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一堵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向右無限遠,它是什麼?

2021-01-13 和訊網

  唯有東方人才能想出「帶著地球走」這個主意

  1/4

  一部讓你仰望星空的小說

  大年初二,從電影院出來已是夜晚,按道理來說,我此刻應該抬頭仰望星空,因為我剛剛看完的是劉慈欣小說改編的首部大電影作品《流浪地球》。

  這個儀式源自大劉當年看了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後的感受,在《SF教——論科幻小說對宇宙的描寫》一文中,他寫到:

  記得二十年前的那個冬夜,我讀完那本書後出門仰望夜空,突然感覺周圍的一切都消失了,腳下的大地變成了無限伸延的雪白光滑的純幾何平面,在這無限廣闊的二維平面上,在壯麗的星空下,就站著我一個人,孤獨地面對著這人類頭腦無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

  事實上,我第一次看完《流浪地球》小說後,真的有一種衝動想跑出去看看那個終究會變成紅巨星,吞噬整個太陽系的恆星。

  不過昨天,我也沒有做「仰望星空」這個動作,不僅僅因為上海的夜晚看不到星星,更是因為,雖然《流浪地球》是真正的成熟的、良心的國產科幻大片,也不負劉慈欣的原作,但它並不是電影《2001:太空漫遊》。

  所以最好的致敬方式是——談一談《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

  2/4

  反文學的宏細節

  《流浪地球》小說裡有一個謎語在知乎上被玩壞了:

  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謎底不是張怡寧的球技,也不是噴子的嘴,大劉原版的答案是「死亡」。

  原著小說最大的亮點不是情節,而是很多充滿瘋狂想像與哲學象徵的場景,以至於我當年常常想起《百年孤獨》和《青銅時代》,比如小說中描寫「地球剎車」的場面:

  ……太陽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線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當然,以後沒有「天」也沒有「夜」了,東半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有十幾年吧)將處於永遠的黃昏中,因為太陽在地平線下並沒落深,還在半邊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長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電影中的地球發動機重現了原著小說中的高聳入雲,大劉讓讀者想像雅典衛城神殿那的無數根巨柱:

  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燈管那樣發出藍白色的強光。而你,是那巨大宮殿地板上的一個細菌。

  但電影有一處沒表現好,小說中的地球發動機為了用「切線推力」剎住地球的自轉,必須有一定的角度,實際上是傾斜的,而這個科學細節,被劉慈欣賦予了文學的象徵意義:

  我們是處在一個將要傾倒的巨殿中!南半球的人來到北半球後突然置身於這個環境中,有許多人會精神失常的。

  大劉曾說,自己對文字的要求並沒有傳統作家那麼高,所以他的小說能讓我想到《百年孤獨》,並非文字,而是他的寫作方式。

  比如,小說中地球穿越小行星帶遭遇隕石雨襲擊的情節,有一段文字:

  我們下車後,看到入口處有幾個士兵,他們都一動不動地盯著遠方的一個方向,眼裡充滿了恐懼。我們都順著他們的目光看去,在天海連線處,我們看到一層黑色的屏障,初一看好像是天邊低低的雲層,但那「雲層」的高度太齊了,像一堵橫在天邊的長牆,再仔細看,牆頭還鑲著一線白邊。

  「那是什麼呀?」加代子怯生生地問一個軍官,得到的回答讓我們毛髮直豎。

  「浪。」

  這一段文字後來在《星際穿越》中得到了影像版的完美複製(下圖),以至於我當時懷疑諾蘭看過《流浪地球》。

  很多人質疑劉慈欣的文字功底有點「弱」,從主流文學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但大劉文字真正的吸引力不是文學,而是反文學的「宏細節」——這是劉慈欣自己總結的。

  他在科幻評論《從大海見一滴水——對科幻小說中某些傳統文學要素的反思》一文中舉例說,「主流文學不可能把對歷史的宏觀描寫作為作品的主體」,就算是《戰爭與和平》一類宏大敘事的小說,也只可能把歷史事件作為小說的背景,否則就不叫小說,而是歷史著作了。

  但科幻小說可以,作者要「像上帝一樣創造世界」,再宏大的歷史也只是小說的一個細節,大劉用克拉克的《星》中一句話為例:「毀滅了一個文明的超新星,僅僅是為了照亮伯利恆的夜空!」

