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重走威爾遜之路科學考察日記04

2021-03-04 健康快樂生活之路

1910年6月4日威爾遜從宜昌出發,第一站到達三遊洞。這是我們今天要考察的地點。2018年8月1日,我們從武漢出發,一路向西開始了重走威爾遜之路。早上八點在武漢長江傳媒大廈集合,出發前儘管天氣炎熱,我們熱情依舊,身穿公司為我們精心準備的服裝一起合影。九點準時出發,車上我們討論著考察計劃,對旅途充滿著期待,嚮往著沿途的美景,憧憬著遇見那些盛開的花兒。

全體考察隊員合影(2018.8.1於武漢)

 

從武漢出發經過4個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第一站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著稱的宜昌,來到了「巴楚文化」交融之地。下車的那一刻,長江水和著秀美的俊峰迎面而來,讓人從武漢燥熱的環境中逃離出來,回到了大自然母親的懷抱。我們一行人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地清秀俊美的山河風光、溫和氣候和當地名不勝數的小吃及熱情好客的當地居民。

三峽風光(2018.8.1於宜昌三遊洞景區)

第一站三遊洞是威爾遜之路的出發地,在這裡,威爾遜發現了巴蜀報春,三遊洞是三峽地區最負盛名的文化古蹟之一,因唐宋兩代分別有三位詩人和文學家來此遊歷並留下詩文而得名。三遊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擊,飛珠濺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頂的至喜亭,西眺可見大江雄姿;在那峰巒疊嶂之中,長江像一把利斧,闢開一線通道,直瀉西陵峽口,激流咆哮,破門而出,流經三遊洞旁,則水勢轉平,江面豁然開闊,呈現險夷交替之奇觀。

                       

姚崇懷教授、潘延賓副教授、桂柳柳工程師等人拍攝野地鍾萼草(2018.8.1於三遊洞入口)    

我們的考察沿長江支流下牢溪岸邊到長江邊圍繞三遊洞景區走了一圈,歷經2個小時,我們欣賞著美麗如畫的風景,觀察豐富的園林植物資源。此地海拔較低,沿途植物均為常見種類,拍攝到的有榔榆、蠟梅、牡荊、宜昌莢蒾、中華秋海棠、裸芸香、美登木、川鄂爬山虎、赤匏、掌裂草葡萄、爬藤榕、常春油麻藤、黃堇、凹葉地錦、鐵線蕨、烏蕨、貫眾等,而巴蜀報春由於花期已過,我們並沒有發現。其中爬藤榕為本地最為常見的藤木植物之一,可應用與園林中垂直綠化。

潘延賓副教授、姚崇懷教授、路凱生等老師觀察爬藤榕(2018.8.1於三遊洞)

在三遊洞印章園一角偶遇一場獨具地方特色的小曲節目,很遺憾時間所限,我們沒有能夠入園一觀,該節目有一個很符合地方景色的名字——風華絕代。晚餐在黑魚郭我家酸菜魚餐館,我們終於體驗到了當地飲食及所說的酸、辣、鹹味。總之,此地景美,食美,氣候美,給我們一行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

路凱生老師拍攝三遊洞景觀(2018.8.1於三遊洞)

