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1 07:5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華 通訊員 鄭祖軒 陳巍 朱興晟
刮膩子、刷牆漆……仿佛新舊動能轉換中的一個剖面,鎮海區莊市街道一處倒閉老廠經過重整,將成為哈工大寧波智能裝備研究院(以下簡稱寧智院)的所在。
「一層辦公區域已經可以入駐,二三層公共區域5月底交付後,研究院也將正式投運。」寧智院籌建負責人於興虎興奮地說。
老廠房裡來了高端研究院
在原本用作廠區空調機房的臨時辦公區域裡,寧智院的研究人員正在調試一臺電子裝備。該裝備是一種尖端製造設備,可應用於晶片製造、電子器件裝配,國外產品佔據95%的中國市場。於興虎介紹:「這是我們自行研發的智能裝備,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寧智院還沒落成,但已經儲備了眾多研發成果亟待產業化。」為了建設寧智院,在機器人智能系統領域擁有深厚技術積累的於興虎,同時當起了經理人。他表示,除了電子裝備,食品級的3D巧克力印表機、視覺檢測設備等項目都在「排隊」等入駐。
除了雄厚的技術儲備,寧智院將組建研發「智庫」,形成電子製造高端裝備、機器人智能系統、智能增材製造、汽車電子技術「四大研究所」,以及一個國際聯合實驗室。據悉,1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已與寧智院達成柔性引進意向,以院士工作站形式推進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
與此同時,寧智院正在廣納人才,計劃到6月份募集30名研究人員,其中碩博學歷研究員15人,各個研究所的「領頭羊」也將配齊。而到2019年底,寧智院有望集納50名研究人員,其中碩博學歷研究員25人,並自主培養寧波市「3315計劃」創新人才和團隊。
「三服務」助高層次人才項目落地開花
院所尚未投用,寧智院籌建團隊主要在錦繡曙光人才公寓內開展工作。去年12月才來鎮海開展工作的於興虎,已經能「入鄉隨俗」地蹦出「六爭攻堅、萬億級產業」等寧波熱詞,可見其融入之快。而短短數月,寧智院已經在院校合作、院企合作上「開花結果」。
「將與寧波工程學院合作,成為該校學生實踐基地。」於興虎認為,哈工大將這一院所「安家」寧波、鎮海,既能實現研發成果落地,也能促進地方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研究院已經與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致力於智能裝備、汽車電子等方向的研發。」
「籤約以後,鎮海區委人才辦、區科技局等部門幫助團隊落實了人才公寓、廠房、運行經費等。」於興虎表示,鎮海的「媽媽式」服務讓他對寧智院的建設發展更有底氣了,「我們對當地企業還不熟悉,對政策掌握也不夠充分,相信在相關職能部門的牽線搭橋下,院所的研發成果能接上更多『地氣』。」
隨著基建、裝修提速,寧智院的投用指日可待。這個由包為民院士舉薦的高端產業科研孵化平臺、高層次人才「聚寶盆」,不日也將像珍珠一般,在甬江科創大走廊這條「新經濟緞帶」上閃現光芒。
1553125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