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的技術質量標準要領先特斯拉,比歐洲標準也要高,如果沒有和一汽-大眾展開合作,我們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如此高的成就,再做二十年也不行。」浙江榮泰總經理鄭敏的一番話既發自肺腑又令人感慨。原來,作為一汽-大眾的供應商是如此幸福。
隨著一汽-大眾「探源之旅」在近日展開,選車網走訪了幾家一汽-大眾的供應商,深入了解到在疫情之下,一汽-大眾並沒有放慢數位化轉型的腳步,堅定帶領經銷商夥伴共同創變轉型、共生共贏,實現了從制定標準、到研發、生產再到物流運輸一體化的數位化供應鏈。
創變之年完成大象轉身
2020年,對於全球的汽車產業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一年。一方面,新冠疫情的突襲,讓全球供應鏈面臨挑戰,導致整個上遊供應鏈極為脆弱和具有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國際大環境激變導致了全球化的逆流,各國各區域在技術上出現了保護主義,在汽車產業表現得尤為明顯。
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推動下,汽車產業的發展格局、產業結構、商業模式都在發生深刻的、顛覆性的變革,在此背景下,中國的汽車產業也在逆流中艱難前行,奮力摸索創新之路,轉型之路。
其中,一汽-大眾在年初疫情還未爆發時,就提出將2020定義為「創變之年」,要在企業內部進行多維度的「創變」,不斷提升公司應對時代發展的適應力和競爭力。當時,業界對於一汽-大眾將如何去變?變成什麼樣?還比較模糊和抽象。
時至年關,一汽-大眾在銷售終端交出了1-10月累計銷量165.1萬輛,同比增幅1.3%,市場份額10.9%,同比上漲1.3個百分點的卓越成績,全面領跑乘用車市場。不僅如此,更關鍵的是,一汽-大眾在研發、生產、服務領域加速向數位化轉型,不僅帶來研發能力、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零排放的進一步推進,更建立起一整套數位化的全價值鏈開發體系、合作體系、管理體系,從而帶動了上遊供應鏈與主機廠同頻轉型,實現共贏。
當然,公眾和消費者只能看到的是一汽-大眾的產品變了,經銷商門店形象變了,而上遊供應商的改變是他們看不到的。因此,「探源之旅」則向公眾打開了一扇了解一汽-大眾供應商體系的大門。
新夥伴 高標準 共創新
實際上,一汽大眾集團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是非常苛刻的,為了加快數位化轉型,在選擇新供應商的時候也加快了腳步。
浙江榮泰電工器材有限公司是今年才開始加入到一汽-大眾供應商大家庭的科技公司,主要的業務是新能源汽車阻燃絕緣材料的研發和製造,目前已經是一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安全零部件的核心供應商之一。
根據浙江榮泰總經理鄭敏介紹,公司早在2013年就率先和特斯拉展開合作,為特斯拉提供高壓線槽的零部件,在2015年就為特斯拉全系產品的電芯模組、絕緣材料做供應,浙江榮泰是中國最早為特斯拉提供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商之一。然而,按照鄭敏的話說,成為一汽-大眾的供應商之後,才知道傳統汽車巨頭和造車新勢力在體系能力上的區別是如此之大。
「一汽-大眾在技術規格上的要求比造車新勢力要高得多,我們和很多的主機廠合作這麼多年,還沒有遇到這麼高的技術規格。」鄭敏坦言,一汽-大眾MEB平臺產品的技術規格和質量標準比歐洲和美國的要求都要高,比特斯拉還要領先,甚至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沒有多少可借鑑的經驗。
「從產品一開始的設計研發,到工業化的準備,再到後面的量產準備,質量審核,我們都在一汽-大眾的提出的標準之下逐一完成,並且一汽-大眾的管理人員會每月定期到浙江榮泰進行培訓和梳理工作流程,甚至幫助我們完成了從人員配備,到整個工業化、信息化、自動化的流程設計。」談到這裡,明顯感到鄭敏由衷的感激之情,他說:「和一汽大眾一年的合作,比我們過去十年學到的都要多。」
浙江榮泰生產的阻燃絕緣材料來自於雲母,在電動車電池發生熱失控時,以雲母為基材的複合材料能夠耐受2000度的高溫,保證電池包在5分鐘內不能有火焰,絕緣性能非常高。目前在全球新能源行業,浙江榮泰生產的絕緣產品能夠佔據95%-98%的市場份額,已經是當之無愧的領軍者。
