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銀行: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2020-12-06 騰訊網

  全文總計2539字,閱讀時間大約3分鐘

  生物銀行(Biobank)指的是收集、存儲和利用細胞、血漿等生物樣本並提供專業化服務的組織,是生物樣本庫的升級版。它類似於個人、機構存儲或利用資金的銀行,只不過存儲與利用的是關乎人類健康的生物樣本。2017年10月,上海張江生物銀行正式啟用,加上2017年1月份正式成立的中關村生物銀行,我國生物銀行建設進入快車道。未來需要進一步完善生物銀行的共享應用機制,使之在基礎臨床和轉化醫學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物銀行是傳統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生物樣本庫是由各醫療機構、研究機構成立,標準化收集、處理、儲存和應用健康和疾病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等樣本,並按嚴格技術標準採集、運輸、存儲、管理和使用的組織。傳統的生物樣本庫功能較為單一,缺乏數據共享機制,數據信息化率較低,臨床研究與應用比較薄弱,急需尋求在組織運營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為此,生物銀行應運而生。生物銀行是指按照國際標準,為科研、醫藥、臨床提供生物樣本存儲空間,為各類基礎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提供平臺,並根據研究需要提供並執行全面醫療解決方案的組織。它的設立不僅是為了存儲生物樣本,更重要的是推動生物資源的集中應用與互惠共享,最終為人類健康服務,因此被稱作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圖1 生物銀行儲存的生物樣本

  生物銀行具有三個綜合性特性:一是生物資源的儲蓄性。生物銀行面向個人提供樣本資料的存儲服務,多來源、小量、非集中的病理標準、病理信息等醫療資源匯聚在這裡,以備將來用於預測疾病、治療和康復使用。二是生物資源的資產性。生物樣本庫建設的終極目標不是保存樣本,而是通過對其保存樣本的應用,開展各類研究,並將研究結果最後轉化為可應用的技術成果,這使得儲存在生物銀行的樣本資源本身就具有了「價值」。三是生物資源的平臺性。隨著生物銀行存儲信息的不斷增加,逐漸形成能夠滿足臨床、轉化醫學研究應用的大數據資源,把這些生物「資產」投入到重大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藥物研發、臨床診治之中,生物銀行就成為多學科交叉與合作的「投資」平臺。

  圖2 生物銀行儲存

  我國生物銀行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生命健康產業蓬勃發展使得我國有必要加快發展生物銀行,將其作為轉化醫學研究的基石。健康是個人、家庭的財富,也是社會、國家的財富。隨著生命科技的快速發展,加快基礎研究與臨床治療的轉化醫學在提高民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中發揮有巨大作用。生物樣本庫只是做到了資源的匯聚與存儲,對推動資源更好的應用在轉化醫學之中仍有局限性。而生物銀行的特性決定了它可以為轉化醫學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戰略資源,並作為集成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重要技術載體,促進針對性、個性化的轉化醫學研究發展。近年來,建設生物銀行已經成為歐美主要發達國家的戰略行動,2009 年美國時代雜誌特將生物銀行建設列為將來改變世界的十大規劃之一。我國是人口大國,人群疾病種類及遺傳資源極其豐富,同時又是多民族國家,存在重大疾病資源的多樣性和地方特色,具有建設生物銀行的先天優勢。加快我國生物銀行建設,不僅是為了生物資源的存儲,更是加快推動基於生物資源的科研成果高效地投入到臨床應用和轉化醫學之中。這不僅可以向公眾傳遞健康財富的價值和意義,更有利於促進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我國生物銀行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迫切需要進一步正本清源規範生物銀行的健康發展。在生物醫學全面邁向分子醫學、個性化醫療的這個時代,作為核心基礎設施的生物銀行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國最早的生物樣本庫可以追溯到1994年中國科學院建立的中華民族永生細胞庫,此後各類腫瘤組織庫、幹細胞庫、基因庫相繼建立。其中,「北京重大疾病臨床數據和樣本資源庫建設」作為我國第一個由政府出資建設的重大疾病臨床數據和樣本資源庫,截止2016年共擁有16.4萬例病例和163萬份樣本,成為國際上現有最大疾病樣本庫。2017年,中關村生物銀行和張江生物銀行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生物銀行相繼建立,開始向臨床醫院、研究單位和科技企業廣泛開放應用,並加速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臨床試驗和醫學轉化研究服務,實現資源的增值,這標誌著我國生物銀行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當前,各地都在加緊建設所謂的「生物銀行」。但深究其屬性,它們只具備初步「儲蓄」功能,離具有臨床試驗、醫學轉化研究等「資產性」、「平臺性」的生物銀行還有較大差距,依然停留在生物樣本庫1.0版本。