相關焦點

  • 遊記 | 深入高黎貢山,重走遠徵軍之路
    這次,我們重走高黎貢緬懷先烈,展望未來—— 徒步中國 · 高黎貢南方絲綢古道——高黎貢山上有保存完好的公元前四世紀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也被稱為古四川-印度之路。▲《徒步中國》高黎貢山重走遠徵軍之路兩天徒步45公裡
  • 極地徵途:中國首次南極科學考察
    我國的南極考察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鄂棟臣教授在考察初期即四度出徵,參與並見證了中國極地考察事業從無到高、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是公認的「中國極地測繪之父」。30多年後的今天,在社會各界的強烈期待中,鄂教授終於同意將自己塵封多年的科考日記整理出版。
  • 北緯30度的又一個秘境,跨越橫斷山脈、重走金珠瑪米之路
    跨越橫斷山脈、重走金珠瑪米之路2019第五屆「跨越橫斷山脈、重走金珠瑪米之路」暨中國旅遊大咖「走進西藏康巴江達」的活動正式拉開帷幕。蒞臨本次開幕式的有當地領導及川渝地區旅行社及自駕俱樂部老總以及全國各地旅遊界人士。
  • 「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平潭啟航
    「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平潭啟航東南衛視《揚帆走「海絲」》全景呈現4月20日上午9點整,「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啟航儀式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東澳碼頭舉行。
  • 威爾遜:社會生物學的誕生
    Wilson,1929~)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1929~)是美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威爾遜曾獲多項科學獎項,包括美國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能涵蓋的科學領域所頒發的克拉福德獎和兩次普立茲獎。
  • 科考視頻:2019伊洛瓦底江流域科學考察(六)/劉勝祥/難忘的科學考察歲月16/20200606
    在結束騰衝至瑞麗的考察後,科考隊一路向東北方向邁進,經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龍陵縣,繞了一圈又回到了保山,盼來了期待已久的高黎貢山之行。
  • 70周年 | 紅軍後人挺進高海拔重走長徵路,關心革命老區發展
    【編輯/王梅梅 統籌/劉姝蓉】近日,紅軍西路軍研究工作委員會30多位紅軍後代重走長徵路。一行人從甘肅蘭州出發,先後考察了隴西縣、岷縣臘子口、宕昌縣哈達鋪鎮、通渭縣榜羅鎮、會寧縣、靜寧縣界石鋪鎮、隆德縣六盤山,後抵達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將臺堡和同心縣等多處革命聖地,歷時一周左右。
  • 威爾遜電流鏡
    2   MOS結構威爾遜在威爾遜鏡中,存在較長的反饋路徑,這對於較高的頻率可能有是潛在的問題。  3. 對於電壓裕度,cascode可以用更加簡單的偏置辦法來降低對電源的需要。詳見《cascode理解及其偏置方法》。
  • PNSO恐龍世界藝術大展:創造霸王龍威爾遜高雄站開幕
    2017 年 1 月 20 日,「 PNSO 恐龍世界藝術大展——趙闖和楊楊的科學藝術世界:創造霸王龍威爾遜」在臺灣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益鳥科學藝術、啄木鳥科學藝術小組和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聯袂主辦
  • 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談人文科學的重要性 | 書摘
    -1編者按: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哈佛大學昆蟲館榮譽館長愛德華·威爾遜是社會生物學的主要開創者和國際生物學界翹楚,被稱為「社會生物學之父」。《人類存在的意義》延續威爾遜一貫的對生物多樣性未來出路與方法的探索,關注生物多樣性的悠久歷史與全球物種滅絕的問題。近年,威爾遜的《知識大融通:21世紀的科學與人文》被譯介到中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融通各個學科、辨別和重組信息、進行嚴謹思考並做出明智決策的重要性再次被廣泛討論。
  • 重走玄奘路特稿:阿格拉城看「世遺」
    重走取經路組委會也安排參觀一些玄奘之後的建築,以開闊視野。 14日晚上,考察隊伍到達德裡南邊的古城阿格拉。15日,隊員們遊覽了印度建築藝術的瑰寶泰姬陵(如圖)等。從16世紀到18世紀,阿格拉一直是印度首都。這裡有3處世界遺產,讓我們大飽眼福。
  • 「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開賽 2000多名EMBA隊員角逐戈壁
