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業激發新動能 ,這個世界級鋰電池生產基地進入建設新階段

2021-01-13 澎湃新聞
新產業激發新動能 ,這個世界級鋰電池生產基地進入建設新階段

2021-01-12 2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

中建八局承建的

杭州萬向創新聚能城項目

全面進入地下結構施工階段

一座世界級鋰離子動力電池製造基地

即將拔地而起

世界級鋰離子動力電池製造基地

萬向創新聚能城

年產80G瓦時鋰電池6號基地項目

建築面積達50.32萬平方米

建設內容包括電池研發和國際創新中心

動力電池中試基地及新能源材料實驗群

物流中心、標準化電池生產廠房等

是杭州迄今為止首個

投資超過2000億元的產業項目

——萬向創新聚能城的第一個開工項目

項目充分利用地下空間

配套電池儲能系統

開展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的

能源利用和管理研究

提供能源轉型、

能效提升的市場環境

頂尖操作為行業樹立新標杆

6號製造基地工程

主要單體為三棟生產廠房及展示中心等

地下一層(局部二層)、層高為6.5米

樓面採用鋼筋桁架樓承板

建築高度23.99米

屋頂採用安裝大面積太陽能板

外牆圍護結構則大面積採用玻璃、金屬板幕牆

打造時尚的廠房外觀

與其他的廠房不同的是

工程地上結構部分以鋼結構為主

整個項目的用鋼量將達到4.4萬噸

比「鳥巢」外部鋼結構的

鋼材用量4.2萬噸還要多

大項目帶動新產業

新產業激發新動能

中建八局助「築」力科技強國

素材來源|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需其他資料,請文末留言聯繫鐵君

原標題:《新產業激發新動能 ,這個世界級鋰電池生產基地進入建設新階段》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駛入「快車道」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雲南新材料產業推進的路徑進一步清晰:鈦、銅、錫、鋁材在轉型升級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鞏固提升貴金屬新材料在世界同行業引領地位,先進基礎材料放眼世界一流水平;以鍺、矽、砷、銦等為基礎的光電子微電子材料與先進鋰電池材料為主的關鍵戰略新材料邁向高端;充分發揮昆明貴金屬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學等公共科研平臺作用,吸引整合全球新材料科研人才,為新材料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世界級智力支持。
  • ...激發新活力 釋放新動能 彰顯新面貌 揚中,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
    揚中市代市長賈晟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成績,描畫「十四五」開局之年發展藍圖,堅持產業強市,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城鄉融合,彰顯宜居宜業新面貌;堅持優質供給,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堅持系統思維,構建風險防控新格局,奮力開啟揚中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也是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長遠保障,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來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深度融合,構建農業產業新體系,激發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為國家糧食安全及國民經濟持續向好提供有力支撐。  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 新舊動能轉換激發「富強濱州」建設澎湃力量
    新舊動能轉換既是一場深刻的生產力革命,也是一次生產關係變革,涉及觀念理念、體制機制、要素投入等多方面重大調整。在這場重大調整中,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今天本報推出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巡禮專題報導,全面展示濱州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先行先試、敢闖敢幹的改革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打通淤點堵點,激發整體效能。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作為自貿區濟南片區首批籤約項目,今年3月19日,綠地(濟南)全球商品貿易港項目奠基暨產業籤約儀式舉行,項目計劃引入各類海外商品22000餘種,打造多品類、多渠道、常態化的進口商品展示交易服務平臺,推進「進博會」資源在濟南落地,打造「買全球、賣全球」貿易大平臺。項目建成後,預計開業次年可實現貿易額達40億元,稅收2億元,將全面激發濟南市進出口貿易產業活力,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發展。
  • 兩大國家基地首批項目今年可完工,武漢高質量發展迎來新動能
    網安基地展示中心,工人正在玻璃頂上施工。 記者肖僖 攝11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武漢各大高質量發展新戰場衝刺,快馬加鞭加快工程建設。記者實地走訪施工第一線了解到,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和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首批項目今年將完工。武漢高質量發展,將迎來新動能。
  • 株洲高新區「五鏈」融合 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
    全媒體記者 曠昆紅 通訊員/廖懌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和服務鏈,株洲高新區構建起科技創新、產業、資本、人才、服務的最優環境,用最大的誠意、最好的政策、最優的服務和最小半徑的產業配套,為產業項目和人才團隊落地創造條件,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
  • 嘉興秀洲健康醫療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
    原標題:秀洲健康醫療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 昨天(10月12日)傍晚,德康醫療器械項目籤約儀式在嘉興秀洲國家高新區舉行。區委書記吳燕在出席籤約儀式時強調,這不僅標誌著浙江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迎來了新的發展,也預示著秀洲健康醫療產業邁入發展新階段。區領導李陳源、沈鳳興,浙江德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小波出席籤約儀式。
  • 新產業、新動能——中國(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峰會即將隆重開幕
