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數位化轉型 一汽-大眾與供應商夥伴共創變、同崛起

2020-12-07 選車網

「一汽-大眾的技術質量標準要領先特斯拉,比歐洲標準也要高,如果沒有和一汽-大眾展開合作,我們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如此高的成就,再做二十年也不行。」浙江榮泰總經理鄭敏的一番話既發自肺腑又令人感慨。原來,作為一汽-大眾的供應商是如此幸福。

隨著一汽-大眾「探源之旅」在近日展開,選車網走訪了幾家一汽-大眾的供應商,深入了解到在疫情之下,一汽-大眾並沒有放慢數位化轉型的腳步,堅定帶領經銷商夥伴共同創變轉型、共生共贏,實現了從制定標準、到研發、生產再到物流運輸一體化的數位化供應鏈。

創變之年完成大象轉身

2020年,對於全球的汽車產業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一年。一方面,新冠疫情的突襲,讓全球供應鏈面臨挑戰,導致整個上遊供應鏈極為脆弱和具有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國際大環境激變導致了全球化的逆流,各國各區域在技術上出現了保護主義,在汽車產業表現得尤為明顯。

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推動下,汽車產業的發展格局、產業結構、商業模式都在發生深刻的、顛覆性的變革,在此背景下,中國的汽車產業也在逆流中艱難前行,奮力摸索創新之路,轉型之路。

其中,一汽-大眾在年初疫情還未爆發時,就提出將2020定義為「創變之年」,要在企業內部進行多維度的「創變」,不斷提升公司應對時代發展的適應力和競爭力。當時,業界對於一汽-大眾將如何去變?變成什麼樣?還比較模糊和抽象。

時至年關,一汽-大眾在銷售終端交出了1-10月累計銷量165.1萬輛,同比增幅1.3%,市場份額10.9%,同比上漲1.3個百分點的卓越成績,全面領跑乘用車市場。不僅如此,更關鍵的是,一汽-大眾在研發、生產、服務領域加速向數位化轉型,不僅帶來研發能力、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零排放的進一步推進,更建立起一整套數位化的全價值鏈開發體系、合作體系、管理體系,從而帶動了上遊供應鏈與主機廠同頻轉型,實現共贏。

當然,公眾和消費者只能看到的是一汽-大眾的產品變了,經銷商門店形象變了,而上遊供應商的改變是他們看不到的。因此,「探源之旅」則向公眾打開了一扇了解一汽-大眾供應商體系的大門。

新夥伴 高標準 共創新

實際上,一汽大眾集團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是非常苛刻的,為了加快數位化轉型,在選擇新供應商的時候也加快了腳步。

浙江榮泰電工器材有限公司是今年才開始加入到一汽-大眾供應商大家庭的科技公司,主要的業務是新能源汽車阻燃絕緣材料的研發和製造,目前已經是一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安全零部件的核心供應商之一。

根據浙江榮泰總經理鄭敏介紹,公司早在2013年就率先和特斯拉展開合作,為特斯拉提供高壓線槽的零部件,在2015年就為特斯拉全系產品的電芯模組、絕緣材料做供應,浙江榮泰是中國最早為特斯拉提供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商之一。然而,按照鄭敏的話說,成為一汽-大眾的供應商之後,才知道傳統汽車巨頭和造車新勢力在體系能力上的區別是如此之大。

「一汽-大眾在技術規格上的要求比造車新勢力要高得多,我們和很多的主機廠合作這麼多年,還沒有遇到這麼高的技術規格。」鄭敏坦言,一汽-大眾MEB平臺產品的技術規格和質量標準比歐洲和美國的要求都要高,比特斯拉還要領先,甚至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沒有多少可借鑑的經驗。

「從產品一開始的設計研發,到工業化的準備,再到後面的量產準備,質量審核,我們都在一汽-大眾的提出的標準之下逐一完成,並且一汽-大眾的管理人員會每月定期到浙江榮泰進行培訓和梳理工作流程,甚至幫助我們完成了從人員配備,到整個工業化、信息化、自動化的流程設計。」談到這裡,明顯感到鄭敏由衷的感激之情,他說:「和一汽大眾一年的合作,比我們過去十年學到的都要多。」

浙江榮泰生產的阻燃絕緣材料來自於雲母,在電動車電池發生熱失控時,以雲母為基材的複合材料能夠耐受2000度的高溫,保證電池包在5分鐘內不能有火焰,絕緣性能非常高。目前在全球新能源行業,浙江榮泰生產的絕緣產品能夠佔據95%-98%的市場份額,已經是當之無愧的領軍者。

