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了、魚多了、漁民有了新工作——四川宜賓禁捕退捕見聞

2020-11-23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成都10月30日電 題:水清了、魚多了、漁民有了新工作——四川宜賓禁捕退捕見聞

新華社記者 高健鈞

不久前,一段視頻在四川省宜賓市市民的手機上廣為傳播:晚上十點多,一群飄魚在金沙江江水中穿梭,在手電筒燈光照射下,魚群仿佛飄於水面,形成一道奇特的風景……

拍下這段視頻的,是當時在江面巡邏的宜賓市翠屏區農業農村局水產漁業站站長劉曉歡。他向記者介紹,飄魚有追光的習性,夜間易被發現,在長江和珠江等水系均有分布。「在此之前,由於過度捕撈,飄魚魚群已多年沒有在金沙江面出現了。」

有「萬裡長江第一城」之稱的宜賓位於金沙江、岷江、長江匯流地帶,魚類資源豐富,境內長江及其部分支流屬於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區域。2019年,宜賓在四川率先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退捕任務。截至目前,宜賓市禁捕退捕任務全面完成,退捕漁船630艘,上岸漁民共計1186名,轉產率100%;江河上漁船、漁網已實現全部清零。

長江上遊重要支流岷江流經宜賓市翠屏區菜壩鎮菜壩村。傍晚時分,村邊的岷江水緩緩流淌,一個小時之內,除一艘貨船悄然駛過,二十幾米寬的江面上再無其他船隻。「以前這個時候,漁船就都出動了,多的時候有二三十條,都在搶著捕魚,熱鬧得很。」菜壩村村民楊東(化名)指著眼前的江水說。

楊東曾駕著漁船,在家門前這片江上捕了20多年的魚,有一次因非法電魚,他還被執法人員當場查獲,受到相應處罰。那個時候,他怎麼也想不到,有「前科」的他會心甘情願棄船上岸,如今成為一名禁捕執法協查人員,每天騎著摩託車在江邊巡邏,一旦發現偷捕的船隻,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

「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經常來宣傳過度捕魚、電魚等做法的危害,那時候還不信,你看現在沒人捕魚了,江水清了不少,魚多了起來,環境改善特別明顯。」楊東說。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江禁捕退捕涉及四川4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和長江幹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大渡河等流域。退捕水域分布在四川全省18個市(州)、115個縣(市、區)。截至目前,四川全面完成長江流域退捕任務,回收處置漁船10257艘,退捕上岸漁民16480名。

「只有做好了漁民上岸的安置工作,讓他們安居樂業,才能為鞏固退捕成果、深化禁捕工作打好基礎。」宜賓市農業農村局水產漁業站站長陳永勝說。

近來,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永勝村村民王明均忙得不可開交,每天從早到晚整修自己的小院,裝修自家5間房間。作為一名從事捕魚行業20多年的老漁民,他和妻子退捕上岸後,在當地政府引導下開始自主創業,將自家打造成農家樂民宿。

「你看,這裡的環境多好,出門就是長江,又在古鎮裡面,到節假日遊客特別多,以後生意肯定不會差。」王明均說,自從上岸後,除了拿到退捕的15.9萬元補償款,當地政府每月還給他發放2000元過渡性生活補貼,生活不成問題;此外,他申請的15萬元貼息貸款也即將獲批。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初,四川開展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職業培訓2164人次,職業介紹9302人次,轉產就業12005人。此外,四川全省已參加社會保障的退捕漁民達14284人,佔總人數的86.67%,其中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4811人,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9473人。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初,四川開展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職業培訓2164人次,職業介紹9302人次,轉產就業12005人。此外,四川全省已參加社會保障的退捕漁民達14284人,佔總人數的86.67%,其中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4811人,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9473人。

