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捕退捕,漁民上岸開始新生活

2021-01-15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成俊峰

通訊員 錢輝

添水、和面、揉捏造型……7月9日,常寧市水口山鎮松漁社區村民劉春生起了個大早,他套著白大褂,有些不太熟練地擺弄著麵粉。

「早兩天才去上中式面點課,還有些生疏。但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就想著多加練習,到時候開家小面點店謀生。」體格硬朗、面色黝黑的劉春生告訴記者。

今年59歲的劉春生世代居住在湘江邊,有著30多年漁齡。他告訴記者,常寧地處湘江上遊,水域遼闊,漁業資源豐富,捕魚也就成了眾多江邊百姓賴以生存的路子。

去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有關工作要求,常寧市全面實施禁捕退捕。

「開始我們都不理解,世代捕魚、靠江吃江,怎麼現在說禁就禁,那我們怎麼生存?」劉春生說,退捕上岸之後如何謀生,是他們當時最關心的事。

得知劉春生等老漁民的擔憂,常寧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做思想工作,向漁民們分析過度捕撈帶來的危害。

當地人社部門則根據漁民們的意願,免費開設中式麵點、家政、電商等12種技能培訓課程,幫助大家轉行。「課程均由專業老師授課,通過知識講授、實踐操作,讓大家了解相關政策法規,熟練掌握就業、創業技能。考核成績合格者,還能取得相應專業的技能證書。」常寧市人社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李金嬌說。

