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是「浪費」時間嗎?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河北樂亭縣小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果園內觀察桃子的長勢。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能用吸塵器、請家政幫忙,為什麼還要自己掃地?把時間「浪費」在體力勞動上有意義嗎?面對勞動要求,不少青少年心存疑惑——

  【勞動教育,難在哪兒③】憑知識拼能力需要靠勞動立足嗎

  本報記者 於忠寧

  當下,勞動教育正在中小學校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只有12分鐘的現狀正在逐漸改變。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青少年對勞動教育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區,認為自己將來是靠知識拼技能,並不需要憑體力在社會立足,勞動教育價值不大。

  如今的勞動與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從內涵到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如何適應時代,培養青少年對勞動的興趣,也成為擺在教育者以及家長面前的待解命題。

  能用吸塵器,為什麼還要自己掃地?

  最近幾天,高一學生楊思羽有點怏怏不樂,甚至還有些委屈、不解。起因是自己宿舍的吸塵器被班主任拿走,代為保管起來了。

  楊思羽在北京一所高中就讀,因為離家較遠,平時寄宿在學校。宿舍六名同學沒被繁重的功課難住,反而是為第一次離家獨自生活犯了難。習慣了母親包辦洗衣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楊思羽自己洗衣服經常連泡沫都沒衝乾淨就晾曬,自己洗了兩周就不做了,索性周末帶回家讓媽媽洗。其他幾位同學情況也沒好到哪去,有幾位甚至連內衣褲也攢一周帶回家。

  面對要疊整齊的豆腐塊被子、宿舍要窗明几淨的要求,同學們也經歷了類似自己洗衣服的狼狽。過了一個多月,大家索性不再拿掃帚掃地,而是湊錢買了一個無繩吸塵器,這一下解放了雙手,再也沒有為寢室衛生受到老師批評。然而,沒高興多久,就在最近一次老師檢查宿舍時,她們藏在床底下的吸塵器被發現了。

  女孩們被班主任批評「勞動觀念差,自理能力不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在除塵之苦中體味自立的一點前兆,成長是百利而無一害」,卻有些想不通,「用掃把掃地經常弄得塵土飛揚,不衛生,又辛苦,吸塵器既節省體力,又吸得乾淨,為什麼老師一定要強調自己動手掃呢?」

  楊思羽對記者講道,「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傳統勞動都可以被科技產品替代,我覺得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學習這些生活技能上,因為對每個人來說都應該做自己擅長、能為社會做出最大貢獻的事。」

  就這個話題,記者採訪了多名中小學生,發現對待日常所需勞動技能,大多數學生抱著和楊思羽類似的看法。

  苗淼是北京市海澱區一所重點中學的班主任,在開展勞動教育時,有同學認真地跟她探討,像家務勞動、戶外清掃等工作,可以用高科技家電,也可以請專業人員清掃。科技越來越發達,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能夠拿金錢換時間,能夠讓專業人做專業事,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活質量。如此,勞動教育強調讓同學們體力勞動,是不是有些形式主義,為了「勞」而「勞」呢?

  「這些孩子絕大部分成績優秀,家境優渥,目標都是上名校將來做精英,但是對勞動的態度卻是疏遠,對勞動教育面上配合內心並不認同,這值得我們家長、老師深思。」苗淼對記者說。

  勞動太辛苦,得努力「成長為高端人才」?

