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樣本庫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2020-12-05 大數華創

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為諸多血液系統惡性病、腫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有效治療措施之一。而在移植過程中,有的人排斥反應高,有的人排斥反應低,HLA是決定移植排斥反應高低的重要因素。

在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供者和受者之間HLA相容程度越高,排斥反應的發生率就越低,移植成功率和長期存活率就越高;反之,就越容易發生排斥反應。

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人類白細胞抗原)是編碼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表達產物。HLA定位於第6染色體短臂上。HLA是具有高度多態性的同種異體抗原,其化學本質為一類糖蛋白,由一條α重鏈(被糖基化的)和一條β輕鏈非共價結合而成。其肽鏈的氨基端向外(約佔整個分子的3/4),羧基端穿入細胞質,中間疏水部分在胞膜中。主要功能是對抗原的加工和呈遞,HLA按其分布和功能分為Ⅰ類抗原和Ⅱ類抗原。HLA-I類分子:內源性抗原的遞呈分子,HLA-Ⅱ類分子:外源性抗原的遞呈分子。

HLA已成為免疫遺傳學、免疫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的一個重要新興研究領域,對HLA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巨大的生物醫學價值。然而,對HLA的研究需要大量的人類遺傳資源。那麼,大量的遺傳資源怎麼採集存儲和管理呢?

標準化、規範化的生物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立,為樣本的採集、存儲和管理提供了良好保證。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全面收集、保持、檢索、分析和管理樣本信息,並挖掘和利用樣本及其相關信息,使樣本資料得到完善的保存。

生物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系統是利用專業的雲端技術,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將全面收集、保存、檢索、分析和管理的樣本信息傳到雲平臺或本地伺服器,並挖掘和利用樣本及其相關信息。實現了樣本信息橫向縱向全過程標準化收集,為臨床工作和科學研究的質量和產出成果提供良好的信息交互和信息保障。

如今,樣本庫的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科研和醫療單位實現樣本科學化管理的必經之路。利用管理軟體進行規範管理,成為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之一。

生物樣本庫管理系統是一套基於雲平臺的生物樣本庫管理平臺。不同版本的樣本庫管理系統可以實現疾病資源庫、科研樣本庫、細胞庫、基因庫及其他目標應用的樣本存儲及應用管理。系統包含合同管理、樣本採集、樣本接收、製備和檢測處理、操作流程管理、新藥研發流程管理、質控檢驗分析、產品交付管理、樣本存儲及應用、耗材管理、設備管理、標準化文檔管理等功能。能夠靈活應對數據導入、數據查詢、數據分析、報表展示等,並能針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功能的定製開發,滿足使用者需求。

