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國探月計劃快趕上咱們了。德國網友:咱啥時候登過月球,這也能吹捧自己?

2020-12-19 網正資訊

嫦娥5號順利返航,德國媒體激動之餘開始吹噓自己。

中國嫦娥5號飛行器攜帶月壤成功返航,就在第一時間,德國明鏡周刊馬上刊登了嫦娥5號的新聞。在一系列常規報導時,就出了問題。

比如嫦娥5號降落的地方,德國媒體寫成了「蒙古國。」不過可能是德國人不清楚中國的地理,中國這邊是有內蒙古地區的。

又比如,德媒說嫦娥5號攜帶的樣本是月球「巖石。」但其實是月球土壤。隨後的報導中,德媒寫道「中國2020年才追上美蘇60年代的水平,說明他們依舊在起步階段,其航空技術仍舊有很大進步空間,但我們相信中國的步伐會越來越快。」

隨後德國媒體開始「邀功」並且吹捧自己。

德國媒體稱:「很高興看到,我們每年數億歐元的援助,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航空落後的面貌,總有一天中國人的航空技術會達到甚至超越德國!」

吹噓自己的行為被德國網友瘋狂打臉。

針對上面那一條報導,一位德國網友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中國從2010年起,就沒有再接受過德國一分錢的援助了。」

「你們在眼紅什麼?人家整個計劃都是自己在出錢出力。」

「什麼?技術馬上趕上德國?咱們什麼時候發射火箭登錄月球了?我長這麼大怎麼從未聽說過?是不是我錯過了什麼?」

還有細心的德國網友在不停的糾正德國媒體的錯誤。

針對嫦娥5號降落蒙古國這一錯誤,一位網友說:「你的地理老師看到這篇文章一定非常難過,他可能沒有教會你,中國北部是分內蒙古和外蒙古的。外蒙古才是蒙古國,而這次嫦娥5號降落的地方是中國境內的內蒙古。」

針對月球攜帶「巖石」樣本,網友又懟:「希望月球巖石沒有掉出來,因為周圍環境會讓你(德國媒體)分不清,什麼是月球的石頭,什麼是地球的石頭。」

隨後這位德國網友獻上了自己對中國航空計劃的祝福:「恭喜中國,這些行動已經證明,中國航空技術絕不是簡單的抄襲別人能夠做到的。即使現在比50年前更先進,但要把它造出來,從起飛到降落,全程管理不出問題,是相當不容易的!」

隨後德國網友開始了對於自身的深重反思。

一位德國網友表示「百分之99.9的中國人,都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喜歡在那裡生活。中國人與我們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對德國等國是尊重的,不會隨便批評我們。」

