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醫院醫學研究中心成功上線生物樣本庫溫溼度監測項目

2020-12-06 觀察家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建於1958年,是首都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在醫院。是北京市市屬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北京市醫療保險A類定點醫療機構。朝陽醫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中心成立於1994年。2013年為了緊密配合醫院重點學科建設和醫院發展規劃,積極推進醫院學術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促進臨床科研轉化,醫院將基礎醫學研究中心、呼吸基礎及呼吸流行病學研究室合併,成立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醫學研究中心及呼吸疾病研究中心,目前醫學研究中心已經建立了包括生物標本庫、臨床資料信息庫、分子生物學、電生理及離子成像、組織病理學、雷射共聚焦和小動物活體成像等在內的實驗研究平臺和呼吸疾病研究平臺,成為北京朝陽醫院各科室科學研究與研究生培養的基地。

圖 1朝陽醫院及醫學研究中心外景圖

醫學研究中心的生物樣本庫作為支撐中心各項醫學研究的重要資源,歷來注重樣本的質量管理,高品質的生物樣本將是保證各科室順利開展科學研究的關鍵要素,為此,醫學研究中心於今年年初就為其生物樣本庫引進了由威斯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專業化的生物樣本庫溫溼度監測平臺,在經過3個多月的試運行,平臺於本月20日通過驗收並正式交付醫學研究中心使用。

圖 2醫學研究中心生物樣本庫溫度監測設備安裝示意圖

這套溫溼度監測平臺通過RFID超低溫監測設備和環境溫溼度標籤對樣本庫內23臺超低溫(-80℃)樣本儲存冰箱的溫度和樣本庫的環境溫溼度實現物聯網實時監測並將監測數據通過4G網絡發送到平臺伺服器上存儲。在監測的任何參數超標時,平臺都會第一時間向樣本庫負責人、威斯盾網絡科技的7*24小時值守中心以及相應的技術服務工程師推送預警信息和報警電話,技術服務工程師會在15分鐘內予以響應並在必要情況下1小時內到達樣本庫現場進行處理,從而確保樣本庫內的各類樣本始終處在安全的存儲環境下。除此以外,威斯盾網絡科技還會為該生物樣本庫提供系統運維、日常巡檢、數據備份、運行報告、年度計量與驗證、冰箱參數定期調整等多樣化的專業服務內容,為持續提升樣本庫的樣本質量管理水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自平臺上線運行以來,平臺已經多次對樣本庫內超低溫設備溫度及庫內溫溼度超標發出準確預警並得到及時的響應處理,保證了生物樣本的質量安全以及相應研究活動的順利開展,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和讚譽。目前,隨著樣本數量的日益增加,當前樣本庫的規模已經不能滿足科研樣本的存儲要求,樣本庫的擴建工程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在新的一批樣本存儲設備到位後,威斯盾將會第一時間部署相應的監測設備並提供配套服務。