  學織布、掰玉米、磨豆腐、做餅乾……家長王益正在讀初二的兒子在十月份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學農活動,在農訓基地度過一周與田野大地、勞作生活親密接觸的時光,回校後寫的作文《學農二三事》還獲得高分。

  學農活動正成為學校勞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悉,今年北京共有近3萬名學生基本完成學農活動,覆蓋同屆學生近30%。

  兒子笑嘻嘻地對王益說,「雖然累,但是很開心,比農家樂還有意思。」再問到兒子學農、職業體驗活動等一系列勞動教育深層次的感受時,兒子一臉嚴肅地講道:「體力勞動實在辛苦,所以我得用功學習,上好大學選好專業,成長為高端人才。」

  兒子的話讓出身農村的王益陷入深思。他對記者講道,孩子寫的學農感想作文很漂亮,樹立勞動意識、磨鍊意志品質、更加尊重勞動人民等話講得很棒,但是讓這些都市孩子發自內心地親近土地,尊重勞動,對勞動這一概念有一個整體和完整的認識,僅僅是讓他們體驗體力勞動的辛苦是不夠的。

  對此,苗淼也有同感,「勞動教育不能停留在傳統的體力勞動層面,還得創新形式與內容,讓孩子體悟到勞動對意志品質和責任意識的鍛鍊,理解勞動對創造創新的價值。」

  「我們沒條件進行勞動教育,抓學生學習還來不及呢。」談到勞動教育時,在山東省煙臺市一所縣中擔任班主任的姜震對記者講道,學校學生有八成來自農村,多數孩子根本沒有親身體驗勞動的辛苦,自理能力極差。父母或者務農,或者在外打工,對他們的要求就是好好學習,將來不要像自己一樣辛苦。「不少農村孩子對勞作是陌生的,對土地也沒有多少感情。大家的想法就是努力學習,將來不要過種地下車間的生活。我們的勞動教育嚴重缺失。」

  如何培養青少年對勞動的興趣?

  在一次勞動教育研討會上,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葉寶生講起自己身邊的故事,曾經有個研究生向他講道,考研是因為不想本科畢業就參加工作,只想靠退休的父母啃老。退休是父母對社會貢獻的回饋,他這位學生並不理解勞動創造的價值。他發現不少孩子到大學年齡階段還不懂「不勞不得」這個道理。因此更有必要在中小學就完成這種教育,讓孩子從勞動層面知道怎麼尊重勞動,尊重勞動創造的價值,勞動才是創造的源泉。

  如今,勞動教育在中小學轟轟烈烈地開展。然而,在記者採訪中,不少受訪學生講道,學校的勞動教育就是組織大家開展一些簡單的手工活動、義務勞動,幾乎等同於體力勞動。這也導致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不認同勞動教育,認為自己將來是靠知識拼技能,並不需要憑體力在社會立足,學校的勞動教育價值不大。

  看到孩子在認識、理解勞動方面的不足,家長王益認為,我們既要重視傳統的勞動教育,也要更新對勞動的認識,因為如今的勞動與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從內涵到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只有適應時代才能培養青少年對勞動的興趣。

  針對在認識和推進勞動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講道,在傳統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被部分機器取代之後,未來一定會產生新的勞動形式。因此,我們對勞動的理解也應該與時俱進。

  如今的勞動教育應該「新」在何處?它不僅僅是學習勞動技術,也不僅僅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補充,而是有著豐富性以及多元性的內容,是全面育人的重要抓手。

  記者了解到,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門以及學校正在努力從形式到內容,切實提高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牽手中小學,承接職業體驗活動,作為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勞動觀和人生觀,培養生涯規劃、實踐創新能力。

  「提高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真正開啟勞動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新篇章。」苗淼如是說。

  記者手記

  

  全面理解勞動教育的時代內涵

  於忠寧

  如今,勞動教育重新被拾起,學校逐步開始與社會、家庭聯合開展勞動教育實踐。但現實中,走進青少年群體,傾聽他們的心聲,我們發現,轟轟烈烈的勞動教育在不少人心裡卻是雁過無痕。

  時代在變,如今的孩子生活學習的環境與上一輩人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現實中,勞動教育卻常常還是老調重彈,是日常教學中簡單的任務、單純的體力性教育、技藝學習,甚至異化為娛樂活動、懲罰及馴化手段,致使勞動教育成為與腦力勞動、日常學習無關的活動,被認為是學生的額外負擔。結果往往是家長不配合,學生也不理解,也因此使勞動教育的價值沒有得到彰顯。