  所以原著小說名義上的主角「我」,只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者,像幾十億地球人一樣隨波逐流,幾乎沒有性格,而真正的主角是「地球」,或者說是「地球人」。

  比如小說中,主人公的父親離開母親,和主人公的老師同居,這段頗為「狗血」的情節,幾乎沒有任何細節描寫,只是為了表現當時人類的集體幻滅;後來,巖漿吞噬地下城,主人公的母親喪命,同樣沒有任何細節,只是為了說明當時的撤離是按年齡排序,最後來不及逃走的都是年齡最大的一批人。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發表的第六個短篇,奠定了他的基本寫作風格,一直延續到《三體》。

  此前,他本人喜歡的《微觀盡頭》被讀者認為過於空靈,而讀者最愛的《帶上她的眼睛》《地火》,大劉卻認為過於現實。而《流浪地球》是作者與讀者達成共識的第一部作品,這個共識就是:把宏觀大歷史當成細節,這樣,既有作家喜歡的「宏」,又有讀者想要的「細節」。

  但電影有其基本的表現形式,只能放棄小說「宏細節」的特點,回歸商業大片 「以人物為核心」的做法。

  不過,在另一個維度上,電影忠實地再現了《流浪地球》小說的主題——「一個行者帶著孤獨和惶恐啟程」。

  3/4

  遠方的家園

  《流浪地球》小說最初的設想是一個叫「末日系列」的六部曲,大劉想描述太陽災變後,人類逃生的六種可能。除了「帶著地球一起逃亡」外,其他五個創意分別是:

  到太陽裡面修修補補;

  人類把自己變成微生物(這個創意寫成了《微紀元》);

  乘飛船逃離太陽系,變成「飛船一族」;

  用電波把自己的思維和記憶發向宇宙;

  逃生無望,在冥王星上建立人類文明紀念碑。

  熟悉《三體》的讀者立刻想到了,後三個點子全部被用到了《三體》裡。

  科幻被稱為「點子文學」,一篇好小說,哪怕文學性弱一點,只要有一個讓人拍案叫絕的「好點子」,就成功了一半。那為什麼六個點子中,只有「流浪地球」這個點子能變成打動人心的小說呢?

  劉慈欣在為《科幻世界》30周年增刊寫的《流浪地球:尋找家園之旅》一文中回憶:在一次科幻小說的筆會上,一位與會的科幻評論家說,從《流浪地球》中,能感覺到強烈的「回鄉情結」。

  當時劉慈欣很不以為然,可很多年後,當他要離開那個「度過了畢業之後的青春時光,寫出了自己迄今為止的所有科幻小說」的地方時,他又想起了這段話。大劉此刻才覺得,評論家還是有先見之明的,「回鄉情結之所以隱藏在連自己都看不到的深處,是因為我不知道家園在哪裡,所以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找。」

  我想,這正是「帶地球家園一起流浪」這個「點子」能深深打動很多人的理由。

  小說的前半部有「地球派」和「飛船派」的爭論,兩派都主張逃亡,但「飛船派」認為,太陽災變隨時可能到來,現在是跟時間賽跑,而改造地球太難了,所以應該拋棄地球,專心於巨型宇宙飛船的研發。

  大劉說,這篇小說差點寫不下去,因為他有一次坐飛機,「從萬米高空看大地時,仍然一點兒都覺察不出地球的曲率」,他覺得「推進這樣的世界簡直是痴人說夢」。

  而且,大劉自己是一個「百分之百的飛船派」,因為「流浪地球計劃」在科學上沒有意義,「推進地球的能量絕大部分消耗在無用的荷載上,也就是構成行星的地殼內部的物質」。

  但《流浪地球》最終寫出來了,而且成為劉慈欣早期的代表作,因為「此篇作品的美學核心是科學推動世界在宇宙中流浪這樣一個意象」,既有科幻小說與生俱來的「孤獨宇宙感」,又有「愚公移山」式的東方想像,具有極強的科幻美感。

