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口腔支原體、肺炎支原體的標準品如何應用

2020-12-05 騰訊網

國藥典規定:「主細胞庫、工作細胞庫、病毒種子批、對照細胞以及臨床治療用細胞進行支原體檢查時,應同時進行培養法和指示細胞培養法(DNA染色法)。病毒類疫苗的病毒收穫液、原液採用培養法檢查支原體。」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關於:口腔支原體、肺炎支原體的標準品如何應用。

培養法所用的支原體培養基,在使用前需進行靈敏度檢查,這時需要用到國家藥品檢定機構分發的肺炎支原體(ATCC 15531株)和口腔支原體(ATCC 23714株)。在指示細胞培養法中,它們還可作為陽性對照。

在國際上,支原體核酸擴增技術(PCR/qPCR)由於具有操作簡單、節約時間、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等優勢,越來越多地用於製藥工業的支原體檢查。但如要替代培養法,其靈敏度需達到10CFU/ml;如要替代DNA染色法,其靈敏度需達到100CFU/ml,以防止發生漏檢。

為驗證支原體PCR/qPCR法的靈敏度,德國MB公司提供滅活支原體的靈敏度標準品,經過10CFU或100CFU嚴格標定,可用於支原體核酸擴增法的方法驗證。

一、產品信息

口腔支原體與肺炎支原體標準品的應用

口腔支原體與肺炎支原體標準品的應用

二、產品特點:

1. 支原體株來自英國菌種保藏中心NCTC。

2. 傳代次數少,支原體無變異。

3. 產品為凍乾粉,保證其穩定性。

4. 分析證書(COA)提供該批次GU:CFU比值(支原體基因組/菌落數比值)。

5. 支原體已滅活,保障細胞實驗室安全。

三、操作步驟

步驟1. 離心,收集標準品凍乾粉至管底。

步驟2. 每個管中添加1ml你的樣品基質。

步驟3. 室溫孵育5分鐘。

步驟4. 渦旋振蕩10秒,在離心10秒。

步驟5. 繼續DNA抽提。推薦使用德國MB公司提供的支原體DNA提取試劑盒(英文名:VenorGeM Sample Preparation Kit,貨號56-1010/-1050/-1200)。

步驟6. 抽提的DNA用於PCR/qPCR擴增。

我國《CAR-T細胞治療產品質量控制檢測研究及非臨床研究考慮要點》支原體檢查部分指出:

「選用商品化的檢測試劑,在使用前也需確認其最低檢出限不低藥典方法。在早期使用時,應與藥典方法平行進行,在獲得充分的比對數據後才有可能替代藥典方法。」

以往已有肺炎支原體和口腔支原體標準菌株,用於培養法的靈敏度檢查。但對於PCR/qPCR支原體核酸檢測法,國內尚沒有用於靈敏度驗證的支原體菌株標準品。德國MB公司長期專注支原體產品的開發和支原體的防控,具有二十多年的經驗,其所提供的10CFU和100CFU支原體靈敏度標準品被國際各大藥廠廣泛使用,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空白,使得核酸檢測法與培養法可以平行開展和比較結果,有助於對核酸檢測法進行方法驗證,為廣大藥廠帶來了方便。

