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他利嗪治療糖尿病和近期心力衰竭惡化患者可改善臨床預後

2021-01-21 科學網

索他利嗪治療糖尿病和近期心力衰竭惡化患者可改善臨床預後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22:46

美國布列根和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Deepak L. Bhatt團隊研究了索他利嗪治療糖尿病和近期心力衰竭惡化患者的療效。2021年1月14日,該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可降低穩定型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或心血管原因死亡的風險。然而,SGLT2抑制劑在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發作後立即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

研究組進行了一項多中心、雙盲試驗,在該試驗中,招募因心力衰竭惡化而最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將其隨機分配,分別接受索他利嗪或安慰劑治療。主要終點是心血管原因死亡和住院以及因心力衰竭而緊急就診(包括初次和後續事件)的綜合結局。

研究組共招募了1222例患者,其中索他利嗪組608例,安慰劑組614例,中位隨訪時間為9.0個月。有48.8%的患者在出院前服用首劑索他利嗪或安慰劑,51.2%在出院後2天內服用。索他利嗪組的患者中發生了245個主要終點事件,安慰劑組有255個。索他利嗪組的主要終點事件發生率為每100患者年51.0件,顯著低於安慰劑組的76.3件,風險比為0.67。

索他利嗪組心血管原因死亡率為每100患者年10.6例,安慰劑組為12.5例,風險比為0.84;索他利嗪組全因死亡率為每100患者年13.5例,安慰劑組為16.3例,風險比為0.82。索他利嗪組的腹瀉和嚴重低血糖發生率分別為6.1%和1.5%,均顯著高於安慰劑組(3.4%和0.3%)。索他利嗪組和安慰劑組中低血壓患者分別佔6.0%和4.6%,急性腎損傷患者分別佔4.1%和4.4%,差異均不顯著。在根據首次給藥時間分層的預先指定的亞組患者中,索他利嗪的臨床益處一致。

總之,對於患有糖尿病且最近心力衰竭惡化的患者,在出院前或出院後不久開始使用索他利嗪治療,與安慰劑相比,可顯著降低心血管原因死亡、住院和因心力衰竭就診的風險。

附:英文原文

Title: Sotaglifloz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Recent Worsening Heart Failure

Author: Deepak L. Bhatt, M.D., M.P.H.,, Michael Szarek, Ph.D.,, P. Gabriel Steg, M.D.,, Christopher P. Cannon, M.D.,, Lawrence A. Leiter, M.D.,, Darren K. McGuire, M.D., M.H.Sc.,, Julia B. Lewis, M.D.,, Matthew C. Riddle, M.D.,, Adriaan A. Voors, M.D., Ph.D.,, Marco Metra, M.D.,, Lars H. Lund, M.D., Ph.D.,, Michel Komajda, M.D.,, Jeffrey M. Testani, M.D., M.T.R.,, Christopher S. Wilcox, M.D.,, Piotr Ponikowski, M.D.,, Renato D. Lopes, M.D., Ph.D.,, Subodh Verma, M.D., Ph.D.,, Pablo Lapuerta, M.D.,, and Bertram Pitt, M.D.

Issue&Volume: 2021-01-14

Abstract:

Background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SGLT2) inhibitors reduce the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for heart failure or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 among patients with stable heart failure. However,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GLT2 inhibitors when initiated soon after an episode of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are unknown.

Methods

We performed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trial in which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ho were recently hospitalized for worsening heart failur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sotagliflozin or placebo. The primary end point was the total number of deaths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 and hospitalizations and urgent visits for heart failure (first and subsequent events). The trial ended early because of loss of funding from the sponsor.