  據說電影的美方製作人員對這個主意很好奇,因為類似題材都是坐飛船逃跑的,唯有東方人才能想出「帶著地球走」這個主意。

  「流浪地球」確實是一個「很中國」的想法,幾千年中國歷史的戰亂中,中國人一次次的從北方遷移到南方,從家鄉走出來時,他們從沒有想過要回家鄉,因為家鄉跟「就要毀滅的太陽系」一樣,有的只是「回憶」,而希望在遠方。

  但中國人從來都是「帶著家」一起走的,他們常常把鄉音、生活習慣一起帶到異鄉,有些群體改造並融入異鄉,而有些群體則始終保留著異鄉人的獨立性。

  從現代性上講,「流浪地球」也是春節後即將返回自己生活的大城市的人們的絕妙象徵:

  我們很少認為自己是「上海人」「北京人」,但也不認為自己是「家鄉人」,我們的目標是未來、是遠方,是一個新家園,但我們其實知道,我們這一代註定孤獨,註定是「流浪者」,我們唯一擁有的,就是心中的「地球」。

  4/4

  一個IP的誕生

  文章的最後還是回歸到電影的評價上。在票價基本翻倍的2019春節檔期,《流浪地球》光場面特效就能讓一般觀眾值回票價,更何況前面也說了,小說的氣質一定程度被影片傳承了下來。

  電影完整了延續了「地球流浪計劃」的科幻設定,然後只取了小說中「地球過木星」這個僅僅一千字的背景,重新寫了一個故事,這也是我作為大劉忠實的讀者最感謝導演郭帆的地方。

  郭帆就像一個打開巧克力盒子的孩子,面臨琳琅滿目的各色糖果,卻克制住了誘惑,只是取了其中一粒,太不容易了。反觀另一個劇組,把所有的糖果統統嘗一遍,搞得一地糖紙,自己還拉了稀。

  都說大劉的小說改編難,郭帆給了中國導演一個好思路:照搬原著科幻設定,加上源於小說的一兩個具體的情節點,再編一個比較大片的故事。

  我唯一的遺憾是此片更像是災難片而非災難題材的科幻片,災難片與科幻片的內核是不一樣的。

  災難片表現的是人在災難面前的勇氣和希望,就像本片的主題;而災難題材的科幻片,內核是「人在災難面前的不同選擇,及其背後的原因」,比如小說中,剛剛啟程時,有「飛船派」與「地球派」的路線爭論;中間地球遭遇連環災難時,對於人類命運的哲學反思;最後逃離了災難後,反而出現了內部大分裂——「叛軍」和「政府軍」的衝突。

  幸好,《流浪地球》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雖然不一定能像很多媒體說的「開啟中國科幻紀元」,但肯定要開創《流浪地球》這個大IP的新紀元,終於不用逢賀歲檔必有「西遊」了,而這個IP最大的資源在於小說中的大量「宏細節」。

  我隨便排一排啊,至少有「正傳三部曲」,第二部」穿越小行星帶「,第三部「熔巖吞噬地下城」,前一部是父親犧牲,後一部是母親犧牲,

  還有前傳三部曲,講「飛船派」和「地球派」的鬥爭;後傳三部曲,講「叛軍」與「政府軍」的衝突……

  你看,一部二萬多字的小說,輕輕鬆鬆攢出一套「中國版《星球大戰》」,這就是「宏細節」的魅力。

  大劉的四十多篇小說,至少一半具有這樣的「宏細節」,真是一個巨型IP寶庫,希望中國電影界能好好利用它。

  作為大劉的忠實讀者,我希望未來有一天,知乎上有人這樣吐槽:

  一個科幻導演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劉慈欣。

  P.S.

  最近有幾篇寫經濟的文章被刪了,還有之前寫官場、歷史的的,文章刪多了,就有封號的危險。

  所以我開了一個「小號」:思想鋼印,除了「防失聯」外,我打算把跟職場關係不大的投資心理類、宏觀經濟類文章放在那個號裡,打算春節後開始正常更新,歡迎大家關注。

  (思想鋼印公眾號二維碼)

  影評、文學評論類文章

  西虹市首富:怎麼失敗,才是最值錢的問題

  為什麼金庸小說《鹿鼎記》第一,《天龍八部》第二?

