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
得分評卷人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並將其代碼填入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莊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為論據,是為了論證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B 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認識是無限的D 人的認識是有限的
2.最能切中《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中心論點的一組對應詞語是
A興盛與衰敗 B天命與人事
C自滿與謙虛 D憂勞與逸豫
3.《論毅力》引用孔子、孟子的話來論證成敗的關鍵在於有無毅力,這種論據是
A歷史材料B概括事實
C名人名言 D科學規律
4.為了證明中國歷史上民眾常常處於「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魯迅在《燈下漫筆》中說:統治者往往「『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麼東西。」這裡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A例證法 B演繹法C類比法D對比法
5.在《鄭伯克段於鄢》中,「多行不義必自斃」一語指斥的對象是
A武姜 B公子呂 C京城大叔D鄭莊公
6.下列文章中,既是記人散文,又是文藝隨筆的是
A《種樹郭橐駝傳》 B《報劉一丈書》
C《文與可畫 谷偃竹記》D 《答李翊書》
7.在《報劉一丈書》中,作者描繪幹謁者、權者、門者等人的言行舉止時,運用的筆法是
A略帶誇張的漫畫筆法B 客觀求真的寫實筆法
C劍拔弩張的抨擊筆法 D意在言外的暗示筆法
8.《馬伶傳》一文的關鍵情節是
A馬伶與李伶的第一次技藝交量B馬伶與李伶的第二次技藝交量
C馬伶偷以當朝宰相顧秉謙為師D華林部夜訪馬伶相與羅拜而去
9.在《故都的秋》中,作者曾提到「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這是為了闡發
A北京秋天的「色彩濃」B北京秋天的「回味永」
C南國之秋的「色淡」D南國之秋的「味淺」
10.屈原《國殤》用於祭奠
A楚國已故的國君 B為國捐軀的將士
C未成年而死的人D在他鄉死去的人
11.陶淵明的《飲灑》(結廬在人境)是一首
A五言古詩B五言絕句
C五言律詩D樂府詩
12.《行路難》中表示對前途仍有信心的詩句是
A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C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D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13.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進京》「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兩句的抒情方式是
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敘事抒情
14.《關山月》中籠罩全詩可悲情景的詩句是
A和戎詔下十五年 B廄馬肥死弓斷弦
C沙頭空照徵人骨D幾處今宵垂淚痕
15.從李清照《聲聲慢》詞中「將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詞語來看,這首詞語言上的一個特點是
A採用典故B採用囗語
C採用經史語D採用前人詩詞成語
16.在《爐中煤》中,鮮明體現詩人無私奉獻精神的詩句是
A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B要我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
D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
17.在屠格涅夫《門檻》中,「門檻」的象徵意義是
A革命事業B參加革命的條件
C革命徵途上的艱難險阻D革命者的獻身精神
18《風波》中下列典型細節,屬於刻畫七斤形象的是
A知道張大帥是張翼德的後代
B知道什麼地方的閨女生了個夜叉之類
C遇事一句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 D夏天吃飯不點燈
19.小說《苦惱》中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展示了「人與馬」之間的關係。這兩方面又構成了
A對比關係B類比關係
C象徵關係D層遞關係
20.《麥琪的禮物》中的兩個主人公是
A米龍老爹和法朗索阿型 B姚納和姚尼奇 C傑姆和德拉 D示巴女皇和所羅門王
得分評卷人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並將其代碼填在題幹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不得分。
21.韓愈在《答李翊書》中提出「為文」「立言」的基本觀點有
A以仁義為本B惟陳言務去 C氣盛則言宜
D無望其速成E無誘於勢利
22.下列作品中主要採用對比方法來表達旨意的有
A《秋水》B《五代史伶官傳序》 C《香市》
D《論毅力》E《馬伶傳》
23.《種樹郭橐駝傳》中的主要類比關係有
A郭橐駝與「長人者」
B種樹與治民
C「他植者」種樹方法與郭橐駝種樹方法
D種樹「愛之太殷,憂之太勤」,與「長人者好煩其令」
E「木之性日以離」,與老百姓「病且怠」
24.下列詩歌中寫到月亮的有
A曹操《短歌行》B陶淵明《飲酒(其五)》C王維《山居秋暝》
D杜甫《登高》E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25.下列作品中,抒寫愛國激情的有
A郭沫若《爐中煤》論 B聞一多《一句話》
C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 D屠格涅夫《門檻》
E高爾基《鷹之歌》
得分評卷人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請解釋解釋下面劃橫線的詞語。
26.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時:
27.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來:
