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九月,岢嵐的天氣已讓人初感寒冷。唐代詩人杜審言曾留下「北地春光晚,邊城氣候寒。往來花不開,新舊雪仍殘」的千古佳句。
而如今,駐守在這裡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某光學點號竟然長出了一棵芭蕉樹。
那麼,緣何會種下這棵芭蕉樹?自中心駐紮到這裡,一代代航天人就在工作之餘開啟了植樹造林工程。而光學點號操作手田磊磊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的身上被大家貼了太多的標籤——「植樹達人」「點石成果手」……
而種芭蕉樹這個神奇的想法,還要追尋到去年。
2019年5月底的一個下午,點號新調來一名技術員——張佳偉,眉清目秀、皮膚白皙,典型的南方小帥哥。
這個季節,正好趕上種樹,「大家可以暢所欲言,說說想種點兒啥?」六月初的種樹碰頭會上老田依舊是自信滿滿。這幾年,無花果、草莓、櫻桃、南瓜……只要有人提議,老田就敢種,而且都還活了。
「我就不信還能種芭蕉、火龍果?」張佳偉低聲嘟囔了一句。
「恩?你說啥?」旁邊的劉技術員故意起鬨,「我們的小張想要種他們老家那邊的芭蕉和火龍果!」
老田這下犯了難,經常翻閱各種種植資料的他知道,芭蕉樹的成長條件非常苛刻,需要土層深厚、光照時間長、長期溫溼環境,但在這裡,海拔高、氣溫低、紫外線強,年均降水量僅480mm,蒸發量卻高達1960mm,冬季極端氣溫-42.6℃,凍土深度年均169cm……在這海拔1488m的地方,即使是大棚裡,想要存活下來,談何容易?
不過,會上老田還是一口答應了下來。「我就不信,老一輩航天人連衛星都能搞出來,我還怕這一棵芭蕉樹活不了?」
說幹就幹。6月14日的下午,他在大棚裡埋下了幼苗,埋下了佳偉對家的思念。
此後,整整421天,老田又多了份牽掛。夏天,棚內氣溫高達30多度,他在;冬天,棚內外溫差40多度,他也在;白天,他在;凌晨閃耀的星空下,他也會在。不論春夏秋冬,只要他休息的時間,便一頭扎進大棚,連和老婆孩子視頻也是在大棚裡。隊裡的人調侃他給他編了個順口溜:找老田,去大田!過年休假,因為疫情沒能及時回來,可把老田急壞了,不為別的,只怕同事忘了給那棵芭蕉更換配好的土壤。休假一回來,老田顧不上收拾東西,朝著大棚跑去……
看著幼苗長大,老田的心也隨之牽動。前不久,芭蕉結出了第一串,整個點號沸騰了,老田也笑開了花。
如今的大棚內,無花果、火龍果……一年四季,都有果香。像老田這樣的航天人,他們不屈不撓,不戀鬧市鑽山溝,守著清貧談富有。他們種下的不僅僅是一顆顆果樹,更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造就的不僅僅是一座「美麗高嶺」,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作者 | 郝明鑫、鄭逃逃、王靜怡編輯 | 王豔梅郵箱 | ourspace04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