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建港珠澳大橋到底是什麼難度?總工:比考上33次清華還難!

2021-01-09 以曉見大

建港珠澳大橋到底有多難?總工程師:比連續33次考上清華還難!

就在今天上午9點,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也意味著這座中國製造的世界級工程落幕!這座大橋建造歷經7年多的時間,由總工程師高紀兵負責監製,其工程量之大,難度之高,施工環境之惡劣,建造時間之長等都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堪稱是史詩級別!

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總工程師高紀兵就一定頂著壓力奮戰至今,如今正式通車也算是功成身退。在被記者問到建造這樣世紀長龍,遇到什麼困難險阻的時候,高紀兵直言:倘若對普通人來講,考上清華是很有難度的事情,但是對於他和他的團隊來說,建造這座大橋相當於要考上33次清華大學,甚至難度更大。因為在橋梁建設期間遇到最難的沉管環節,他們要連續33次管道,從裝載到對接好,每個細節都不允許出差錯,其精度要求之高是任何事情都沒辦法比擬的,因此他們也頂著非常大的壓力。

特別是在裝載地十一節管道的時候,副總工程師差點就當」逃兵「了,當時按照規定,偏差是不允許超過5公分,在是在世紀操作是過程中,由於環境太惡劣,導致偏差變成了9公分,這意味著要承擔巨大的風險。若不是當時高紀兵給予精神上的鼓勵,恐怕工程真的要停工。但是後來,在總工的鼓勵下,副總工集結了十幾精英歷時一年多,通過自主創新攻克了沉管的難題,雖然如今也是誤差9公分,但是已經能夠確保整個工程的安全性。

據悉,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包括海上橋和隧道,其中有15公裡是由鋼結構建成,隧道總長也長達6.7公裡。大橋能夠抵抗16級颱風和8級地震,安全性極高。通車之後,大橋將實行24小時通關。目前收費標準是小車150元/次,大型客車200元/次,而貨櫃車115元/次,穿梭巴士300元/次,普通火車60元/次,統一收取人民幣。同時,大橋也順應時代的發展,如果沒有帶現金的朋友可以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或者銀行卡付款,非常人性化。

