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還要看懸掛?多連杆和扭力梁誰更好?

2021-01-09 言車教授

懸掛是汽車上一個既熟悉又神秘的組件,一輛車開著是否舒適與汽車所搭載的懸掛有很大關係。而現在車子上使用最多的就是多連杆懸架和扭力梁懸架這兩種,那麼這兩種懸架到底哪個更好呢?

扭力梁懸掛

扭力梁嚴格意義上說是非獨立懸掛,簡單來說就是把車輪裝在一個扭力梁的兩端,當一邊的車輪上下跳動的時候,扭力梁會帶動另側的車輪也相應的跳動。

(扭力梁 - 非獨立懸掛)

扭力梁式後懸架在連接左右輪的下支架中間以一根粗大的梁連接,而梁的兩側拖曳臂用於為前後方向定位,整個懸架系統以拖曳臂的前端與車身連結,在梁的上方有用來做為橫向定位的連杆,看起來就像H型。在車身傾斜時因扭力梁車軸的扭曲,使車輪的傾角會有變化。其缺陷便在於,左右兩側在彈跳時會產生互相牽制,劇烈轉向時甚至會發生舉腳的狀況,而且因為無法調整定位角度,影響了汽車的操控性。

但扭力梁式後懸架的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維修簡單,且佔用空間較少,因而常用於家用車型中。

多連杆懸掛

顧名思義,連杆比一般的懸架多,屬於獨立懸架。一般會把4連杆或者更多連杆結構的懸掛成為多連杄,因為連杆比較多,能最大可能的保持輪胎的貼地性,車輪和地面也可以儘可能的保持垂直、減少傾斜,所以舒適性、操控性能自然會更強。

(BX3配備同級唯一多連杆後懸掛)

多連杄懸架結構相對複雜,材料成本以及製造成本遠高於其它懸架,中小型車出於成本考慮極少使用這種懸架。

(多連杆 - 獨立懸掛)

但多連杄式懸架舒適性能是所有懸架中最好的,操控性能也不錯。由於高檔車較為注重舒適性能和操控穩定性,所以大多使用多連杄後懸架,可以說多連杄懸架是高檔轎車的絕佳搭檔。

(BX3配備同級唯一多連杆後懸掛)

綜合來說多連杆懸掛的優勢是遠遠大於扭力梁的,不論是從乘坐感受還是操控極限上面來說。扭力梁雖然維修方便成本低,但是為了成本而放棄舒適性我不認為是明智的選擇,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扭力梁整體價格確實便宜,但是如果價格相差不多的情況為什麼不選擇多連杆懸掛呢?

