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聚新年 53萬住航天現代城!和火箭發射中心「掛鈎」升值空間不就...

2021-01-07 樓盤網

話說,11月底的嫦娥號火箭發射,各位去看了嗎?有多少人已經奔赴前方去看了呢?、

話說回來,看火箭都要大老遠從各地集結於此,不知道有沒有知道,主住在火箭發射中心附近,那種在自家門口看火箭的體驗感,想想都覺得好爽!

來來來!航天現代城了解一下?

離火箭發射中心距離剛剛好

從以上截圖看起來,航天現代城距離火箭發射中心的距離不算近,但是也不算遠。整體的距離是22.1公裡,按照正常的駕車速度的話,大概半小時的車程即可到達。雖說不是最近的,但是這個距離住的是高層的話,也是可以看到火箭發射的。

惠聚新年 53萬看火箭發射

參考均價 53萬/套

最新動態:航天現代城10套一口價房源!建面約47-71m2靈變空間。5.1米挑高設計。單價11200元/m2。總價53萬/套起。通過樓盤網海南站平臺參與團購,並認購項目,購房客戶可享額外96折。

本身自帶萬平生活配套

航天現代城涵蓋了大型連鎖超市、超五星級影城、潮流服飾、時尚精品、餐飲美食、休閒娛樂、博彩世界、商務辦公、精品酒店等全業態,實現吃喝玩樂購遊一站式消費新體驗。對外開業的一期商鋪面積就達到6萬多平米,其中負一層為大型超市,1-2層為兒童娛樂區,3層為美食城,4層是已在營業的中視影城,極其方便業主生活。

B戶型 2室2廳1衛 61-71m²

整體的戶型看起來也算是較為方正的,門戶和景觀陽光對立面。兩間臥室並列在南北兩端,動靜分區。廚房是吧檯式開放廚房,衛生間相對來說較長,乾濕分離,淋浴和衛廁隔開。客廳和餐廳一體化,連帶著主臥連接的落地窗也是保證了通風的設計。

參考價格:參考均價53萬元/套

樓盤地址:海南省文昌市文蔚路169號

樓盤電話:400-819-0507 轉 0867

返回查看更多資訊>>

推薦閱讀

雅居樂紫航一號認籌盛啟!交1千抵1萬!提前兌現江東生活範本!

