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生物樣本庫發展現狀如何?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生物樣本庫稱為生物銀行(Biobank),主要是指標準化收集、處理、儲存和應用健康和疾病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等樣本(包括人體器官組織、全血、血漿等)及與這些生物樣本相關的臨床、病理、治療、隨訪、知情同意等資料及其質量控制、信息管理與應用系統。

生物樣本庫包括多種類型,即常見的組織、器官庫,如血液庫、眼角膜庫、骨髓庫,到擁有正常細胞、遺傳突變細胞、腫瘤細胞和雜交瘤細胞株(系)的細胞株(系)庫,近年來出現了臍血幹細胞庫、胚胎幹細胞庫等各種幹細胞庫以及各種人種和疾病的基因組庫(Genome bank)。這些生物樣本庫(Biobank)為血液病、免疫系統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早在1994年,中國科學院就建立了中華民族永生細胞庫,而後,山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北京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泰州健康科學研究院、SBC芯超生物銀行等專項生物標本資源庫也相繼建立,與歐美相比,我國的生物樣本資源庫起步時間並不算晚。

近日,Illumina公司宣布,已經與範德堡大學、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校區、Partners HealthCare以及蒙特婁心臟研究所籤署了四項單獨的生物樣本庫協議,從而推進個性化醫療,並且改善醫療保健。根據這些協議,存放於每個研究機構的大型樣本集合將利用Illumina的技術進行基因分型;這些機構希望通過基因組信息與電子病歷和臨床信息的結合,來加快探索,從而改善人類健康。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生物樣本庫的相關進展。

【1】中國生物樣本庫向標準化邁進

過去一百多年,各國對腫瘤浩浩蕩蕩的研究並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就如 Clifton Leaf 在 2004年 Fortune 所提到:「Why We’re Losing the War on Cancer —— and How to Win it?」。近 10 多年來,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高通量生物晶片、新一代測序及生物信息學、高通量 RNAi 等前沿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癌症基因組(ICGC)項目的啟動,使得我們將有機會看清腫瘤的全貌,一直在不斷重演的腫瘤「盲人摸象」式研究的歷史有望結束。現在,腫瘤已被認為是一個系統性疾病,是全身代謝障礙的局部表現,研究者必須注重應用系統生物學的原理指導腫瘤診治的研究。系統生物學的發展使得 3P 醫學[預測(Prediction)、預防(Prevention或幹預 Preemptive)、個性化治療(Personalized therapy)]應運而生,分子水平的早期診斷、藥物靶點的發現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今年初,歐巴馬提出精準醫學,即基於基因組學的個性化醫學,受到各國政府、科學界、醫學界與產業界的高度關注,我國政府到 2030 年預計總投入 600 億人民幣開展精準醫學研究與實踐。其實,我國在這一領域經過 10 餘年的拼搏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癌症基因組(CCGC)項目於 2010 年 1 月也正式啟動,我們都身臨其境,深深地感受著這個時代的巨大變革並見證這個「不朽的傳奇(Anenduring legacy)」。

遺憾的是,很多分子醫學的研究成果卻半途而廢或最終夭折,並未能實現轉化應用到臨床。DeclanButler 在 2008 年 Nature題為「Translational research:Crossing the valley of death」一文中的漫畫清晰地勾畫了眾多研究成果與應用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讓我們所有研究者都深有感觸。當今個性化醫療與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倍受關注並進入迅速發展期,後者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打破長期以來基礎研究、技術開發、藥物研發與臨床應用之間形成的「屏障或巨大鴻溝」,架起「溝通」的橋梁,極大地縮短從實驗室到病床(benchto bedside,B2B)的過程,最終使患者能真正受益於科研成果。同時,臨床醫生還要特別注重帶著臨床問題開展基礎研究(bedside to bench,B2B),善於應用先進的基礎研究手段解決臨床實際遇到的重要或疑難問題。

【2】對生物樣本庫業務需求正快速增長

隨著精準醫療的提出以及其迅猛發展的勢頭,醫療研究領域對生物樣本庫的需求日益凸顯。位於芬蘭圖爾庫首個生物樣本庫的董事Minna Hendolin就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芬蘭生物樣本庫目前應對需求的發展方向。

