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社會結構特點是統治與被統治階級的二元性

2021-01-08 魚兒讀書會擺尾

奧斯曼帝國的被統治階級稱之為雷亞(Reaya,原意為牧人看守的畜群),包括商人、手工業者和農民等經濟活動的從業人員,他們承擔納稅義務,構成帝國的依附階級。被統治階級按照生活方式劃分為定居者與遊牧者;按照職業劃分為農民、工匠、商人和牧人;按照民族則分為突厥人、柏柏爾人、阿拉伯人、庫德人、塞加西亞人、亞美尼亞人、斯拉夫人、希臘人、猶太人等;按照宗教劃分為穆斯林、基督徒和猶太教徒。

非穆斯林不得擔任政府官職,不承擔兵役,不得分享國家權力,還得繳納人頭稅。奧斯曼帝國規定,不同的社會階級身著不同的服飾,以便相互區分,其中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不得身著相同的服飾,不同的宗教群體居住在城市的不同區域,農民和工匠不得身著華麗的服飾。

奧斯曼帝國社會結構的特點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二元性。土耳其著名的社會學家謝裡夫·馬爾丁認為,「奧斯曼帝國的社會結構很好地反映了中心與邊緣之間的分裂。」在這裡,馬丁將「中心」與「國家」等同,他認為,「中心」指的是「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邊緣」指的是被排除在國家之外的人。奧斯曼帝國社會形成二元結構的原因在於素丹的中央集權。

軍事採邑制有助於維護素丹的集權,使素丹免受世襲貴族的威脅。帝國土地所有制稱為蒂瑪制,這是素丹向軍事貴族賜封土地的制度,但前提條件是軍事貴族要為素丹提供兵役。西帕希是封邑的持有人,是國家必不可少的僕人,而不是各省份具有獨立權力的世襲貴族。由於封地是非世襲的,西帕希只有土地收益權,而沒有土地所有權。西帕希的生計來源於向農民徵收的什一稅。作為接受土地的回報,西帕希會在當地戰時徵兵以滿足帝國軍隊的需要。西帕希對農民的管轄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卡迪的制約,因為卡迪負責鄉村的司法審理。