北京威斯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醫療物聯網管理、平臺開發、工程實施和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我們向來看重各類醫療樣本庫的樣本存儲溫溼度監測需求並為其提供專業化的、定製化的監測解決方案,與用戶共同守護生物樣本資源的質量安全,為開展各項醫學研究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中國生物樣本庫向標準化邁進
    Times更是將此國家腫瘤組織樣本庫的建立列為「2009年改變世界的十大規劃」之一。由此可見,只有擁有精準的生物樣本(標準化、高質量、臨床資料齊全),經過高通量生物晶片、測序等技術研究,才會有精準的分子醫學結果,再經過精準的大樣本驗證,才會產生精準的轉化研究成果,最終實現臨床精準醫學實踐。
  • 全自動生物樣本庫落戶上海長徵醫院
    長徵原能生物樣本庫 人民網上海12月6日電 (王文娟)臨床醫學研究,通過採集人類生物樣本進行關聯分析然而,傳統生物樣本庫不僅在管理上容易失誤,而且存在樣本數據不完整、質量不達標等現象,如何有效完好地保存樣本信息和數據,對於臨床研究人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6日,由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共同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 北京朝陽醫院血管外科成功舉辦第七屆微循環朝陽血管醫學論壇
    11月27日-28日,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朝陽醫院)血管外科承辦的中國微循環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2020學術年會暨微循環血管醫學(朝陽)論壇(2020MEC)暨亞太血管學術聯盟(APAAA)北京學術會議及市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於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 【盤點】生物樣本庫發展現狀如何?
    目前階段最大挑戰就是生物樣本庫數據共享。正如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醫療事業部主任鄭培永教授所說:中國的生物樣本庫的數據共享,就像在說「戒菸」一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都想用別人家的數據而自己不想提供。都顧慮自己的權益受到影響,怕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別人竊取了果實。
  • 資深專家分享樣本庫建設實戰經驗- 1月14-15日相聚上海
    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也蓬勃發展,其中注重臨床研究的疾病樣本庫和流行病研究的人群隊列樣本庫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次會議在前兩屆生物樣本庫和臨床應用論壇的成功舉辦的經驗基礎上,將重點聚焦:國內生物樣本庫建設現狀;樣本庫存儲;大數據與疾病;質控及管理;協同與臨床應用;健康管理;臨床研究應用等熱門話題。
  • 生物樣本庫標準化建設與智能化發展探討
    據悉,此標準由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二十幾家單位聯合制定。本標準規定了生物樣本庫質量和能力所涉及的術語和定義、通用要求、組織結構、資源要求、過程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內容;通過描述樣本庫操作能力、公正性和一致性等質控要求,來保證樣本庫的樣本質量符合要求,適用於包括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樣本庫活動。
  • 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
    東方網12月7日消息:昨天,上海長徵醫院與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合作籌建的百萬級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在上海長徵醫院落戶,這是我國首個全自動深低溫百萬級生物樣本庫,標誌著我國生物樣本存儲技術已邁上了全自動信息化時代。
  • 行業大牛眼中的生物樣本庫
    樣本自身沒有什麼價值,真正的價值在於其特有的信息,也就是說,生物樣本是唯一的生物實體,它既有豐富的臨床信息,又有詳細的實驗室信息,這是其他實體無法做到的。"而現代建設生物樣本庫的目的就是如何能夠把生物樣本資源轉化或翻譯成為數據信息資源,如果樣本沒有信息的轉化,其作為轉化醫學和個體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也將成為一句空話。但在生物樣本庫信息信息化管理過程中,我國仍面臨著一些棘手難題。
  • 對生物樣本庫業務需求正快速增長
    越來越多的國際生物公司和醫學研究人員都紛紛表示對生物樣本資源有需求,我們已經開始著手與外部進行溝通。」Hendolin博士說。機遇與挑戰生物樣本庫資源的小規模化一直是我們面臨的挑戰,因此正在研究與芬蘭其他生物樣本庫的合併事項。最近開始針對在圖爾庫和坦佩雷地區的生物樣本庫的合併,並將在春天完成。
  • 王偉業:生物樣本庫建設不能以大和多來衡量
    【編者按】生物樣本庫是轉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隨著"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的推進,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蓬勃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王偉業教授作為國外引進的樣本庫信息化管理專家,主要從事生物樣本庫建設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指導多家醫院生物樣本庫基本的建設工作。
  • 陸舜:臨床醫生在生物樣本庫建設中應當起主導作用
    【編者按】生物樣本庫是轉化醫學研究的寶貴資源,隨著"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的推進,我國的生物樣本庫建設蓬勃發展,尤其是臨床研究的疾病樣本庫備受重視。針對基於肺癌臨床研究的生物樣本庫建設情況,生物谷專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此外對於基因測序臨床應用問題,陸教授也給出了專業的解讀。