Minna Hendolin,Auria生物樣本庫董事,負責Auria生物樣本庫戰略及業務發展,生物樣本庫業務發展以及構建芬蘭生物銀行和地區創新機構之間合作。

「Auria作為芬蘭的首個生物樣本庫,從成立之初就作為國內生物樣本庫領域開拓者在不斷前行。目前,芬蘭國內生物樣本庫正處於高需求、快速增長的階段。越來越多的國際生物公司和醫學研究人員都紛紛表示對生物樣本資源有需求,我們已經開始著手與外部進行溝通。」Hendolin博士說。

【3】個性化醫療時代的生物樣本庫

生物樣本庫是收集、處理、貯存和分發生物樣本及相關數據以用於基礎、轉化和臨床研究的實體。生物樣本庫收集了高質量的人類生物樣本(如組織、血液和其他體液)及其相關的患者臨床信息,為個性化醫療奠定了重要的科學基石。特定疾病(如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生物標誌物的鑑定,有益於疾病的早期檢測,預防和治療。確定個體腫瘤生物標誌物並能將其運用於疾病的診斷、預後和療效預測,對個性化醫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也迅速改變著臨床治療方法。作為個性化醫療的一個重要需求是收集大量實用的患者樣本並注釋完整的患者臨床和病理信息,因此,生物樣本庫對個性化醫療的進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章的目的是探討生物樣本庫在個性化醫療中的作用,討論在轉化和臨床研究,尤其是個性化醫療的進展中,生物樣本庫發展的具體需求。

特定疾病(如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血液或組織相關生物標誌物的鑑定,有益於疾病的早期檢測,預防和治療。生物標誌物可用於疾病的診斷、患者預後的預測、個性化醫療的承諾。篩選樣本中存在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接受個性化治療。例如,對非小細胞肺癌進行EGFR突變檢測,來判斷患者腫瘤樣本中是否存在EGFR突變,如果存在,患者可接受個性化的治療,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 )進行治療,而BRAFV600突變陽性的黑色素瘤患者使用BRAF抑制劑維羅非尼(vemurafenib)治療。個性化醫療為每個患者提供毒性最小的最適療法,這有賴於易得可用的高質量、信息完整的人類生物樣本。

【4】生物樣本庫信息數據共享前瞻

生物樣本庫是融合生物樣本實體、生物分子信息以及樣本表型數據的綜合資源,對於開展人類疾病預測、診斷、治療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際樣本庫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建立生物樣本庫,之後才有可能數據被共享,最後才是發展為樣本資源網絡。我國樣本庫的發展,目前大多數都停留在建立這一步上,很少有能做到統一的。如果生物樣本庫信息數據不能整合和共享,那其對於轉化醫學或個體化醫學的價值也將大打折扣。目前我國迎來了生物樣本庫的黃金時代,如何建立我國生物樣本庫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整合系統,將成為未來生物樣本庫建設的重中之重。

目前階段最大挑戰就是生物樣本庫數據共享。正如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醫療事業部主任鄭培永教授所說:中國的生物樣本庫的數據共享,就像在說「戒菸」一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都想用別人家的數據而自己不想提供。都顧慮自己的權益受到影響,怕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別人竊取了果實。所以在談共享之前,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共享機制來保證每一個參與者的權益,歸屬以及數據的保密和隱私,包括共享服務管理機制、評估激勵機制、倫理學評估、服務流程、利益分配、服務質量保證、衝突決策機制等。

【5】全球建成首個豬生物樣本庫疾病動物模型

種豬1339號通過基因工程處理患上糖尿病;其位於德國慕尼黑MIDY-PIG生物樣本庫的身體組織現在可供研究人員免費獲取。

首先取出的是一個腎臟:在洗淨血液後,它原來的暗紅色變為米灰色。緊接著,糾纏在內部臟腑中很難取出的胰臟被迅速送到乾冰中儲藏。速度至關重要,因為生命結束後,身體器官會迅速衰退,且屍體解剖過程中的每個細節也極為重要。

這些珍貴的器官來自於種豬1339號,它曾在德國一所大學的農場中度過3年半的正常生活,儘管它出生時便患有糖尿病。今年3月初,這頭豬被宰殺,其身體各部分被用於科學研究,這是日益增多的讓研究用的每個動物科學利益最大化的案例之一。