為幫助退捕漁民真正走上岸、立住腳、謀發展,常寧市還結合實際,制定獎補資金、社會保障、轉產轉業和就業援助等相關保障制度,全方位、多渠道保障退捕漁民的生產生活。

最終,劉春生等人主動上繳了自家的漁船,收起用了幾十年的漁網。「守著湘江幾十年,也希望她長流長清。就讓她休養生息吧,我們也將開始新的生活。」劉春生說。

[責編:肖靜]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禁捕退捕】李長春到大鯨港鎮漁民社區走訪慰問上岸漁民
    12月14日,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李長春到大鯨港鎮漁民社區走訪慰問上岸漁民。看望慰問漁民李長春先後來到郭志景、龔小麗、卜林軍等上岸漁民家中,詳細了解他們的政策落實、收入來源、家庭生活等情況,並對他們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支持禁捕退捕工作表示感謝。
  • 長江禁捕退捕獲階段性成效 23萬退捕漁民全面完成建檔立卡
    這裡是江豚活動最集中的區域,可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江豚明顯少了。」2018年,宜昌中華鱘保護區在湖北省率先實行禁捕。經過選拔,謝順友與11位退捕轉產的漁民一起加入了市漁業協巡隊,成了「護豚員」。談起現在的工作,謝順友很有成就感,「在大家的努力下,非法電魚、絕戶網捕魚現象越來越少了。」可以說,長江江豚是長江生態健康狀況的晴雨表。
  • 水清了、魚多了、漁民有了新工作——四川宜賓禁捕退捕見聞
    2019年,宜賓在四川率先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退捕任務。截至目前,宜賓市禁捕退捕任務全面完成,退捕漁船630艘,上岸漁民共計1186名,轉產率100%;江河上漁船、漁網已實現全部清零。長江上遊重要支流岷江流經宜賓市翠屏區菜壩鎮菜壩村。傍晚時分,村邊的岷江水緩緩流淌,一個小時之內,除一艘貨船悄然駛過,二十幾米寬的江面上再無其他船隻。
  • 聚焦時間節點目標任務確保按時保質抓好禁捕退捕工作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邵明亮)9月29日,四川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視頻調度會議舉行。記者在會上獲悉,截至9月28日,我省退捕漁船實現100%回收處置,退捕漁民100%退捕上岸。  會議指出,推動長江禁捕退捕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不但要退得出、安置好,今後還要穩得住、管得好。目前,我省長江禁捕退捕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地方財政保障力度不夠、執法隊伍建設力度較弱、設置公益性崗位較少、監管長效機制還需要進一步落實、社會保障未能全覆蓋等方面。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
  • 長江邊的「紅色驛站」,退捕漁民的新家園
    「禁捕令」頒布後,很多漁民就近上岸,兆豐派出所把對這些漁民的服務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予以推進。 僅一下午,就有20餘名退捕漁民與用工單位達成了就業意向。
  • 「兩湖」禁捕之後
    然而,由於環境惡化、濫捕濫撈等原因,長江「雙腎」健康一度堪憂。今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分類分階段實行禁捕。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社部聯合出臺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江西省、湖南省出臺方案,鄱陽湖、洞庭湖從1月1日起開啟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
  • 共護一江魚 光明日報關注瀘州實行長江禁捕新模式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
  • 打開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早在18年前,原農業部就開始在長江中下遊試行每年3個月的春季禁漁。今年起,這一「禁漁令」升格為史上最嚴的十年禁捕。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史上最嚴「禁捕令」的執行,成為沿江各地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的一次絕佳契機。湖北荊州市荊州區李埠鎮龍洲村村民陳中國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
  • 十年禁捕,留住長江的微笑
    日前的長江流域禁捕和漁民安置保障工作視頻會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介紹,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率先實現全面禁捕,上海市全域、重慶市主城區等水域實現了全面退捕;5.69萬艘漁船完成退捕補償、證書回收、船網拆解,約12.8萬退捕漁民通過就業服務、生活補助、醫療社保得到妥善安置;長江口等重點水域非法捕撈行為得到遏制。
  • 湖南省常德市10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永久禁捕
    昨日,湖南省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在沅江、澧水河段開展了禁捕宣傳和清江行動。根據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的統一部署,我市所轄的沅江、澧水河段及洞庭湖水域將實行全面禁捕。其中,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全市10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永久禁捕;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我市所轄沅江、澧水河段及洞庭湖水域全面禁捕,禁捕期暫定10年。
  • 長江流域璧山支流禁捕 26艘漁船上岸拆解
    7月29日,重慶市璧山區在健龍鎮開展長江流域璧山支流漁船上岸漁民退捕,漁船報廢處置行動,9條漁船上岸拆解完畢。噝、噝、噝……拆解現場,數名工作人員手拿焊槍噴射火焰,4艘鋼質漁船焊花四濺,逐漸「肢解」,其它網具已被一併清理。
  • 黃育文:樹牢責任意識搶抓時間節點,堅決完成禁捕退捕各項工作任務
    紅網沅江市分站10月12日訊(記者 艾陽)10月12日上午,沅江市委書記黃育文主持召開禁捕退捕工作推進會暨政策業務培訓會。市領導楊智勇、羅必勝、雷越毅、丁曉明、李益、高應良等出席。黃育文對全市各級各部門前段時間禁捕退捕工作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他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在思想上再發動,認識上再提高,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來,在全市上下迅速形成抓好禁捕退捕工作的良好氛圍。
  • 江西都昌:老漁民「上岸」,護鳥又護魚
    段慶縣(左三)和都昌縣鄱陽湖野生動物救護協會的部分隊員(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今年56歲的段慶縣是都昌縣西源鄉人,是一名老漁民,曾從事捕撈40餘年。隨著禁捕退捕政策的實施,段慶縣從老漁民變身為「護魚員」。在成為「護魚員」之前,他還是一位擁有十年護鳥經歷的「護鳥員」。
  • 岸上新生活丨從野生魚館到曬魚長廊 六門閘上岸漁民撐起新產業
    在隔壁的自家後院裡,劉靜的父親劉平帶領3個上岸漁民,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剖魚、醃製、晾曬等各項風乾魚工序,母親則在門店口招待往來遊客選購商品。遊客們現場選購漁民製作的魚乾。今年58歲的劉平,在2019年底正式終結了30年的漁民生涯,靠著出色的風乾魚手藝,每天早上到海鮮市場購買新鮮魚,開始了新的「曬魚人」生活,女兒也從外地回家當起「網紅」。
  • 世代打魚,他們上岸後如何生活?
    長江禁捕由農業農村部牽頭抓總,發展改革委、公安部等12個部委共同全力推進。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現在長江禁捕情況如何,漁民們的生活怎麼樣,禁捕的重點難點又在哪裡呢?  三姑娘家是長江流域退捕上岸漁民的一個縮影。據統計,長江禁捕退捕涉及沿江14個省市,需退捕漁船11萬多艘,需轉產安置保障23萬多退捕漁民。在對退出捕撈作業的漁民進行資金補償和社會保障的同時,各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積極吸納上岸漁民參與生態農業、休閒旅遊等產業發展,推進完成上岸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的目標。
  • 長江禁漁十年,洞庭湖「連家船」漁民上岸覓新生
    「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以船為家,終日漂泊」是連家船漁民們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長江生態環境惡化,珍稀特有物種資源全面衰退,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無魚」等級。2019年,國家明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從2020年開始實行10年禁捕,以改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洞庭湖水域從2019年12月20日開始全面禁漁,比國家提出的時間點提前了11天。
  • 不賣不買不食長江魚 禁捕退捕在行動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推動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扎牢「市場銷售環節」這一關口,2020年11月20日上午,張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車站市場監管所召開了市場內水產品經營戶關於:「十年禁捕禁購禁售長江魚」的培訓會。
  • 長江流域重慶段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
    記者從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獲悉,2019年12月31日前,重慶水生生物保護區率先完成漁民退捕,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簡稱禁捕),包括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烏江—長溪河魚類市級自然保護區、酉陽三黛溝大鯢縣級自然保護區、合川大口鯰縣級自然保護區這4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嘉陵江合川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長江重慶段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 禁捕之後,長江刀魚密度猛增1倍
    最新監測成果發布——禁捕一年,江刀密度增了1倍多!江陰老漁民陳興法清晰地記得,2012年在長江,連著8天捕撈刀魚卻一無所獲,很多漁民那年都收成慘澹。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網下去總有1000多斤刀魚,在2000年左右一網也有十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