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證實的幹細胞療法不斷上市—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未經證實的幹細胞療法不斷上市
科學家變身行業監督者

Paul Knoepfler 圖片來源:Carl Costas

結束了1周的假期回到實驗室後,Paul Knoepfler在處理堆積成山的郵件:一位71歲的關節炎患者希望了解一個幹細胞臨床療法能否緩解其病痛;一個退行性眼疾的12歲患者的父母詢問幹細胞注射能否有希望逆轉失明情況。「請您告知我們費用和成功機率。」他們問道。

儘管Knoepfler供職於美國聖地兄弟會兒童醫院,但他並不是醫生。而且,他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實驗室也不研究關節炎或眼疾,他也沒有任何研究幹細胞療法的經驗。Knoepfler主要使用幹細胞研究引起癌症的基因突變。

但2010年,Knoepfler開了一個名為The Niche的博客,從此變成了幹細胞臨床實用方面不是權威的「權威」。該博客目前已經有超過4000的日訪問量,並讓Knoepfler從默默無聞的實驗室科學家變為幹細胞的國際發言人。

「該博客是外行和幹細胞研究者的主要信息來源之一。」加州聖地牙哥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Jeanne Loring說。她偶爾也為該博客撰寫文章和評論。

Knoepfler還為美國宣傳幹細胞能治療從關節炎到脊椎損傷等各種疾病的數百位內科醫生和診所敲響了警鐘。這些療法沒有經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審批,而且大部分沒有隨機臨床試驗的支持。

市場亂象

「他們只是說,『我們僅僅是將開始為人們注射幹細胞』。」Knoepfler說,「但我看到了威脅。」

近年來,幹細胞在疾病治療、再生修復等方面都展現了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潛能。全球眾多醫療機構宣稱已經掌握幹細胞技術,可以治療多種重大疾病,例如肌肉萎縮症和自閉症等。然而事實上,這些幹細胞臨床技術並沒有被批准。

去年,一個新研究揭示了美國幹細胞治療市場的亂象:數以百計的醫療診所為患者提供未經批准的幹細胞治療項目。這再次彰顯了幹細胞研究及轉化應用產業制度不完善、監管有漏洞的問題,且敲響了亟需重視和整頓的警鐘。

於是,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倫理學中心的Leigh Turner和Knoepfler對美國幹細胞治療市場進行了大規模調研。通過關鍵詞搜索、文本挖掘、公司網站等信息,研究人員調查和分析了美國幹細胞臨床治療的市場現狀。結果發現,至少有351家企業參與直接面向患者的幹細胞治療項目,且提供這些治療的醫療診所多達570家。

實際上,在FDA的監管下,這些診所必須確保細胞治療的安全性,包括幹細胞的採集、培養及儲備。但很多醫療診所卻無視這種監管,他們認為他們的治療技術不需要監管機構的審批,不需要進行臨床試驗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幹細胞研究者也對Knoepfler的努力表示支持。「他是該領域值得信任的發言人。」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幹細胞專家、哈佛醫學院院長George Daley說。

即便人們意識到存在的問題,但幹細胞的潛在效用仍十分吸引人。「美國有些進行再生醫學治療的醫生是合法的,而且取得了一些積極效果。」非營利組織美國再生醫學基金會執行理事Bernard Siegel說,「我們不能一棒打死所有人。」

Siegel表示欣賞Knoepfler的工作,但有時Knoepfler也像一個「公眾譴責者」。

此外,那些認為已經在未經批准的幹細胞治療中獲益的患者則對Knoepfler的博客提出批評。例如,曾藉助幹細胞療法治療慢性肺梗阻的Barbara Hanson在博客留言中提到,「在接受幹細胞治療後,我的病情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而傳統療法從未給我期望。」

從科學來到生活去

身處輿論漩渦7年以來,Knoepfler已經能泰然自若地面對鮮花和指責。Knoepfler對幹細胞的「迷戀」源自科學。「我在實驗室裡感覺就像在家裡。」他說。

在福瑞德哈金森腫瘤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期間,Knoepfler在研究與某些兒童期癌症有關的蛋白質和基因時,發現MYC基因變異與兒童腦瘤有關。他認為應該弄清這些變異在神經幹細胞生長和分化方面的作用。

