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與鱉何其相似,為什麼中國人吃甲魚卻不吃龜呢

2020-10-11 學行知

小時候,總是分不清龜和鱉有什麼區別,傻傻的將它們當作同樣的東西看待,想著最多一個是小名,另一個是大名而已,對於「千年王八萬年龜」這句話,費解了很多年。

長大後終於知道了它倆的不一樣,學術上的論證我不懂,但我只記住一點,硬殼的是龜,軟殼的是鱉。此外,鱉肉鮮香美味,但龜肉似乎沒人會吃。

那天跟長輩們閒聊,無意間說到有關龜的事情,得知龜肉竟也是美味異常,而且還是大補之物,為此我還特意查了些資料,發現它能滋陰補腎,另外《本草綱目》上還說,龜肉、龜甲、龜血甚至是龜尿,都可入藥治病,可算得上是全身都是寶。


說起來龜還是非常有食用價值的,只不過做不好的話腥味很大,但這在廚藝高超的中國人眼中,似乎根本就不是事。然而事實上,我們真的極少極少會去食用龜肉,針對這個現象,我總結了三點原因。

敬畏之心與惻隱之心

這也是長輩跟我說的原因,龜很長壽,龜的壽命比人長很多,一個活了幾十年的人,去吃一個活了上百年的龜,總讓人感覺罪孽很深似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曾聽說外國有人捕獲到一隻二百多歲的超級龍蝦,最後也是沒有忍心吃它,而是將它又放回了大海。

在我們中國,買回巨鱉、巨龜放生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

不合適

這個不合適有兩方面,一是性價比不高,龜其實有賣的,畢竟它還有藥材屬性嘛,不便宜,至少不比鱉肉便宜,而它的肉又沒有鱉好吃。

另一個不合適的地方是處理起來太費勁了,是個很磨練性子的活兒,然後最關鍵的是它還出不了多少肉,往往折騰半天,連一盤都湊不出來,很不合吃貨們的心意。


龜文化

中國有很深厚的龜文化,人們認為龜是祥瑞,《禮記·禮運》記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四靈中其它三種神物都沒有見過,而這龜卻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再加上古人認為龜長壽的特性,總覺得這是個很容易出神靈的種族。

早在上古時期,巫師們就認定龜類的不凡,用它們來與神靈溝通,龜甲佔卜吉兇,再將佔卜的結果刻在龜甲上,形成我們民族特有的甲骨文。


再後來,江湖術士們也喜用龜甲算卦,這都是因為古人認為龜可通神,是神物。

另外,龜在道教備受推崇,因為它的生物習性暗含道家「清淨無為」的理念,且道教真人模仿龜的呼吸方法,創出「龜息功」供人修煉,這就更是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龜沒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主流美食,大概就這三個原因。

不過現在好了,我們從美國引進了一種專門用來食用的龜種——鱷龜,這玩意兒屬於外來物種,所以不用擔心文化上的忌諱,再一個鱷龜出肉率高,味道好,深受廣發食客們的喜愛,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貴。


