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數學題計算量的常用方法,掌握了考試效率事半功倍

2020-11-25 周老師數學課堂

大家好,歡迎走進周老師數學課堂,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今天是2019年3月10日,我分享的內容是優化數學題計算量的常用方法

計算能力是思維能力和運算技能的結合,是中考數學考查的四大能力之一,在各章內容中都有體現,中考中有70%以上的試題都具有一定的計算量,所以通過研究試題特點、了解算理、改進計算方法,減少中考試題的計算是贏得考試成功的重要途徑。老師結合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和自己的教學體會,揭示如何優化中考數學中的計算量,以便給同學們的複習提供幫助。

一、整體代入,優化運算

將所有的對象,置於同一表達式或同一個圖形中,盡收眼底,進行整體處理,對局部的、個別的暫時擱置一邊。

例1.已知y+b與x+a(a,b為常數)成正比例,且x=3時,y=5;x=2時,y=2,試確定y與x的函數關係式。

解析:∵y+b與x+a成正比例,∴y+b=k(x+a)(k≠0),即y=kx+(ka一b)。①將x=3時,y=5;x=2時,y=2代①得,3k+(ka-b)=5,2k+(ka一b)=2.解得k=3,ka-b=-4.∴y與x的函數關係式為y=3ⅹ-4.

規律小結

由以上方程組若要分別求出待定係數k,a,b,存在困難,而ka一b整個相當於一次函數一般表達式y=kx+b中的常數b,所以,只有將ka-b當作一個整傳看待,才能最終確定y與x的函數關係式。

二、數形轉換,巧解妙算

有時解題思路打不開是由於數形分離的原因造成的,此時若能分析題目的數形結合特徵,從形中覓數,數中思形,往往能快捷地找到解題切入點,且大大降低運算量。

例2.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a*2+b*2,√4a*2+b*2,√a*2+4b*2,則此三角形的面積為_______。

思路分析

這是一道競賽題,一定有不少同學會想到利用海倫公式進行求解,但運算會十分繁雜。其,所給式子使我們容易聯想到勾股定理,用數形結合即可根據三邊長構造出下圖所示的圖形。

解答:構造上圖,E、F分別為BC、CD中點,∵AE=√a*2+4b*2,EF=√a*2+b*2,AF=4a*2+b*2,∴S△AEF=S矩形ABCD-S△EFC -S△ADF-S△ABE=3/2ab.

三、大膽取捨,進行估算

中考除要求考生能夠根據題設條件精算外,還要能夠對數據進行估計,並能進行近似計算。

例3.如圖,正方形ABCD內接於⊙O,AB=4,F是BC的中點,AF的延長線交⊙O於E,則AE的長為( )。

A.12√5/5B.4√5/5C.√5/2D.6√5/5

解析:利用常規思路解這道題需要經過如下三個步驟: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長,然後連接EC,利用相似的知識求出FE的長,最後還要求出AF與FE的和,計算量是比較大的,利用估算則迥然不同。

由圖易知AE的長大於AF,AB=4,BF=2,在Rt△ABF中,AF=√4*2+2*2=2√5,只有A選項符合AE>2√5,故選A。

規律小結

回顧上面的分析,估計到AE的長大於AF的長,這實在太容易辦到了,應該說,首要的事情不是會不會估計,而在於是否認識到估計是數學思維方法的組成部分,平時學習時需要關注。

四、以退為進,減少運算

問題的初始狀態雖然簡單,可是往往卻隱含著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所以華羅庚先生說過:「要善於『退』,足夠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退到我們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認透了,鑽深了,然後再上去」。因此,當我們對一個複雜問題感到為難時,不妨回歸到初始的、簡單的狀態探究一番,也許題目的秘密就在那兒等著你呢!

例4.某人沿河逆流遊泳而上,途中不慎將礦泉水壺失落,水壺沿河水漂流而下,10分鐘後此人發現並立即返身回遊,則此人返遊多少分鐘後可以追上礦泉水壺?