Results

A total of 1222 patients underwent randomization (608 to the sotagliflozin group and 614 to the placebo group) and were followed for a median of 9.0 months; the first dose of sotagliflozin or placebo was administered before discharge in 48.8% and a median of 2 days after discharge in 51.2%. Among these patients, 600 primary end-point events occurred (245 in the sotagliflozin group and 355 in the placebo group). The rate (the number of events per 100 patient-years) of primary end-point events was lower in the sotagliflozin group than in the placebo group (51.0 vs. 76.3; hazard ratio, 0.6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52 to 0.85; P<0.001). The rate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 was 10.6 in the sotagliflozin group and 12.5 in the placebo group (hazard ratio, 0.84; 95% CI, 0.58 to 1.22); the rate of death from any cause was 13.5 in the sotagliflozin group and 16.3 in the placebo group (hazard ratio, 0.82; 95% CI, 0.59 to 1.14). Diarrhea was more common with sotagliflozin than with placebo (6.1% vs. 3.4%), as was severe hypoglycemia (1.5% vs. 0.3%).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hypotension was similar in the sotagliflozin group and the placebo group (6.0% and 4.6%, respectively), as was the percentage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4.1% and 4.4%, respectively). The benefits of sotagliflozin were consistent in the prespecified subgroups of patients stratified according to the timing of the first dose.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recent worsening heart failure, sotagliflozin therapy, initiated before or shortly after discharge,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lower total number of deaths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 and hospitalizations and urgent visits for heart failure than placebo.

DOI: 10.1056/NEJMoa2030183

Sourc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30183

 

