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獲悉,2017年度國家基因庫人類細胞存儲採集江蘇省內合作醫院的評審認證工作已經完成,37家醫院首批獲得採集質量認證。
首批獲得國家基因庫細胞採集質量認證的醫院是: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逸夫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浦口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泰康仙林鼓樓國際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第二醫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南京市溧水中醫院、南京市明基醫院、南京華世佳寶婦產醫院、蘇州市立醫院蘇州市婦幼保健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蘇州科技城醫院、蘇州市明基醫院、無錫市婦幼保健院、江陰市人民醫院、江陰市中醫院、江蘇大學附屬澳洋醫院、常州市婦幼保健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揚州市婦幼保健院、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邳州市婦幼保健院、連雲港市婦幼保健院、新沂市人民醫院、徐州賈汪區人民醫院、宿遷市婦幼保健院、宿遷市人民醫院、泗洪縣人民醫院。
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開展的人類細胞存儲類型幾乎覆蓋了人一生中的整個生命周期:從0歲剛剛出生新生兒的幹細胞(胎盤、臍帶間充質幹細胞),5—12歲兒童乳牙牙髓間充質幹細胞,18歲以上成人免疫細胞、18歲以上成人脂肪幹細胞、18歲以上成人皮膚成纖維細胞等類型,不同生命階段的細胞儲存了有不同的意義,對應著不同的醫學應用價值。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國家基因庫提供的新生兒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儲存並不是所謂的「臍帶血」,因為採集臍帶血對寶寶有危害,長期以來國家衛計委一直嚴格限制只允許少數省份限制性開展,江蘇省衛計委一直嚴格禁止採集臍血,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中心並不提供臍帶血項目,並且受國家計生政策限制的精子、卵子等細胞的凍存服務也暫不提供。
中國國家基因庫(China National Genebank)是全世界第四個建立,規模第一大、規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國家級基因庫,是國家「十二五」重點基礎建設項目。2011年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衛計委、工信部、財政部聯合批覆,由科技部、國家食藥監總局、農業部、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華大基因研究院等12家權威機構組成理事單位,負責長期存儲和管理生物物種與人類醫學與疾病的重要遺傳資源,服務於農業育種、臨床醫學的研究與實踐,搭建基因資源挖掘的基礎性支撐平臺,促進我國生物產業提升創新能力。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是2016年4月由國家基因庫和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按照規劃,將承接國家基因庫華東地區的樣本採集、科研及部分存儲任務,同時將開展基於基因組學的幹細胞科研項目。
但不在以上醫院採集的樣本就不能儲存了嗎?對於記者的疑問,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主任、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明表示,如果要在其它醫院提取樣本需要提前兩個月以上預約,以預留時間與醫院聯繫和給醫護人員進行培訓。「採集並不算複雜,通過對幾個核心要點的指導和國家基因庫提供的專業採集套裝和設備的使用培訓,一般的醫護人員都可以掌握。但是國家基因庫細胞製備平臺的服務通量是有限的,雖然中國國家基因庫已經是全世界規模最大和規格最高的基因庫,但是生物樣本庫的總容量仍僅為2500萬份目前已存儲2000多萬份!在全國各地分庫和平臺建成投入使用前,龐大的市場需求較難全部滿足,所以需要提前預約。而且細胞是活的,需要及時製備如果客戶「扎堆」就製備不過來。」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主任王德明說,尤其是孕婦客戶需要按預產期提前預約,此前已經有很多孕婦因為預約時間較短而未能成功。將「生命種子」儲存起來,未來不只寶寶可以用,兩個家庭三代人都可以因此受益,疾病治療、返老還童、克隆復活都不是夢!(梁忠傑)
科普小貼士:
什麼是細胞存儲?
細胞存儲是將細胞現有的狀態程序降溫後置於-135至-196攝氏度的氣相液氮超低溫環境中冷凍保存,在超低溫條件下細胞內的代謝活動處於「休眠」暫停狀態,但細胞活性仍保持,在需要的時候再進行復甦以供使用。
細胞儲存的意義是什麼?
人體的一切疾病和衰老都是細胞的病變或衰老,儲存細胞就是備份現在的生命狀態。儲存了細胞,未來到醫院看病只需要取出基因作為身份證和病歷,想返老還童?保存了出生時的幹細胞就能輕鬆搞定!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都會老、會病、會死,但是冷凍保存在國家基因庫的細胞就不會再老、不會再病、不會再死。通俗的說就是用超低溫「冰封」時間,所以未來可以這樣預期,當你老了,保存在國家基因庫的細胞不會老可以用來返老還童,當你病了,保存在國家基因庫的細胞不會病可以用來疾病治療,甚至當你死了,保存在國家基因庫的細胞不會死可以用來克隆復活(法律暫不允許,科學上可以做到)」。
返老還童或克隆復活離你有點遠?
其實並不遙遠,人的年齡本質上是細胞的年齡,冷凍的細胞的年齡就停留在冷凍的時刻;而關於克隆,早在1996年人類就成功克隆了第一個哺乳動物「多利羊」,此後老鼠、豬、牛、貓、兔子、馬、狗、猴子等均被克隆,複製人並沒有科學難度,只是法規倫理暫時不允許。但是克隆細胞和組織器官用於疾病治療是可以的,國務院已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通知,規劃指出構建基於幹細胞與再生技術的醫學新模式被列為戰略性重點產業。「我國幹細胞研究已躍居世界前列,個別方向處於領跑地位,在細胞重編程、多能性建立及調控等領域取得了眾多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成果,在該領域論文發表及專利申請量已經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二。」——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沈建忠說。而與我們每個人健康息息相關的,在疾病治療領域目前幹細胞再生醫學已經覆蓋的疾病種類有:腫瘤、失明、白血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早衰症、心臟病、腦癱、帕金森、紅斑狼瘡、癱瘓、中風、心力衰竭、骨關節損傷、肝臟損傷、脊髓損傷、硬皮病、炎性腸炎、關節炎、傷口癒合等等(截至2017年3月,可統計的已有6000多項覆蓋了140多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