思路分析

許多解題者一見到這個題目都認為題設條件似乎不足,一旦確定題目無誤後採用的解法大多是運用「設而不求」法。

解答:設此人返遊x分鐘後可以追上礦泉水壺,此人的遊泳速度為m千米/分,水流速度為n千米/分,根據題意,得x(m+n)=10(m-n)+10n+xn.整理,得ⅹm=10m,因為m≠0,所以x=10.即此人返遊10分後可以追上礦泉水壺。

規律小結

當然上述方法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而事實上題目並沒有告訴我們水流速度如何,我們完全可以假定水是靜止的,這樣問題豈不是很簡單了嗎? 水為靜止的前提下,繩子斷開後礦泉水壺也是靜止的,始終呆在A處,人是在靜水中遊泳,往返的速度相同,遊出的距離也是相同的,因此,此人離開A處和返回到A處的時間相同,都是10分鐘,故人需要10分鐘就能追上礦泉水壺。

今天的分享了4種常用方法,應該還有其它好方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思路,讓我們共同討論,也許您的思路是最棒的。喜歡文章記得分享哦!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了解更多

如何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我想用好題中已知條件是解題的關鍵

初中數學碰到的最值問題,解題策略幫助你,快快收藏

初中數學,旋轉知識的性質與應用,運用旋轉變換構造輔助線

相關焦點

  • SEM常用的這4種數據分析方法,掌握效率翻倍!
    我一般的分析數據邏輯如下:確定分析的目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得到一些分析的思路本篇主要分享下數據分析的常用方法,這也是從接手一個項目到具體的優化措施的數據分析邏輯。老規矩,能用圖片說明的就不用文字。一、趨勢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又叫比較分析方法,水平分析方法,主要通過數據連續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定基對比或環比對比,得出他們的變動方向,數額,幅度,來感知整體的趨勢。
  • 初中英語常用詞組大全,全部掌握考試不下115分
    英語這門學科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單詞、短語的積累和語法知識的運用掌握,是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的兩大難點。特別是步入初中後,學科增多,作業難度加大,時間緊湊,如何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高效地學習英語成了學生和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
  • SEM優化常用的幾種數據分析方法
    SEM優化工作少不了做分析報表,而數據分析不僅僅是為了發現問題,為解決問題提供參考數據,也是對推廣效果的直觀展現方式,善用工具,能事半功倍地掌握工作,並及時作出調整。簡而言之,數據分析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對工作做到心中有數。
  • 高中化學: 常用的8種化學計算題解題方法,必須都掌握!
    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化學考試中解決計算題的8種常見的方法,同學們一定要好好看哦!非常實用呢!
  • 滑輪組機械效率綜合計算題的分析思路和常用公式
    【學習目標】掌握滑輪組機械效率的特點和分析方法.【方法點撥】1. 題型特點 機械效率綜合計算題2.定量計算機械效率基本原則①「同一根繩子上拉力相等」原則:不計繩重和摩擦時,一根繩子上拉力相等.②「繩長不變」原則;繩長几乎不變,自由端伸長量等於負重端繩子的縮短量.3.
  • 4大高效練習方法、提升解題效率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的是SAT數學考試常用的四種高效解題方法,掌握這四種方法,會大大提升同學們的解題效率。sat數學四大高效練習方法1.邏輯推理法SAT數學考試滿分計劃SAT數學題中有一類題和數學運算毫無關聯,採用邏輯推理即可完成。此類題題目較少,但十分新穎。乍一看讓人有些迷惑不解,其實只要掌握了恰當的方法,解題十分容易。 SAT數學解題方法講解近期來,SAT數學中的綜合考點題、圖表題等運用能力較強的題目逐漸增多。
  • 事半功倍!掌握這幾種電路分析的高效方法!
    各種方法比較: 以上通過幾個例子說明了電路分析方法的合理選擇。有些問題,需要幾種方法綜合應用,這裡不再舉例。總之,解題方法選擇得當,可以使解題過程簡捷,提高解題效率。每種電路的分析方法,一般都有其適用範圍。
  • 學好英語,需要掌握多少詞彙量?
    根據語言學家統計: 學會常用的2000個詞,就能理解89%左右的內容; 學會常用的3000個詞,就能理解93%的內容; 學會常用的4000個詞,就能理解95%左右的內容; 學會常用的5000個詞,就能理解97%左右的內容
  • 國內外常用的幾種工藝優化方法及研究進展
    綜合分析了微生物發酵優化工藝中影響發酵產物生成的各種相關因素,包括培養基組分中碳源、氮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的作用,以及發酵條件如溫度、pH值、溶氧、接種量等對發酵結果的影響,總結了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幾種工藝優化方法及研究進展。
  • 2020年中考數學,選擇合適方法計算平均數,四種方法你掌握了幾種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這三個統計量都是來描述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都可以用來反映數據的一般水平,可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平均數反映了一組數據的平均大小,常用來代表總體的「平均水平」。平均數與每一個數據都有關係,其中任何數據的變動都會引起平均數的變動。平均數的計算有四種方法,你有沒有都掌握呢?