相關焦點

  • Procoralan(R) 顯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哥德堡大學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教授、 SHIFT 聯合主席 Karl Swedberg 表示:「改善生存質量和減輕患者的痛苦是治療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目標。」然而,目前包括β-受體阻滯劑在內的可延長生命的心力衰竭處方藥只能小幅度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利尿劑等能夠大幅度提高生活質量的藥物並不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 2020 CHDC|黃峻教授: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治進展與思考
    黃峻教授介紹,射血分數中間範圍型心衰患者(HFmrEF)未來臨床事件風險將進一步增加,這點是較明確的。對於心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指標並非隨時間變化而「靜止不動」,這便意味著,HFmrEF患者LVEF數值也許是由較高或較低值演變而來,那麼在臨床特徵及預後方面,不同類型的HFmrEF患者臨床特徵及預後有何差異?
  • 索格列淨/SOTAGLIFLOZIN治療糖尿病患者結果如何?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報導,2019年全球約4.63億成年人患糖尿病,預計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達到7億。雖然糖尿病治療市場競爭激烈,但隨著糖尿病患病率不斷攀升和合併症的進行性發展,糖尿病治療市場仍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尤其是可以同時提供血糖和非血糖益處的治療方法還不夠理想。
  • 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急診臨床實踐指南(2017)發布!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常見急症,常危及生命,必須快速診斷和緊急搶救治療。中國醫師協會急診分會組織相關專家複習國內外相關學術文獻,反覆討論,制定了《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急診臨床實踐指南(2017)》。AHF的最初診斷(疑診)大多是基於以呼吸困難為突出臨床表現而開始的。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明顯改善預後。
  • Science子刊:抑制HDAC有望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
    其他三種類型是右側心力衰竭(心臟右側負責將血液泵入肺部,因而富含氧氣)、舒張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和收縮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無論哪種類型,症狀都可包括腳和腳踝腫脹、與運動無關的呼吸急促以及平躺時呼吸困難。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和奧地利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解決與HFpEF有關的問題。
  • 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新方法:哪些藥物有希望?|EHJ綜述
    儘管在過去幾十年中,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預後得到改善,但很多患者使用現有的治療方法仍然會進展為晚期心衰,因此需要新的治療方法來改變這一現狀。EHJ發表的一篇綜述討論了HFrEF治療的最新進展,並對未來方向進行了展望。作者認為,HFrEF治療在未來擁有更大的希望。
  • 譽衡磷酸肌酸獲《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推薦
    中訪網訊 《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日前正式發布,《指南》在慢性HFrEF藥物治療中指出:「心肌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在心衰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一定作用,有研究顯示使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謝的藥物,如磷酸肌酸等可以改善患者症狀和心臟功能,改善生活質量。」
  • 兩篇NEJM論文表明索格列淨安全有效地治療伴有慢性腎臟疾病或近期...
    如今,由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由萊斯康製藥公司(Lexicon Pharmaceuticals)贊助的兩項大型臨床試驗(分別稱為SCORED和SOLOIST),為糖尿病伴有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以及糖尿病伴有近期心力衰竭惡化的患者增加了新的獲益證據。在這兩項配對的臨床試驗中,由布萊根婦女醫院心臟病學家Deepak L.
  • 糖尿病患者福音:幹細胞改善糖尿病效果已被證實!
    在2型糖尿病中,導致胰島素抵抗的具體原因還需要進一步解示。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1)運動療法。研究發現,通過增加運動量,有利於改善人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能力;而且通過運動,有利於降低體重和脂肪,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 研究表明:高血壓合併COVID-19患者不應停止ACEI/ARB治療
    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ARB)在內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抑制劑是治療動脈高壓、心力衰竭和慢性腎臟疾病的最廣泛的處方藥種類之一,其對高血壓合併COVID-19患者有何影響?這一問題的答案,對臨床工作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 抗壞血酸(維生素C)可改善腎病患者預後?
    而氧化應激和炎症是CKD患者的常見問題,不僅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還是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獨立相關因素。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一種內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劑,與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內皮功能受損和預後不良相關。研究表明,ADMA水平升高與全因死亡率和/或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相關。
  • 另一個視角看糖尿病患者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風險的關係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與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增加的關係已經被諸多研究證實,但近年來一系列旨在通過強化血糖管理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的臨床試驗未能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結局,甚至增加了死亡率,這使得臨床決策成為一種艱難的抉擇。
  • 表觀遺傳學的改變可對 AML 患者預後產生影響
    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並確定新的治療靶點很重要; 檢測AML患者表觀遺傳學的改變和預後相關的基因信息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急性髓系細胞白血病(AML)的分子危險分層主要依賴遺傳標記物。然而,表觀遺傳學的改變(包括:DNA甲基化,基因表達失調)可能會對患者的預後產生影響。為此,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了整合DNA甲基化和基因相關信息對AML患者臨床預後是否有關係。該研究發表於2013年12月30日在線出版的《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 SGLT-2抑制劑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結局
    SGLT-2抑制劑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結局
  • 拜耳Finerenone用於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
    這次公布的FIDELIO-DKD III期臨床研究是目前為止在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的最大規模III期臨床項目中的一部分,另外一個項目FIGARO-DKD研究目前尚在進行中,其目的是評價在標準治療基礎上,與安慰劑相比Finerenone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與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重症監護病房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預後危險因素分析
    一些研究表明,影響感染性休剋死亡的因素很多,如早期不恰當地使用抗菌藥物、延遲抗菌藥物治療、疾病的嚴重程度、低蛋白血症、持續的高乳酸血症和免疫缺陷等[5,6,7,8,9]。老年患者基礎疾病多,如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腎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腫瘤等,器官功能容易出現異常,發生感染性休克時病情會更加嚴重,治療也更加困難。
  • 薑黃素治療新冠患者首個臨床試驗結果出爐
    如果發生感染惡化,則將患者排除在試驗之外,並根據可用指南進行治療。這裡必須要聲明,只有保證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基線期條件大致相同,才能準確衡量治療方案是否有效。Comparison(C)這裡要看與治療組相對應的組別是什麼樣的。很顯然,這裡沒有用另一種治療方式,只是安慰劑對照。
  • 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可降低新冠肺炎和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對於新冠肺炎來說,糖尿病是一種重要的共病。 「即使在糾正了年齡、性別、種族、肥胖、高血壓、慢性腎病和心力衰竭之後,這種有益的影響依然存在,」UAB綜合糖尿病中心主任、這項研究的負責人、醫學博士阿納特·沙列夫(Anath Shalev)說。
  • 阿斯利康Forxiga:將腎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或腎臟...
    數據顯示,Forxiga對主要複合終點具有統計學意義和臨床意義的效應:在2-4期CKD且尿蛋白排洩增加(有或無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在聯合標準護理的基礎上,與安慰劑組相比,Forxiga治療組腎功能惡化和心血管(CV)或腎臟死亡的相對風險顯著降低39%(p<0.0001)、絕對風險降低(ARR)為5.3%。
  • 【熱點文章】郝玉明: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植入指徵與術後管理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到來,心血管病疾病負擔越來越重,心力衰竭患者越來越多,心力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死亡率高,是目前心血管領域的難題。近年來已經證明,心力衰竭的預後與心臟的不同步收縮相關,心電圖QRS越寬,患者預後越差。使用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即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三腔起搏器,改善房室之間和心室之間的同步性收縮,不僅可以改善生活質量,也可改善預後,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