「怎麼可能?一個13億螞蟻的國家,是沒有能力做這樣的事情的。或者說,我們要慢慢拋開過去的偏見了。我是在說諷刺的話(開頭第一句)」

「偏見是,中國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錯誤的,人類應該攜手共同探索太空。」

當然,最後德國網友也不忘記吐槽一下美國航空:「為什麼美國人幾十年都不再去月球了?是怕計劃失敗被嘲笑還是說當年登月壓根就是一場騙局?」


免責聲明: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稿。

相關焦點

  • 德國新聞| 中國國旗月面成功展示,德媒是這樣報導的!
    德媒NTV電視臺本周評論稱,中國正在發展成為頭部航天國家。並且與美國的「競爭品」不同,中國這面科技含量極高的國旗應該能在月球上堅持更長時間。NTV報導全文現編譯如下:在2013年、2019年的兩次探月任務期間,中國已展示過印製的國旗,但現在這面旗幟是第一面真正在月球上「飄動」的。 探測器「嫦娥五號」是以中國月亮女神的名字命名的,目前正在繞月飛行,隨後它將帶著約2公斤重的月球樣本飛回,計劃於本月中旬在地球著陸。這是時隔40多年後,人類首次再度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和蘇聯的第三大航天國家。
  • 16年前,5個國家宣布探月計劃,唯有中國沒有吹牛
    隨著嫦娥5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正式進入第三也是最後階段:回,自2004年我國正式宣布實施探月計劃以來,已經過去16年了,而較少為人所知的是,在我國公布探月計劃的同時,還有4個國家雄心勃勃的宣布了自己的月球計劃,但現在看來,似乎只有中國沒有吹牛。
  • 嫦娥4號傳新消息,中國探月最終目標出爐,德國人:月球背後的龍
    與此同時,在我國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的同時,世界多國也紛紛表示將陸續開啟探月任務,一場全球參與的探月熱潮即將掀起。在印度、美國、日本等國相繼宣布要開啟探月任務的時候,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也再度傳來新消息。3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遠在月背的玉兔二號巡視器和嫦娥四號著陸器已從休眠中醒來,開始了「第三個白天」的工作。
  • 美媒酸溜溜,祝賀中國探月工程的同時,不忘提及德國和瑞典的貢獻
    美媒酸溜溜,祝賀中國探月工程的同時,不忘提及德國和瑞典的貢獻文/圓非日月我們都知道,隨著中國高科技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各個領域方面,都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尤其是航天領域,更是很多發達國家無法比擬的4號探測器的同時,也沒忘掉提一下美國宇航局的成就,像是在12月31號,OSIRIS-Rex飛船就成功的進入近地小行星Bennu的軌道,而在之後不久,美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也飛快的經過人類已知最遠處的物體,對此,小編也是感到十分的無語,美國宇航局,時時刻刻也要秀一下存在感。
  • 美媒關注中國探月從獨行走向合作:尋找夥伴共建月球科研站
    美媒稱,中國提出了建設一座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構想,正在為這一項目尋找國際夥伴。據美國航天新聞網8月21日報導,這個名為「國際月球科研站」(ILRS)的項目將在月球南極地區實施。它將通過本世紀20年代發射的一系列嫦娥任務來展開,並將在30年代得到擴展。
  • 意媒:中國第三次「探月」成就矚目
    【歐洲時報12月3日李朔編譯】12月1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並傳回著陸影像圖,中國計劃從月球取回約2公斤巖石樣品和材料。意媒表示,對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中國現已成為美國在太空領域的真正挑戰者。
  • 嫦娥4號著陸月球背面後,美國人告訴你:中國在月球背面做了啥?
    繼嫦娥四號月球背面探測器從西昌基地飛天,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號已經在離月球100公裡處首次完成剎車,中國瞬間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成功登臨月球背面的國家。之後,收到了鋪天蓋地來自許多國家和眾多國外網友敬佩的聲音,近日,就連老對手--美國媒體2月4日也發文,感嘆一番:中國到底在月球背面做了什麼?
  • 中國探月奮鬥史:凡是別人做過,中國要做得更好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致前行者》專題報導9月30日,《致前行者》第五期《中國探月大時代》正式上線。楊瀾對話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和藍箭航天創始人張昌武先生,討論中國探月的發展之路。三位不僅回顧了中國探月的歷程,還就普通人何時能去太空旅遊、中國探月工程下一步的規劃以及中國深空探測的規劃、商業航天企業的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 嫦娥五號赴月球採樣 西媒:對中國未來探月計劃至關重要
    西班牙《阿貝賽報》報導,中國航天之路不斷向前推進,從2003年至今,中國已進行了7次載人飛行;今年7月,中國還成功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探月項目也是中國著力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2013年,中國首次將探測器送上月球,四年後,嫦娥(被稱為中國「月神」)四號又成為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稱,該任務「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 德媒讚嘆C919空中轉體90度,德網友:難怪歐洲航空要買