    航天技術作為高科技前沿,其產業化依賴於整個國民經濟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傳統產業的支持。航天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有著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係。航天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將牽引傳統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 激發開放發展新動能——三論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
    剛剛閉幕的市委五屆十次全會,面向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要「堅持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融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擴大開放,加快建設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為我們擴大開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激發開放發展新動能,要以融入成渝為主攻方向。開放的內涵是與巨人同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遵義家門口的超大經濟體。
  • 湖南「計算」釋放產業新動能
    行業精英、領域專家等暢談計算機產業未來,共探創新發展生態、製造生態、應用生態建設,為繁榮計算產業、釋放產業動能匯聚智慧和力量。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這個智能工廠的智能運營管理中心,管理者可對工廠車間內的生產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還能對生產運營大數據進行人工智慧分析,為企業的生產運營提供建議。這個多功能智能運營管理中心的運轉離不開算力支撐,得益於5G、邊緣計算、物聯網等多領域技術的團結協作。
  • 德州高端產業培育新動能 有研半導體項目虹吸效應初顯
    進入新時代,「高速度」不再時髦,「高質量」成為共識,德州自2017年開始,緊盯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矽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對接融入京津翼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高新技術產業轉移轉化,誠意招商,結此碩果:「省級頭號項目」「省新舊動能轉換1號項目」。目前,有研以一帶十,落地項目再招引、上下遊企業帶動,產業虹吸效應初顯。
  • 江西南昌縣:厚植新優勢 釋放新動能
    一年來,該縣緊扣「全市領軍、全省領跑、全國領先」的使命擔當,幹群一心,真抓實幹,攻堅克難,不斷厚植產業發展新優勢,釋放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發展逆勢上揚,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  產業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1月4日,位於小藍VR產業園內的小派科技公司生產組裝車間內,身穿作業服的工人們正在加緊裝配新的生產線。
  • 40年特區深圳再出發,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打好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攻堅戰,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率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一是以主陣地作為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 河北唐山:打造鋰電新能源產業基地
    11月29日,唐山市路北區一家鋰電池企業的機器人在工作中。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立足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調結構、增動能,打造先進鋰電新能源產業基地,目前該區鋰電池年產值達7.8億元。
  • 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武漢大力發展未來經濟建設全國科創...
    記者楊濤 攝 通訊員陳英武漢這座屈原留詩、嶽飛屯兵、辛亥首義的城市,區位條件優越、科教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有國家戰略聚焦,有國家科學布局,不僅是抗疫決勝的英雄之城,當前還是各類企業投資興業、新動能蓬勃發展的熱土,自身更有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新經濟的優越基礎和條件。
  • 合肥新站高新區: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張強 攝中新網合肥5月20日電 (記者 張強)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合肥新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路軍20日介紹,「近年來,我們聚焦『芯屏器合』的產業發展方向,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教基地,建設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創建一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山東沂南新材料項目引進急需人才 「智」推企業激發新動能
    據悉,山東省扶貧開發重點區域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項目,通過支持人才項目,引進一批帶成果、帶項目的人才,研發和轉化技術創新成果,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十強」產業高質量發展。
  • 川渝汽車產業進入深度融合發展新階段
    ……   一首汽車產業間的「協奏曲」,正在川渝兩地間奏響。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聚集區,川渝汽車產業鏈的協作配套,已進入技術、研發、人才等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階段。該公司負責人稱,相關配套項目往往都是從立項階段就提前介入,與長安協同設計研發。
  • 新經濟 新業態 新能源 新材料
    以新能源、新材料為基礎的新產業、新基地,正在從雛形走向成熟。  亞洲矽業成功完成千餘項技術創新與改造,通過降成本、科技創新,實現了華麗轉身,低碳綠色產業鋰電產業大力推進,現代化工廠崛起……  【奔向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  ●比亞迪將投資40億元建設10GWH鋰電池項目  ●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24億元電解銅箔項目  ●華泰汽車集團年產5萬輛電動汽車項目  ●雲南航天工業公司電動車組裝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