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買車看中高爾夫的朋友,一定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你告訴你身邊比較懂車的朋友,說你要買大眾高爾夫1.6升的車型。那麼你這個懂車的朋友,一定會阻止你,並且會告訴你說1.6升高爾夫配備的不是多連杆懸架,推薦買1.4T車型,因為1.6升車型是扭力梁懸架,而1.4T車型是多連杆懸架,兩者差距太多。那麼問題來了,多連杆懸架到底好在哪裡?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一:多連杆與扭力梁有什麼差別
多連杆大戰扭力梁,這是購車題庫中最經典的問題之一,要想搞清楚多連杆懸架到底好在哪?先要知道多連杆與扭力梁有什麼差別,首先多連杆後懸屬於獨立懸架,也就是兩個後輪不會相互影響,而扭力梁懸架是用一根梁將兩個後輪連接起來,屬於非獨立結構,所以單側車輪跳動時會對另一側造成一定的幹擾,影響舒適性。
二:扭力梁的優缺點
當然扭力梁也有著結構簡單、低強度高、保養容易的一大堆優點,但總體來說,在舒適性操控穩定性方面,扭力梁結構的天花板還是要比多連杆結構低了不少。有一種說法只要車廠用心調教,諸如對彈簧剛度、阻尼大小、車輪定位等各種懸架參數進行精心調整,扭力梁懸架在舒適性和操控性方面一樣會找到最佳狀態,這種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更多的應該還是一種營銷話術,畢竟如果真要提及調校更有優勢的依舊會是多連杆。
三:多連杆為什麼比扭力梁的好?
多連杆式懸架是通過四或五根連杆約束作用車輪,因此調教的範圍更寬廣,連杆的粗細、懸架的港性、減震筒阻尼設定,彈簧軟硬度等參數的改變,都會讓車輛的操控性舒適性體現出不同的效果,同一級別同等價位的汽車產品在舒適性操控性方面扭力梁比多連杆效果更出色的例子,至少目前我是舉不出來的。
總結
哪怕是對扭力梁式結構鼓吹最兇的法系車企也會在自家的高端產品中使用多連杆式懸架,例如雪鐵龍C5、C6,就連扭力梁式結構最著名的擋箭牌車型別克GL8也會在其高配車型上換成多連杆式後懸增強舒適性。
那為什麼扭力梁還會在目前的乘用車製造中佔有一席之地呢?一個最直白的答案就是扭力梁在製造成本上要比多連杆便宜,所以儘管你對動力沒有太多要求,但如果你的後排利用率很高,並且在乎舒適性,那建議你還是儘可能選擇配備多連杆式後懸的車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