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的日子。
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
做些什麼才不辜負好時光呢?
京呈小編提醒您到日壇公園看一看。
今天,第十三屆「春分·朝陽」文化節在日壇公園開幕。
在這兒不僅可以踏青賞景兒,還能參加大型非遺群眾文化活動、感受老北京的「非遺」文化項目,和家人一起體驗豎雞蛋、粘三角、抓羊拐、推鐵環等充滿年代感的趣味活動。
△「春分到,蛋兒俏」,「立雞蛋」比賽人氣很旺。
除了豎雞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也是「春分·朝陽」文化節連續13屆的保留項目。文化節上,朝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了3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亮相,讓居民近距離接觸、了解傳統文化。在非遺互動區,手工藝人現場展示面人、皮影戲等傳統非遺製作工藝及技藝,並邀請遊園群眾參與體驗,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手工藝人現場展示面人,吸引不少人圍觀。
與此同時,豐臺區盧溝橋鄉郭莊子農時薈·春分季活動也拉開帷幕,本次活動以「春天的故事」為主題,融合農耕文化和盧溝橋鄉特有的村情鄉愁,就地取材搭建農業科普平臺。
△現場設有春花、春菜、春耕等圖片展示供遊客了解春耕知識。
活動邀請親子家庭身穿漢服頌古詞、體驗農耕識春菜,在文學朗誦、操作實踐、娛樂遊戲中了解、體會農耕知識和鄉情文化。在「小農夫之旅」農桑親子體驗區,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學種招牌菜,感恩黃土地,體驗農耕樂趣,學習農耕文化。
據了解,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在城市化轉型中,郭莊子村堅持以「惠民便民」為宗旨,自2016年9月起,結合傳統農耕文化和地區特色,打造了「農時薈」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平臺,並結合「二十四節氣」舉辦各種系列活動。以普及農耕文化、留住鄉情村愁為主旨,先後開發出「郭莊子老嚼穀兒」老北京特色文化美食,農桑科普知識親子體驗等文化產品。
為更好的服務周邊居民,郭莊子村成立了始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搭建了「農時薈·始之」網上便民商城,完善了線上線下「農時薈」的便民惠民服務體系,做到線上線下優勢互補,在滿足百姓物質生活的同時,進一步豐富精神文化需求,並致力於將「農時薈」打造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典範。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小夥伴們麻利兒起來,莫負好春光!
來源:京呈
攝影:潘之望 吳鏑
監製:李繼輝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