相關焦點

  • 關於:口腔支原體、肺炎支原體的標準品如何應用
    國藥典規定:「主細胞庫、工作細胞庫、病毒種子批、對照細胞以及臨床治療用細胞進行支原體檢查時,應同時進行培養法和指示細胞培養法(DNA染色法)。病毒類疫苗的病毒收穫液、原液採用培養法檢查支原體。」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關於:口腔支原體、肺炎支原體的標準品如何應用。
  • 科普:支原體標準品在核酸法驗證中的應用
    支原體核酸法是通過檢測支原體的特異核酸序列,以確定細胞上清或生物製品中是否存在支原體汙染的一種方法。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科普:支原體標準品在核酸法驗證中的應用。由於它具有檢測時間短(只需3-4h)、操作便捷等特點,越來越受到生物製品企業的青睞。
  • 支原體參比標準品為什麼對製藥工業的方法驗證十分重要
    我國藥典2020版《前言》指出:要「緊跟國際前沿,不斷擴大成熟檢測技術在藥品質量控制中的推廣和應用,檢測方法的靈敏度、專屬性、適用性和可靠性顯著提升,藥品質量控制手段得到進一步加強。如新增聚合酶鏈式反應(PCR) 法、DNA 測序技術指導原則等,推進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在中藥飲片、動物組織來源材料、生物製品起始材料、微生物汙染溯源鑑定中的應用。」
  • 關於支原體核酸擴增法的方法驗證
    為驗證支原體PCR/qPCR法的靈敏度,德國MB提供滅活支原體的靈敏度標準品,經過10CFU或100CFU嚴格標定,可用於支原體核酸擴增法的方法驗證。支原體株來自英國菌種保藏中心NCTC。2. 傳代次數少,支原體無變異。3. 產品為凍乾粉,保證其穩定性。4. 分析證書(COA)提供該批次GU:CFU比值(支原體基因組/菌落數比值)。5. 支原體已滅活,保障細胞實驗室安全。二、操作步驟步驟1. 離心,收集標準品凍乾粉至管底。步驟2.
  • 人肺炎支原體(MP)ELISA檢測試劑盒
    人肺炎支原體(MP)ELISA檢測試劑盒 使用說明書檢測原理試劑盒採用雙抗體一步夾心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往預先包被人肺炎支原體(MP)捕獲抗體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標本、標準品、HRP標記的檢測抗體,經過溫育並徹底洗滌。用底物TMB顯色,TMB在過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轉化成藍色,並在酸的作用下轉化成最終的黃色。顏色的深淺和樣品中的人肺炎支原體(MP)呈正相關。
  • 『支原體qPCR檢測』的方法學驗證
    近年來,『支原體qPCR檢測』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但在項目申報前,先需要進行方法學驗證,依據藥典,在檢測限、特異性和耐用性方面達到要求後,才能替代傳統的檢查方法。 就筆者所知,在適合工業的支原體檢測和方法驗證方面,德國Minerva Biolabs(簡稱MB)公司已有很成熟的產品及商業化應用,它不僅提供有符合國際藥典的『支原體qPCR檢測』試劑盒,而且有一系列支原體標準品及輔助產品,用於qPCR方法的全面驗證。這些產品性價比也較高,全球許多客戶都在使用。
  • 「支原體qPCR檢測」的方法學驗證
    近年來,『支原體qPCR檢測』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但在項目申報前,先需要進行方法學驗證,依據藥典,在檢測限、特異性和耐用性方面達到要求後,才能替代傳統的檢查方法。就筆者所知,在適合工業的支原體檢測和方法驗證方面,德國Minerva Biolabs(簡稱MB)公司已有很成熟的產品及商業化應用,它不僅提供有符合國際藥典的『支原體qPCR檢測』試劑盒,而且有一系列支原體標準品及輔助產品,用於qPCR方法的全面驗證。這些產品性價比也較高,全球許多客戶都在使用。
  • 用於核酸擴增的支原體檢測方法說明和原理
    原裝進口的德國MB公司支原體10CFU™靈敏度標準品,用於以核酸擴增技術(NAT)為基礎的支原體檢測方法的耐用性和靈敏度驗證,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試驗說明:《歐洲藥典》第2.6.7章(EP 2.6.7)和《日本藥典》第17版第G3章(JP G3),對於核酸法(如PCR)檢測支原體,如替代傳統的培養法,都要求檢測限達到10 CFU/ml。
  • 從以往PCR對支原體汙染的檢測報導看方法驗證的必要性
    國外已有不少藥廠將PCR或qPCR用於工業放行檢測中的支原體檢查。PCR的靈敏度、特異性、適用性和可靠性具有達到藥典標準的潛在可能。但需要按步驟和程序開展方法驗證。有作者指出,有些PCR法在反應條件及引物設計上,仍需不斷改良以提高其檢測效率。
  • 治療支原體感染花多少錢