中國人不愛食龜的傳統,正在慢慢被改變。

相關焦點

  • 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多角度闡述龜和鱉的區別
    上午發了個關於鱉的微頭條,那麼為什麼大家都是吃甲魚(也就是鱉,又叫王八),而很少有吃烏龜的呢?是不是很多同學對於鱉和龜還傻傻分不清楚呢?下面我來科普一下。鱉和龜都是有殼的爬行動物。但它們其實存在很多不同。
  • 同樣都是龜,為什麼人們常吃甲魚而不吃烏龜,是烏龜肉不好吃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東西都被送上了人們的餐桌,其中就包括了甲魚,於是就有人發出了疑問,同樣都是龜,為什麼人們常吃甲魚而不怎麼吃烏龜,是烏龜肉不好吃?還是沒營養?甲魚又叫水魚,屬於鱉的一種,生存於我國的很多地方,它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不高,所以特別容易存活。人工養殖也是很方便的,養殖成本很低,這一點就吸引了很多人來養殖甲魚,所以甲魚的供應量很足且價錢很合理,在大多數人的承受範圍內。
  • 巴西龜也能吃了?外來生物在中國逃不掉被吃的命運
    巴西龜也能吃了?外來生物在中國逃不掉被吃的命運時間:2016-09-24 10:37:45來源:華商網作者:編輯:林雅慧(實習)>   中華民族一直是一個很愛吃、講究吃的民族,當然吃的東西也很廣泛,羊雜、臭豆腐、雞頭鴨頭都是普遍能接受的了,還有豬血腸、毛雞蛋、蛇肉、老鼠肉、紫車河、土凍筍這些食物也被一些人喜愛。
  • 王八、烏龜、鱉、甲魚到底有什麼區別?
    important}「王八、烏龜、鱉和甲魚」這看起來是四種動物,但其實只有兩種動物,其中「王八」和「甲魚」都是鱉的俗稱,而烏龜不同於鱉。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鱉為什麼有這麼多名字?以及與烏龜有什麼不同。
  • 甲魚有多強悍,其他龜都得靠邊。無關疫情
    中央文件已經發下來了:疫情跟甲魚沒關係,大家請放心食用。今天是2020.3.20春分。萬物復甦的好時節。甲魚們也差不多都從冬眠狀態裡甦醒過來了。甲魚是鱉(軟殼水生龜)的俗稱,一般甲魚指的是中華鱉。那問題來了為什麼中華鱉分布範圍這麼廣呢?原因一,神奇的水下輔助呼吸器官民間有諺語:春天發水走上灘,夏日炎炎柳蔭棲。
  • 烏龜和甲魚長得如此相像,為何只吃甲魚不吃烏龜呢?
    許多人認為烏龜和王八是同一種動物,但實際上烏龜並不是王八,王八是人們桌上的美食——甲魚,然而很少有人吃烏龜,甲魚和烏龜外形較為相似,那麼為什麼人們都吃甲魚而不吃烏龜呢?首先,雖然甲魚和烏龜外形差不多,但仔細觀察還是能清晰分辨,烏龜外殼堅硬,渾身布滿花紋,頭圓、無牙、肉薄,而甲魚則外殼柔軟,普遍呈暗綠色,頭尖、有牙、肉厚,而正是由於外殼和肉質的原因,甲魚更受到食客們的青睞,甲魚製作起來比較方便,肉又多又鮮嫩,而烏龜則不然,堅硬的龜殼下肉少皮糙,口感不佳。
  • 千年王八萬年龜,說的是兩種動物,為什麼龜鱉傻傻分不清楚?
    千年的王八萬年龜,人家老祖宗已經說明了,王八和烏龜不是一個東西關於王八這個物種,我家中以前的老人,並沒有把它們稱為王八的,而是稱為忘八,雖然讀音僅有這麼一點差別,但是在我小時候,一直感覺怪怪的,王八就是王八,為什麼偏要叫成忘八呢,多難聽?
  • 中華鱉(甲魚)雄霸中華文化圈的原因。甲魚的繁殖力原來這麼強大
    中央文件已經發下來了:疫情跟甲魚沒關係,大家請放心食用。今天是2020.3.20春分。萬物復甦的好時節。甲魚們也差不多都從冬眠狀態裡甦醒過來了。甲魚是鱉(軟殼水生龜)的俗稱,一般甲魚指的是中華鱉。中華鱉:龜鱉目,曲頸龜亞目,鱉科,鱉屬,中華鱉種。
  • 甲魚,能吃還是不能吃?這是個大問題
    但隨之而來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卻讓一些人犯起了嘀咕:今後連甲魚這類常見的養殖食物也吃不到了嗎?甲魚能不能吃?深圳在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聲明中明確說:對於社會比較關注的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也具有不小的疫病傳播風險,無法保證食用的安全性,為此《徵求意見稿》將上述動物排除在可食用動物範圍之外。對於深圳此舉體現出的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人們紛紛點讚支持,但對於徵求意見稿中禁食甲魚等已經比較常見的人工養殖動物,各方的爭論頗為激烈。
  • 美食好消息:甲魚、牛蛙可繼續吃,不屬於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
    該深圳禁吃野味意見稿的說明指出,人工養殖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也有一定的疫病傳播風險,食用安全性無法保證,這些養殖類動物也將被禁止食用。二、「擬禁吃甲魚」引發熱議「深圳計劃禁止民眾食用甲魚」的規定一出,就在社會各界引起了極大反響,業內反對的聲音很多。
  • 為什麼大家只吃甲魚,不吃烏龜?原因很簡單,聽大廚是怎麼說的