就在他設立了自己的實驗室時,加州啟動了幹細胞研究資助項目。當時,加州劃撥30億美元建立了加州再生醫學研究所(CIRM)。2006年,CIRM提供了200萬美元幫助Knoepfler的實驗室開始運行。

但42歲的Knoepfler被診斷患上了前列腺癌,只有一半的存活機率。但外科手術很成功,Knoepfler的病情已經緩解了7年。手術後,他就在The Niche發表了第一篇博文。

起初,Knoepfler是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熱情擁護者。但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政府對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監督不再那麼嚴格後,Knoepfler的注意力轉移了。

在網上搜索「幹細胞」後,Knoepfler開始關注那些不熟悉的治療中心。它們將患者的成體幹細胞提取出來,然後重新注入患者身上,以治療關節損傷和自身免疫疾病。

之後,Knoepfler和Turner進行了深入調查,揭開了美國幹細胞治療行業亂象。 雖然,Knoepfler相信新興幹細胞療法最終能幫助患者,但他一直為其安全性擔憂。

大多數新興診所使用的成體幹細胞沒有經歷相同的重編過程,Knoepfler擔憂它們可能會出現生長不受控。「我猜我只是非常擔心有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這個並非是好的經歷。」

Knoepfler也承認至今未有人報告幹細胞誘導癌症或其他嚴重副作用。但他堅信這種風險一直存在,並注意到中風患者Jim Gass的情況:在接受了一系列幹細胞注射後,他的脊柱長出了一個腫瘤。此外,《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也報導稱,3位女性在使用幹細胞治療黃斑變性時失明。

「草根」監督者

起初,Knoepfler認為FDA將監控這個新興行業。FDA唯一批准的幹細胞治療方法包括利用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癌和某些代謝及免疫系統疾病。FDA並沒有對未經修改的自體幹細胞進行監管。而許多診所提供這一類型的治療服務。他們從患者體內採集幹細胞後,經過激活等處理後再輸回患者體內。

去年,FDA發布了一份相關的草案,強調大多數幹細胞治療診所使用的「幹細胞」應歸屬藥品中的生物藥類別,必須獲得FDA的批准方可在患者身上使用。

此外,眾多醫生和研究學者一直向FDA施加壓力,敦促其制定措施打擊非法經營療效平平卻極具風險的無審批資質治療方法的私人診所,幹細胞診所便是其中之一。「如果這種治療方式不安全,且不能幫助患者改善疾病狀況,就是一種欺詐行為。」Turner說。

於是,Knoepfler開始了自己的「草根」努力。他不斷在The Niche上張貼各種針對幹細胞的文章。2014年,他曾半夜接到來自日本的電話。當時,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小保方晴子宣布成功培育出了能分化多種細胞的新型「萬能細胞」——STAP細胞。但就在論文在線發表的當天,Knoepfler就對小保方晴子實驗的可重複性提出了質疑。

Knoepfler還曾對CIRM提出批評。去年,時任CIRM所長的C. Randal Mills和參議員Bill Frist指責FDA的審批過程過於嚴格。當時,參議院甚至考慮要求FDA有條件地批准幹細胞療法並且不需要大規模臨床試驗。也許,公開指責為自己實驗室提供經費的大型研究機構是魯莽的,但Knoepfler沒有退縮。

而且,Knoepfler的懷疑態度也扭轉了許多患者的觀念。越來越多的患者也開始向Knoepfler進行諮詢。

Knoepfler在網上攻擊了備受矚目的人物、公司和醫生,但從未被控毀謗罪,儘管他表示曾受到諸多威脅。而且,他的上級也從未譴責過他的文章。不過,Knoepfler承認自己要做的還很多。「我在說服人們監督不受限制的幹細胞注入方面也沒有取得多大進展」他說。

