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用戶在微博上深夜發文,對配送夜宵的上海美團騎手表示感謝:「被這個騎手的總裡程震驚了,5.8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1.5圈,他的名字叫洪曉航,我希望他能火……」記者也通過美團平臺找到了這名騎手,聽他講述自己的故事。
洪曉航今年34歲,來自江西上饒,在上海普陀區真北站跑單兩年零八個月。
生活在上海近10年的他,技校畢業後換過N份工作,2017年底加入了美團騎手隊伍。這是他做過最久的一份工作:「外賣行業雖然辛苦點,但只要努力就能掙到錢。這是和其他工作最本質的區別,我喜歡自己說了算的工資。」
最近,平臺上的訂單爆棚。洪曉航通常從午餐高峰期之前就開始忙碌,幾乎不給自己午休時間,直接投入下午茶配送。而夏季點夜宵的用戶特別多,他近來都工作到午夜12時30分之後。
下午3時,他在商場剛剛取完餐
夜班是最辛苦的班次
所以選擇夜班的騎手最少
在真北站
本月夜班騎手只有9名
這就意味著
他們必須消化掉區域內所有夜宵單
而洪曉航正是夜班小組的組長
剛到上海真北站時,這個站點剛剛建立。洪曉航記得,那時候站裡騎手數比較少,他看著站點制度越來越完善、騎手兄弟姐妹們也越來越多,站點逐漸熱鬧起來。跑單兩年多時間,他所在的站點也換了五任站長,不變的是洪曉航依然樂於跑單。
有很多新騎手會問,你為什麼不做站長?洪曉航覺得,相比坐辦公室,他更喜歡自由自在地跑單。但他也幫著站長承擔「夜班組長」的責任,站點裡所有上夜班的騎手兄弟都由他管理,他們的數據和出勤也從來不需要站長操心。站長關德強毫不吝嗇對洪曉航的誇獎:「他是我們站的單王,不管什麼天氣都風雨無阻,人品也好,兄弟們都服他,他就是我們站裡的中流砥柱……」
洪曉航記得很清楚,當騎手第一個月跑單收入4000多元,這對於新手來說,算是不錯的業績。從日均20單到50單、70單,洪曉航一步一個腳印地「拼」出自己的天地。
他說,大部分騎手不喜歡惡劣天氣配送,但他反之,因為天氣影響單量,越是惡劣的天氣,越是能跑出單量。最多的一天,他跑了九十單,那天上海下了一整天大雨。雖然渾身溼透,但他心情卻格外輕鬆:「 因為付出和回報總是成正比。」
而去年炎熱的9月,洪曉航創造了自己單量的最高記錄——1700多單。今年受疫情影響訂單減少,他每天能跑50單左右,但也總能完成自己定下的「每月保證一萬元以上收入」小目標。如今洪曉航每月給自己3天休息時間,其他時間沒請過假,看到全勤獎那一欄有自己的名字,心裡就很踏實。
被致謝的這張訂單,洪曉航並不知道是哪位用戶的,也記不清配送的具體物品,他每晚都要送幾十個這樣的訂單。但面對突如其來的誇獎,他還是心頭一熱:「我自己都不知道跑了多少公裡,顧客居然留意到了,比我跑單距離遠的騎手還有很多,感謝這位顧客能記住我叫洪曉航。」
洪曉航還說,很久沒有人喊過他的名字。他告訴記者,這個站點靠近餐飲商家雲集、企業密布的近鐵城市廣場,因為地理位置獨特,騎手們比其他區域騎手精氣神更足,早會上整齊的隊形、響亮的口號總會引來行人駐足,他經常被點名表揚,還被年輕騎手圍著提問。因為疫情原因,這個精氣神很足的團隊,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聚在一起,所有溝通工作都在線上進行,疫情嚴重時騎手們在配送路上見了面也只是點頭打個招呼。洪曉航說:「很久沒人喊過我名字,更不要說記住我的名字。」而一個暖心的帖子證明,騎手這份工作給他的生活帶來改變,也因為被需要,他會繼續堅守崗位,多跑單、多服務、多掙錢,還完房貸,就該買車了……
資料:上觀新聞
編輯: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