  我不是藥神:在最可怕的疾病面前,每一個人都是窮人

  人神

  共奮

  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地球變成了一架巨大的機器,以保證在危險降臨之前,能夠帶著人類逃出生天。此時,大氣層已經失去了它的保護作用,人類無法再在地面上生活。他們只能依靠深厚的土壤和巖層的庇護,龜縮在地底下。2地球流浪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以及「流浪時代」。「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 細思極恐的《流浪地球》
    昨天,終於去看了好評如潮的《流浪地球》。看完,非常震撼和感動,宏大的敘事格局,炫目的特效製作,還有觸動內心的情感大戲……但是,當我找到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原著,讀過之後,卻發現,電影和原著實在是差異太大。相比電影的煽情,原著實在是太冷靜和理性了。讀著讀著,竟然讓我細思極恐。
  • 流浪地球:起因與經過,4個時代簡單描述,快速了解流浪背後故事
    如果你在荒野中看到一堵牆,它向上無限長,向下無限長,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那麼這堵牆是什麼?就是死亡。看到上面這句話,各位小夥伴們想必已經猜到我本期要說的是什麼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作品《流浪地球》。將發動機的噴口至於地球逃離的反方向,全功率開動發動機,使地球得到一個推力,地球就可以順利的達到向一個方向航行的效果。
  • 流浪地球影評
    「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 該不該給《流浪地球》打一星?
    《戰狼2》之後,《流浪地球》的觀影評價又一次呈現出了特別激烈的兩極分化。《流浪地球》舉行首映的時候,口碑好得出奇,所有去看片的業界大咖都發出了同樣讚嘆。文化學者戴錦華說:「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啟了。」導演徐崢則說,「裡程碑式的電影,絕對是世界級別的。」可是公映之後,《流浪地球》的豆瓣評分卻從8.4一路跌到了7.9。影片頁面排在第一位的,是一篇一星影評《流浪地球,不及格》。
  • 讀《流浪地球》原著,感受中國式親情,有家一切都好
    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這是《流浪星球》第一章的第一段,你可曾想像過這種場景:為了躲避太陽變成紅巨星,膨脹的同時瞬間氣化所有太陽系行星的悲劇,人們毅然選擇了帶著母星地球逃離太陽系,以流亡天涯的方式延續文明。
  • 七分鐘看完《流浪地球》:原著這些情節,比電影更虐心
    不過,餃子哥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並非這部電影,而是它的原著小說《流浪地球》。它最早是2000年發表在《科幻世界》雜誌的短篇小說,全書非常短小精悍,在微信讀書上看僅有59頁,不到一個小時就能看完。與電影不同的是,原著時間跨度更長,情節更加虐心。
  • 為什麼說引力是「無限範圍力」?如果引力速度無限,會發生什麼?
    假設上圖中的S點是一個恆星,它發出的光會在一個球體中呈放射狀向外運動,因此光會在一個不斷膨脹的球殼中擴散開來。一個球體表面積的公式為: 4πr ^ 2,「r ^ 2」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為什麼呢?因為如果面積根據r^2膨脹,那麼光通量、力就會根據平方反比定律下降。(即,r ^ -2),也就是說半徑為r時的力或光通量就等於半徑為2r時的4A,3r時的9A等等。
  • 科學探索:無限的本質
    在數學坐標中,數值以「0」為中心,向左延伸至負無窮,向右延伸至正無窮。數值可以無限延伸,沒有盡頭。那麼,無限的本質是什麼?用運動描述「無限」,它象徵永不停止的運動狀態。一旦運動停止,即是「有限」。用靜止描述「無限」,它象徵「似有非有、似無非無」的虛幻狀態。一旦轉為實有,即是「有限」。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新技術帶來無限可能
    談及2019年的中國電影,必提《流浪地球》。可以說,電影《流浪地球》的面世不但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也讓該片導演郭帆更加堅定地相信,未來中國電影的發展還有無限可能性。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中,《流浪地球》摘得最佳視覺效果獎。
  • 《我的世界》無限繁殖村民方法詳解
    導 讀 我的世界是一款自由度超高的沙盒遊戲,超高的自由度,玩家可以自由發揮,建造自己喜歡的東西,相信有不少玩家還不知道這款遊戲村民怎麼無限繁殖