而即便如此,在與一汽-大眾展開合作後,浙江榮泰必須要配套標準化的追溯系統,以保證產品的原材料要精準追溯到原產礦、包括運輸車輛都要做到可查、可追溯。「到今年年底,我們以庫卡機器人為核心零部件的自動化改造調試將全部完成,明年生產線就會全部是自動化的機器人。一汽-大眾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訂單,更是一整套的數位化管理體系,和最高的工業製造標準。」鄭敏說。

老朋友 互學習 齊成長

如果說浙江榮泰是一汽-大眾巨大供應鏈上的新夥伴,那麼明新旭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汽-大眾的老朋友。從2010年與一汽-大眾展開合作,如今的明新旭騰已經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68億元。

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產品有市場競爭力、技術創新能力強、管理規範的製革企業將在行業洗牌中大崛起,成為引領者和骨幹,而明新旭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明新旭騰主要產品為汽車內飾皮革,在與一汽-大眾合作的十年時間裡,明新旭騰積極致力於提升天然皮革綠色製造技術,推進建立生產過程清潔化體系。持續加大環保皮革材料和生產工藝的研發投入力度,已成功掌握無鉻鞣製、低VOC排放等汽車革行業前沿技術,並將其廣泛應用於產品生產。

目前,明新旭騰生產的無鉻鞣汽車革產品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70%以上,其中,對一汽-大眾的供應佔到了50%左右。據董事長莊君新介紹,通過與一汽-大眾、一汽-大眾奧迪的合作,我們的研發技術和質量標準不斷提升,目前的產品已經可以達到「無味道」,質量管控標準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中國第一。

「剛開始,我們只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小廠,在與一汽-大眾展開合作之後,從思維模式到製造模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開始以更加國際化的事業和經驗理念做企業。」莊君新談到,目前明新旭騰已經於德國設立了歐創中心,毗鄰大眾集團的主要生產基地,通過同步參與整車廠的總部研發活動來建立直接合作關係,進而擴展公司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

在生產環節,明新旭騰在數位化和智能化上投入大量財力,加大對車間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提升改造。疫情期間,明新旭騰通過數位化物流系統的管理分配,在原材料供應上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從北美市場採購的皮料,每天都會達到6000張,均能夠按時分配到各個工廠,將「保產、穩產、增產」的目標真正落到了實處。

「在明新旭騰的發展中,一汽-大眾給予了我們太多支持,從合作的第一個速騰項目開始,一汽-大眾就組織我們到德國狼堡去參觀學習標準化體系。如果在新技術研發中遇到困難,一汽-大眾會馬上組織技術人員來進行培訓指導。疫情期間,一汽-大眾的質保團隊每個月都會來廠裡,從實驗室到生產車間進行抽查考核,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不出問題。」

據介紹,截止目前,明新旭騰的國際化布局已經初步完成,成為迄今為止國內少數成功開拓國際整車廠市場的汽車內飾真皮製造企業之一。在莊君新看來,如今公司取得的輝煌成績,是和與一汽-大眾這十年的緊密合作,互相成長分不開的。

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也撬動了整個汽車產業供應鏈的大變革。現在的汽車供應鏈已經完全擺脫了過去主機廠「君臨天下」的模式,而更像是一個聯盟體,一個生態圈。主機廠和供應商之間,相互依存,共生共贏。在一汽-大眾的「創變」之年,我們看到了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領軍者的華麗轉型,以數位化技術銳意創新,並以持之以恆的嚴謹態度攜手供應商打造更加緊密和堅實的命運共同體,在新一輪的變革中,一汽-大眾依然是樹立最高質量標準的標杆企業。