相關焦點

  • 長江禁捕退捕獲階段性成效 23萬退捕漁民全面完成建檔立卡
    「以前網撒下去,黃辣丁、青波、草魚多的是,一天能捕上百斤。」四川合江縣蔣灣村漁民陳澱明說,在赤水河上打魚20多年,退捕後,他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聘為流域調查員。撒網、撈魚、觀察、拍照、記錄……上半年,陳澱明跟隨科研人員外出調查了40天,每天都拿到補貼,「啷個不比捕一天魚強喲!」「漁民有經驗,他們最清楚哪兒有魚。」
  • 禁捕退捕,漁民上岸開始新生活
    但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就想著多加練習,到時候開家小面點店謀生。」體格硬朗、面色黝黑的劉春生告訴記者。今年59歲的劉春生世代居住在湘江邊,有著30多年漁齡。他告訴記者,常寧地處湘江上遊,水域遼闊,漁業資源豐富,捕魚也就成了眾多江邊百姓賴以生存的路子。去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有關工作要求,常寧市全面實施禁捕退捕。
  • 聚焦時間節點目標任務確保按時保質抓好禁捕退捕工作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邵明亮)9月29日,四川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視頻調度會議舉行。記者在會上獲悉,截至9月28日,我省退捕漁船實現100%回收處置,退捕漁民100%退捕上岸。  會議指出,推動長江禁捕退捕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不但要退得出、安置好,今後還要穩得住、管得好。目前,我省長江禁捕退捕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地方財政保障力度不夠、執法隊伍建設力度較弱、設置公益性崗位較少、監管長效機制還需要進一步落實、社會保障未能全覆蓋等方面。
  • 【禁捕退捕】李長春到大鯨港鎮漁民社區走訪慰問上岸漁民
    12月14日,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李長春到大鯨港鎮漁民社區走訪慰問上岸漁民。看望慰問漁民李長春先後來到郭志景、龔小麗、卜林軍等上岸漁民家中,詳細了解他們的政策落實、收入來源、家庭生活等情況,並對他們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支持禁捕退捕工作表示感謝。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
  • 長江邊的「紅色驛站」,退捕漁民的新家園
    「禁捕令」頒布後,很多漁民就近上岸,兆豐派出所把對這些漁民的服務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予以推進。 12家企業工作人員現場擺攤,提供了辦公室文員、產品檢驗員、倉管、機修、普工等多種崗位。僅一下午,就有20餘名退捕漁民與用工單位達成了就業意向。
  • 共護一江魚 光明日報關注瀘州實行長江禁捕新模式
    新華社發  2.轉產「上岸」,破解「越捕越窮」困局  【案例】  前不久,四川南充市46歲的漁民陳志德將退捕轉產補貼投到與朋友合夥開的南充志德打撈有限公司,先後中標嘉陵江順慶段和高坪段的江面漂浮物打撈工作,從一名捕魚人變為清漂人。在湖南瀏陽,漁民們合夥成立了湘衛河道清理有限公司,承接了瀏陽河普跡段的河道保潔和垃圾清運業務,吸納了多名上岸漁民加入其中。
  • 打開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說,實施長江禁捕,既是破解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生物多樣性不斷降低的生態困境的客觀要求,也是打破原來「一家一戶」分散的競爭式捕撈導致的「公地悲劇」,改變漁民「下水無魚、上岸無地」生計困境的有效途徑,是為漁民長遠利益謀劃。禁捕之後,如何妥善做好漁民轉產安置,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成為十年禁捕令最大的民生考量。
  • 黃育文:樹牢責任意識搶抓時間節點,堅決完成禁捕退捕各項工作任務
    紅網沅江市分站10月12日訊(記者 艾陽)10月12日上午,沅江市委書記黃育文主持召開禁捕退捕工作推進會暨政策業務培訓會。市領導楊智勇、羅必勝、雷越毅、丁曉明、李益、高應良等出席。黃育文對全市各級各部門前段時間禁捕退捕工作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他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在思想上再發動,認識上再提高,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來,在全市上下迅速形成抓好禁捕退捕工作的良好氛圍。
  • 「長江野生魚」不能再吃了!仙桃開展長江禁捕退捕專項檢查
    野生、野魚等不能捕不能賣也不能做店名和廣告語!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工作專班 深入漁網市場、餐飲店、集貿市場等地 開展長江禁捕退捕專項檢查
  • 不賣不買不食長江魚 禁捕退捕在行動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推動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扎牢「市場銷售環節」這一關口,2020年11月20日上午,張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車站市場監管所召開了市場內水產品經營戶關於:「十年禁捕禁購禁售長江魚」的培訓會。