而即便如此,在與一汽-大眾展開合作後,浙江榮泰必須要配套標準化的追溯系統,以保證產品的原材料要精準追溯到原產礦、包括運輸車輛都要做到可查、可追溯。「到今年年底,我們以庫卡機器人為核心零部件的自動化改造調試將全部完成,明年生產線就會全部是自動化的機器人。一汽-大眾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訂單,更是一整套的數位化管理體系,和最高的工業製造標準。」鄭敏說。
老朋友 互學習 齊成長
如果說浙江榮泰是一汽-大眾巨大供應鏈上的新夥伴,那麼明新旭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汽-大眾的老朋友。從2010年與一汽-大眾展開合作,如今的明新旭騰已經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68億元。
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產品有市場競爭力、技術創新能力強、管理規範的製革企業將在行業洗牌中大崛起,成為引領者和骨幹,而明新旭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明新旭騰主要產品為汽車內飾皮革,在與一汽-大眾合作的十年時間裡,明新旭騰積極致力於提升天然皮革綠色製造技術,推進建立生產過程清潔化體系。持續加大環保皮革材料和生產工藝的研發投入力度,已成功掌握無鉻鞣製、低VOC排放等汽車革行業前沿技術,並將其廣泛應用於產品生產。
目前,明新旭騰生產的無鉻鞣汽車革產品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70%以上,其中,對一汽-大眾的供應佔到了50%左右。據董事長莊君新介紹,通過與一汽-大眾、一汽-大眾奧迪的合作,我們的研發技術和質量標準不斷提升,目前的產品已經可以達到「無味道」,質量管控標準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中國第一。
「剛開始,我們只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小廠,在與一汽-大眾展開合作之後,從思維模式到製造模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開始以更加國際化的事業和經驗理念做企業。」莊君新談到,目前明新旭騰已經於德國設立了歐創中心,毗鄰大眾集團的主要生產基地,通過同步參與整車廠的總部研發活動來建立直接合作關係,進而擴展公司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
在生產環節,明新旭騰在數位化和智能化上投入大量財力,加大對車間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提升改造。疫情期間,明新旭騰通過數位化物流系統的管理分配,在原材料供應上幾乎沒有受到影響,從北美市場採購的皮料,每天都會達到6000張,均能夠按時分配到各個工廠,將「保產、穩產、增產」的目標真正落到了實處。
「在明新旭騰的發展中,一汽-大眾給予了我們太多支持,從合作的第一個速騰項目開始,一汽-大眾就組織我們到德國狼堡去參觀學習標準化體系。如果在新技術研發中遇到困難,一汽-大眾會馬上組織技術人員來進行培訓指導。疫情期間,一汽-大眾的質保團隊每個月都會來廠裡,從實驗室到生產車間進行抽查考核,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不出問題。」
據介紹,截止目前,明新旭騰的國際化布局已經初步完成,成為迄今為止國內少數成功開拓國際整車廠市場的汽車內飾真皮製造企業之一。在莊君新看來,如今公司取得的輝煌成績,是和與一汽-大眾這十年的緊密合作,互相成長分不開的。
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也撬動了整個汽車產業供應鏈的大變革。現在的汽車供應鏈已經完全擺脫了過去主機廠「君臨天下」的模式,而更像是一個聯盟體,一個生態圈。主機廠和供應商之間,相互依存,共生共贏。在一汽-大眾的「創變」之年,我們看到了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領軍者的華麗轉型,以數位化技術銳意創新,並以持之以恆的嚴謹態度攜手供應商打造更加緊密和堅實的命運共同體,在新一輪的變革中,一汽-大眾依然是樹立最高質量標準的標杆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