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首個標準化生物樣本庫投入使用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近日,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臨床數據和樣本資源庫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內蒙古首個符合國際生物與環境樣本庫協會ISBER及ISO17025標準的標準化生物樣本庫。該生物樣本庫樣本從採集、運輸、存放入庫、信息輸入、出庫、應用,全部由軟體管理。功能單元包括樣本處理區、超低溫存儲區、深低溫區、隨訪區、信息化和軟體管理等。超低溫存儲區目前擁有-80度超低溫冰箱18臺及液氮罐5套,可以存放132萬份樣本。

生物樣本庫又稱生物銀行(Biobank),是一種集中保存各種人類生物材料,用於疾病的臨床治療和生命科學研究的生物應用系統。醫學標準化、高質量的生物樣本庫是醫學基礎與臨床研究、臨床診治技術研發、藥物研發、疾病預測與預防研究的關鍵環節,是實現轉化醫學的最寶貴資源之一,對開展生命科學原創性研究、建立與發展生物醫藥產業自主創新體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樣本庫的建立是臨床醫學發展的需要,也是「內蒙古生物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完善能樣本提供者臨床數據資料等信息,更為臨床重大疾病研究提供科研戰略儲備平臺。

內蒙古將進一步完善臨床樣本庫,力爭使其建設成為國內一流、與國際接軌的臨床疾病樣本存儲和臨床轉化研究平臺,促進臨床重大疾病研究以及國際合作,助力國家和自治區健康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