  • 這道小升初數學題,難點就是通過比例計算面積,但很多粉絲都會做
    我們先來一起研究一下昨天文章末尾留下的那道小升初數學題。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數學題第一步三角形BFG的面積,也用像上面計算三角形AEG的面積一樣,連接CG,然後利用題中告訴的FC與BC的比例關係,計算出三角形BFG的面積等於八分之一三角形ABC的面積。
  • 這道小升初分班考試題得分率很低,原因:要轉化的量多學生情緒大
    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數學題學生測試後,這題得分率很低,學生反應很難,原因是要轉化的量有點多,計算起來比較煩,學生畏難的情緒自然就比較大了仔細觀察圖形,陰影部分的面積可以由長方形的面積減去一個半圓得到,這樣我們就寫出第一步,陰影部分的面積=長方形面積-半圓面積,如下圖所示: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數學題
  • 2015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常用5大計算方法
    2015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常用5大計算方法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5省公務員考試,2015聯考,北京人事考試網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化學計算中常用的解題技巧和方法
    下面為同學們介紹幾種化學計算中常用到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把它們運用到解題過程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D)  例2:已知碳酸鈣和另一物質組成的混合物含碳量大於12%,則另一物質可能是( )   (A)Na2CO3 (B)MgCO3   (C)KHCO3 (D) K2CO3   解析:本題可以利用平均值法,首先計算出純淨的碳酸鈣中的含碳量等於12%,根據題意混合物中的含碳量應大於12%,則所含的另一物質含碳量必大於12%
  • 「扣噠計算思維」數學方法+程序方法巧解數位題
    Hi~新朋友,記得點藍字關注我們喲先看一道小學奧數難度數位計算題有兩類三位數,其中A類滿足各個數位上的數的和是19,B類滿足各個數位上的數的和為8,請問A類數更多還是B類數更多?多出幾個?一般數學解法大部分學生首先想到的是列舉法,分析滿足A條件(100A + 10B + C = 19) 和B條件 (100A + 10B + C =8)的所有數的列表(如下圖),這是一項比較費時費力的方法,而且可能因為馬虎會少列幾個數字而導致答案錯誤。
  • 化學計算常用方法
    說起計算,應該令很多同學頭大,其實在化學計算方面有很多常用的套路方法,今天小光來為大家總結總結,看看化學計算中的一些常用方法。一、差量法1、定義:利用最終態(生成物)與起始態(反應物)的量的變化來求解的方法。2、使用條件:差值與起始量或終態量存在比例關係,且化學計量的差值必須是同一物理量。
  • 高一化學計算題常用的解題技巧和方法,零基礎也能聽懂,快速提分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各位同學化學成績有把握答多少分?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家已經開始適應了高中的學習節奏。如果成績不理想的話,就要奮起急追了。高一化學的難點,就是計算題。如果同學們恰好這部分掌握得不好,那就要認真聽了。
  • 初中數學輕鬆學:會小學乘除的豎式計算,就能快速掌握整式(尤其是...
    第二步:從第二行右邊開始(即數中的個位)逐個相乘第一行兩項(自右向左乘,注意位對齊)所以:(3x-6)(2x+8)=6x+12x-48這樣算是否比一般常用的方法簡單一些呢?大家不妨自己出或找些題目用這種方法做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喲!
  • 9種常用數據分析方法
    數據分析是從數據中提取有價值信息的過程,過程中需要對數據進行各種處理和歸類,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數據分類方法和數據處理模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數據分析員必備的9種數據分析思維模式:相似匹配相似匹配是通過一定的方法,來計算兩個數據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通常會用一個是百分比來衡量。相似匹配算法被用在很多不同的計算場景,如數據清洗、用戶輸入糾錯、推薦統計、剽竊檢測系統、自動評分系統、網頁搜索和DNA序列匹配等領域。5.
  • 七年級上學期,應用題中常用公式總結,看看自己有沒有掌握
    掌握上學期應用題中常用公式,在後續各種應用題中基本上都能使用。每一部分應用題的側重點不太一樣,但是有幾類問題是每一部分應用題常考查的,比如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利潤問題、幾何圖形面積問題等等。01工程問題題目中一般將工作總量看做單位「1」,常用公式為: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解工程問題時,可以藉助列表法表示出這三個量,然後再抓住各單位工作總量之和等於總工作量單位「1」進行列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