相關焦點

  • 用體系方法升華體系能力 一汽-大眾聚焦數位化轉型
    為何一汽-大眾能在市場下行的重壓之下,依舊保持銷量冠軍?除了常年積累的用戶信任以及優秀的品質等硬核實力外,在一汽-大眾董事、總經理、黨委書記劉亦功看來,還離不開多年戰略轉型所構建出的體系化能力,賦能經銷商,與產業鏈上下遊廠商共同復工復產。未來,劉亦功表示將聚焦數位化轉型,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 大規模數位化培訓 一汽-大眾是車企第一個
    2020年,對於一汽-大眾60位年輕的工程師來說,極其特殊意義,他們離開了原來的崗位,脫產培訓11個月,內容是數位化技術,結束以後集中到一個新的部門,所從事的工作都與數位化相關,開啟嶄新的、精彩的人生「創新之旅」……說到培訓,一汽-大眾每年都要開展多種多樣的培訓,涵蓋所有的崗位和部門,包括供應商、
  • 逆戰2020,一汽-大眾蟬聯年度銷量冠軍
    而在"創變"背後,實際上是以數位化轉型為核心的加速升級。   如在戰略層面,一汽-大眾順應時代的浪潮,提出聚焦智能網聯、管理數位化、新能源業務、研發升級、捷達全價值鏈運營等公司級戰略課題。今年以來,數位化業務的發展更是在一汽-大眾內部得到強力推行。   在經營層面,一汽-大眾深諳傳統模式的優勢及弊端,不斷推進三大品牌營銷數位化轉型步伐。
  • 一汽-大眾將進入數位化主賽道?
    對於大眾,大家的印象一直停留於在其出色的動態品質、內飾做工以及車內空間表現,而車聯網功能與智能駕駛領域方面,這並不是大眾品牌最突出的領域。其實對於合資品牌來說,該方面硬實力的相對落後一直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詬病。可隨著本屆廣州車展上新邁騰家族的面世,一汽-大眾品牌正式宣布:即將開啟數位化轉型新時代! 四大硬核科技!
  • ID.4 CROZZ領銜,一汽-大眾電氣化「後起之勢」幾何?
    即使在競品輩出的市場中姍姍來遲,但是這也並不妨礙在一汽-大眾ID.4 CROZZ在大眾品牌所坐擁的華南基地主場中,在廣州車展上當紅矚目。因為,在一汽-大眾首款全新純電動車型身份的背後,ID.4 CROZZ不僅僅是全新平臺和全新架構的技術集大成者,更代表著一汽-大眾電氣化版圖的開端,意味著這個在燃油市場上的王者,欲真正將其電氣化的願景一步一步落地,完成從燃油向電氣時代的轉身。
  • 數位化轉型指數報告:全球數位化轉型進程加速
    10月15日消息,近日戴爾科技集團發布戴爾科技數位化轉型指數(DTI)報告。該報告顯示,各類企業和組織紛紛加速實施數位化轉型計劃,正常情況下需要耗時數年的轉型工作有望在幾個月內完成。DTI指數調查的重要數據和研究成果每兩年更新一次,今年發布的報告表明各行各業的企業和組織加快了實施數位化轉型計劃的步伐。最新的2020 DTI指數記錄了「數位化領導者」(數位化成熟度最高的組織)數量的首次上升,佔比達到6%。「數位化實踐者」(數位化成熟度第二高的組織)佔比則從2018年的23%增至2020年的39%,增長了16個百分點。
  • 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 讓「小企業」牽手「大夥伴」
    面對數位化轉型門檻高、費用貴、周期長的普遍困惑,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今日啟動「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提供的普惠服務和資源,讓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路上有了大夥伴。  開放普惠,以平臺賦能轉型  「本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部分中小企業亂了陣腳,而這部分企業多為傳統的非信息化企業。」
  • ID.4 CROZZ領銜,一汽-大眾電氣化後起之勢幾何?_易車網
    即使在競品輩出的市場中姍姍來遲,但是這也並不妨礙在一汽-大眾ID.4 CROZZ在大眾品牌所坐擁的華南基地主場中,在廣州車展上當紅矚目。因為,在一汽-大眾首款全新純電動車型身份的背後,ID.4 CROZZ不僅僅是全新平臺和全新架構的技術集大成者,更代表著一汽-大眾電氣化版圖的開端,
  • 騰訊眾創空間入駐企業翌擎科技獲騰訊A輪投資,助力車企數位化轉型
    「乘勢」車企數位化轉型 瓦特改良蒸汽機推動工業變革,發動機的誕生又為人類出行全新提速,數位化或將成為顛覆汽車產業的下一代動力。」車聯網技術所產生的大數據是數字時代的重要燃料,數位化也是汽車工業創新的新發動機,」談及創業初衷,陸維琦侃侃道來,「我們不是一家車聯網企業,因為車聯網只是數位化轉型的一個業務模塊。
  • 殼牌數位化浪潮下的華麗轉型
    與此同時,新時代下,無論是人工智慧、大數據還是物聯網,新的科技革命正在不斷賦能於產業,數位化技術帶來的能量也在源源不斷地注入中國企業發展的引擎,加速企業全面數位化轉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和韌性,大量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湧現,眾多領域成為數字新技術的「試驗場」、新模式的「練兵場」、新業態的「培育場」。數位化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注入了新動能。
