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腫瘤醫院將向國家級生物樣本庫提供5000例樣本

2020-12-05 瀟湘晨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近日,湖北省腫瘤醫院與武漢國家級生物樣本庫正式籤署人類遺傳資源保藏協議,同時還籤訂了基於肺癌生物樣本的多組學科研合作項目協議。據悉,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保藏量可達1500萬份

據悉,武漢國家級生物樣本庫(全稱為「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以下簡稱「樣本庫」)是由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政府聯合主導打造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聚焦人類遺傳資源保藏利用、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數據共享。目前,樣本庫一期已啟動建設,規劃面積2萬平方米,可實現樣本保藏量1500萬份,所有人體樣本都可以儲存(包括組織、血液、尿樣、痰液等),將於今年底正式啟用。

(圖為樣本庫存放樣本的冰箱達-86℃,容積有800多升。)

2019年9月,湖北省腫瘤醫院與樣本庫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初步達成共識:以湖北省腫瘤醫院規範的腫瘤樣本為戰略合作資源,依託樣本庫先進的硬體基礎設施和規範的質量管理體系及專業的人才團隊,共同探索共贏共享的生命科學研究新模式。

在此次籤署的人類遺傳資源保藏協議中,雙方約定從2020年起5年內,湖北省腫瘤醫院按照《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要求,規範採集結直腸癌、乳腺癌、肺癌等病種共5000例樣本(包括組織、血液、尿樣、痰液等)和信息,保存於樣本庫,雙方在協議期內可合法共同開發利用保藏樣本。據悉,這三種高發癌種,在全國、全省發病率是一致的,尤其是肺癌,全世界和全國均排第一。

湖北省腫瘤醫院生物樣本庫姚品芳主任介紹,省腫瘤醫院自2014年就成立了本院的生物樣本庫,規範採集和管理各病種腫瘤樣本,運行五六年來,省腫瘤醫院生物樣本庫已經儲存樣本10萬份。而武漢生物樣本庫是2018年成立的,建成了國家級一流的樣本庫,但現在還處於平臺搭建中,缺乏自有科研資源。

按照國家的相關管理條例,醫院設計了知情同意書,在患者入院時,由醫生開具知情同意書,並當面跟患者交流,徵求意見、解釋採集儲存的意義,患者大部分都會同意。

截至8月12日,雙方先後籤訂了「基於結直腸癌生物樣本多組學研究」「基於乳腺癌生物樣本多組學研究」「基於肺癌生物樣本多組學研究」等項目合作協議,以充分運用樣本資源開展深度科研合作。

湖北省腫瘤醫院院長魏少忠教授介紹,結直腸癌、乳腺癌、肺癌都是我國的高發癌種,且發病率還在逐年上升,對群眾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醫院與國家級生物樣本庫開啟戰略合作,能夠在優質資源共享的基礎上,高質量地開展生物樣本科研合作,以助力醫院科研水平和臨床服務能力再上新臺階。(記者伍偉 通訊員王芳 姚品芳)

