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崗位是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不能替代的

2020-12-05 IT人劉俊明

首先,雖然當前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平臺開始落地應用,整個社會也開始步入到智能化時代,但是當前智能體的發展並不是為了替代傳統崗位,而是為了提升職場人的工作體驗,以及促進職場人的崗位升級。

從當前人工智慧的技術體系結構來看,目前智能體能夠替代的崗位是非常有限的,智能體的大面積落地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這段時間足以讓大量的職場人實現崗位升級。目前IT網際網路行業是智能體應用比較多的行業領域之一,但是當前IT網際網路行業的人才缺口依然非常大,而且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所以智能體要想取代傳統崗位並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

站在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沒有哪些崗位是一定不會被替代的,很多職場崗位在時代的變遷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淘汰掉,即使沒有人工智慧技術的推動,很多崗位也依然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崗位本身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只不過人工智慧技術可能會加速這一生命周期的演變。

人工智慧技術在落地應用的過程中,一定會先考慮用工難的行業領域,比如強體力勞動領域、重複性高的領域,以及規則清楚且具有一定危險因素的崗位,所以這一類崗位往往會率先實現崗位升級,傳統工人將實現從普通工人向工程師的轉換,比如清潔領域未來的智能化發展空間就比較大,很多普通清潔崗位也會逐漸被智能體所取代。