    從人體分離的16種支原體中,5種對人有致病性,即肺炎支原體、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生殖支原體及發酵支脲解支原體屬含脲解支原體等體、脲解支原體及人型支原體等對人有致病性。  症狀  支原體感染急性期症狀與其他非淋病性生殖泌尿系統感染相似,表現為尿道刺痛,不同程度的尿急及尿頻、排尿刺痛,特別是當尿液較為濃縮的時候明顯。
  • 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汙染的預防及處理
    與人類感染有關的主要是肺炎支原體和解脲脲原體。 支原體無細胞壁,多呈不規則球狀、長絲狀,可分枝,營寄生共生或腐生。一般侵害對象為動植物,可造成多種疾病。 細胞培養(特別是傳代細胞)被支原體汙染是個世界性問題。
  • 哪些情況下細胞會被支原體汙染,紫外照射不一定能殺滅支原體
    但是若受到支原體之汙染時,細胞之外觀較無明顯變化,但是其汙染會造成細胞之生長速率緩慢、細胞產生病變之型態改變等等變化。  造成支原體高汙染率的原因為:  1.支原體size 0.1~0.8 um,無細胞壁,可透過一般過濾膜(0.22-0.45 um)  2.支原體汙染時,沒有明顯的肉眼或一般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到的特徵變化  3.過去缺乏簡單、快速且可靠的檢測方式  4.實驗室間的相互汙染  5.研究或操作人員忽略汙染問題  而支原體汙染的來源:  1. 已受汙染的細胞  2. 操作人員的疏失  3.
  • 不可小看支原體汙染問題
    但其實,更嚴重的是支原體 的感染,它的發生率非常高,而且不易被發現。不僅普通光鏡下無法發現支原體,而且培養基也不容易變色。只有在汙染的後期培養基才容易變黃。下圖為支原體嚴重汙染後的表現:那麼,支原體汙染為什麼發生率這麼高?
  • CAR-T細胞治療用:支原體螢光定量PCR法介紹
    螢光定量PCR法(qPCR):是在常規PCR基礎上,將『針對支原體特異性保守序列的探針』做螢光標記,使PCR擴增後的產物帶有螢光,利用螢光信號的變化和配套軟體,進行DNA擴增反應的實時監測,簡稱qPCR。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CAR-T細胞治療用:支原體螢光定量PCR法介紹。
  • 支原體螢光定量試劑盒(qPCR法)介紹
    螢光定量PCR法(qPCR):是在常規PCR基礎上,將『針對支原體特異性保守序列的探針』做螢光標記,使PCR擴增後的產物帶有螢光,利用螢光信號的變化和配套軟體,進行DNA擴增反應的實時監測,簡稱qPCR。本文第締一生物為您做支原體螢光定量試劑盒(qPCR法)介紹。
  • 細胞培養:關於支原體汙染的危害
    支原體汙染普遍存在,據美國數據統計,細胞發生支原體汙染的機率在70%以上。同時,由於支原體直徑很小,僅在180nm~350nm之間,只有通過電鏡才能看到,不易被實驗者肉眼發覺,支原體汙染逐漸成為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細胞培養:關於支原體汙染的危害。
  • 同樣是細胞被支原體汙染,怎麼挑選支原體祛除劑
    養細胞時,除了支原體的檢測需要定期進行外,支原體的預防和祛除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它包括工作區域中的支原體的預防和祛除和培養箱水槽、水浴鍋中預防支原體的汙染。但一旦發生細胞培養時有支原體汙染,應如何挑選支原體祛除劑呢?這裡指的支原體祛除劑,是加入到細胞培養基中來發揮作用。德國MB有三種支原體祛除劑,都是加入到細胞培養基中使用。它包括:1.
  • 支原體汙染的影響是什麼?如何應對呢?
    細胞培養過程中,由於實驗環境、操作者鼻腔口腔、實驗器材等很多地方都有支原體的存在。因此,細胞發生支原體汙染的頻率很高。據美國數據統計,細胞發生支原體汙染的機率在70%以上。同時,由於支原體直徑很小,僅在180nm~350nm之間,只有通過電鏡才能看到。因此,支原體汙染不易被實驗者肉眼發覺。而支原體汙染是個循序的過程,普通抗生素對其無效。
  • 如何有效把支原體汙染趕出你的細胞?
    對於已耗費很多時間、大量擴增起來的細胞,或經過基因轉染、體外刺激等大量工作處理過的細胞,如果發現細胞被支原體汙染了,怎麼辦?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如何有效把支原體汙染趕出你的細胞? 由於前期工作量巨大,我們無法丟棄已有細胞。
  • 支原體對細胞的不良影響,你應該早知道
    近日《動物醫學進展》上有一篇文章《支原體對細胞培養汙染的研究概況》(動物醫學進展,2013,34:112-117)談到 「支原體汙染細胞的嚴重性」,裡面提到: 支原體最早發現於1898年,1956年Robinson等首次從細胞培養物中分離出支原體,之後國內外關於支原體汙染細胞的報導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