  • 堅信人定勝天 一汽-大眾奧迪以勢賦能 開啟下一個「黃金十年」
    對於一汽-大眾奧迪而言,2020年是其產品矩陣全面布局完成的關鍵之年,本來應在本年度投放23款全新產品,繼2018、2019產品投放大年的基礎上,一路高歌猛進的一汽-大眾奧迪,在面對疫情之時,是否應該踩下剎車,成為了縈繞在廠家面前的一股揮之不去的陰霾。然而,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實體經濟在經歷了2月的集體低迷之後,在3月就迅速反彈。
  • 猛攻電動車,大眾汽車集團全方位「脫碳」
    除了宣布在電動車領域的動作外,大眾汽車集團在本屆進博會上還與在華合作夥伴(一汽-大眾)籤署了合作備忘錄。根據協議,2021年,一汽-大眾將向大眾汽車集團以及奧迪汽車股份公司購買進口CKD零件、奧迪進口整車等,以滿足日益豐富的產品線生產需求,為廣大中國用戶持續提供高品質出行體驗。
  • 上海數位化採購轉型高峰論壇開幕 多家上海企業與京東企業業務聯合...
    16家企業獲數位化採購先進獎 京東企業業務提供商品、技術、管理的全流程服務支持 一瓶消毒液從生產到出貨,關聯供應商超千家,一個環節阻滯,企業就無法正常運轉;一輛汽車零部件上萬個,一個小部件供應不及時,就會導致整車交付推遲。新冠疫情衝擊下,供應鏈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地放大。
  • 華為北京區域攜手電力行業ISV夥伴共話數位化轉型
    當前電力行業能源結構不斷變化,同時對環境保護要求日趨提升,行業核心業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面臨挑戰,因此電力行業將數據管理能力與業務結合,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已是必然趨勢。  12月25日,2020華為北京區域電力行業解決方案夥伴群英會在北京成功召開,華為與行業夥伴共同探討、分享電力行業數位化轉型方向,分享創新的解決方案和價值成果。
  • 大眾掌舵人迪斯長文回顧五年:數位化轉型不易,阻力只會讓大眾更強大
    為了在新時代獲得成功並保住無數人的飯碗,包括集團以外、我們的商業夥伴以及供應商,大眾汽車必須徹底改變:從一系列有價值的品牌和迷人的內燃機產品組合,轉變為一家數字公司,安全可靠地運營全球百萬臺的行動裝置,持續與客戶溝通,每周甚至每天改進服務、產品舒適性和安全性。
  • 為車企研發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翌擎科技」獲騰訊產業生態 A 輪...
    翌擎科技主要通過平臺構建、生態運營和數據變現服務幫助車企進行數位化轉型,現有團隊成員近200人。近日,該公司宣布獲得騰訊產業生態的A輪融資,並與騰訊生態合作研發汽車行業的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車企希望利用車聯網進行數位化改革,直達C端用戶,採集汽車與車主的互動數據。同時,在過去三年裡,BAT和華為等大公司紛紛入局汽車行業,加速了車聯網市場的變革。
  • 一汽-大眾電氣化加速,探嶽GTE解答高性能與低油耗的悖論
    在插電混合動力細分領域,一汽-大眾又落一子。4月20日,一汽-大眾旗下全新車型探嶽GTE通過線上渠道發布,25日正式上市。官方資料顯示,這輛新車採用了EA211 1.4T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百公裡油耗可低至2.0L。
  • 車企的禦寒「新方」:與供應商共成長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直言,「例如目前很多整車廠發展勢頭迅猛,但經銷商和供應商發展速度較慢,這也會影響到汽車業的整體發展。」  近日,一汽-大眾舉辦2020年「探源之旅」活動,通過深度參觀了解供應商的生產和研發情況,向人們展示了供應商和一汽-大眾共同進步和發展的良好發展模式,也為汽車行業在寒冬之下的穩步發展提供了新的參考模板。
  • 「以科技之名,致敬攀登者」 戴爾科技集團實力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科技至 · 簡:企業逐漸從「製造」走向「智造」數位化轉型將加速企業發展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轉型過程中的「陣痛」也時刻伴隨。戴爾科技集團通過為行業轉型輸出智能化創新應用,幫助企業「化繁為簡」甚至「化簡為智」,讓數位化轉型不再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而是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提升質量增加效能。
  • 「數位化轉型」執行長們需要更多參與數位化轉型的三個原因
    因此,根據《福布斯洞察》(Forbes Insights)對573位全球商界領袖進行的題為「如何在數位化轉型中取勝」的調查,90%的全球企業已經啟動了某種形式的正式數位化轉型舉措。 對於數位化轉型對傳統企業的影響以及數位化威脅的性質和速度,董事會會議室中存在著大量的懷疑。許多企業的高管們覺得「優步」的商業模式並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