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父悖論:又稱為「外祖母悖論」是一種時間旅行的悖論,科幻故事中常見的主題。最先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René Barjavel)在他1943年的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Le Voyageur Imprudent)中提出。
情景如下:假設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因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會有你的父親;沒有了你的父親,你就不會出生;你沒出生,就沒有人會把你祖父母殺死;若是沒有人把你的祖父母殺死,你就會存在並回到過去且把你的祖父母殺死,於是矛盾出現了。
2.紙牌悖論:紙牌的一面寫著:"紙牌反面的句子是對的。"而另一面卻寫著:"紙牌反面的句子是錯的。"這是由英國數學家Jourdain提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有名的悖論,叫喬丹真值(Jourdain Truth-Value)悖論。
3.普羅塔哥拉悖論:公元前400多年的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哥拉斯與學生歐提勒士籤訂了教學法律的協議:學生入學時先付一半學費,畢業後第一次出庭勝訴後再付清其餘一半學費。畢業後,歐提勒士遲遲未執行律師業務。普羅塔哥拉等得不耐煩,於是向法庭提起訴訟。
普羅塔哥拉說:「如果我打贏官司,那麼按法庭判決,被告應該付給我另一半學費;如果被告打贏了官司,那麼按我們的合同,被告也應該付給我另一半學費。因而,不論這場官司是贏還是輸,被告都應該付給我另一半學費。」
被告歐提勒士應道:「如果我打贏官司,那麼按法庭判決,我不應該付給原告另一半學費;如果原告打贏了官司,那麼按我們的合同,我也不應該付給原告另一半學費。因而,不論這場官司是贏還是輸,我都不應該付給原告另一半學費。」
面對這個「半費之訟」,法官真不知所措。這確實很難裁決。姑且不論個中是非,它所提出的問題是:在人類莊嚴的法庭上,誰是真正的強者?只要願意,訴訟雙方會永遠地對峙下去,但這種競賽的結果只是時間和精力的巨大浪費。所以我們也經常發現昔日對簿公堂咄咄逼人的雙方,如今很多都以商業調解來替代法律訴訟,共同謀求一條低成本的解決途徑。
4.多數人認為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5.
全能悖論
一個無所不能的神能夠創造出一塊他自己舉不動的石頭嗎?如果他創造了這樣的石頭,所以他不能舉起這塊石頭,所以就不是全能的。如果他創造不了這樣的石頭,那麼他也不是全能的。
6.色盲悖論,不同人的眼中同一種顏色看到的顏色可能不一樣,也許在你眼裡裡看到的紅色為黃色的顏色,在別人的眼裡看到的紅色就是紅色的顏色,但你們都說它為紅色,你眼中的紅色和他眼中紅色究竟是不是一樣的
如果各位喜歡的話就點個關注吧,每天分享學習資料和書籍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