四輪定位用途?
四輪定位作為車輛底盤懸架及轉向系統的一個集中體現,對車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
A.偏磨及跑偏
車輪的外傾角使得輪胎在滾動過程中有向兩側張開(正外傾)或向內側收縮的趨勢,但由於受到懸架的約束,不能向外(或向內)滾開,導致車輪邊滾邊滑,增加了輪胎的磨損;而前束角的作用就是為了消除車輪外傾造成的影響,通過前束和外傾的合理匹配,使得車輪在每個瞬間的滾動方向都接近與正前方,避免出現輪胎的不正常磨損,或滾向一側導致車輛出現方向跑偏,同時,也減輕了輪轂外軸承的壓力和磨損。
另外,前束設定的不合理,也會導致車輛出現跑偏問題。特別是目前越來越多的車輛考慮整車舒適性,將車輛液壓轉向系統提升為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前束角設定的不準確,還會影響到EPS中位學習準確性,進而導致車輛出現方向跑偏問題。
B.影響車輛油耗表現:
前束值過大會導致輪胎滾動方向與車輛行駛方向錯位加大,輪胎的滾動阻力增加,進而影響車輪的油耗表現。
C.影響車輛轉彎性能
車輛轉彎時,因慣性導致離心力增大,車身向外側傾斜加大,出現載荷轉移的情況,導致車輛側向力降低。針對該情況,目前車輛的外傾角有往負外傾角設置的趨勢,提高轉向時輪胎抓地力,改善車身橫向穩定性。
D. 主銷內傾、主銷後傾對性能影響
主銷內傾角主要跟低速時車輛的回正性關,當轉向輪繞主銷轉動時,車輪的低點將陷入路面以下,但實際上車輪下邊緣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而是將轉向車輪連同整個汽車前部向上抬起一個相應的高度,這樣因汽車本身的重力作用,將迫使轉向輪迴到原來的中間位置,並帶動方向盤迴到原來位置。
主銷後傾角主要影響車輛高速行駛的穩定性以及車輛的回正能力。當高速行駛的車輛轉向時,由於離心力的作用,車輪將會繞轉彎半徑向外滑移,從而輪胎與路面之間會產生摩擦阻力,同時該摩擦阻力會產生繞主銷軸線的回正力矩,使得車輪自動回正,保證汽車直線行駛的穩定性,後傾角越大、車身越高,穩定力矩越大;但後傾角過大,也會導致出現轉向沉重問題。
三、多久需要做一次四輪定位:
車輛在出廠前,都會將四輪定位參數調整到標準範圍之內,來保證車輛駕駛舒適性和可靠性。在使用過程中,這些定位角度會因懸架及轉向零部件的磨損,路面顛簸,交通事故,更換相關零部件等原因導致設定的參數角度出現變化。
因此,汽車廠家一般建議,車輛在以下情況可以考慮對四輪定位參數進行檢測並適時調整:
1、新車使用3000km以後及每行駛16000km之後;
2、當車輛出現明顯輪胎偏磨、方向盤不正及嚴重方向跑偏問題時;
3、當車輛出現嚴重交通事故後;
4、但車輛更換相關零部件,如前後車橋、轉向器、下擺臂、制動器等關鍵零部件之後。
另:如需做四輪定位,建議找正規4S店或修理廠,保證測試數據準確性,避免出現因設變精度不足,帶來不良後果及不必要的麻煩。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具體信息請以車型說明書和吉利技術標準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