  圖3 張江生物銀行

  促進我國生物銀行共享應用的幾點建議

  以標準制定為引領,設定生物銀行的統一框架。生物銀行的標準體系建設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主要包括生物樣本設計標準,生物樣本收集、運輸、保存等流程標準,質控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和信息化管理體系標準,生物樣本的法律與倫理學標準以及生物資源的共享利用標準等。針對生物樣本庫發展需要,從2011年我國組織多位專家研討制定了第一版《中國醫藥生物技術生物樣本庫行業標準》,到2015年成立了全國生物樣本標準技術委員會,我國生物樣本庫標準初步實現了與國際接軌。新時期,需要將生物樣本庫標準提升到2.0版本的生物銀行標準,在完善已經出臺的統一建庫標準同時,將共享利用標準放在重要的位置,研究設立生物銀行建設、運營和管理的統一框架。

  以擴大存儲為手段,提升生物樣本的規模與質量。樣本資源是生物銀行的血液,生物銀行應參考張江生物銀行的做法,從第三方出發,「公平公正」、「科學」和「高效」地保存生物樣本和生物信息,為科研、醫藥、臨床等工作者提供最為集約化的存儲空間。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推動生物銀行間的資源一致性研究與合作,提高數據信息化利用水平,加強數據資源的動態管理,不斷提升生物樣本的規模與質量。

  以增強應用為目標,推動生物銀行的共享利用。樣本資源的儲存不是生物銀行的目的,加快樣本資源的應用創新才是生物銀行追求的目標。生物銀行應在提供存儲、檢測服務的同時,不斷探索豐富自身「投資中介」角色,探索創新配套的第三方建庫質控服務、預測預防研究、罕見病臨床研究與診治服務,積極向轉化醫學解決方案的執行機構轉型。生物銀行也應在遵循「分層共享、有償使用」的原則下,加快建立共享與充分應用機制,探索量化的資源價值評估體系以及資源收益分配方式,讓臨床工作者、轉化醫學研究者、資源存儲者能夠得到合理的回報。

