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灣空軍現有編制示意圖 |
國民黨逃臺時,其空軍基本未受創傷,擁有各型飛機330架,總兵力4.5萬人。其後,空軍一直是臺軍的「寵兒」,視為「第一優先」發展對象,雖經過多次整編,但起伏不大,發展比較平穩。
兵力整建概況
1952~1954年,臺空軍在美軍顧問團的監督下,仿效美空軍體制進行了全面改編,將防空司令部改為空軍作戰司令部,飛行部隊編成6個飛行編隊,下轄9個大隊,總兵力約6.3萬人(見圖1)。
至1958年7月,空軍總兵力發展到約8.7萬人,飛行聯隊仍為6個,飛行大隊8個,第8轟炸機大隊因無飛機補充,於是年6月撤銷。空軍擁有各型飛機553架,其中戰鬥機370架,運輸機128架,偵察機25架,其他飛機30架。開始以F-86型機替換陳舊的F-84型機,並首次裝備了美制響尾蛇空對空飛彈。此後,根據形勢和裝備發展,以及臺灣軍事戰略的轉變,多次對空軍進行了局部整編,又先後撤銷了第6偵察機大隊、第34特務機中隊、電子偵察中隊、訓練司令部、部隊訓練中心、新兵訓練總隊、防空學校、工程聯隊等單位。1976年成立了反潛機大隊,該大隊納編於第6運輸機聯隊,成為擔任空中運輸及反潛作戰雙重任務的運兵反潛聯隊。1978年將臺東指揮部(原部隊訓練中心)擴編為第7聯隊,轄1個飛行大隊。1982年6月,在花蓮又組建了第8飛行機聯隊,轄1個飛行大隊,使戰鬥機聯隊增至7個,平時擔任防空攔截、空中警戒、巡邏、掩護等日常作戰勤務,戰時擔任制空和空襲作戰以及支援陸、海軍作戰等任務。80年代初期,空軍總兵力約8萬人,擁有各型飛機901架,其中戰鬥機375架,偵察反潛機48架,運輸機155架,教練機282架,其他各型飛機41架;主戰機型為F-104G、F-104A、F-100A、F-5A/E(見圖2)。
為了護展戰略縱深,統一東部戰場建設和作戰指揮,1991年7月成立了「東部戰區空軍指揮部」,統一指揮佳山基地、第7、第8聯隊及防炮飛彈部隊。90年代初期,臺空軍總兵力降至約7萬人,共編有飛行聯隊8個,下轄戰鬥機大隊7個、反潛機大隊1個、運輸機大隊1個和飛行獨立中隊5個,共有各型飛機610餘架,其中戰鬥機240餘架。戰術管制聯隊1個,下轄戰術管制中隊1個、管制報告中心4個、管制報告中隊5個、報告分隊4個和機動雷達分隊3個,裝備各型對空警戒和引導雷達約40部。防炮警衛部隊編有指揮部4個,下轄防炮營14個、警衛營11個,裝備40毫米、35毫米高炮約400門,四聯裝「麻雀」防空飛彈發射架48具。
臺空軍的飛機主要靠美國援助。據不完全統計,1952~1975年,美國先後「援助」各型飛機1834架,其中戰鬥機1246架,轟炸機55架,偵察機128架,運輸機132架,其他勤務飛機273架。80年代以後,臺開始從美國、西德、日本等國購買了作戰飛機,並引進技術自行研製作戰飛機。
1950年以來,共有124架軍用飛機被大陸擊落,其中空軍122架,陸、海軍各1架。在擊落的飛機中,有47架F-47型機,31架F-84型機,12架F-86F型機,5架U-2型機,3架P-2V型機,3架RF-101型機,23架其他型飛機(見圖3)。
現有實力及發展趨勢
空軍主要作戰部隊包括飛行部隊、戰術管制(雷達)部隊、防空炮兵部隊。當前飛行部隊編成有1個指揮部、7個戰鬥機聯隊、1個運兵反潛聯隊、6個獨立飛行中隊;戰術管制部隊編成1個戰術管制聯隊;防空炮兵部隊設4個防炮警衛指揮部,轄14個防炮營。
當前臺空軍兵力約6.5萬人;戰鬥機約407架,其中F-5E/F型114架,裝備4個中隊;IDF113架,約4個中隊;F-16A/B型120架,約5個中隊;「幻影」2000-5型60架,約3個中隊。
另有:E-2T空中預警機4架;S-70C搜索救援機14架;C-130H電子戰飛機19架;運輸機26架(8架C-47,1架C-118B,1架DC-6B,4架「波音」727-100,12架「比奇」1900);運輸直升機20架;教練機140架(58架AT-3A/B、4架T-38A、42架T-34C)。
裝備的飛彈有:AGM065A「小牛」,AIM-4D「獵鷹」,AIM-9J/P「響尾蛇」,「蜻蜓」,「天劍」1、2,「魔術」,「邁卡」及「雲母」等空對空飛彈與空對地飛彈。
戰術管制聯隊下轄1個戰術管制中隊、4個管制報告中心、5個管制報告中隊、5個報告分隊及3個機動雷達2分隊,分別組成1個空中管制中心、4個管制報告中心、5個管制報告站、5個報告站,形成了一個嚴密的指揮引志和對空警戒體系。該棲系既可使用「強網」自動化指揮系統,由空中管制中心對整個臺灣防區直接指揮引導;又可使用人工指揮系統,在空中管制中心的統一協調下,以4個管制報告中心為主,分別對北、中、南、東4個區實施指揮引導和對空警戒。該聯隊主要雷達裝備為AN/FPS-110B、AN/FPS-37型警戒雷達,AN/FPS-90型測高雷達,以及AN/TPS-43型戰術跟蹤雷達等。1994年8月14日正式啟用的「強網」自動化指揮管制系統,取代了「天網」半自動化指揮管制系統,其指揮管制能力大大提高。該系統可同時顯示600餘批目標,並引導150批飛機實施攔截作戰。
目前,14個防空炮兵營中,有11個40毫米防炮營(46個連),每連裝備40毫米高炮8門、12.7毫米4管高射機槍8挺;3個35毫米快炮營,每營裝備35毫米雙聯裝高炮16門、4聯裝「麻雀」飛彈發射架16部。各防炮營分別配屬於防炮警衛第1(北部)、第2(中部)、第3(南部)、第4(東部)等4個指揮部,負責各地區的要點防空任務。
到21世紀初,臺空軍將擁有各種新型戰機430架,其中F-16A/B型150架、「幻影」2000-5型60架、F-CK1A/B(IDF)型130架、改良後的F-5E型90架,將形成一支以第二代戰鬥機為主,高、中、低空搭配,具有一定空中攔截作戰和對地攻擊能力的空中打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