    「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開賽 2000多名EMBA隊員角逐戈壁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呼雙鵬  2015年05月23日10:59 (呼雙鵬 攝) 人民網瓜州5月23日電(呼雙鵬)22日,第十屆「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在甘肅省瓜州縣鎖陽城鳴槍開賽。本屆戈壁挑戰賽有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及歐美地區40餘所商學院的2000多名EMBA隊員,在戈壁灘上展開四天三夜的激烈角逐,徒步穿越112公裡無人區。
  • [公告]開立醫療:關於上海威爾遜光電儀器有限公司、上海和一醫療...
    [公告]開立醫療:關於上海威爾遜光電儀器有限公司、上海和一醫療儀器有限公司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鑑證報告 時間:2019年04月24日 19:16:29&nbsp中財網 二、業績承諾情況 根據本公司與威爾遜公司、和一醫療公司原股東南平軒盛、南靖軒盛籤訂的《深圳開立生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南平軒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靖軒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黃新關於上海威爾遜光電儀器有限公司、上海和一醫療儀器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以下簡稱股份轉讓協議),威爾遜公司、和一醫療公司原股東南平軒盛
  • 中國首次遠徵北極點科學考察隊與讀者重溫激動人心時刻 傳遞民族...
    1月12日,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全新力作《1995,中國北極記憶——中國首次遠徵北極點科學考察紀實》讀者分享會在北京舉行。《1995,中國北極記憶——中國首次遠徵北極點科學考察紀實》由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真實記錄了中國北極科學考察先行者之路本書詳細記錄了1995年我國首次遠徵北極點科學考察的發起、組織、實施的過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產生的重大影響,由當事人撰寫的回憶文章以及附錄組成,附錄部分由遠徵北極點日記、相關文檔及中國首次遠徵北極點考察掠影三部分
  • 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如何推動人類的演進?《創造的本源》發人深思
    20世紀70年代,威爾遜出版了三本其學術生涯中的重要著作——《昆蟲的社會》《社會生物學》和《論人的本性》。在這三本書中,威爾遜闡述了一個觀點:基因不但決定了我們的生物形態,還幫助塑造了我們的本能,包括我們的社會性和很多其他個體特徵。這些著作迅速提升了威爾遜的學術影響力,也招致了大量激烈的批評。一時間,鮮花與板磚齊飛。
  • 專訪蔡雋思:港青懷包容之心 重走範長江之路
    值此歷史時刻,由香港《大公報》發起的「範長江行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香港各大學傳媒學子重走當年《大公報》記者範長江的採訪之路,近距離感受祖國大江南北的變化發展。
  • 改進型威爾遜恆流源電路圖介紹
    打開APP 改進型威爾遜恆流源電路圖介紹 發表於 2018-02-05 16:01:21 下圖為基於PNP管的威爾遜電流源電路
  • 薦書丨愛德華·威爾遜文集(套裝共6冊)「享書社」
    #享書社小說精選#愛德華·威爾遜文集(套裝共6冊)《給年輕科學家的信》內容簡介在投身科學的道路上,你需要這樣一本科學家生涯指南:當你對科學訓練的艱難枯燥心生懼意,它會告訴你探究的熱情比埋頭苦讀更重要。本書是社會生物學的開創者、當代偉大的科普作家愛德華·威爾遜新作,以演化生物學的視角向我們揭示社會和文明的深層起源。真實的「創世記」不是上帝用六天完成,而是通過演化史的六次大轉變實現。····《知識大融通》內容簡介《知識大融通:21世紀的科學與人文》是「當代達爾文」「知識的巨人」「社會生物學之父」愛德華·威爾遜顛覆常識、打破認知壁壘、超越時代思維的巨著!
  • 全國優秀青年代表在陝西重走抗戰路
    7月11日,在楊家嶺革命舊址,這裡曾經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解的講解員黨婕睿說,和來自全國各地優秀青年一起重走抗戰路,對於我一個一線講解員來說更是意義非凡,我們在緬懷先烈,感悟抗戰精神,延安精神的同時本身也是對這種精神的傳承和延續。
  • 關於饑荒主角威爾遜的官方背景故事,每名饑荒玩家都應該了解
    在現實世界裡,最初的威爾遜只是一位瘋狂搞科研但是卻並沒有什麼成果的無名科學家。通過官方一些列的海報內容,可以得知威爾遜似乎發現鳥類有一些奇怪的性質,因此對鳥類的研究情有獨鍾。可能是越來越多的失敗嚴重傷害了這名科學家的精神力,以至於他開始疲憊地躺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