  • 還在玩無限火力嗎?《流浪地球》已經在朋友圈刷爆了!
    各位遊戲宅今年過年你還在家玩無限火力嗎?小編也是昨天夜裡和朋友玩遊戲的時候被拉去電影院的,最近兩天朋友圈都是發《流浪地球》口碑炸裂曬影評的,我是很少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在我們老家縣城一張電影票40幾塊已經非常貴了,即使電影12點45開場幾乎座無虛席。
  • 《地球末日生存》無限體力無限金幣獲得攻略
    導 讀 地球末日生存手遊體力有無限模式嗎?地球末日生存手遊金幣有無限模式嗎?
  • 美劇劇評:DC的無限地球危機
    《無限地球危機》主要陣容海報 2019年年中,隨著鋼鐵俠的一個響指,無限戰爭塵埃落定,漫威電影宇宙跨越了一道神奇的裡程碑。在DC漫畫中,所有平行宇宙統稱為無限宇宙,所以DC影視中所有宇宙可以統稱為DC無限影視宇宙。之前的CW《綠箭》宇宙交叉集,無論是《閃點悖論》還是《異世界》或者是《無限地球危機前傳》,這些故事僅限於CW《綠箭》系列電視劇交叉。 然而這次CW臺DC電視劇年度聯動《無限地球危機》的規模,幾乎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
  • 敏感時刻,島內將再射「無限高」飛彈,專家:與解放軍差距無限大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臺灣卻突然高調舉行"無限高"飛彈的試射,這引起了海內外媒體和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和猜測。據環球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3日報導,近日,臺灣"漁業署"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最新安全通告,明確表示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將於1月7日至8日上午9時至10時30分試射"無限高"飛彈,計劃中的飛彈飛行範圍將從屏東九鵬一直到達宜蘭地區,兩地相距達到300公裡。
  • 現實中無限存在嗎?
    儘管大多數人很樂意接受「潛在的無限」的存在,我們仍然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當我們望向宇宙深處,我們的目力所及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宇宙已經存在了 140 億年,」開普敦大學的宇宙學家喬治・埃利斯(George Ellis)解釋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所以我們最多只能看到 140 億光年遠的地方,它稍微有點遠,但基本上就是這樣。
  • 宇宙無限大,在大有有個盡頭,宇宙邊界外面有什麼?
    可以通俗一點來想像這個模型,在一片虛無之中飄著一個大氣球,我們的宇宙就是這個氣球的表面,而氣球的內部並不屬於我們這個宇宙,所以在這個模型中宇宙就是一個球體的球面,是有限而非無限的,但是卻沒有一個邊界。如果一定要給他定義一個邊界,那就超出了我們這個維度,而低維度生物無法想像出更高維度的樣子 我們需要定義宇宙是什麼。在我看來,宇宙就是我們身處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無限的。
  • 指揮官不像漢蘭達,視野無限向下趴:左邊數學題目,右邊英語單詞
    指揮官不像漢蘭達,視野無限向下趴:左邊數學題目,右邊英語單詞今天我們就依託於大眾消費者的車主口碑,來看看大指揮官值不值得選擇,在此之前依舊為不了解這款車型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滿嘴銀飾一看就家族顯赫,兩個LED燈組也遺傳了強大的基因,看上去異常自行,前臉下方也勾勒了一圈鑲鉻,而你嫣然的一下如含苞待放。
  • 宇宙無限?不存在的!
    現在看到的是銀河系其中一條「螺旋」的邊緣附近,到處是密密麻麻的團團恆星和發光星雲,你能看清方框中心有什麼嗎?100光年。離得越近,星星仿佛卻越來越少了。在這滿天的恆星中間,牡羊座在天空的北方閃亮。方框到底在框什麼?10光年。和上一幅圖差不多嘛,到後面,還有一幅圖和此圖差不多,到時候也許你會感嘆無限大與無限小的驚人相似。1光年(10兆千米)。
  • fgo無限池是什麼意思 fgo無限池是什麼梗
    fgo中的有些活動被大家稱為無限池,那麼一些萌新御主們就不太明白了,因為這個術語其實也不是太從名字就可以直接明白含義的,其實fgo的無限池活動也是遊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下面筆者為大家簡略的介紹一下,希望你可以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