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是分不清龜和鱉有什麼區別,傻傻的將它們當作同樣的東西看待,想著最多一個是小名,另一個是大名而已,對於「千年王八萬年龜」這句話,費解了很多年。
長大後終於知道了它倆的不一樣,學術上的論證我不懂,但我只記住一點,硬殼的是龜,軟殼的是鱉。此外,鱉肉鮮香美味,但龜肉似乎沒人會吃。
那天跟長輩們閒聊,無意間說到有關龜的事情,得知龜肉竟也是美味異常,而且還是大補之物,為此我還特意查了些資料,發現它能滋陰補腎,另外《本草綱目》上還說,龜肉、龜甲、龜血甚至是龜尿,都可入藥治病,可算得上是全身都是寶。
說起來龜還是非常有食用價值的,只不過做不好的話腥味很大,但這在廚藝高超的中國人眼中,似乎根本就不是事。然而事實上,我們真的極少極少會去食用龜肉,針對這個現象,我總結了三點原因。
這也是長輩跟我說的原因,龜很長壽,龜的壽命比人長很多,一個活了幾十年的人,去吃一個活了上百年的龜,總讓人感覺罪孽很深似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曾聽說外國有人捕獲到一隻二百多歲的超級龍蝦,最後也是沒有忍心吃它,而是將它又放回了大海。
在我們中國,買回巨鱉、巨龜放生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
這個不合適有兩方面,一是性價比不高,龜其實有賣的,畢竟它還有藥材屬性嘛,不便宜,至少不比鱉肉便宜,而它的肉又沒有鱉好吃。
另一個不合適的地方是處理起來太費勁了,是個很磨練性子的活兒,然後最關鍵的是它還出不了多少肉,往往折騰半天,連一盤都湊不出來,很不合吃貨們的心意。
中國有很深厚的龜文化,人們認為龜是祥瑞,《禮記·禮運》記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四靈中其它三種神物都沒有見過,而這龜卻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再加上古人認為龜長壽的特性,總覺得這是個很容易出神靈的種族。
早在上古時期,巫師們就認定龜類的不凡,用它們來與神靈溝通,龜甲佔卜吉兇,再將佔卜的結果刻在龜甲上,形成我們民族特有的甲骨文。
再後來,江湖術士們也喜用龜甲算卦,這都是因為古人認為龜可通神,是神物。
另外,龜在道教備受推崇,因為它的生物習性暗含道家「清淨無為」的理念,且道教真人模仿龜的呼吸方法,創出「龜息功」供人修煉,這就更是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龜沒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主流美食,大概就這三個原因。
不過現在好了,我們從美國引進了一種專門用來食用的龜種——鱷龜,這玩意兒屬於外來物種,所以不用擔心文化上的忌諱,再一個鱷龜出肉率高,味道好,深受廣發食客們的喜愛,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貴。
中國人不愛食龜的傳統,正在慢慢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