  • 山東省立醫院生物樣本庫獲科技部行政許可審批
    近日,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官網信息顯示,山東省立醫院生物樣本庫已獲得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許可審批,這預示著該院生物樣本庫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並朝著更規範更科學的方向發展。據了解,生物樣本庫是實現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的重要保證、科研成果孵化的重要平臺、整合性研究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生物樣本庫對樣本出入庫執行嚴格的備案制度,符合倫理學規範要求,保證了生物樣本的合法性並發揮最大的科研價值。
  • 省腫瘤醫院將向國家級生物樣本庫提供5000例樣本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近日,湖北省腫瘤醫院與武漢國家級生物樣本庫正式籤署人類遺傳資源保藏協議,同時還籤訂了基於肺癌生物樣本的多組學科研合作項目協議。2019年9月,湖北省腫瘤醫院與樣本庫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初步達成共識:以湖北省腫瘤醫院規範的腫瘤樣本為戰略合作資源,依託樣本庫先進的硬體基礎設施和規範的質量管理體系及專業的人才團隊,共同探索共贏共享的生命科學研究新模式。
  • 生物銀行:生物樣本庫的2.0升級版
    隨著生命科技的快速發展,加快基礎研究與臨床治療的轉化醫學在提高民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中發揮有巨大作用。生物樣本庫只是做到了資源的匯聚與存儲,對推動資源更好的應用在轉化醫學之中仍有局限性。而生物銀行的特性決定了它可以為轉化醫學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戰略資源,並作為集成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重要技術載體,促進針對性、個性化的轉化醫學研究發展。
  • 第二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倫理論壇暨第四屆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召開
    前任UNESCO倫理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邱仁宗教授發言強調生物數據共享與管理務必符合社會基本倫理及國家與國際間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前任WHO副總幹事、上海交通大學胡慶灃教授就「人類生物樣本庫的倫理思考」展開深入分析;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褚嘉祐教授分享了中華民族永生細胞庫的建立經驗;衛計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協和醫學院人文學院院長翟曉梅教授從精準醫學實踐經驗出發,深入探討精準醫學與生物樣本庫的倫理問題
  • 廣州生物醫藥添「新名片」:產學研合作共建類器官樣本庫
    會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曄光領銜的廣州華醫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醫再生)分別與廣州生物島實驗室、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域醫學)籤訂了一系列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為建設世界一流的活體類器官大數據樣本庫,創新發展精準醫療、藥物研發和再生醫學奠定了合作基礎。
  • 50萬英國人大數據的UK生物樣本庫彰顯醫療奇功
    >美國政府倡導並引領了精準醫學項目(現更名為全民健康研究項目),預期收集百萬民眾個人醫療、健康和基因大數據,全面解析人群健康和個性化精準診療的方針大略。筆者也歷經兩年考察了30多家國際科研機構的生物樣本庫,包括收集腫瘤樣本最全的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樣本庫,規模最大的商業運營樣本庫BioStorage和粉紅絲帶基金會掌管的乳腺癌樣本庫,其中,UK Biobank不愧是名副其實的佼佼者。UK Biobank收集了50萬人的DNA測序數據、疾病診療和健康評估信息,完全可以提供足夠信息判斷誰可能會得糖尿病或誰能豪飲啤酒。
  • 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中心運營兩周年,37家醫院獲細胞採集質量認證
    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國家基因庫提供的新生兒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儲存並不是所謂的「臍帶血」,因為採集臍帶血對寶寶有危害,長期以來國家衛計委一直嚴格限制只允許少數省份限制性開展,江蘇省衛計委一直嚴格禁止採集臍血,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中心並不提供臍帶血項目,並且受國家計生政策限制的精子、卵子等細胞的凍存服務也暫不提供。
  • 英開展全球最大生物醫學成像研究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快照——採用磁共振成像(MRI)和其他標準技術——將與不同的健康和生活方式數據聯合在一起,使研究人員能夠提高對於疾病的認識和診斷,如癌症、老年痴呆症、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冠心病等。   英國生物樣本庫由該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和維康基金會於2006年創立。
  • 中國首個生物資源「樣本庫目錄」上線
    人類健康、疾病的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生物遺傳資源的大量需求,帶來了生物樣本庫數量及其保存的生物遺傳資源的大幅增長。然而,現階段,我國生物樣本庫呈現分散、獨立、無序的狀態,生物樣本和數據的收集、保存、管理無統一規範,生物樣本庫間資源信息交流不暢,資源得不到高效應用,若延續現狀或將造成"儲存性"的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