與此同時,橋上通行速度設計100KM/小時,這也意味著跨越這座大橋只需要半小時左右的時間,這極大縮短了三地的同行時間。同時,大橋還採用三地三檢模式,其中港珠澳之間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面對老外獅子大開口,他們自主攻關成就了中國的港珠澳大橋!
    歷時9年,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的港珠澳大橋,正式全線貫通。至此,港珠東西,長虹臥波,天塹南北,通途無阻。這個超級工程,堪稱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而在此之前,誰能想到,人類建設史上迄今為止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設計使用壽命最長的跨海公路橋梁,會誕生在中國的東南一角?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D、2019年12月1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E、2020年8月,港珠澳大橋榮獲「2020年國際橋梁大會(IBC)超級工程獎」。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裡程最長、沉管隧道最長、壽命最長、鋼結構最大、施工難度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和投資金額最多的跨海大橋;大橋工程的技術及設備規模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
  • 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已建成三分之二(圖)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6日對外宣布,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E22沉管安裝成功,圖為工人施工 鄧媛雯 攝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6日對外宣布,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E22沉管安裝成功,圖為沉管出塢 鄧媛雯 攝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6日對外宣布,5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E22沉管安裝成功,圖為沉管安裝水域 鄧媛雯 攝  中新網珠海11月6日電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這是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也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密碼」(關注)  本報記者 馮 華  一橋跨三地,唇齒更相依。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座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國家支撐,科技先行  港珠澳大橋集結了上千名科技工作者,開展科研專題研究300餘項  「大橋通車後,珠海、澳門同香港間的車程將由3小時縮短至半小時。這座橋將珠三角地區連成一片,形成港珠澳一小時經濟生活圈!」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粵港澳大灣區(二)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今天,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貫通。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後,屆時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陸路車程由3.5小時縮短為半小時。
  • 港珠澳跨海大橋用上湖州造「龍門吊」
    昨天上午,湖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浙江邦博機械有限公司,有2臺龐大的龍門式起重機在經過再次檢查後準備發車出庫,運往香港在建的港珠澳跨海大橋工地交付用戶。  據悉,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其建設備受全球矚目。該項目海底隧道E20沉管與已建隧道數日前剛精確對接,目前已建總長3465米、完成隧道總長安裝部分61%。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橋建設紀實
    這為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打下堅實基礎。在總體方案上,公規院最終將港珠澳大橋確定為由橋、島、隧三部分組成跨海集群工程。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公規院副總經理孟凡超說:「伶仃洋海域的主航道為30萬噸級深水航道,這是大型船舶在這片海域的唯一通道,選擇建成全部為橋梁的方案,則須建多個高度超過170米的橋塔才能滿足規劃的通航需求。
  • 港珠澳大橋建設都攻克了哪些世界性難題?
    港珠澳大橋像一條海上巨龍,連通香港、珠海、澳門,不僅惠及三地,還將對整個珠三角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標誌著我國從橋梁建設大國向橋梁建設強國邁出了堅實一步。自2009年12月動工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面對重重考驗,運用多項尖端科技,攻堅克難推進工程建設,取得了500多項專利技術。
  •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時間:2018-10-24 07:10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央視網消息: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
  • 航拍港珠澳大橋邂逅白海豚
    通車後,港珠澳三地車程將由三個多小時縮短至半小時。日前,現代快報記者駕車穿越了處於交付驗收階段的港珠澳大橋,零距離感受了這座跨海大橋的魅力。  在珠海拱北的情侶南路上,兩位外地遊客與背後的港珠澳大橋合影留念。大橋還沒正式通車,但卻已成為珠海熱門景點,乘船遊報名的遊客絡繹不絕。  2017年12月26日,在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現代快報記者驅車來到大橋上提前體驗。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滴水不漏震驚香港橋王,全球漏水率10%
    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部總經理林鳴曾表示:劉正光是香港橋梁界第一人,香港的幾座大橋在他手上做得確實非常好。他建的幾個橋到現在還像「青壯年」,而我們的橋至少已經步入了「中老年」,所以他一直對我們工程界頗有微詞,他就是認為中國內地的工程質量不行。因為我們的工程總是出問題,所以他從專業的角度看不起我們。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核心部件用了24萬噸河北鋼
    港珠澳大橋橋梁基礎使用的高強鋼全部來自河鋼(資料圖)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記者當天從有關部門獲悉,這座我國建設史上又一裡程碑、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不乏「河北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用於海底隧道、橋梁基礎、鋼箱梁承重等核心部件的24萬噸高強鋼,它們全部來自河鋼。
  • 第78集 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
    作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在2018年10月24號順利通車運營。它是我國第一條集橋梁、人工島和海底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同時也是全球總體跨度最長、世界上沉管最重、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如今,港珠澳大橋的美麗、雄偉令人們讚嘆不已,但在實現這份美麗的過程中,建設者們執著奮鬥的精神,卻鮮為人知。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
  • 首個「八車道」海底隧道,難度超過港珠澳大橋
    首個「八車道」海底隧道,難度超過港珠澳大橋。長約6.8公裡、雙向8車道、時速100公裡、設計使用壽命100年,又一座超級隧道正在伶仃洋形成。這是正在建設的超級大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也是世界首次使用的雙向八車道超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比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長1.2公裡,寬兩車道。
  • 港珠澳大橋將啟動東人工島旅遊開發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廣州6月13日電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了解到,12日至13日期間,大橋管理部門正在對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及概念設計工作進行評標,並將於近期公布中標團隊。這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的旅遊開發提上了日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基礎設施,港珠澳大橋自去年10月通車運營至今,已成為境內外遊客熱門「打卡」目的地。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截至本月6日,驗放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在珠海經港珠澳大橋過關前往香港,成為不少遊客的新選擇。有遊客表示,正是為了能一睹港珠澳大橋的真容,才選擇這樣的方式出行。
  • 震撼大片揭秘:港珠澳大橋的六個「世界之最」!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一起來了解一下港珠澳大橋的世界之最。
  •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項第一 「兩島一隧」鑄就世界工程奇蹟
    這並不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建設上唯一的世界第一;為了建設海底隧道,施工方建設了全球首例深埋沉管隧道;為了對接34個隧道結構,數萬噸沉管在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處進行無人對接,誤差控制在2釐米內,被喻為「海底穿針」。一個個這樣的工程奇蹟,造就了港珠澳大橋的順利完工。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李妍(署名除外)  港珠澳大橋究竟是怎樣建成的?
  •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線路全長55公裡、使用壽命120年、可抗颱風16級、主梁鋼板42萬噸、橋墩224個。  這些數據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現在,我們要揭秘的是連接港珠澳大橋的至關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這也被譽為世界人工島建造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