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過敏反應科生物樣本庫。
彭超說,一個小瓶就是一個人體生物樣本。
武漢晚報訊(記者張劍 通訊員梁慧玲)過敏,不僅「難纏」,還可能會「要命」。每年8月第二周,是中國過敏防治周,今年過敏防治周的主題是「精準診斷 精準防治」。
8月7日,記者探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過敏反應科生物樣本庫。今年年初該庫建成,是全國過敏反應學科第一座生物樣本庫,有80萬份血液樣本的儲存能力,是湖北省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劉光輝教授介紹,根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發布的報告,全球有30%-40%的人被過敏的問題所困擾。以最常見的過敏性鼻炎為例,目前全球約有6億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且發病人群呈每年遞增的趨勢。
隨著發病人數的增加,患者對於有效診治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而找出過敏原,揪出致敏「元兇」,就是提高診治效果的重要前提條件。而這就需要過敏反應學科專業人士,能對儘可能多的樣本進行分析研究。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過敏反應科生物樣本庫負責人彭超介紹,該倉庫樣本主要來自於在過敏反應科就診的患者。
患者在抽取診斷所需血液樣本的同時,可自由選擇是否同意捐獻血液樣本。一旦同意,將在籤署一份「醫療衛生機構生物樣本庫通用樣本採集知情同意書」後,被額外採集一些血液樣本,經過專業處理後,將其中的血清納入該生物樣本庫。「患者一般都很支持和理解,同意捐獻的比例達到了90%。」彭超說。
想像一下,如果把人的細胞、血液、腫瘤組織等生物樣本儲存到一家「生物銀行」的金庫,當科研或者臨床研究需要時,再把它們提取出來加以研究應用,這對醫藥研發、健康產業、科研成果轉化等領域會起到多麼巨大的推動作用。
有形的黃金價值可估,但人類生物樣本這樣的遺傳資源的價值遠超黃金。目前,不少發達國家已將其納入戰略資源考量,嚴格立法保護。
劉光輝教授說,有了這個「科研重器」,中南醫院過敏反應科將有能力開展一系列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為造福過敏性疾病患者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