相關焦點

  • 扭力梁和多連杆懸架哪個更好?理性分析完,差距不是一點點
    當人們的收入水平提高,並且汽車的價格變低的時候,人們在買車的時候就不僅僅是考慮性價比了,而是比較喜歡追求汽車的舒適性,當然貴的車子開起來就更舒適一些。但最主要的是,汽車的舒適性還是跟底盤掛鈎的,也就是汽車所採用的懸掛。
  • 多連杆獨立懸掛和扭力梁式後懸掛哪個更強?
    相信你肯定聽說過這樣的話,「板懸/非獨立懸掛就是垃圾!」「獨立懸掛才是真香!」。這在幾年前甚至現在都非常流行,無外乎就是從各種廠家渠道或是車評的慢慢滲透下,這個觀念開始深入骨髓,而且獨立懸架一定更貴更好,同樣的錢能買到獨立懸掛那才叫良心啊!那麼板懸和獨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結構優勢到底有多大?獨懸一定好?板懸一定差嗎?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孰好孰壞完全看廠家的調校能力。
  • 把扭力梁的懸架調教出多連杆獨立懸掛的境界,那只有法系車
    如果能夠把扭力梁的懸架調教出多連杆獨立懸掛的境界,那只有法系車。我們知道法系車的地盤多為扭力梁結構,但是他們在很多賽事上同樣取得輝煌戰果,比如雷諾梅甘娜在紐北賽道的成績。由此可見法系車對扭力梁結構的調校水平之高。
  • 汽車懸掛到底哪種好?是選麥弗遜、多連杆還是扭力梁?
    一般來說,汽車的懸掛系統分為非獨立懸掛和獨立懸掛兩種,而在這兩種懸掛之下,又細分為麥弗遜、雙叉臂、多連杆、拖曳臂等等。非獨立懸掛系統的結構特點是兩側車輪由一根整體式車架相連,車輪連同車橋一起通過彈性懸掛系統懸掛在車架或車身的下面。
  • 汽車扭力梁和多連杆懸架哪個更好?現在知道還不晚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買車子除了看發動機和變速箱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總成系統,就是懸架,它是用來連接車身和輪胎的一套機械裝置。它對車身起到支撐作用,同時將汽車動力系統做的功,傳遞給輪胎,包括發動機動力和制動力等,除此之外,懸架系統還有減震的作用,分散輪胎在行駛中受到的衝擊力。所以,汽車的懸架系統對車子質量和駕乘體驗,非常重要。那麼,汽車扭力梁和多連杆懸架哪個更好?修車師傅說出一些看法,現在知道還不晚。目前,懸架的結構有非獨立懸架和獨立懸架兩種。修車師傅表示,兩者之間孰優孰劣,各方一直爭論不休。
  • 高爾夫1.6L車型的扭力梁懸架,與1.4T車型的多連杆懸架,哪個好?
    相信買車看中高爾夫的朋友,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你告訴你身邊比較懂車的朋友,說你要買大眾高爾夫1.6升的車型。那麼你這個懂車的朋友,一定會阻止你,並且會告訴你說1.6升高爾夫配備的不是多連杆懸架,推薦買1.4T車型,因為1.6升車型是扭力梁懸架,而1.4T車型是多連杆懸架,兩者差距太多。
  • 扭力梁:我究竟錯在哪兒?
    扭力梁到底招誰惹誰了?先來看看這段感人的影片吧歸納反方的意見大概有幾個重點:老款福克斯車主認為從獨立多連杆退化為非獨立懸掛表示接受不了;鍵盤俠認為扭力梁懸掛的操控性一定不如多連杆;扭力梁一定是低成本;扭力梁是上個世紀的設計,諸如此類的。
  • 扭力梁懸掛比多連杆懸架好?工程師這麼說
    我把這句話記在了本子上,想和讀者們一起分享。長安高級汽車工程師鄒軼眾所周知,汽車底盤的懸架有麥弗遜式、雙叉臂式、扭力梁式、多連杆式等類型。其中,扭力梁式和多連杆式多用於後懸架,若從成本上判斷,大多數人也會認為多連杆式一定比扭力梁式高級、更好。
  • 專家解讀 法系車制霸CCPC賽場的扭力梁及大師調教
    由此引發的關於乘用車領域內扭力梁非獨立式懸架與多連杆懸架孰優孰劣,再次成為行業爭議焦點。不少消費者認為多連杆懸架成本高於扭力梁,其在舒適性上也一定優於扭力梁。對此,汽車預言家採訪北京警察學院副院長柳實得知,車輛懸架成本與駕乘體驗舒適性方面沒有必然聯繫,優秀的底盤調校能對衝懸架方面的不足,從而帶給消費者越級的駕乘舒適體驗。