38.8萬/套澄邁新房 只有五套瞰海準現房 外地戶口可買的│後海銀帆

相關焦點

  • 伊朗航天發射中心
    這次衛星是在伊朗北部的塞姆南省的大漠中發射的。對於伊朗的航天中心,大多數國人鮮有人知。翻開伊朗地圖,可以看到伊朗地形東北部是一個有著廣泛沙漠的地區,在這個大漠中,有個卡維爾鹽漠,它是一個荒蕪人煙且無際的大沙漠。伊朗航天發射中心就位於這個沙漠的北部地區。
  • 印度十年航天規劃瞄準火箭復用和先進推進系統,扶持私營航天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主席西萬在發表新年賀詞時闡述了未來10年的發展規劃,提出要發展可重複使用和重型火箭以及先進推進系統,並扶持私營航天活動。
  • 俄羅斯將恢復從庫魯航天中心發射聯盟號火箭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暫停從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聯盟號火箭,但9月份將恢復發射。羅戈津在接受「共青團真理」電臺採訪時說:「我們曾計劃2月和3月進行2次發射。一次是為阿聯發射,另一次是搭載法國衛星」。3月中,法國Arianespace公司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暫停從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火箭,包括俄羅斯聯盟火箭。世界衛生組織3月11日宣布COVID-19疫情具有大流行特徵。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大醫護人員義無反顧、逆行出徵,白衣執甲、不負重託。5月12日9時16分,酒泉航天發射場,繪有醫護人員圖像和「英雄武漢偉大中國」字樣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曆來給人以勝利的信心和前行的勇氣,凝聚起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武漢號」的成功發射,中國航天人再次給困難中的人們帶來慰藉和希望。
  • Vega火箭發射三顆帶有業餘無線電載荷衛星,共攜帶53顆衛星
    Christophe Mercier報告說,三枚帶有業餘無線電有效載荷的衛星將在Vega VV16發射中,預計將於9月2日凌晨發射。他在AMSAT公告板上寫道:Vega火箭(VV16)計劃於2020年9月2日美國中部標準時間3h36離開庫魯航天發射中心,攜帶53顆衛星。
  • 萬噸火箭一鍵發射,這款遊戲幫你直接變身航天工程師
    可能有朋友覺得,發射火箭不過就是把組裝好的火箭放在發射臺上,然後點個點火按鈕就能飛了,但其實根本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想體驗一下發射火箭的全過程,可以在《Space Rocket Exploration》這個遊戲中進行模擬發射,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一箭53星,開啟拼單發射業務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當地時間9月2日,由法國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運營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搭載13個國家21位客戶共53顆衛星從法屬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火箭起飛104分鐘後最後一顆衛星被釋放。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一箭53星,開啟拼單發射業務
    當地時間9月2日,由法國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運營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搭載13個國家21位客戶共53顆衛星從法屬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火箭起飛104分鐘後最後一顆衛星被釋放。這批「拼車乘客」中有7顆重15公斤至150公斤的衛星以及46顆較小的立方星,它們要分別部署到515公裡和53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上,在軌執行包括對地觀測、通信、技術演示等各種任務。這是去年7月10日「織女星」火箭發射阿聯鷹眼1號地球觀測衛星失敗後的首次復飛任務。此次發射也是歐洲航天局「小型太空飛行器任務服務」(SSMS)計劃下的首次拼單發射業務。
  • 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年全景掃描
    新華社西昌12月23日電隨著長徵八號首飛成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度發射任務圓滿收官。至此,這個中心組建50年來,先後使用10多型火箭實施160多次航天發射,成功將200多個各類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時間迴轉至1970年冬,一支隊伍從茫茫戈壁出發,穿河西走廊、越秦嶺、跨大渡河,來到四川大涼山深處。
  • 中國航天的「超級2020」:一年發射40次,四月份又要射大火箭
    利刃/222號便利店 2020年,「疫情」二字成為中國的關鍵詞,但是,在全民戰疫的情況下,我國其它行業的腳步也並未停止,比如說我國的航天事業。據了解,在2012年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已經開啟,2018年時火箭就進入了試樣研製階段,而在今年的1月份,火箭已經順利通過了出廠評審。
  • 「北航4號」臨近空間火箭動力飛行器成功發射!把論文寫上藍天
    5月27日上午11時01分,由北航宇航學院牽頭開展的學生大型綜合項目「北航4號」臨近空間火箭動力飛行器在我國西北某地一飛沖天,標誌著北航以綜合項目為載體的航天「兩領」人才培養體系再結碩果。  據了解,「北航4號」臨近空間火箭動力飛行器全長8.7m,重約1300kg,由固體動力助推器和固液動力巡航主級組成。
  • 一枚火箭載多顆衛星,汽車運輸發射,中國航天低成本發射或已來臨
    為了滿足小型衛星商業化發射,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從火箭製造廠,可以直接開到發射車,無須汽車,或者船運。同時還具備簡單高效的特點,無論是在海裡,還是在陸地上,接到發射指令後,就可以儘快完成整個發射流程。發射車上裝備了先進的定位和導航系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火箭的定位、定向和各種設備檢查工作。整個流程需要的時間很短,自動化程度特別高,部署快速,用在航天發射上非常吸引人。
  • 記者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走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訪火箭發射塔架
  • 紮根戈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打造先進綜合性航天發射場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受到了非常強的感染,就想著我也要參與到載人航天當中,我就來到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短短幾年時間,谷振豐參與了中心全部的航天發射任務,也從一名普通的操作手成長為火箭系統負責人。
  • 馬斯克成功了,中國人也沒落下:現階段火箭航天產業進度盤點
    相對論將在2021年發射第一枚火箭。僅有8人的初創公司發射器(Launcher)也完成了E-2火箭發動機的初步測試。別看公司人不多,但是按照發射器的計劃,他們將在明年年底前火箭發動機的開發,項目預算將達到1000萬美元。
  • 不放過每一次危機,科技助力航天發射再踏徵程
    開年伊始,我國已經進行了多次航天發射,保證登月計劃等任務正常進行。雖然疫情未遠,航天人的腳步卻從沒有停止過。勞動節期間,我國將於5月5日傍晚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用長徵-5B運載火箭發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無人測試型)。
  • 日本今年第四次發射火箭,使用H-2A火箭發射軍民兩用雷射中繼衛星
    日本一顆用於中繼民用和軍用地球觀測數據和圖像的衛星將於周日搭乘H-2A火箭發射升空。這顆兩用通信衛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點25分搭載H-2A火箭進入軌道。下午4點25分。據H-2A火箭的建造者和發射運營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透露,這枚火箭將在日本南部的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2019年12月27日,中國的航天人們「在黑暗中探索」兩年多的時間,終於再一次見到了光明。 12月27日晚間,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和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因體型寬大而被暱稱為「胖五」。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隆重紀念長徵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50周年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衛星按設計要求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地面對其實施精準測控,數萬名中國人仰望星空觀看衛星過境,一曲嘹亮的《東方紅》響徹寰宇、震動世界。中國航天人不負眾望,圓滿完成了「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著、看得見」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任務。
  • 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解析:火箭企業不如共享單車燒錢
    「市場規模有很大想像空間。」中信聚信(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信聚信」)總經理蔣蘊偉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說,他們經過研究發現,在終端的應用大規模爆發前,商業航天還存在幾個「卡脖子」的基礎設施需要完善發射服務、發射場、測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