  • 「兩湖」禁捕之後
    但禁三個月、捕九個月,依然難以扭轉生態惡化趨勢。從今年1月1日起,兩湖從季節性禁捕轉向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開啟全面修復的新階段。湖面上不見了往年漁船出港、漁民下湖的熱鬧場景,取而代之的卻是處處悄然勃發的新生機。秋日的大通湖,水天一色,水草搖曳,湖鳥如精靈般掠過。
  • 江蘇漁民退捕轉產見聞:告別「水上漂」,打魚變護魚
    告別「水上漂」,打魚變護魚  昔日捕魚者,今朝護魚人。長江禁捕退捕以來,江蘇在嚴格落實禁捕要求的同時,多渠道推進漁民安置保障工作,積極幫扶職業漁民「轉業」,推動「生計漁業」向「生態漁業」轉變、「打魚」向「打工」轉變。
  • 太湖為什麼要退捕 我們還能吃上太湖魚嗎
    近期,為確保10月15日前保護區全面退捕,江蘇省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3個工作組,分赴太湖、洪澤湖等水域駐點督導。日前,為保護太湖水生生物資源、促進水域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第12號公告,決定於今年10月1日,收回太湖漁業生產者捕撈權,撤回捕撈許可,相關證書予以註銷。漁民們將依法獲得相應補償。
  • 太湖為什麼要退捕 我們還能吃上太湖魚嗎?
    近期,為確保10月15日前保護區全面退捕,江蘇省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3個工作組,分赴太湖、洪澤湖等水域駐點督導。日前,為保護太湖水生生物資源、促進水域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第12號公告,決定於今年10月1日,收回太湖漁業生產者捕撈權,撤回捕撈許可,相關證書予以註銷。漁民們將依法獲得相應補償。
  • 他曾在長江捕到一條200多斤的白鱘,如今與數十萬漁民一起上岸
    嚴正華的故事,折射了中國數十萬長江漁民正在經歷的生活巨變。今年,為保護生態環境,中國對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最遲將在2021年1月1日全面推行暫定為期10年的禁捕政策。根據沿江各地測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共涉及沿江10個省市的合法持證漁船11.3萬多艘、漁民近28萬人。
  • 十年禁捕,留住長江的微笑
    日前的長江流域禁捕和漁民安置保障工作視頻會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介紹,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率先實現全面禁捕,上海市全域、重慶市主城區等水域實現了全面退捕;5.69萬艘漁船完成退捕補償、證書回收、船網拆解,約12.8萬退捕漁民通過就業服務、生活補助、醫療社保得到妥善安置;長江口等重點水域非法捕撈行為得到遏制。
  • 禁捕之後,長江刀魚密度猛增1倍
    最新監測成果發布——禁捕一年,江刀密度增了1倍多!江陰老漁民陳興法清晰地記得,2012年在長江,連著8天捕撈刀魚卻一無所獲,很多漁民那年都收成慘澹。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網下去總有1000多斤刀魚,在2000年左右一網也有十幾斤。
  • 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類分級禁捕十年
    記者莫海暉報導:「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流域可以十年禁漁,應該有決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實施珠江流域十年漁業禁捕。」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珠海市政協副主席潘明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借鑑長江流域十年禁漁的做法,對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級分類十年漁業禁捕制度。
  • 湖南省常德市10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永久禁捕
    昨日,湖南省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在沅江、澧水河段開展了禁捕宣傳和清江行動。根據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的統一部署,我市所轄的沅江、澧水河段及洞庭湖水域將實行全面禁捕。其中,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全市10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永久禁捕;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我市所轄沅江、澧水河段及洞庭湖水域全面禁捕,禁捕期暫定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