相關焦點

  • 印度被伊斯蘭統治了六百多年,為何沒有伊斯蘭化?這三點是關鍵
    基本上只要是受到伊斯蘭統治的區域,都會伊斯蘭化,最典型如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區域,還有我國的新疆地區,都被伊斯蘭化了。但是印度被伊斯蘭統治了600多年,為何卻沒有伊斯蘭化呢?主要原因有三點。從印度歷史來看,印度有兩個王朝是伊斯蘭王朝,分別是德裡蘇丹國時期,還有莫臥兒王朝時期。
  • 伊朗二元政治結構的穩定性
    伊朗政教合一政治體制架構,由宗教和世俗兩套權力機關組成,具有傳統宗教政治與現代民主政治二元結合的特徵。在二元體系下,權力機關相互制衡和功能重疊既有利於維護政權穩定,但同時帶來低效。因此,伊斯蘭政權長期面對體制危機和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但在過去幾十年裡伊朗長期保持社會政治秩序相對穩定。
  • 為何農耕漢王朝無法真正統治草原,看懂草原的統治邏輯就明白了
    所謂郡縣制,就是將帝國子民以「戶」為單位進行編制,由龐大的官僚體系直接統治。實行郡縣制的好處是,非常容易進行人口數量的統計和田稅的徵收。因為,在中國古代的農耕社會,農民佔據了人口的絕大多數,農民們世代以耕作土地謀生,失去土地就意味著失去了生存的手段啊。因此,只要掌握了土地,統治者也就控制住了農民。
  • 「帝國」概念的獨特標本:奇怪的奧斯曼帝國
    ,繼承了帝國的官僚制度、政治生態、生活習慣,現在巴爾幹及周邊地區的紛爭,也可以溯源至奧斯曼帝國統治和分崩離析帶來的副作用。我們必須承認,奧斯曼帝國的「結構」是成功的。從十四世紀開始,在拜佔庭帝國的眼皮底下,奧斯曼由一個小公國崛起為涵蓋巴爾幹的地區勢力,並建立起一套高效的集權統治制度,帝國以此為基礎,逐漸擴大,大到有了圍攻君士坦丁堡的實力,並在徵服拜佔庭之後,又開啟了一系列向外徵服的行動,最終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 韋民:英式殖民統治有哪些獨門絕技?
    普遍來看,英式殖民統治對前殖民地國家的政治進程具有相對積極的後繼效應。與歐洲其他殖民者的殖民統治相比,英國的殖民統治有自身特點。直接統治與間接統治相結合的實用主義、自由經濟政策、較為健全的行政制度和普通法體系、自然同化的文化政策和非殖民化過程中的政治協商策略是英國殖民統治過程的主要特徵。第一,英式殖民統治更具現實性和靈活性。
  • 「多城市國家」尼德蘭,革命前曾被「它」專制統治,慘不忍睹!
    「多城市國家」尼德蘭,革命前曾被「它」專制統治,慘不忍睹!「尼德蘭」荷蘭文意為低地,指馬斯河,萊茵河,些耳德河下遊及北海沿岸一帶的低洼地區範圍大體相當於今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實力雄厚,社會繁榮,對西班牙依賴較少,所以在後來反西班牙鬥爭中,態度比較鮮明,立場較為堅定。在南方各省,弗蘭德爾和不拉奔早在14世紀就出現了最初的手工工場,到16世紀,毛,麻紡織、冶金、印刷等部門手工工場已十分發達,毛紡織從原料到產品銷售都靠國外市場,主要為西班牙和英國,南方農業除弗蘭德爾、不拉奔廢除農奴制外,其餘各省農奴制仍存在。
  • 社會學人說|邱澤奇:你是如何到目前的社會地位
    只有他提出了社會結構的問題。馬克思把社會分成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在工業化早期,也叫做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這是兩個對立的階級。他預言了當資本主義高速發展後,一定會有一個新的階級出現,即共產主義。之後的社會學家們也不是都願意去討論社會結構,但是社會結構卻成為社會學不可越過的一個議題。當前市場上社會學教科書中的社會結構的概念都讓人一頭霧水,那些概念太複雜,太晦澀。
  •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社會意識具有複雜的結構,根據不同角度可以將意識劃分為個人意識和群體意識、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以及作為上層建築的意識形式和非上層建築的意識形式。屬於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式稱為社會意識形態,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它們從各自不同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質上是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意識形態,因而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
  • 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統治階級意志的反映 D.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反映  8.劃分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根本標準是  A.是否承認階級鬥爭  B.是否承認社會歷史的規律性  C.是否承認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  D.是否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9.制約人的行為和動機的根本條件是  A.傳統意識 B.階級關係  C.
  • 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人類能統治地球多少年呢?
    作者:石蘭 在地球上,生物可以說具有一個明確的進化歷程,對於恐龍來說,主要生活在「中晚三疊世至白堊紀末」,而最近看到不少人在問這樣的一個科學問題,那就是「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人類能統治地球多少年呢?」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不能說所有的恐龍都是這個樣子。
  • 假如一頭豬統治了世界——動畫片《動物莊園》觀後感
    文/於凡諾一頭豬統治了世界,這件可怕的事就發生在某地一個農場,一群動物竟然聯合起來,趕跑了主人。它們獲得了自由,然後推選了一頭豬做首領,於是一頭豬開始統治這個世界。這不是昨晚的夢,一頭豬統治了世界,這是一部成人動畫片,名字就叫做《動物莊園》。以英國小說家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莊園》為藍本改編拍攝。
  • 暴漲的比特幣、特斯拉與被程式設計師統治的世界
    4、只是需要通知大家; 5、過去、現在、未來,進化的滯後; 6、性、被尊重、食物,人類的三大需求; 7、成為程式設計師或者被程式設計師統治的宿命。
  • 南非白人統治時期,不斷發展起來的民族解放事業增強了非洲人意識
    白人統治時期,南非的非洲人既可分成不同的社會階級,亦可分為不同的民族群體,但兩種類型的劃分彼此對立。與社會階級關係相比,民族關係的重要性次之。非洲人說班圖語,保留其非洲文化特徵,他們基本上屬所謂的部族。
  • 美國以「民主」之名掩飾其極權統治,美國是最不民主的國家
    這場抗議「種族歧視」的運動,實質是「階級分化」導致的結果。美國底層民眾借這次抗議宣洩對社會,對國家的不滿!美國的貧富差距懸殊,貧富的差距導致了教育的差距,美國的大學、美國的私立中學(教育資源甩公立學校幾條街),學費高昂,是許多家庭所無法承受的。在美國,不要相信「努力可改變命運」,在美國只要你父母有錢有勢,你就能上一個好大學。
  • 新時期新世紀中國社會文化的結構、特點和發展方向
    所謂新時期新世紀中國社會文化的結構、特點和發展方向,即站在新世紀初的歷史時間點上考察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的文化結構、特點、實質以及發展方向。 一、新時期新世紀中國社會的文化結構 新時期新世紀的中國文化的基本結構主要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近代以來資民主革命文化(分為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歷史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文化、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文化、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文化、小農小市民文化以及半資本主義文化七個部分構成。
  • 趙丁琪:階級問題變成種族問題,難怪美國黑人找不到出路——與林垚...
    但在這種討論中,左翼的「階級政治」明顯處於缺席狀態。事實上,沒有「階級政治」的視野,就無法真正理解「身份政治」。 一 許紀霖老師在對談中指出,從19世紀到現在,西方社會經歷了一個從「公民政治」到「階級政治」、再到「身份政治」的話語變遷。
  • 中國網絡文學的二元性
    表層描寫與深層內容的二元性  從目前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來看,商業網絡文學是主流,這是我們評價網絡文學的一個基本前提。網絡社會生成了不同於傳統社會的生存體驗,不同於傳統媒介,網絡媒介是可生存的媒介,人們可以生活在網上,形成虛擬人生、第二人生,這種生存並不只是想像性的,而是具有操控性、實感性與參與性,因此不能從工具意義上理解網絡媒介,它是本體意義上的存在,深刻影響與形塑了現代人的意識結構。
  • 奧斯曼帝國:橫跨六百年的帝王將相、外交、軍事
    為派屈克·貝爾福的《奧斯曼帝國六百年》這樣一部傾向於通俗性的通史作品寫評論,不免有些困難,因為不易找到切入點。這類作品往往跨度很大,雖然涉及的只是一個帝國,但奧斯曼帝國畢竟是一個有六百多年歷史的朝代,其在時間跨度、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和成份的多樣性方面,遠遠超過了秦統一以來的任何一個中國王朝。
  • 量子探略——量子人淘汰人類統治大地
    量子探略——量子人淘汰人類統治大地 如此,在量子心理學看來,意識是可觀察的、定域性的和現實性的存在, 類似於量子的「粒子」的一面;而無意識則是未被觀察的、非定域性的和潛在的, 類似於量子「波 」的一面 。這樣, 意識與無意識就是人的心理的 「波粒二象性 」。從意識本身來看,它也具有 「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