28.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業諸侯:
29.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上而於人歟 本:
30.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非特:31.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
32.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際:
33.下官此來,並非擅造潭府。
造:
34.因此受了盅惑,昧卻靈性而讚嘆者,也還可恕的。昧:
35.用兵致勝的要訣在佔領要塞,擊破主力。
致:
得分評卷人
四、簡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毛澤東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中說:
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
請回答:A.這裡所說的「前一次飛躍」和「這一次飛躍」各指的是什麼
B.從這裡可以看出,毛澤東認為檢驗真理的唯一「辦法」是什麼
C.總體說來,這段議論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37.閱讀《氓》中的兩段: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請回答:A.這兩段的大意各是什麼
B.指出其中的比興及其比興意義。
C:從這裡看,造成女主人公不幸遭遇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38.閱讀《米龍老爹》中的一段文字:
一個月以來,烈日在田地上展開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顏開的生活都在這種火雨下面出現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綠的,蔚藍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線相接。。。。。所有那些像農夫身體一般骨幹嶙峋的古老蘋果樹正都開著花。烏黑鉤曲的老樹幹在天井裡排列成行。在天空之下展開它們那些雪白而且粉紅的光彩照人的圓頂。。。
請回答:A.這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田園風光
B.這氣氛中寄寓著人們怎樣的感情
C.從全文來看,這是怎樣的敘述方式
39.閱讀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請回答:A.這首詩寫的是什麼時候季節的景色 從何處可以看出
B.詩的基本情調是什麼
C這首詩用了什麼抒情方法
40.閱讀季羨林《八十述懷》中的一段文字:
我是不是也在做著春天的夢呢 我想是的。我現在也處在嚴寒中,我也夢著春天的到來。我相信英國詩人雪萊的兩句話:「既然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夢想樓前的白楊重新長出濃密的綠葉;我夢想池塘裡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綠的大葉子;我夢想著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請回答:A.這裡表達了「我」的什麼心情
B.引述雪萊的話有何寓意
C.這裡運用了什麼表現方法和修辭手法
得分評卷人
五、作文(30分)
41.以《橋》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除不得寫成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甘肅省二OO三年十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大學語文(本)
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D 2.B 3.C 4.D 5.C 6.C 7.A 8.C 9.B 10.B
11.A 12.C 13.B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二、多項選擇題(錯選、多選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21.ABCDE 22.BCD 23.BDE 24.ACE 25.ABC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目,每小題目1分,共10分)
26.時:按季節。
27.來:通「徠」,招徠。
28.業諸侯:使諸侯成就功業。業:成就功業,用作動詞。
29.本:推究本源,名詞作動詞用。
30.非特:不僅。特:僅,只。
31.蹊:小路。
32.際:接合。
33.造:到。
34.昧:隱蔽,蒙蔽,欺騙。
35.致:獲得,取得,得到。
四、解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A.「前一次飛躍」:由物質到精神、由存在到思想的飛躍。
「這一次飛躍」:由精神到物質、由思想到存在的飛躍(2分)
B、實踐(2分)
C.演繹法(2分)
37.A.第一段寫女主人公新婚時沉溺於愛情,第二段寫女主人公遭氓遺棄的悲慘命運。(2分)
B.「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比喻女子年青貌美:「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比喻女子顏色衰老。「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為愛情所迷。(3分)
C.原因:「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既氓的變心。(1分)
38.A.描繪了戰後一幅豐收在望的田園風光。(2分)
B.寄寓著後代對先烈的深切懷念之情。(2分)
C.倒敘。(2分)
39.A.秋季景色,從「霜滿天」可以看出。(2分)
B.愁。(2分)
C.借景抒情。(2分)
40.A.對美好未來的渴望。(2分)
B.堅信美好未來很快就會到來。(2分)
C.表現方法:象徵;修辭手法:排比。(2分)
五、作文(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