來源: 科技部網站

相關焦點

  • 中國生物樣本庫向標準化邁進
    2009 年 3 月美國政府投入巨資,以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牽頭,積極籌建美國第一個國家人腫瘤組織生物樣本庫。Times更是將此國家腫瘤組織樣本庫的建立列為「2009年改變世界的十大規劃」之一。結合我國國情推廣國外生物樣本庫建設領域的先進標準,指導我國生物樣本庫的標準化建設。目前,中心已經組織了每年三次的《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樣本庫標準(試行)》、《ISBER最佳實踐 2012》與《生物樣本庫崗前培訓》等系列培訓班,培訓了數千名學員並收到良好的反響。
  • 生物樣本庫標準化建設與智能化發展探討
    ,堪稱我國生物樣本庫首個國家標準。據悉,此標準由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二十幾家單位聯合制定。本標準規定了生物樣本庫質量和能力所涉及的術語和定義、通用要求、組織結構、資源要求、過程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內容;通過描述樣本庫操作能力、公正性和一致性等質控要求,來保證樣本庫的樣本質量符合要求,適用於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樣本庫活動。
  • 德陽市首個人類細胞與生物樣本庫啟動
    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5月13日下午,德陽市人類細胞與生物樣本庫正式啟動。該樣本庫由四川君騰細胞基因技術開發應用有限公司承建,分為幹細胞庫、免疫細胞庫和基因生物樣本庫三大儲存庫,今天啟動並投入試運營,這也是德陽市首個的人類細胞的與生物樣本庫。
  • 【盤點】生物樣本庫發展現狀如何?
    【2】對生物樣本庫業務需求正快速增長隨著精準醫療的提出以及其迅猛發展的勢頭,醫療研究領域對生物樣本庫的需求日益凸顯。位於芬蘭圖爾庫首個生物樣本庫的董事Minna Hendolin就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芬蘭生物樣本庫目前應對需求的發展方向。
  • 生物銀行: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生物銀行是傳統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生物樣本庫是由各醫療機構、研究機構成立,標準化收集、處理、儲存和應用健康和疾病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等樣本,並按嚴格技術標準採集、運輸、存儲、管理和使用的組織。
  • 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東方網12月7日消息:昨天,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這是我國首個全自動深低溫百萬級生物樣本庫,標誌著我國生物樣本存儲技術已邁上了全自動信息化時代。
  • 生物樣本庫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HLA已成為免疫遺傳學、免疫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的一個重要新興研究領域,對HLA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巨大的生物醫學價值。然而,對HLA的研究需要大量的人類遺傳資源。那麼,大量的遺傳資源怎麼採集存儲和管理呢?
  • 王偉業:生物樣本庫建設不能以大和多來衡量
    我相信將來我們再談生物樣本庫,重點也會轉移到相應的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最近我申報一個新的項目,是與美國方面合作的,因為我知道他們那裡做的非常好,正是我們需要的。所以從信息化的角度,他們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借鑑。生物谷:如何看待生物樣本庫信息化管理以及標準化?
  • 對生物樣本庫業務需求正快速增長
    隨著精準醫療的提出以及其迅猛發展的勢頭,醫療研究領域對生物樣本庫的需求日益凸顯。位於芬蘭圖爾庫首個生物樣本庫的董事Minna Hendolin就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芬蘭生物樣本庫目前應對需求的發展方向。
  • 中國首個生物資源「樣本庫目錄」上線
    國家基因庫E-BioBank資源信息共享平臺"樣本庫目錄"模塊全新上線,旨在登記和展示國內生物資源樣本庫的基本情況,推進共建中國首個生物資源樣本庫目錄建立生物樣本庫資源信息的共享平臺,集中化展示國內生物樣本庫、資源分布情況及科研合作機會,為科研工作者和樣本收集、保存方提供標準化資源信息獲取渠道,將有效地改善現狀問題。
  • 首個國家基因庫已有840萬份樣本 10月有望投用
    這裡是由華大基因組建及運營的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一期基本完工,樣本量達840萬份,今年10月有望投入使用。  基因「國庫」:一部要看4萬年的高清電影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把即將面世的國家基因庫形容為每個人的「生物銀行」。2015年10月,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有望投入使用。「把你個人的東西存在基因庫裡,我們才是真正的『國庫』。」
  • 構築5G智能生物樣本庫 原能細胞為生物安全深度賦能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曹磊、通訊員王跳9月21日報導:近日,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2020中國整合生物樣本學大會在杭州隆重舉行。
  • 行業大牛眼中的生物樣本庫
    樣本信息化的核心,簡單地說,就是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描述樣本所包含的信息內容,並且讓這些信息能夠充分體現樣本的特性與特徵。"在談及生物樣本庫的信息化問題時,樣本庫信息化管理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王偉業教授這樣告訴生物谷記者。生物樣本庫與傳統生物資源保存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樣本的信息化問題。"
  • 房縣首個標準化田徑場、天然草皮足球場竣工,塑膠跑道投入使用
    1月11日,記者在房縣新修建的田徑場看到,總投資一千餘萬元新建的田徑場已投入使用,這也是房縣首個公共塑膠跑道運動場。 新建的田徑場、足球場位於詩經廣場北部,該項目分二期建設,一期主要為室外運動場館建設建設,內容包括一個標準化露天足球場和8條400米標準塑膠田徑跑道。
  • 構築無人值守5G智能生物樣本庫 原能細胞為生物安全深度賦能
    在上海張江,有一個歷時五年、耗資過億打造的「無人值守全自動5G細胞庫」,首次從5G技術應用維度提出構築新一代智能化生物樣本庫的全新解決方案,實現樣本庫的智能、安全、高效運營,讓樣本管理更智能,讓「生物樣本更安全"……近日,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2020中國整合生物樣本學大會舉行。
  • 「條例宣講」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宣傳月啟動...
    「條例宣講」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宣傳月啟動儀式暨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現場觀摩會在興… 2020-07-10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開魯縣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
    近日,開魯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PCR核酸檢測實驗室經相關部門檢測驗收達標,正式投入使用,是內蒙古通遼市基層疾控中心首家建成投用的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既填補了開魯縣核酸檢測空白,又緩解了通遼市疾控中心檢測壓力,為築牢疫情防線提供了堅實的醫療保障。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土壤汙染防治...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內蒙古自治區土壤汙染防治三年攻堅計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深圳開業運營,打造國民「生命銀行」
    這是中國首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更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綜合性基因庫,由華大基因承建運營。我國基因庫承建較晚,5年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衛生部聯合批覆,是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資料庫(DDBJ)之後的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
  • 港媒:中國建首個國家基因庫 規模世界最大
    參考消息網9月24日報導 香港《南華早報》9月23日報導稱,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於22日正式啟用,以儲存大量基因樣本並對其開展研究。據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庫。該中心被內地媒體稱為「諾亞方舟」。當兩個階段的建設完成後,基因庫打算在深圳的基地收集3億份基因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