不過,Knoepfler相信與患者的郵件交流能產生一些影響。他鼓勵他們與醫生交流,並解釋自己的觀點。但他們很少告知Knoepfler結果如何。「這對我而言是個難題,因為我不知道故事的結局是什麼。」(唐一塵編譯)

 

相關焦點

  • 國內幹細胞療法均未獲得上市審批,警惕幹細胞治療「黑市」
    該機構宣稱來源於脂肪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可有效治療包括帕金森病、視網膜黃斑變性等多種病症,而事實上這一幹細胞療法尚未被證實安全有效。幹細胞難以包治百病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為功能細胞。
  • 幹細胞療法利用免疫系統修復心臟—新聞—科學網
  • 未經驗證的療法:狂飆5年,日本幹細胞治療之亂象
    ,這也讓大量基於幹細胞的療法搭上了便車。5年過去了,這些療法真的改變了患者們的生活嗎?今日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一篇長文對此進行了總結與反思。 未經驗證的療法 本文的作者David Cyranoski先生指出,幹細胞療法的興起,是一個全球普遍的現象。然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許多監管部門從未停止對這些療法進行有效管理的努力。
  • 國內幹細胞療法均未獲審批 警惕幹細胞騙局
    該機構宣稱來源於脂肪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可有效治療包括帕金森病、視網膜黃斑變性等多種病症,而事實上這一幹細胞療法尚未被證實安全有效。幹細胞難以包治百病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為功能細胞。
  • 2020年有望上市的幹細胞療法
    如果獲得批准,這款幹細胞療法將於2020年在美國推出。這也意味著Ryoncil有望成為2020年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事實上,這款幹細胞療法已經是上市幹細胞治療產品,此前名為Prochymal,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治療產品,於2009年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移植抗宿主病和克羅恩病。2012年加拿大宣布批准Prochymal上市用於治療兒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隨後擴大適應症為成年人GVHD,並在紐西蘭、瑞士等國同時上市。
  • 2020年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已出現 適應症為重症下肢缺血
    2020年,一些幹細胞候選藥物紛紛傳來或將上市的積極信號,諸如間充質幹細胞療法Ryoncil,前段時間FDA腫瘤藥物諮詢委員會9:1支持該藥物治療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兒童患者的療效,為其9月底上市的期望奠定了的基礎。很多人甚至認為這款療法可能是今年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藥物。
  • 我國學者發現延緩衰老「基因療法」—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等首次利用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體系在人間充質幹細胞中鑑定出新的衰老調控基因,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可延緩機體衰老的新型「基因療法
  • 幹細胞療法讓患者視力從0.05提高到0.5—新聞—科學網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5月21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先進細胞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實驗,測試利用人類胚胎幹細胞是否能安全治療常見的兩大原因導致的失明
  • Cell Stem Cell:應取締市場上兜售的未經證實和未經許可的用於治療...
    2020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隨著COVID-19大流行進入第三個月,美國的企業正在推銷未經許可和未經證實的幹細胞療法和外泌體產品,聲稱它們可以預防或治療這種疾病。Turner說,「我擔心購買這些所謂的COVID-19'療法'的人會被騙。他們會因為被給予沒有經過充分測試的產品而受到傷害,或者他們會因為花錢買了他們認為可以保護自己不被感染或生病的產品而放棄社會隔離等措施。」許多幹細胞診所都有銷售未經證實的未經許可的用於治療從阿爾茨海默病到肺部疾病到脊髓損傷等損傷和疾病的幹預措施的歷史。
  • 幹細胞療法對卵巢早衰的現狀與展望