【6】腫瘤3D生物樣本庫的建立或可用於開發個體化藥物篩選技術

近日,來自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學院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的研究者們通過研究表示,由癌症患者機體腫瘤所衍生的類器官或許可以緊密複製原始腫瘤的關鍵特性;這種類器官的培養基或許可以足夠進行大規模的藥物篩選來檢測和藥物敏感性相關的遺傳改變,該研究或為開發個體化療法及優化癌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提供幫助。

演技組合Mathew Garnett指出,本文研究首次對癌症類器官進行了收集從而形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生物樣本庫,這些類器官均來自於病人機體原始腫瘤的衍生物,研究者認為類器官或可作為一種重要的工具來進行癌症研究,同時也可以幫助改善開發有效癌症療法的能力。

為了闡明癌症的發病根源及開發新型癌症療法,許多實驗室都在利用實驗性的動物系統來進行研究,比如生在在病人機體腫瘤上的細胞;然而當前可用的細胞系是在理想條件下所衍生的,因此其並不能真實地反應腫瘤細胞的特性,因此研究者基於獨特的基因突變譜來預測病人對藥物的敏感性仍然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7】行業大牛眼中的生物樣本庫

"信息化不能單一解釋為管理。樣本信息化的核心,簡單地說,就是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描述樣本所包含的信息內容,並且讓這些信息能夠充分體現樣本的特性與特徵。"在談及生物樣本庫的信息化問題時,樣本庫信息化管理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王偉業教授這樣告訴生物谷記者。

生物樣本庫與傳統生物資源保存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樣本的信息化問題。"樣本自身沒有什麼價值,真正的價值在於其特有的信息,也就是說,生物樣本是唯一的生物實體,它既有豐富的臨床信息,又有詳細的實驗室信息,這是其他實體無法做到的。"

而現代建設生物樣本庫的目的就是如何能夠把生物樣本資源轉化或翻譯成為數據信息資源,如果樣本沒有信息的轉化,其作為轉化醫學和個體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也將成為一句空話。但在生物樣本庫信息信息化管理過程中,我國仍面臨著一些棘手難題。

【8】當網際網路 遇上生物樣本庫

網際網路+和馬雲遇到了,天貓淘寶出現了,網際網路+和程維遇到了一起,嘀嘀打車出現了,網際網路+和張旭豪遇到了,餓了嗎出現了,那網際網路+遇上生物樣本庫後又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呢?

生物谷帶著這個問題,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的王偉業教授,看看教授是怎麼回答的呢?

王偉業教授表示:網際網路+遇上生物樣本庫時,其實還產生了大數據這個概念,網際網路和大數據這兩個概念在現代生樣本庫信息化建設和發展進程中是必然存在的重要元素:臨床信息決定生物樣本的生物特性以及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通過生物技術可以挖掘生物樣本內涵的生物活性,其產生的研究結果就是累計大量數據信息,隨之進一步更加全面地反映生物樣本的生物特性。

【9】精準醫學是國際和中國生物樣本庫的發展趨勢

歸結起來, 2015年與生物樣本庫建設和管理相關的工作內容主要有幾個方面: (1)按照當初的計劃安排,樣本庫的運作與管理發展更加需要一些具體的信息化管理功能。所以我在原來信息化管理系統(BIMS)的基礎上做了新的系統設計,並以NG BIMS命名,體現新一代的系統產品的更新(Next Generation BIMS),由合作的海爾團隊研發,目的是為了滿足樣本庫日常操作和管理的需要;

(2)繼續我負責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探討隊列研究數據統一與共享模式。同時也開始探索應用此數據統一與共享模式與國際合作團隊開展新的項目合作 – 作為中國方面合作者之一,加入合作方向加拿大政府申報新的研究項目,主要核心是探索應用此模式在新合作項目中作為驗證體系,這也是數據需要統一之後才能夠共享的作用之一;

(3)將多中心隊列研究生物樣本如何協同(Interoperability)管理以減少不同來源生物樣本之間異質性(Heterogeneity)的經驗和觀點;以及為什麼要先統一數據才能夠信息共享的研究思路和認識發表在行業的中文期刊上,希望供有興趣者參考討論;

(4)還有就是前面談起的,基於自己的研究與研發興趣的內容進行綜合性歸納後形成系統性建設和運用生物樣本庫的新理念-「平臺化醫學研究資源」。希望和同行探討,能夠對建設臨床信息表達的生物樣本庫能起到一點引導作用,至少引起一些共同興趣者的思考。