【編輯:賀方程】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生物樣本庫向標準化邁進
    2009 年 3 月美國政府投入巨資,以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牽頭,積極籌建美國第一個國家人腫瘤組織生物樣本庫。Times更是將此國家腫瘤組織樣本庫的建立列為「2009年改變世界的十大規劃」之一。863 重大專項樣本收集流程提供規範指導,培訓了數百家醫院。
  • 行業大牛眼中的生物樣本庫
    在即將召開的2015生物樣本庫與臨床研究論壇上,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教授劉雷將出席論壇並針對"生物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發表重要演講。劉雷認為,我國目前現有樣本庫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樣本庫的信息化管理是樣本庫建設中的重要部分,是樣本庫的科學管理和樣本資源科學利用的關鍵。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的範疇也遠大於樣本庫本身,而是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數據資源。2015生物樣本庫與臨床研究論壇上,劉雷教授將針對這些問題從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的原則、技術構架、功能模塊、安全策略、信息共享等角度為我們帶來全面解讀。其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杜祥教授對生物樣本庫中人才建設問題頗有心得。
  • 【盤點】生物樣本庫發展現狀如何?
    【1】中國生物樣本庫向標準化邁進過去一百多年,各國對腫瘤浩浩蕩蕩的研究並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就如 Clifton Leaf 在 2004年 Fortune 所提到:「Why We’re Losing the War on Cancer —— and How to Win it?」。
  • 生物銀行: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生物銀行面向個人提供樣本資料的存儲服務,多來源、小量、非集中的病理標準、病理信息等醫療資源匯聚在這裡,以備將來用於預測疾病、治療和康復使用。二是生物資源的資產性。生物樣本庫建設的終極目標不是保存樣本,而是通過對其保存樣本的應用,開展各類研究,並將研究結果最後轉化為可應用的技術成果,這使得儲存在生物銀行的樣本資源本身就具有了「價值」。
  • 北京朝陽醫院醫學研究中心成功上線生物樣本庫溫溼度監測項目
    2013年為了緊密配合醫院重點學科建設和醫院發展規劃,積極推進醫院學術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促進臨床科研轉化,醫院將基礎醫學研究中心、呼吸基礎及呼吸流行病學研究室合併,成立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醫學研究中心及呼吸疾病研究中心,目前醫學研究中心已經建立了包括生物標本庫、臨床資料信息庫、分子生物學、電生理及離子成像、組織病理學、雷射共聚焦和小動物活體成像等在內的實驗研究平臺和呼吸疾病研究平臺,成為北京朝陽醫院各科室科學研究與研究生培養的基地
  • 全自動生物樣本庫落戶上海長徵醫院
    然而,傳統生物樣本庫不僅在管理上容易失誤,而且存在樣本數據不完整、質量不達標等現象,如何有效完好地保存樣本信息和數據,對於臨床研究人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6日,由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共同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 全國過敏反應學科首座生物樣本庫「藏身」中南醫院 可儲存80萬份...
    8月7日,記者探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過敏反應科生物樣本庫。今年年初該庫建成,是全國過敏反應學科第一座生物樣本庫,有80萬份血液樣本的儲存能力,是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劉光輝教授介紹,根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發布的報告,全球有30%-40%的人被過敏的問題所困擾。
  • 陸舜:臨床醫生在生物樣本庫建設中應當起主導作用
    【編者按】生物樣本庫是轉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隨著"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的推進,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蓬勃發展,尤其是臨床研究的疾病樣本庫備受重視。針對基於肺癌臨床研究的生物樣本庫建設情況,生物谷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此外對於基因測序臨床應用問題,陸教授也給出了專業的解讀。
  • 廣州生物醫藥添「新名片」:產學研合作共建類器官樣本庫
    「此次合作讓類器官技術在廣州落地,將成為廣州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優勢名片。」 11月16日,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的「類器官前沿技術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說。
  • 生物樣本庫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其肽鏈的氨基端向外(約佔整個分子的3/4),羧基端穿入細胞質,中間疏水部分在胞膜中。主要功能是對抗原的加工和呈遞,HLA按其分布和功能分為Ⅰ類抗原和Ⅱ類抗原。HLA-I類分子:內源性抗原的遞呈分子,HLA-Ⅱ類分子:外源性抗原的遞呈分子。