    我國對幹細胞療法的支持截至目前為止,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已評估通過了74項幹細胞備案項目,政策文件明確指出,支持與鼓勵幹細胞療法的發展。2020年1月,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批准了1項幹細胞療法對卵巢早衰的臨床研究,累積共5個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投入到卵巢早衰研究,研究的幹細胞種類主要為間充質幹細胞。
  • FDA發布全面再生醫學政策框架:涉及CAR-T療法及幹細胞基因療法
    可以說,細胞免疫療法的「旋風」正在席捲全世界。於此同時,幹細胞療法也有重磅進展。11月9日,幹細胞基因療法使一位7歲的交界性大皰性表皮鬆解症 (JEB)患者全身約80%的皮膚獲得重建,且皮膚功能完全正常。
  • 幹細胞療法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除骨髓移植、臍血移植之外,其它來源的幹細胞產品正逐漸步入臨床應用階段,面向的疾病類型大幅度增加,未來將超過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數量。已上市幹細胞治療產品大多數已上市和正在開發中的幹細胞治療產品利用的均是間充質幹細胞(下文簡稱MSC)。
  • 幹細胞治療|幹細胞療法工藝開發的關鍵點
    在過去的十年中,細胞療法,生物製造和合成生物學的進步推動了全球幹細胞療法行業的發展。幹細胞治療為一些疑難雜症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幹細胞治療的目的就是替代或者再生體內功能失調或受傷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幹細胞可以在向患者給藥之前,在體外改變它們的生物學特性,從而達到更加精準和高效的治療。
  • 大量幹細胞療法是騙局?
    北京時間9月27日凌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評論文章,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研究員和慶應義塾大學項目教授Douglas Sipp、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高級研究員Pamela G.Robey、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倫理學中心副教授Leigh Turner三人警告,MSCs的概念混淆使得那些未經證明的療法更易於推銷給患者。
  • 對付腦卒中 醫學界正探索幹細胞療法
    劉麗萍說,但這些方法都在探索實踐中,「以前的聯合治療通常會採用聯合神經保護劑,但目前在基礎研究中證實是獲益的神經保護治療,並未能在臨床研究中證實其有效性。究其原因,研究方案的設計、藥物的作用靶點、副作用等都有待進一步研究。」近年來,像劉麗萍教授這樣的臨床醫生開始關注有可能突破現有腦卒中治療技術瓶頸的幹細胞技術。
  • 幹細胞應用前景正在不斷擴大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新聞直播間向大眾進行權威科普,深入淺出地展示了人體的 「萬能細胞」——幹細胞如何擁有神奇的再生和修復功能。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幹細胞技術顯現出巨大的潛力。
  • 10個案例證實丨未來幹細胞療法不只是廣譜上的抗衰,而是有具體的...
    在胚胎發展階段,幹細胞可分化為組織所需的細胞,維持新生組織的正常轉移,而幹細胞治療脫髮在後來的研究中也多次被證實了。 1. 《Nature Cell Biology》刊登了這項美國加州大學部分研究人員的成果,他們在對毛囊幹細胞代謝過程的研究中發現,毛囊幹細胞中的乳酸對於新毛髮的生長起著關鍵作用。幹細胞可激活處於靜止狀態的毛囊幹細胞,開啟新一輪毛髮生長周期。
  • 2020年首個幹細胞新藥已獲批上市,重症下肢缺血治療迎來新選擇!
    近日,印度藥品監督管理局(DCGI)監管批准了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療法Stempeucel的上市,該產品的適應症為伯格氏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外周動脈疾病引起的嚴重肢體缺血(CLI)。是首個獲批在印度用於商業用途的異體細胞療法產品,也成為了2020年全球首個上市的幹細胞新藥產品。
  • 科學網—成也幹細胞 敗也幹細胞
    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對通過注入幹細胞的方法修復心臟抱有強烈期待,但Francis指出這種方法其實並不是那麼有效。 帝國理工學院的Francis專門研究治療心臟病,他還熱衷於揭露醫療實踐中存在的弊端,無論是已經被大量應用的實驗還是尚處在臨床試驗階段的研究。他對幹細胞治療研究的興趣要追溯到數年前,當時有一名患者去德國接受心肌細胞幹細胞療法治療。
  • 乾貨:幹細胞療法工藝開發的關鍵點
    ,生物製造和合成生物學的進步推動了全球幹細胞療法行業的發展。每種產品在其開發、製造、分裝和上市的每個階段,都面臨著特定的挑戰和其不同的複雜性。在幹細胞治療領域,細胞原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細胞的來源、穩定的供應、細胞運輸、製造、產品開發、治療方案和治療過程這些都決定了治療方法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