    我們平時在招待重要客人的時候,經常能看到甲魚的身影。甲魚作為一種膠原蛋白很豐富的食材,一直受到消費者的喜好,市場上甲魚的價格也比較高,但是依舊擋不住愛吃的國人。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只能在宴席上出現的甲魚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平常人家的餐桌上。
  • 烏龜、甲魚、王八、鱉區別是什麼?農村人都不知道
    中國自古就有「千年王八萬年龜」的說法,而且他們在農村也是很常見的。但是,你知道甲魚、王八、烏龜、鱉的區別是什麼嗎?一起來看看吧 王八是甲魚和烏龜的總稱。最初期王八單指甲魚,如「千年王八萬年龜」等。
  • 禁食令後,甲魚還能吃嗎?新研究顯示,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
    甲魚還能吃嗎? 全國人大常委會最新公布的決定,提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那麼有一定市場規模和養殖規模的甲魚、鱷魚等還能不能吃? 新研究: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目前,新冠病毒已致我國數萬人感染,上千人喪生,並蔓延至全球20多個國家。確認中間宿主對阻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至關重要。
  • 告別「燻拉絲」 那牛蛙和甲魚還能吃嗎?實地探訪告訴你答案
    現在還能吃牛蛙和甲魚嗎?究竟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不能交易?近日,關於牛蛙、甲魚還能不能吃的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而牛蛙則在水產新品種列表中。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
  • 秋天的「桂花甲魚」,怎麼吃才最補?
    秋天的「桂花甲魚」,怎麼吃才最補?不要與烏龜混淆小時候曾經把甲魚和烏龜混為一談,它們長得有點相似,但是從生物學角度是兩種不同的生物,兩者同屬於爬行綱龜鱉目下,烏龜屬於龜科,甲魚又稱為鱉,屬於鱉科下成員。烏龜有非常堅硬的殼,受到襲擊會把頭、尾及四肢收到殼內,烏龜沒有牙齒,性情溫順。
  • 養殖甲魚、牛蛙可以吃:禁食野生動物不宜矯枉過正
    牛蛙、甲魚還能不能吃,牽動著很多吃貨以及數百萬養殖業者的心。日前,農業農村部給出了官方答案。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明確中華鱉(甲魚種類)等大部分養殖龜鱉,以及牛蛙、美國青蛙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和國家農村農業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等名錄,按照水生物種管理,可養殖食用。
  • 龜類都分布在哪裡?龜類的世界分布地圖已經繪製完成。收藏用
    側頸龜科亞目又分為側頸龜科和蛇頸龜科。龜友們非常喜歡的瑪塔龜,長頸龜和圓澳龜都是蛇頸龜科的。由於它們所處的環境常年高溫,側頸龜亞目的龜都不耐寒,水溫溫度低於20°對它們就非常危險。它們無一例外都是深水龜。
  • 埃及塘鯴恐地位不保!印度恆河甲魚入侵,逆勢生長,挑戰第一寶座
    大家知道甲魚,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名貴的魚,特別是野生的甲魚,價格非常的貴,有的甚至高達到幾百元一斤。就算是養殖的甲魚,價格也不便宜,我們老家就曾有一家養殖甲魚的基地,人家也要賣50元一斤。甲魚其實就是鱉的俗稱,很多地方的人也叫它們為團魚。團魚是卵生兩棲爬行動物,是龜鱉目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
  • 巴西龜為什麼不吃東西
    巴西龜不吃東西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環境因素,如溫度不適宜、水質不清潔等,另一方面是疾病因素,如患腸胃炎、肺炎等疾病,身體不舒服導致食慾下降。巴西龜喜歡生活在安靜、溫暖的環境中,適宜生活的水溫是在25-30℃之間,20℃以下時,食慾會降低,不愛吃東西。水中含有較多雜質時,溶氧量會降低,此時巴西龜會經常把頭探出水面呼吸,主人應及時更換飼養水。巴西龜生病時,身體不舒服,也會不愛吃東西,建議主人帶它去醫院就診。
  • 甲魚成災?印度恆河鱉泛濫,無人敢吃,最後大多自然老死
    印度鯰魚因為無人吃,而泛濫成災的消息,許多人都看過,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你可知道在印度的江河裡,其實真正的「江河霸主」,並非鯰魚,而是一種在我國非常稀少的水族——甲魚。近日,一組「恆河甲魚泛濫成災」畫面,在網上引起許多網友的關注。可以看到,印度河裡的甲魚不僅密密麻麻、數量極多,還個頭驚人,不少都有十多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