  • 山東省立醫院生物樣本庫獲科技部行政許可審批
    近日,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官網信息顯示,山東省立醫院生物樣本庫已獲得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許可審批,這預示著該院生物樣本庫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並朝著更規範更科學的方向發展。據了解,生物樣本庫是實現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的重要保證、科研成果孵化的重要平臺、整合性研究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生物樣本庫對樣本出入庫執行嚴格的備案制度,符合倫理學規範要求,保證了生物樣本的合法性並發揮最大的科研價值。
  • 王偉業:生物樣本庫建設不能以大和多來衡量
    【編者按】生物樣本庫是轉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隨著"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的推進,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蓬勃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王偉業教授作為國外引進的樣本庫信息化管理專家,主要從事生物樣本庫建設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指導多家醫院生物樣本庫基本的建設工作。
  • 體外研究腫瘤和試藥將有最佳模具!活體類器官大數據樣本庫已落地廣州
    廣州華醫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廣州生物島實驗室、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籤訂系列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建設世界一流的活體類器官大數據樣本庫,加速推進生物醫藥領域前沿技術在中國的轉化應用。同濟大學裴鋼院士、清華大學饒子和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施蘊渝院士、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王紅陽院士、清華大學孟安明院士等6院士共同見證。
  • 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東方網12月7日消息:昨天,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這是我國首個全自動深低溫百萬級生物樣本庫,標誌著我國生物樣本存儲技術已邁上了全自動信息化時代。
  • 如何讓生物樣本庫「活」起來?中南大學辦了一場高規格的國際研討會
    紅網時刻9月22日訊(記者 楊豔 通訊員 陳旦)生物樣本存入「銀行」,不能只是「存起來」,還得「存得好」。9月21日至9月23日,由中南大學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主辦,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基礎醫學院聯合承辦的低溫生物學與生物樣本活庫國際研討會暨大學生創新論壇將在長沙舉行。
  • 生物樣本庫標準化建設與智能化發展探討
    >我國生物樣本庫標準化建設及應用展開交流,並邀請包括生物樣本庫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大數華創在內的38家生物樣本庫相關參展商現場參展。據悉,生物樣本庫的智能化建設也將是本次會議探討的重要內容之一。生物樣本庫智能化的核心內容是促進臨床資源構建、管理與應用三個方面的智能化,就是將生物樣本、生物標誌物和相關臨床信息有機地結合與分析,加強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能力,促進研究的決策力。
  • 亞洲最大生物樣本庫初步落成 美菱成「守護神」
    作為襄陽市政府重點投資打造的國家級生物醫藥科研成果運用與轉化平臺,華中醫學大數據中心樣本庫承擔著建成國內一流醫學區域檢驗中心的重任,計劃在三年內完成1500萬份生物樣本的收集和生物信息檢測,建成亞洲最大的生物樣本庫。
  • 對生物樣本庫業務需求正快速增長
    Minna Hendolin,Auria生物樣本庫董事,負責Auria生物樣本庫戰略及業務發展,生物樣本庫業務發展以及構建芬蘭生物銀行和地區創新機構之間合作。「Auria作為芬蘭的首個生物樣本庫,從成立之初就作為國內生物樣本庫領域開拓者在不斷前行。目前,芬蘭國內生物樣本庫正處於高需求、快速增長的階段。
  • 資深專家分享樣本庫建設實戰經驗- 1月14-15日相聚上海
    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也蓬勃發展,其中注重臨床研究的疾病樣本庫和流行病研究的人群隊列樣本庫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次會議在前兩屆生物樣本庫和臨床應用論壇的成功舉辦的經驗基礎上,將重點聚焦:國內生物樣本庫建設現狀;樣本庫存儲;大數據與疾病;質控及管理;協同與臨床應用;健康管理;臨床研究應用等熱門話題。
  • 50萬英國人大數據的UK生物樣本庫彰顯醫療奇功
    然而早在10年前,英國政府另闢奇徑,協同科研與產業基金,採用商業化運作模式建立了UK Biobank——英國國家生物樣本庫。筆者也歷經兩年考察了30多家國際科研機構的生物樣本庫,包括收集腫瘤樣本最全的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樣本庫,規模最大的商業運營樣本庫BioStorage和粉紅絲帶基金會掌管的乳腺癌樣本庫,其中,UK Biobank不愧是名副其實的佼佼者。UK Biobank收集了50萬人的DNA測序數據、疾病診療和健康評估信息,完全可以提供足夠信息判斷誰可能會得糖尿病或誰能豪飲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