  • 汽車懸掛系統結構原理圖解 教你1分鐘認清懸掛
    而非獨立懸掛兩個車輪間不是相互獨立的,之間有硬軸進行剛性連接。   從結構上看,獨立懸掛由於兩個車輪間沒有幹涉,可以有更好的舒適性和操控性。而非獨立懸掛兩個車輪間有硬性連接物,會發生相互幹涉,但其結構簡單,有更好的剛性和通過性。
  • SUV選購必須懂的知識—懸掛系統(上)
    今天便為大家介紹一下影響SUV性能的懸掛系統。現如今熱門的城市SUV中,前懸多為麥弗遜式懸掛或雙叉臂,後懸則有扭力梁、雙叉臂、多連杆式懸掛,而偏向越野的SUV,則多數採用整體橋式非獨立懸掛。那麼這些不同的懸掛對車輛會有著什麼不一樣的影響呢?
  • 獨立懸架和半獨立懸掛有什麼區別,分哪幾類
    三大件中的底盤可以說是影響行駛質感的重要因素,一個底盤的好與壞也決定了它的舒適性和操控性,那麼一副好的懸掛也是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咱們就一起盤點一下懸掛的分類和它們的優缺點。麥弗遜式懸掛屬於獨立懸掛,是現代轎車的主流懸掛系統。一般用於轎車的前輪。
  • 多連杆變扭力梁,壓燃機不入華,新馬3現身街頭,黑武士車漆帥翻
    2014年,馬自達推出了新一代的馬自達6阿特茲,考慮到阿特茲更高的定位和更高的價格,在緊隨其後不久,馬自達又推出了新一代的也就是第三代馬自達3----昂克賽拉。同樣漂亮的顏值、創馳藍天的動力和運動化的底盤調教,讓接觸馬自達的門檻變得更低。而馬自達3也成為了最受歡迎的馬自達車型。
  • 扭力梁懸掛也有春天!想要汽車開得爽,可從這三個方面下手
    今天我們繼續來講汽車懸掛,上期我們說到扭力梁懸掛的結構有些先天不足,會讓一側車輪的震動傳遞到另一側車輪,影響我們的駕駛感受,開起來不是很舒服,但是這個問題就沒法解決方案嗎?答案是否定的!非獨立懸掛的汽車只要通過調教,也能上賽道競速和拉總統。針對非獨立懸掛的汽車調教一般在彈簧、避震筒和扭力梁上面做文章,根據我們想要舒適些還是運動些下手。
  • 懸掛 - 懸掛_愛卡汽車
    原理:    縱臂扭轉梁式非立懸架是專為後輪設計的懸架結構,它的組成構成非常簡單:用粗壯的上下擺動式拖臂實現車輪與車身或車架之間的硬性連接,再用液壓減震器和螺旋彈簧來實現軟性連接,以達到吸震和支撐車身的作用,而圓柱形或方形扭轉橫梁連接至左右車輪。
  • 扭力梁變多連杆,雪鐵龍的首款插混終於來了
    所以,即便插電混動車的市場已經度過了熱潮,主流廠家也在早幾年前就推出插混車型,但東雪並沒有因此就放棄自己插混車型的布局和推新。慢和沒有確實是兩碼事。東風雪鐵龍的首款插混車型,是這臺天逸C5 AIRCROSS插混SUV。
  • 從底盤看的威朗輕量化
    又到了揭開長測車裙底的環節,這次的主角威朗其實在上市前的解析會已經被看個透徹,詳情可點擊查看稀飯同學寫的《威朗懸掛解析》。那麼我們就可以省下一部分對懸掛自身的筆墨,看看裝上車之後的整體效果。
  • 全新速騰參數曝光 採用兩種懸掛形式
    目前,根據最新的資料數據,可以提前判斷出新速騰的性能參數和車型配置等總體概況,進而推算出可操作的市場策略。在老款速騰的基礎上,拉長了10釐米,軸距增加了約7釐米,寬度和高度加大了2釐米。  2.一共有五種基本型號,分別是1.6升手動和自動,1.4T手動和自動,以及1.8T自動檔型號,與2011款速騰大致相同。  3.很可能兩種懸架,即簡單的半獨立後懸掛和定位較高的多連杆式後懸掛。
  • 扭力梁懸架與獨立懸架差距大嗎? - 汽車科學島
    獨立懸架>扭力梁任何車型使用獨立懸架的體驗總比扭力梁好一些,不論是舒適體驗還是對通過能力的影響,尤其是SUV和ORV越野車更需要這種懸架,看圖答題。圖2:扭力梁懸架圖解:扭力梁懸架可理解為一根硬軸的兩端固定車輪,這種結構同樣在崎嶇路面通行時會出現車身姿態難以控制,因為一側車輪被抬起則扭力梁會成為「撬棍」,起伏會通過這根撬棍翹起另一側車輪導致輪胎接地面大大減小,這種結構不僅會造成四驅車或後驅車因輪胎接地面小導致通過能力下降,同時不論前後驅都有可能增加輪轂磕碰損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