相關焦點

  • 【盤點】生物樣本庫發展現狀如何?
    生物樣本庫稱為生物銀行(Biobank),主要是指標準化收集、處理、儲存和應用健康和疾病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等樣本(包括人體器官組織、全血、血漿等)及與這些生物樣本相關的臨床、病理、治療、隨訪、知情同意等資料及其質量控制、信息管理與應用系統。
  • 行業大牛眼中的生物樣本庫
    樣本庫的信息化管理是樣本庫建設中的重要部分,是樣本庫的科學管理和樣本資源科學利用的關鍵。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的範疇也遠大於樣本庫本身,而是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數據資源。2015生物樣本庫與臨床研究論壇上,劉雷教授將針對這些問題從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的原則、技術構架、功能模塊、安全策略、信息共享等角度為我們帶來全面解讀。其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杜祥教授對生物樣本庫中人才建設問題頗有心得。
  • 生物銀行: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生物銀行是傳統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生物樣本庫是由各醫療機構、研究機構成立,標準化收集、處理、儲存和應用健康和疾病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等樣本,並按嚴格技術標準採集、運輸、存儲、管理和使用的組織。
  • 中國生物樣本庫向標準化邁進
    4  我國生物樣本庫現狀與舉措長期以來,我國正常與疾病生物樣本庫建設尚處於初期階段,普遍存在條塊分割、相互封閉,收集不規範,缺乏統一標準化流程、質控體系、安全保障體系與信息化管理系統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原創性生命科學研究與創新性生物醫藥的轉化醫學進程。
  • 內蒙古自治區首個標準化生物樣本庫投入使用
    近日,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臨床數據和樣本資源庫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內蒙古首個符合國際生物與環境樣本庫協會ISBER及ISO17025標準的標準化生物樣本庫。該生物樣本庫樣本從採集、運輸、存放入庫、信息輸入、出庫、應用,全部由軟體管理。
  • 陸舜:臨床醫生在生物樣本庫建設中應當起主導作用
    【編者按】生物樣本庫是轉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隨著"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的推進,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蓬勃發展,尤其是臨床研究的疾病樣本庫備受重視。針對基於肺癌臨床研究的生物樣本庫建設情況,生物谷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此外對於基因測序臨床應用問題,陸教授也給出了專業的解讀。
  • 對生物樣本庫業務需求正快速增長
    Minna Hendolin,Auria生物樣本庫董事,負責Auria生物樣本庫戰略及業務發展,生物樣本庫業務發展以及構建芬蘭生物銀行和地區創新機構之間合作。「Auria作為芬蘭的首個生物樣本庫,從成立之初就作為國內生物樣本庫領域開拓者在不斷前行。目前,芬蘭國內生物樣本庫正處於高需求、快速增長的階段。
  • 全自動生物樣本庫落戶上海長徵醫院
    ,來預測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以及疾病的研究。然而,傳統生物樣本庫不僅在管理上容易失誤,而且存在樣本數據不完整、質量不達標等現象,如何有效完好地保存樣本信息和數據,對於臨床研究人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6日,由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共同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 50萬英國人大數據的UK生物樣本庫彰顯醫療奇功
    然而早在10年前,英國政府另闢奇徑,協同科研與產業基金,採用商業化運作模式建立了UK Biobank——英國國家生物樣本庫。筆者也歷經兩年考察了30多家國際科研機構的生物樣本庫,包括收集腫瘤樣本最全的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樣本庫,規模最大的商業運營樣本庫BioStorage和粉紅絲帶基金會掌管的乳腺癌樣本庫,其中,UK Biobank不愧是名副其實的佼佼者。UK Biobank收集了50萬人的DNA測序數據、疾病診療和健康評估信息,完全可以提供足夠信息判斷誰可能會得糖尿病或誰能豪飲啤酒。
  • 德陽市首個人類細胞與生物樣本庫啟動
    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5月13日下午,德陽市人類細胞與生物樣本庫正式啟動。該樣本庫由四川君騰細胞基因技術開發應用有限公司承建,分為幹細胞庫、免疫細胞庫和基因生物樣本庫三大儲存庫,今天啟動並投入試運營,這也是德陽市首個的人類細胞的與生物樣本庫。
  • 廣州生物醫藥添「新名片」:產學研合作共建類器官樣本庫
    會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曄光領銜的廣州華醫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醫再生)分別與廣州生物島實驗室、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域醫學)籤訂了一系列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為建設世界一流的活體類器官大數據樣本庫,創新發展精準醫療、藥物研發和再生醫學奠定了合作基礎。
  • 王偉業:生物樣本庫建設不能以大和多來衡量
    目前在我國樣本庫建設中,由於資源豐富,且操作相對容易,所以"進口"的速度很快。但具體"操作"跟國外相比還有不小的差異。當然每個樣本庫都很重視這個方面。但是我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可能是樣本庫資源的"出口"問題,即資源的應用。現在中國做生物樣本庫,一定要與傳統的,以單一課題的需求為目的的生物樣本儲存有本質的區別:一是在管理的組織結構上,二是作為系統化醫學研究的資源。
  • 如何讓生物樣本庫「活」起來?中南大學辦了一場高規格的國際研討會
    紅網時刻9月22日訊(記者 楊豔 通訊員 陳旦)生物樣本存入「銀行」,不能只是「存起來」,還得「存得好」。9月21日至9月23日,由中南大學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主辦,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基礎醫學院聯合承辦的低溫生物學與生物樣本活庫國際研討會暨大學生創新論壇將在長沙舉行。
  • 資深專家分享樣本庫建設實戰經驗- 1月14-15日相聚上海
    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也蓬勃發展,其中注重臨床研究的疾病樣本庫和流行病研究的人群隊列樣本庫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次會議在前兩屆生物樣本庫和臨床應用論壇的成功舉辦的經驗基礎上,將重點聚焦:國內生物樣本庫建設現狀;樣本庫存儲;大數據與疾病;質控及管理;協同與臨床應用;健康管理;臨床研究應用等熱門話題。
  • 生物樣本庫標準化建設與智能化發展探討
    ,堪稱我國生物樣本庫首個國家標準。據悉,此標準由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二十幾家單位聯合制定。本標準規定了生物樣本庫質量和能力所涉及的術語和定義、通用要求、組織結構、資源要求、過程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內容;通過描述樣本庫操作能力、公正性和一致性等質控要求,來保證樣本庫的樣本質量符合要求,適用於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樣本庫活動。
  • 海爾生物醫療與美國Brooks戰略合作,共推中國自動化生物樣本庫新發展
    近日,海爾生物醫療與美國知名生命科學儀器品牌Brooks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海爾獲得該品牌自動化樣本存儲方案在大中華區的唯一總代理授權,雙方將在自動化生物樣本庫領域攜手共贏,並推進中國生物樣本庫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
  • Olink等機構為英國生物樣本庫5萬參與者提供蛋白標誌物檢測
    2020年12月7日,Olink蛋白組和英國生物樣本庫(UK在過去的幾年中,UK Biobank已經完成對其500,000名參與者的基因測序並對科學家開放,基於這些基因數據可以鑑定與人類疾病相關的潛在DNA靶點,為藥物發現和開發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基於基因測序項目的成功,UK Biobank決定下一個重大步驟將是對其樣本庫中的血液樣本進行高通量血液蛋白組檢測。
  • 「泰州隊列」多項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建立我國最大單一地區生物樣本庫
    截至目前,泰州隊列基線人群已達20萬例,收集了150萬份生物樣本,建立了我國最大的單一地區生物樣本庫。 「利用大規模隊列人群的生物學樣本和流行病學數據,可闡明疾病的發病機制和患病風險,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實現精準醫療。」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醫學院院長金力介紹,基於隊列建設的重要性,2007年他與俞順章教授在泰州啟動「泰州隊列」項目。
  • 構築5G智能生物樣本庫 原能細胞為生物安全深度賦能
    會上,原能細胞科技集團首次從5G-loT技術維度提出構築智能生物樣本庫全新解決方案,並與多位業內知名專家教授開展院企對話,以期推進國內生物樣本庫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為國家生物安全戰略賦能助力。
  • 北京朝陽醫院醫學研究中心成功上線生物樣本庫溫溼度監測項目
    2013年為了緊密配合醫院重點學科建設和醫院發展規劃,積極推進醫院學術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促進臨床科研轉化,醫院將基礎醫學研究中心、呼吸基礎及呼吸流行病學研究室合併,成立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醫學研究中心及呼吸疾病研究中心,目前醫學研究中心已經建立了包括生物標本庫、臨床資料信息庫、分子生物學、電生理及離子成像、組織病理學、雷射共聚焦和小動物活體成像等在內的實驗研究平臺和呼吸疾病研究平臺,成為北京朝陽醫院各科室科學研究與研究生培養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