【10】關於生物樣本庫儲存腦脊液用於神經系統疾病生物標誌物分析的研究

腦脊液能夠反映神經系統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對於神經保護措施以及生物標記物的研究非常必要。因此,腦脊液生物樣本庫與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現生物標記物及疾病評估密切相關。生物樣本庫保存腦脊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質控,這對於持續的患者隨訪以及各研究中心之間樣本交換十分必要。通過系統性地研究以闡明不同前處理和儲存對於腦脊液中大量蛋白的影響是首要和必要的。

加強國際網絡合作以及嚴格使用標準化操作流程是腦脊液樣本庫的重要特點。在本文中提到的也是當前採用的腦脊液及血液樣本的採集和儲存標準流程使得大規模在病例及對照中研究生物標記物成為可能。總之,多個中心間的合作和努力使得神經疾病的生物標記物研究已邁入新時代。生物樣本庫的標準化流程包括樣本收集、質量控制以及合理選取生物標記物研究中的對照組,極大地提高了生物標記物研究的質量。

相關焦點

  • 行業大牛眼中的生物樣本庫
    樣本信息化的核心,簡單地說,就是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描述樣本所包含的信息內容,並且讓這些信息能夠充分體現樣本的特性與特徵。"在談及生物樣本庫的信息化問題時,樣本庫信息化管理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王偉業教授這樣告訴生物谷記者。生物樣本庫與傳統生物資源保存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樣本的信息化問題。"
  • 中國生物樣本庫向標準化邁進
    4  我國生物樣本庫現狀與舉措長期以來,我國正常與疾病生物樣本庫建設尚處於初期階段,普遍存在條塊分割、相互封閉,收集不規範,缺乏統一標準化流程、質控體系、安全保障體系與信息化管理系統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原創性生命科學研究與創新性生物醫藥的轉化醫學進程。
  • 生物樣本庫標準化建設與智能化發展探討
    ,堪稱我國生物樣本庫首個國家標準。據悉,此標準由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二十幾家單位聯合制定。本標準規定了生物樣本庫質量和能力所涉及的術語和定義、通用要求、組織結構、資源要求、過程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內容;通過描述樣本庫操作能力、公正性和一致性等質控要求,來保證樣本庫的樣本質量符合要求,適用於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樣本庫活動。
  • 生物銀行: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生物銀行是傳統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生物樣本庫是由各醫療機構、研究機構成立,標準化收集、處理、儲存和應用健康和疾病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等樣本,並按嚴格技術標準採集、運輸、存儲、管理和使用的組織。
  • 全自動生物樣本庫落戶上海長徵醫院
    ,來預測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以及疾病的研究。然而,傳統生物樣本庫不僅在管理上容易失誤,而且存在樣本數據不完整、質量不達標等現象,如何有效完好地保存樣本信息和數據,對於臨床研究人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6日,由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共同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 如何讓生物樣本庫「活」起來?中南大學辦了一場高規格的國際研討會
    卞修武院士、徐濤院士等知名專家的精彩演講吸引了8個國家的600餘名業內人士齊聚長沙,就中國生物樣本庫未來發展與研究展開交流研討。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資源與安全處、湖南省科技廳、長沙市高新技術管委會等機構領導及中南大學醫學相關部門和學院、醫院領導出席開幕式,中南大學黨委副書記伍海泉向國內外參會代表致歡迎辭。患者就醫過程中採集後剩餘的血液、尿液、毛髮、唾液,手術中切下的腫瘤組織等,這些攜帶遺傳信息的樣本原本都是當作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
  • 王偉業:生物樣本庫建設不能以大和多來衡量
    【編者按】生物樣本庫是轉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隨著"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的推進,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蓬勃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王偉業教授作為國外引進的樣本庫信息化管理專家,主要從事生物樣本庫建設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指導多家醫院生物樣本庫基本的建設工作。
  • 對生物樣本庫業務需求正快速增長
    隨著精準醫療的提出以及其迅猛發展的勢頭,醫療研究領域對生物樣本庫的需求日益凸顯。位於芬蘭圖爾庫首個生物樣本庫的董事Minna Hendolin就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芬蘭生物樣本庫目前應對需求的發展方向。
  • 海爾生物醫療與美國Brooks戰略合作,共推中國自動化生物樣本庫新發展
    近日,海爾生物醫療與美國知名生命科學儀器品牌Brooks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海爾獲得該品牌自動化樣本存儲方案在大中華區的唯一總代理授權,雙方將在自動化生物樣本庫領域攜手共贏,並推進中國生物樣本庫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
  • 國家基因庫的現狀,如何實現成果轉化?