最後,從大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對於創新性要求比較高的崗位很難被取代。

我從事網際網路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網際網路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私信我!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時代來臨,如何用好人工智慧這把雙刃劍?
    原來在頭半年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 人工智慧、大數據、5G、網際網路等技術,全流程助力了當地的抗疫鬥爭,在公共衛生大數據、疫情研判、基因測序、藥物研發、智能服務以及影像診斷等很多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人工智慧恐慌的大環境下,沒想到新技術竟然發揮了別樣的光彩。談到人工智慧,你會想到什麼呢?是人類的救世主,還是大魔星?是為我們所用還是終會將人類毀滅?
  • 碼垛機器人在自動化流水線的應用和替代人工的原因
    自動化設備能夠確保高水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產品的製造,特別是替代越來越高的人工成本。那麼碼垛機器人在自動化流水線中的應用如何,它替代人工的原因是什麼碼垛機器人在自動化流水線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1、碼垛機器人適應性強,只需要更換終端手爪就可以處理不同種類的產品;2、碼垛機器人通過引入視覺識別系統,能自動識別,可以同時針對多種產品進行碼垛操作,並根據識別信息將物料送往不同的碼垛上;3、碼垛機器人本身佔地面積小,操作範圍大,可同時處理多條生產線上的產品
  • 2020年智能將代替多少人工崗位
    資訊時代,數位化飛速發展,在生產過程中,從原有的「人」到「人、機」合作,市場和供應鏈條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智能的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諸多優勢逐步侵蝕著各行各業的人工崗位。報導同時還提到,與我們的直觀感受不同的是,除了低端體力勞動外,會計、金融、攝影、法律等往常被認為是【中高端腦力勞動】的崗位,一樣會受到AI發展的影響。例如會計的被取代率就高達97.6%,甚至連電話客服的取代率也高達91%。再比如說專業性更高的醫療行業,從醫八年,從20到28歲,仍然有可能被新技術所取代。
  • 「智能製造」最原始的驅動力是什麼?
    綜合來看,智能製造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可以理解在工廠管控基礎之上利用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設備監控等技術對工廠計劃、資源、執行等業務進行有效管控,及時了解生產現狀,減少因為信息溝通不暢而造成的窩工現象,降低因為人手工在紙質單據中錄入引起的質量數據錯誤的風險。
  • 未來20年,人和人工智慧這樣協同共生
    在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的安全性方面,您有什麼建議?何積豐:首先,人和人工智慧需要協同共生,不希望看到人被人工智慧代替的情況出現;二是,人工智慧連接是開放性的,我主張公平的競爭,不能讓少數行業壟斷,而其他行業卻接觸不到。因為整個機器的生產過程是全人類的;三是,希望人工智慧技術有中立性,不能有偏見。
  • 基因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 生命大數據解碼生命將重組
    基因與人工智慧結合技術應用,人體生命大數據解碼而生命將重組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就是一串串由基因組成的大數據!從人類認識細胞開始,對生命的理解就一直在不斷加深。商業重組算什麼?生命的重組才更精彩!那麼,人工智慧到底將靠什麼走向大眾?筆者認為,大健康、人體生命數位技術將是發展方向。每個社會大眾都應該需要一位超級智能的健康管家。明我的健康智能管理身體明我根據不同人群及常見健康問題推出「明我」常規、兒童、老人及慢病系列健康方案,通過明我健康方案解決不同健康問題,讓用戶能更準確更全面的管理好自己身體。
  • 告別人工揀選,山能棗礦蔣莊煤礦新上智能煤矸分選機器人
    這兩天,山能棗礦蔣莊煤礦選煤廠揀選工王秀雲「轉崗了」,在這個崗位幹了十多年的她反而很開心,臉上洋溢著喜悅。原來,是智能分選機器人代替她們從事這個又髒又累的工作,使她們解放出來、轉崗幹別的工作了。在該選煤廠原煤車間205揀選皮帶上,已不見昔日揀選女工的忙碌身影,取而代之的是「RATR雷射雷達3D成像煤矸識別智能分選機器人」。作為棗礦集團首套無放射性智能煤矸分選系統,它的投入應用標誌著蔣莊選煤廠告別了人工揀選時代。
  • 大數據專業的同學,如果要往人工智慧方向發展,該怎麼選課
    首先,如果未來要往人工智慧方向發展,那麼統計分析和機器學習是必須要選擇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的六大研究方向之一,而且機器學習本身與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方向也有比較緊密的聯繫,所以機器學習也被認為是打開人工智慧大門的鑰匙。
  • 《科學大家》|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構建智能世界的技術金字塔
    智能物聯網也是一種「今天和明天」的技術,此前的七八年間大家更多地在談論人工智慧,但下一步真正能夠落地的或許是人工智慧物聯網,是一種基於設備、基於行業的智能技術。智能物聯網以物聯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融合創新,來引領我們未來的產業發展。物聯網:智能感知技術物聯網方面主要面對的挑戰有三,也是物聯網的三個核心:感、傳、算。
  • 解局人工智慧技術的倫理風險
    解局人工智慧技術的倫理風險丨數據政治經濟觀察網 劉志毅/文 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主要是以計算機為載體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基於數據的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用各種自動化裝置取代人們的各種生產活動,從而提升社會整體發展效率。人工智慧帶來巨大的效能提升的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風險。我們需要去仔細評估AI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未來?以及人工智慧的風險是如何產生的?
  • 第四屆中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海南高峰論壇召開
    11月28日,第四屆中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海南高峰論壇暨2020年海南省大數據產業聯盟年會在海口舉行。峰會以「智慧海南·數字賦能」為主題,來自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逾300名嘉賓出席,共同分享行業前沿技術趨勢。
  • 時空大數據與智能技術的時代共舞,百度地圖給2020的答案
    早在幾年前,地圖產品就已經在萬物互聯、處處皆數據的大背景下,開始了技術導向的「無聲進化」,爭相點亮AI生產、時空大數據、語音交互、圖像識別等等「技能點」。在智能技術的加持下,各個地圖平臺之間也進一步拉開體驗差距。
  • 第四屆中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海南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人民網海口11月28日電(枉源) 11月28日,第四屆中國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海南高峰論壇暨2020年海南省大數據產業聯盟年會(以下稱「峰會」)在海口舉行。據了解,此次峰會以「智慧海南·數字賦能」為主題,來自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逾300名嘉賓出席,聆聽現場網際網路大咖分享行業前沿技術趨勢。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董學耕出席論壇並致辭。他表示,2020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開局之年,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於支撐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巨大推進作用。
  • 「蘑菇智能」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提供全流程的智能投顧服務
    其清晰的說明了投資收益中資產配置的重要性,而資產配置又是投資顧問的重要職能,但中國理財市場缺少優質投資顧問,且人工進行資產配置也有諸多局限性和不科學性。近期創業邦接觸到了一家專注於智能投顧的企業「蘑菇智能」,其面向C端投資者提供專業智能資產配置方案。
  • 武漢雲哲智能商務機器人3D全息成像儀樣式優雅-智能互動
    武漢雲哲智能商務機器人3D全息成像儀樣式優雅-智能互動雲棽哲智慧機器人現已廣泛應用於大中型企業、醫院、機場、酒店、展館、銀行、商場、物業、學校等領域,市場反饋很好。雲棽哲人工智慧產品包括人臉識別智能產品、人工智慧家居產品及其他定製型人工智慧產品。
  • 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重心在哪看了就知道
    打開APP 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重心在哪看了就知道 woniu 發表於 2020-12-03 09:39:13   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在這份新的報告則表明,如果企業還沒有將這些技術付諸實踐,那麼他們就將大概率落後於潮流,最終被淘汰。美國專利商標局整理的這些統計數據只到2018年的年底,就是說後面兩年的數據並沒有公布出來,所以對於那些還沒有開始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公司來說,落後的風險將會遠遠大於報告裡顯示的風險。
  • 新型人工智慧技術 30秒內篩查眼疾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22日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的封面文章指出,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人工智慧技術,可用於篩查常見的致盲眼部疾病,有助於加快疾病診斷。中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使用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卷積神經網絡來學習超過20萬張眼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圖,並採用「遷移學習」技術,讓計算機學會將已獲得的知識用於解決其他相關問題。卷積神經網絡是一種計算機深度學習的結構,是當前語音分析和圖像識別領域的研究熱點。
  • 分支動態丨2020第六屆中國智能技術與大數據會議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11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CAAI智能服務專委會、北京工商大學與北京郵電大學聯合承辦的第六屆中國智能技術與大數據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6位專家做大會報告,與會專家就人工智慧的未來、網際網路認知搜索服務、科技大數據基礎設施與服務、食品大數據技術與服務、司法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知識圖譜及其應用等領域的最新學術成果、發展趨勢、關鍵技術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地交流和研討。
  • 淘寶直播在衝刺最複雜的人工智慧技術!
    各個手機附帶的人工智慧,以及各類硬體產品,基本是依賴語言識別技術;自動駕駛?比起上述兩個,自動駕駛是更複雜的AI應用,但也是綜合了語言、圖片等技術的大數據應用。在傳統技術裡,複製一個人的聲音,一般需要好幾個月,但是顯然不適合淘寶直播這種大規模應用的領域。阿里根據自己的人工智慧技術優勢,可以通過錄製一個人20到100句話,在半小時的時間裡,就可複製一個人90%的聲音,這樣,每個主播只需花半小時,就可讓虛擬主播複製自己的聲音。
  • 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從「三體」走向「四維」
    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從「三體」走向「四維」市場信息網   2020-11-26 15:08:22   來源: 中國青年網   評論:   我國正加速駛入人工智慧發展的快車道。11月23日在烏鎮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顯示: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高達11萬項,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