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進入了七月,氣溫逐漸升高,酷暑難耐,常使人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對飲食也越來越挑剔,更別說吃一些想到就上人反胃的食物了。
茄子一年四季都有,但是夏季最適合吃茄子,懂得養生的人都知道,茄子擁有著紫色的外皮,是一種紫色類蔬菜,凡是紫色類蔬菜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富含一種天然色素「花青素」。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能力,能夠清除體內有害物質,幫助人體抵抗氧化,延緩衰老。
茄子不管是飯店裡還是家庭中,都是餐桌上出現的最多的一種菜餚,可能很多人像我一樣,除了飯店裡面的紅燒茄子能吃得下之外,在家裡媽媽做的茄子都難以下咽,因為茄子有一股鐵鏽般的味道,放在嘴裡咀嚼簡直是精神上的折磨,想吐又吐不出,只能拼命的往肚裡咽。
《隨園食單》上說: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
如果茄子只是經過簡單烹飪,味道是很難讓人恭的。茄子比較吸水、吸油,家庭煮婦通常都是經過焯水,或者直接下鍋炒,炒出來的茄子似乎有一種怪味,這味道讓人噁心、反胃、甚至有嘔吐感,茄子吸了水分口感變軟,能吃下去的也需莫大勇氣。
需要茄子好吃我們不能摳門,要多加兩勺油炸一下,雖然炸茄子會吸油,也同樣可以讓它吐油,做美味茄子最關鍵的是:(1)要過油炸,油溫要求在150度左右(油溫太低的話會吸油,只有油溫足夠才能快速炸好,在鍋裡的時間就較短,吸油較少)(2)茄子在炸的過程中,會拔出一部分茄子內在的水分(茄子就會幹身),更易於吸收新的醬汁,從而達到味美醇香的效果。(3)炸好的茄子要放入開水鍋中,進行焯水吐油,烹飪出來的茄子就不會油膩。
做茄子菜餚很多,有紅燒茄子、魚香茄子、鐵板茄子、肉沫茄子等,烹飪的方法都是要經過油炸後,再進行調味、讓茄子充分吸收醬汁,茄子就不再是那種味寡,令人產生噁心、反胃的味道,而是一種讓人食慾大開、滿口醬香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下面我就以「幹燒茄子」為例,製作幹燒茄子要掌握以下幾點。
(1)茄子要經過油炸,油溫要在150度左右,炸好後要進行焯水,吐掉多餘油脂。
(2)調料一般有:生抽、蠔油、白糖、味精、豆瓣醬(或者辣椒醬)。
(3)配料一般有:肉末、蒜末、蔥末。
具體步驟
(幹燒茄子)
所有食材:茄子2條,蒜子、小蔥各少許
所需調味:生抽、蠔油、白糖、味精、辣椒醬(或豆瓣醬)各適量
第一步:將茄子洗乾淨後,切條或者切成你喜歡的形狀;再準備點五花肉剁碎,和蒜子、蔥白切碎作為料頭,增香所用。
第二步:鍋燒熱之後,下入幾勺油(油量要夠足),燒到150度(現象為表面有較分散的油煙上升),再放入茄子(茄子量多的話要分兩次炸,要不然茄子一放下去,溫度降低茄子就是會油吸乾)炸至表面微黃,撈起瀝油。
第三步:鍋裡放入水燒開,把炸好的茄子下入鍋中焯水(時間不宜過長),待水重新燒開,即可倒出,瀝乾水分。
第四步:鍋洗乾淨燒熱,下少許油,把肉末、蔥蒜末鏟香,火候不要太大,要不然料頭會焦,再放下入辣椒醬(或豆瓣醬),炒香。
第五步:加少許水,調入生抽、蠔油、味精、白糖,倒入茄子,大火燒讓茄子充分吸收醬汁。
美食撰稿人「祝漢文」的博文中這樣說道:一個擅於調理茄子味道的人,就如一個人情練達的高人。
有味者讓其出味,無味者讓其入味,料理大抵向來如此,茄子寡淡乏味,重點在於讓它入味。
懂吃的人會毫不遲疑地趁熱下手,甘願讓一口滾燙茄子燙得自己五官收攏,口吸涼氣、舌頭撲騰,隨後眼一閉「咕」一聲解脫般吞下,使其自由滑落,那轉瞬即逝的刺激,給人留下遠超味覺的快感。
(本文圖片網絡,如侵告知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