  圖4 未來生物銀行的運營機制

  文本來自:賽迪智庫規劃所

相關焦點

  • 行業大牛眼中的生物樣本庫
    在即將召開的2015生物樣本庫與臨床研究論壇上,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教授劉雷將出席論壇並針對"生物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發表重要演講。劉雷認為,我國目前現有樣本庫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在一次訪談中,談及生物樣本庫的人才建設問題時,杜祥教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從事生物樣本庫的人員應具備病理的知識,要圍繞生物樣本庫建設的需求和發展,其在生物樣本庫建設中發揮真正的作用。""而不是簡單地招聘兩個生物分子學的博士來從事樣本庫的建設工作。"目前國內生物樣本庫用人現狀面臨著人員來源很雜、流動性強等問題,杜祥教授認為其根源在於員工沒有相對完善的職業規劃。"
  • 【盤點】生物樣本庫發展現狀如何?
    生物樣本庫稱為生物銀行(Biobank),主要是指標準化收集、處理、儲存和應用健康和疾病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等樣本(包括人體器官組織、全血、血漿等)及與這些生物樣本相關的臨床、病理、治療、隨訪、知情同意等資料及其質量控制、信息管理與應用系統。
  • 對生物樣本庫業務需求正快速增長
    隨著精準醫療的提出以及其迅猛發展的勢頭,醫療研究領域對生物樣本庫的需求日益凸顯。位於芬蘭圖爾庫首個生物樣本庫的董事Minna Hendolin就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芬蘭生物樣本庫目前應對需求的發展方向。
  • 內蒙古自治區首個標準化生物樣本庫投入使用
    近日,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臨床數據和樣本資源庫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內蒙古首個符合國際生物與環境樣本庫協會ISBER及ISO17025標準的標準化生物樣本庫。該生物樣本庫樣本從採集、運輸、存放入庫、信息輸入、出庫、應用,全部由軟體管理。
  • 生物樣本庫標準化建設與智能化發展探討
    ,堪稱我國生物樣本庫首個國家標準。據悉,此標準由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二十幾家單位聯合制定。本標準規定了生物樣本庫質量和能力所涉及的術語和定義、通用要求、組織結構、資源要求、過程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內容;通過描述樣本庫操作能力、公正性和一致性等質控要求,來保證樣本庫的樣本質量符合要求,適用於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樣本庫活動。
  • 中國生物樣本庫向標準化邁進
    ⑵2011 年 2 月,中心牽頭組織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國家 863 分子分型與腫瘤基因組重大項目組等綜合國外生物樣本庫實踐指南與我國國情,編制並公開發表了《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樣本庫標準(試行)》[6],填補國內空白,培訓數千家醫院。
  • 如何讓生物樣本庫「活」起來?中南大學辦了一場高規格的國際研討會
    9月21日至9月23日,低溫生物學與生物樣本活庫國際研討會暨大學生創新論壇將在長沙舉行。紅網時刻9月22日訊(記者 楊豔 通訊員 陳旦)生物樣本存入「銀行」,不能只是「存起來」,還得「存得好」。9月21日至9月23日,由中南大學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主辦,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基礎醫學院聯合承辦的低溫生物學與生物樣本活庫國際研討會暨大學生創新論壇將在長沙舉行。
  • 生物樣本庫超低溫冰箱冷凍保存架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生物樣本庫超低溫冰箱冷凍保存架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生物樣本庫超低溫冰箱冷凍保存架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其他貨物/其他不另分類的物品 採購單位 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
  • 生物樣本庫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HLA已成為免疫遺傳學、免疫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的一個重要新興研究領域,對HLA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巨大的生物醫學價值。然而,對HLA的研究需要大量的人類遺傳資源。那麼,大量的遺傳資源怎麼採集存儲和管理呢?
  • 全自動生物樣本庫落戶上海長徵醫院
    然而,傳統生物樣本庫不僅在管理上容易失誤,而且存在樣本數據不完整、質量不達標等現象,如何有效完好地保存樣本信息和數據,對於臨床研究人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6日,由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共同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 省腫瘤醫院將向國家級生物樣本庫提供5000例樣本
    據悉,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保藏量可達1500萬份據悉,武漢國家級生物樣本庫(全稱為「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以下簡稱「樣本庫」)是由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政府聯合主導打造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聚焦人類遺傳資源保藏利用、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和數據共享。
  • 王偉業:生物樣本庫建設不能以大和多來衡量
    【編者按】生物樣本庫是轉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隨著"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的推進,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蓬勃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王偉業教授作為國外引進的樣本庫信息化管理專家,主要從事生物樣本庫建設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指導多家醫院生物樣本庫基本的建設工作。
  • 海爾生物醫療與美國Brooks戰略合作,共推中國自動化生物樣本庫新發展
    近日,海爾生物醫療與美國知名生命科學儀器品牌Brooks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海爾獲得該品牌自動化樣本存儲方案在大中華區的唯一總代理授權,雙方將在自動化生物樣本庫領域攜手共贏,並推進中國生物樣本庫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
  • 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東方網12月7日消息:昨天,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這是我國首個全自動深低溫百萬級生物樣本庫,標誌著我國生物樣本存儲技術已邁上了全自動信息化時代。
  • 德陽市首個人類細胞與生物樣本庫啟動
    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5月13日下午,德陽市人類細胞與生物樣本庫正式啟動。該樣本庫由四川君騰細胞基因技術開發應用有限公司承建,分為幹細胞庫、免疫細胞庫和基因生物樣本庫三大儲存庫,今天啟動並投入試運營,這也是德陽市首個的人類細胞的與生物樣本庫。
  • 全國過敏反應學科首座生物樣本庫「藏身」中南醫院 可儲存80萬份...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過敏反應科生物樣本庫。彭超說,一個小瓶就是一個人體生物樣本。武漢晚報訊(記者張劍 通訊員梁慧玲)過敏,不僅「難纏」,還可能會「要命」。
  • 逾千萬生物資源樣本在這裡「安居」
    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徐訊解釋,猛獁象是消失物種,但其細胞得以完整保存,可從中提取DNA樣本並可能恢復胚胎,有合適母體即可復活猛獁象,這也足以證明國家基因庫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這一理念,也是國家基因庫的組成部分「三庫兩平臺」的核心功能。「三庫」由生物樣本資源庫、生物信息資料庫和生物活體庫組成,「兩平臺」為數位化平臺、合成與編輯平臺,以具備對海量生物資源「存、讀、寫」的能力。
  • 亞洲最大生物樣本庫初步落成 美菱成「守護神」
    作為襄陽市政府重點投資打造的國家級生物醫藥科研成果運用與轉化平臺,華中醫學大數據中心樣本庫承擔著建成國內一流醫學區域檢驗中心的重任,計劃在三年內完成1500萬份生物樣本的收集和生物信息檢測,建成亞洲最大的生物樣本庫。
  • 構築5G智能生物樣本庫 原能細胞為生物安全深度賦能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曹磊、通訊員王跳9月21日報導:近日,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2020中國整合生物樣本學大會在杭州隆重舉行。
  • 山東省立醫院生物樣本庫獲科技部行政許可審批
    近日,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官網信息顯示,山東省立醫院生物樣本庫已獲得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許可審批,這預示著該院生物樣本庫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並朝著更規範更科學的方向發展。據了解,生物樣本庫是實現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的重要保證、科研成果孵化的重要平臺、整合性研究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生物樣本庫對樣本出入庫執行嚴格的備案制度,符合倫理學規範要求,保證了生物樣本的合法性並發揮最大的科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