    而我國生命科學和生物產業雖發展迅速,但大量的生物樣本和基因數據的收集,保存、分類管理以及應用尚不規範,因此,需要建立技術領先、標準規範、共享服務、安全可靠的國家級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推動生物產業發展和基因技術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著眼於為本國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和公益性服務平臺,儲存和管理我國特有的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是具有國家水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公益性創新科研和產業基礎項目。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基因庫,截止目前已累計處理了近300萬份生物樣本。
  • 陸舜:臨床醫生在生物樣本庫建設中應當起主導作用
    【編者按】生物樣本庫是轉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隨著"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的推進,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蓬勃發展,尤其是臨床研究的疾病樣本庫備受重視。針對基於肺癌臨床研究的生物樣本庫建設情況,生物谷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此外對於基因測序臨床應用問題,陸教授也給出了專業的解讀。
  • 內蒙古自治區首個標準化生物樣本庫投入使用
    近日,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臨床數據和樣本資源庫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內蒙古首個符合國際生物與環境樣本庫協會ISBER及ISO17025標準的標準化生物樣本庫。該生物樣本庫樣本從採集、運輸、存放入庫、信息輸入、出庫、應用,全部由軟體管理。
  • 生物樣本庫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HLA已成為免疫遺傳學、免疫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的一個重要新興研究領域,對HLA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巨大的生物醫學價值。然而,對HLA的研究需要大量的人類遺傳資源。那麼,大量的遺傳資源怎麼採集存儲和管理呢?
  • 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東方網12月7日消息:昨天,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這是我國首個全自動深低溫百萬級生物樣本庫,標誌著我國生物樣本存儲技術已邁上了全自動信息化時代。
  • 深圳國家基因庫調研山西疾控生物樣本庫、重點實驗室工作
    >begin--> 8月28日,深圳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集團董事王韌教授、華大集團山西分公司總經理高鵬博士一行蒞臨我中心調研生物樣本庫及重點實驗室工作。省衛健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省疾控中心主任馮立忠、相關科室主任參加了座談會。
  • 山東省立醫院生物樣本庫獲科技部行政許可審批
    近日,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官網信息顯示,山東省立醫院生物樣本庫已獲得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許可審批,這預示著該院生物樣本庫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並朝著更規範更科學的方向發展。據了解,生物樣本庫是實現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的重要保證、科研成果孵化的重要平臺、整合性研究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生物樣本庫對樣本出入庫執行嚴格的備案制度,符合倫理學規範要求,保證了生物樣本的合法性並發揮最大的科研價值。
  • 亞洲最大生物樣本庫初步落成 美菱成「守護神」
    作為襄陽市政府重點投資打造的國家級生物醫藥科研成果運用與轉化平臺,華中醫學大數據中心樣本庫承擔著建成國內一流醫學區域檢驗中心的重任,計劃在三年內完成1500萬份生物樣本的收集和生物信息檢測,建成亞洲最大的生物樣本庫。
  • 省腫瘤醫院將向國家級生物樣本庫提供5000例樣本
    據悉,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保藏量可達1500萬份據悉,武漢國家級生物樣本庫(全稱為「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以下簡稱「樣本庫」)是由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政府聯合主導打造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聚焦人類遺傳資源保藏利用、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數據共享。
  • 走近新冠病毒樣本庫 海爾生物超低溫技術讓病毒「沉睡」
    來源:中國證券報走近新冠病毒樣本庫,看高科技「降毒記」走近病毒,才能知道病毒;接觸病毒,才能了解病毒,戰勝病毒。在這裡,每天都要接待很多疑似患者,從他們身上提取血液、血清、尿液、唾液、糞便,分離出DNA、RNA等生物樣本,以便進行分析、確診和研究。由於數量眾多,金銀潭醫院建立了專門的生物樣本庫,用於保存研究生物樣本。在「病毒四伏」的樣本庫不能出一絲差錯,如何才能科學儲存、智能取樣、安全檢測?
  • 構築5G智能生物樣本庫 原能細胞為生物安全深度賦能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曹磊、通訊員王跳9月21日報導:近日,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2020中國整合生物樣本學大會在杭州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