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羊叔,今天是2019年4月4日,是羊叔我女神陳喬恩女士的生日,也是我為大家寫的第39篇汽車知識文章。今天我們繼續來講汽車懸掛,上期我們說到扭力梁懸掛的結構有些先天不足,會讓一側車輪的震動傳遞到另一側車輪,影響我們的駕駛感受,開起來不是很舒服,但是這個問題就沒法解決方案嗎?答案是否定的!
非獨立懸掛的汽車只要通過調教,也能上賽道競速和拉總統。針對非獨立懸掛的汽車調教一般在彈簧、避震筒和扭力梁上面做文章,根據我們想要舒適些還是運動些下手。
如果我們想把汽車開上賽道,要講究的就是操控。我們需要降低彈簧的高度,把懸架的重心弄得低一些,同時把彈簧變粗變硬,減少側傾;然後再使避震筒阻尼變大,增強路感;如果我們還覺得不夠的話,再增加一根防傾杆,這波操作下來,秋名山下坡路再快的汽車也不是我們的對手。
但如果我們想汽車在馬路上開得更舒適些的話,就得反過來調教,略增高彈簧高度,彈簧變細變軟,避震筒阻尼變小。除此之外,扭力梁的位置也很重要!如果位置靠近車輪,就能增加車輛的路感,從而提升操控。但太靠近車輪,扭力梁的強度沒跟上的話,久而久之就非常容易斷了。
非獨立懸掛的調教還是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只能從前面三個點下手,不像獨立懸掛,只要技術到位,就能從上前控制臂、平衡杆、前控制臂、下控制臂、上後控制臂等等八個以上位置入手,分分鐘比非獨立懸掛的要強。
不過汽車懸掛的操控性和舒適性是相對的,想怎麼調整需根據我們自身的情況來判斷,家用和運動始終只能二選一,還有調教沒那麼簡單,花費也不小,想動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對整套懸掛產生影響,所以羊叔我建議各位司機朋友們不要盲目改裝。
汽車的懸掛雖然很重要,而且獨立懸掛強於非獨立,但區別只體現在極限駕駛和顛簸路面上。如果我們是選擇經濟實用緊湊型以下的轎車,就不要太注重於獨立懸掛,搭載非獨立懸掛也並不會差到哪裡去;家用車,操控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感受方面。
End-我是羊叔,一個有顏有料的汽車自媒體。今天的嘮嗑就這樣,以後羊叔我會每天推送汽車類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