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鈴子隨筆,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有美文等著你
發芽的心情
甜甜的媽
發芽是動詞,是指植物萌發成長的一種意識形態:種子受溫度溼度氣候影響,在適宜的條件下,開始萌發,種子的胚胎發育長大,突破種皮而出,發育成莖和葉,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發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發芽的心情是怎樣的?是初生嬰兒脫離母體的好奇感動和新生力量;是歷盡滄桑越過寒冬的勃勃生機和春的渇望;是迎接一輪火紅朝陽的滿懷期待和欣喜若狂……是春天,是愛情,是希望!事實上,事情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簡單,甚至可以說是殘酷的。一個親本生物體從具有繁殖能力的解剖點發育形成為一個相同生物體的新個體,必定經過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其過程是嚴格而痛苦的。種子,如果害怕埋沒,那它永遠不能發芽。小的時候,我和阿婆住在三元巷。一個幾進深的大院子裡住著四十幾戶人家,對門一家張大伯家是從農村進城的。張大伯一輩子在土裡刨食,對土地懷著深厚的感情,最見不得土地荒蕪。他在房前屋後種了兩畦蔬菜,又在門口的一口四眼井旁邊種了兩棵桃樹一棵梨樹一棵石榴。春天韭菜夏季蠶豆秋天毛豆冬天白菜蘿蔔,桃花紅梨花白石榴花紅豔半夏的,很是熱鬧!由此,我也親眼目睹了植物發芽的全過程。每當冬天過去,第二年春天來臨之前,張大伯就會拿把利剪,砍去那些長得過於密集又沒有生命力的樹枝。因為,一棵果樹的力量是一定的,樹的母體只有進行這樣一番割捨犧牲,來年的果實才能結得更加豐盈飽滿且質量上乘。被剪過枝條的地方往往會流淌白色的汁液,像樹木的血液,令人不舍。然而,當第一縷春風從山那邊吹來,幾乎是一夜之間,斷裂處都抽出了絨毛一般嫩黃的細芽。那是剛從果樹母體中孕育出的新生兒!剛面臨人世間,嬌嫩得像通體透明似的,只需一米陽光幾滴雨露。嫩芽抽長得特別快,見風就長,一天一個模樣。仿佛在感恩果樹母體的陣痛,又或者是補償那些放棄生命的兄弟姐妹,拚命讓自己儘快成長,那就是發芽的心情!果樹如此,人何嘗不是?有時候,我們遇到坎坷磨礪,必須剪去多餘的枝枝蔓蔓,也會流淌出像血液似的汁液,甚至受傷。如果怯懦了,等不到春天來臨就被嚴寒所淹沒了。只有懷著像小草發芽的心情的希望,才能越過滄桑迎來枝繁葉茂。試想一下,一個中年人,若是摔了一跤,他大多會「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戰戰兢兢,不敢輕舉妄動,完全喪失銳志。而我隔壁家的小弟,兩歲,剛學會走路,蹣跚學步,摔跤是常有的事。他從不氣餒,越挫越勇。為何?因為孩子純淨的心裡充滿了發芽的勇氣!跨過去,春天就在前方,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我們在很多名人著作裡不止一次地感受過這種力量:愛斯基摩人忍耐冰冷黑夜和寂寞,因為胸中藏著「鮮花在等待」的詩和遠方……上世紀七十年代朦朧詩代表人物食指以深刻的思想、優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詩句闡述了發芽的心情。那種殘忍的、固執的、痛苦的、傷痕累累的相信,痛苦現實中對未來堅定不屈的信念,就是發芽的心情最動人的內核。這個冬天特別漫長特別難捱!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儘管陰霾籠罩壓抑在心頭,我們仍然恪守明天的承諾。當春發起摧枯拉朽的集結號,揭開氤氳在蒼茫大地上的那件厚重棉襖,迎來噴薄而出的朝陽,我們就像花草般明媚地發芽了!今天是2月20號第二個拐點日,讓我們一起懷著發芽的心情期待吧!作者簡介:甜甜的媽媽,江蘇無錫人。愛好琴棋書畫詩酒花。投稿郵箱:ys2008a@126.com
編輯電話:15168967568
1350539920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