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夫妻間的稱呼有很多種,女子對男子的稱謂有以下幾種:
良人:古時女子叫丈夫「良人」,古詩裡就有「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持戟明光裡」。「良人」一詞顯示不出男女性別,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丈夫稱自己的妻子亦為「良人」。但這種毫無區別的稱謂也給夫妻間的稱呼帶來諸多不便。
郎君:也有稱單音節「郎」的,但此字似乎太過於甜膩,眾多婦女們在人前羞於叫出口。於是就在前頭或尾後加一個字變雙音詞,在後分別加上「君」和「子」,成了表示親暱的「郎君」和「娘子」。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時代。在夫妻間的稱呼上,也是稱謂較多的朝代。宮廷中,出現了「官家」一詞;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這一稱謂。有的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至今,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為「新郎官」、「新娘子」。
老爺:僅限於官宦人家對老公的稱呼。其在家中的尊貴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稱自己的丈夫為「外人」的,再文雅點的就叫做「外子」,丈夫則稱自己的妻子為「內人」。在別人面前,對妻子的謙稱還有「賤內」、「家內」。
相公:這個稱謂常用在戲曲當中。
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學識而又年齡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並從中可見男性的尊嚴。至今在海外華人中和我國港臺地區還在廣泛使用。
孩子他爸:最隱蔽、委婉的叫法。這種叫法在我國農村較為普遍。
男人:男人,這是最有歸屬感的叫法。通常必須加上定語,謂之「我男人」。一般僅見於通常極具團隊精神的鄉下女人口中。
我們家那口子:帶有一種隱秘的親熱味道,但其中已無尊敬的意思。
當然,男子對妻子的稱謂也有很多,不同等級的人對妻子的稱謂有所不同,如皇帝稱老婆叫梓童;宰相稱老婆叫夫人;文人稱拙荊;雅士叫執帚;商賈稱賤內;士人叫妻子;酸秀才稱娘子;莊稼漢叫婆姨;普通人叫老婆;年輕人稱媳婦;老頭子叫老伴;有修養的人稱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