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有幾個詞很火:「留學生」「西紅柿炒雞蛋」「大半夜」「父母親」,我當時沒有深入了解,只看過好幾篇有關這個視頻的文章,也是褒貶不一吧。 昨天晚上看完之後差點兒為片子裡的母子情流淚,但是冷靜了幾秒之後我覺得被心疼的應該是他的父母。
插播視頻先
昨天買了幾顆雞蛋想自己在宿舍煮,拎著雞蛋往回走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雞蛋到底應該煮多久,在家我爸給我煮雞蛋差不多都是無五分鐘吧,跑去別的宿舍問別人有說三四分鐘的,有說十分鐘的,鍋裡的水已經燒開了我還沒搞清楚雞蛋到底煮多久才會熟但又不會老。我當機立斷就給我爸打電話,我估計我老爹當時以為我是進行日常慰問的,沒想到我竟然是問雞蛋應該煮多久,(想吃嫩一點的十四分鐘就好,老一點的十六分鐘)得到答案後我掛了電話就趕緊去煮雞蛋。直到我現在坐在這兒寫推文才想起來昨天為什麼不百度呢??
因為我在家裡的孩子裡算是生活常識比較多的了,自己也會做飯,但是竟然會不知道雞蛋到底要煮多久,可能就和短片裡的孩子一樣有困難時找爸媽,我也是昨天打完電話之後有感而發才更這篇推文的,然後我就要發表一下個人看法了
還是那句話,不要把父母對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
影片裡的男孩子是剛去美國留學,自理能力,emmm,也不能說是沒有吧(但是感覺和沒有也差不多),只在意自己要做好西紅柿炒雞蛋拿去跟朋友們炫耀,但完全沒有顧忌時差問題,在凌晨四點多問媽媽怎麼做西紅柿炒雞蛋。
我看到一句話還是蠻生氣的,就是父母在跟兒子講,兩個人情緒有點點激動,但是兒子說話的態度真的很有問題(此處有微笑表情,大家自行腦補)
說不清楚的老兩口下床親自拍視頻教他,想問問他的成果怎麼樣,但是他卻只顧著社交,完全沒有回父母的微信,直到朋友問她中美時差時他才反應過來,摸出手機看到父母好幾條微信之後就回了幾個字,最生氣的是(再次微笑表情),他回消息之後父母又立刻秒回,但是他沒有回覆,甚至也沒有說一句謝謝。
我覺得這個廣告有bug,我個人覺得在批判這種沒有自理能力的人又在表現父母的偉大,可能會感動吧,感動是因為你覺得父母不會這樣做,但他們卻這樣做了。
別讓你父母的愛以你的忽視開始又以你的愧疚結束
微博上看到過有關於自己做過最壞的事的問題答案徵集,有兩個印象最深刻的
有因為忽視長期熬夜打牌的父親,沒有關心他晚上到底回沒回家,第二天發現父親在院子裡躺了一夜的,還有因為嫌外婆吵,忽視她的叫聲,後來發現外婆摔倒了站不起來,等別人發現時已經過了很久的.
每天微信傳播的毒雞湯一點都不少,看完之後很多人都會轉發,但是到底是發給誰看的呢?父母給你的愛不是讓你用來發朋友圈的。(網上孝子多,可是你爹媽不上網)。雖然說「父母在不遠遊」,但是這句話對現在這個社會來說已經不實際了,但是外面的世界也從來沒有教你成為一個更差的人。
/ END
「喜歡我就關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