    在視頻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C919駕駛艙內的情況,而且這架飛機還在空中做了90度轉體動作,這說明C919的機動性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段時間不僅僅是在國內被熱議,同樣還引起國外的注意。德媒在文章中讚嘆了C919的性能,認為這架飛機將為中國打開商業飛機市場,並打破歐美長期壟斷的局面。同樣地,在德媒的報導下,德國網友也關注了C919的此次試飛。有德國網友表示,當波音與空客一起定義了航空,正在用高價格與低質量來壟斷市場的時候,中國商飛打破了這樣的情況,C919是一款出色的商用飛機,難怪歐洲航空公司也要買。
  • 中國計劃在月球南極建科研基地 美媒:選址有點意思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美媒稱,據報導,中國計劃「大約10年」內在月球建造一個科學研究基地。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4月24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一項公開聲明中說,中國國家航天局有意在月球的南極地區建立研究站。這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69-1972年6次成功的「阿波羅」登月活動有些不同。
  • 印度人:祝賀中國,快趕上印度了
    同時,對中國航天之後的載人航天、月球採樣返回以及火星探測任務具有重大意義。長五的成功發射,不僅意味著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拉開序幕,也意味著中國航天計劃在今年7月進行的火星探測任務將會如期進行。有意思的是,這邊長五剛獲成功,那邊印度人竟然就來蹭熱度了。就有印度網友表示:祝賀中國,他們快要趕上印度了。讓人奇怪的是,在我們的印象中,中國航天基本上是全方位吊打印度的,為何印度人卻要這麼說?
  • 「廣寒宮」又「熱」了——看全球新一輪探月潮
    多國飛身探「廣寒」從中國、印度等航天探索「新星」,到傳統航天強國美國和俄羅斯,多個國家及地區近年來紛紛將月球作為重要的深空探測目標之一。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計劃年底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並利用中繼星實現地球與月球背面的通信。印度「月船2號」探月任務計劃讓著陸器在月球南極附近軟著陸並釋放一輛六輪月球車。
  • 嫦娥5號落月,美國人:打死不信中國能趕上美,現不得不接受現實
    千裡姻緣一線牽,正是這條看不見的軌道線,在我國航天工作者用心的守護下,以保證嫦娥五號遨遊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會迷路從而平平安安滿載而歸。中國是首次實現攜帶返回器的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著陸的國家,這個探測器還將把土壤從月球帶回地球。德國之聲也指出,嫦娥五號探測器此次探月任務需要在星球表面鑽孔,取得大約2公斤的樣本後返回地球。上一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還要追溯到1976年的蘇聯探測器。據稱,如果返回成功,我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的第三個成功實現這一探月計劃的太空國家。
  • 嫦娥5號落月,美國人:打死不信中國能趕上美國,現不得不接受現實
    嫦娥五號將在月球表面工作的時間是2天,之後通過上升器返回太空,與軌道返回器一起對接變軌返回地球,表明我國航天年度大戲即將收官。 雖然是打比方,但是我國航天工作者驗證的也就是正常載人的技術儲備。千裡姻緣一線牽,正是這條看不見的軌道線,在我國航天工作者用心的守護下,以保證嫦娥五號遨遊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會迷路從而平平安安滿載而歸。
  • 探月絕密檔案!可能在月球背面生存的外星人
    阿波羅計劃官方的消息是這樣的,1951年蘇聯探月計劃開始,在無人探月領域取得了很大成就。1961年,甘迺迪就說了,如果讓我當選美國總統,那我肯定能在航天上趕超蘇聯。當時,情緒高漲的國民一聽,嗯,這個人有志向,就是他了。於是,甘迺迪成功當選了美國的第35任總統。
  • 月球曾出現過詭異事件,照片被封鎖至今,或是美國停止探月的原因
    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探測器曾在月球拍到詭異一幕,照片封鎖至今,或能解釋為何放棄探月上個世紀的美國可以說是航天史上貢獻力度最大的國家了,又不是美國發射的阿波羅號,將太空人送上了月球,人類哪怕在等半個世紀的時間,也沒有將腳步踏入到另外一顆星球上,有關於美國人的航天實力有多麼強大,其實很早之前就已經得到了公認,哪怕現如今我國航天發展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 繼中國探月成功後,13億人口大國也宣布一決定,網友:不相信
    繼中國探月成功後,13億人口大國也宣布一決定,網友:不相信!最近大家比較熱議的一個話題,就是中國的探月工程了。自從嫦娥1號升空開始,中國的探月工程就成了世界的焦點。現如今,嫦娥登月工程已經進行到最重要的一環了,那就是採集月壤回地球。
  • 美國瓜分月球計劃破產?中國月球科研站官宣,世界各國都可以參與
    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即將完成,同時外界也十分關注中國下一階段的規劃,在近期舉行的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向外界宣布,我國未來將陸續實施
  • 美國糾集7國開展合作探月計劃,揚言「不帶中國玩」
    據美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月13日宣布,美國已經和7個盟友國達成協議,籤署了新的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協議》,計劃在2024年由美國為主導,再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同時對人類知之甚少的月球南極地區展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