  現在的孩子趕上了物質充裕的時代,他們衣食無憂,不知稼穡之艱,他們的眼界更為開闊,自我意識也前所未有地強烈。如果勞動教育還沿用傳統的體力勞動,讓學生體驗吃苦流汗,顯然難以讓他們深刻理解勞動的意義。如今,勞動的功能逐漸轉向使個人自我價值實現,獲得存在的價值感和意義感等功能,從這個角度來講,對於青少年來說,完成勞動未必能比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價值感和存在感更多。因此,要達到通過勞動能夠全面育人的目標,開展創造性勞動勢在必行。

  勞動教育怎麼搞,是擺在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家庭、社會面前的一個時代難題。在眾多歌頌和提倡勞動的聲音中,教育家陶行知對於勞動的闡發,具有較強的啟發意義。陶行知倡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關於勞動與創造的關係,陶行知講道:「手腦一塊兒幹是創造力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的思想,對於勞動教育乃至於「五育」並舉如何開展,都具有啟發和指導意義。

  「五育」並舉是手腦並用、心手相生。勞動教育更是如此,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固然重要,不過,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創造性勞動教育,讓青少年因為取得勞動成果感到滿足、愉悅,體驗到勞動的價值感和存在感,切實感受勞動不僅光榮,勞動還讓人獲得幸福,能夠讓身心獲得全面發展。如是,勞動教育方能落地生根。

相關焦點

  • 「與時俱進」怎麼說
    「與時俱進」怎麼說[ 2007-03-30 09:44 ] 「與時俱進」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各種新聞廣播、各種工作報告中我們已經聽的多了,官方的說法叫做 advance with the times。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可不是這個「與時俱進」,而是「跟上時代潮流,不要落伍」。
  • 為什麼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
    (十八大報告解讀)為什麼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
  • 高校圖書館要與時俱進
    2016年初,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指出,圖書館應全面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採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而由於歷史原因,我國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學歷多為專科或本科,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6年高校圖書館發展概況》,在當年登記的高校中,平均每館擁有的博士數量僅為0.97人。
  • 與時俱進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
    學習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要深刻體會恩格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發展,從而與時俱進地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學習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要深刻體會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性運用,從而自覺運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新發展。此次論壇匯集全國各地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和專家學者,重溫恩格斯光輝思想及其在中國傳播運用的歷史進程,交流展示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最新成果。
  • 讀懂量子力學的知識,方能夠與時俱進
    對於量子力學,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或者是讀懂這方面的知識,方能夠與時俱進。目前大眾對於量子力學、光學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但是量子力學又跟化學相關性比較強,相當於我們是一種假設性的東西。當然,我們對於一個基礎理論的全部理解,都必須還是依賴於大量的閱讀理解。對於熱力學,我們需要知道「可逆的熵」是如何產生的,哈密頓量可逆的熵是什麼意思,如何解決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的一些性質的解釋等,可以說,這些都是需要從一個全新的層面去學習,而且大多數的理論都是需要你讀過大量的文章,注釋或者是譯文,才能夠理解,我們一定要學會量子力學才能夠去解決一些問題。
  • 《動物森友會》總監:《動森》未來要與時俱進和創新
    為了讓《動森》系列能夠長久存在下去,讓它在未來漫長的時間中能為無數玩家帶來快樂,不斷挑戰和與時俱進是非常重要的。」Aya Kyogoku說的沒有錯,我們看到,《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確也給這個系列帶來了一些重大的改變,比如Nook裡數和terraform能力等等,它們為遊戲帶來了全新的玩法。我們也期待任天堂未來能夠給我們帶來更有創新精神的《動森》新作。
  • 科普理念也應與時俱進(書裡書外)
    如何理解和解釋這一輪科普熱,是一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  回顧70年來的情形,新中國成立之初,大眾整體受教育程度還很低,迫切需要科學家普及科學知識。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中,稍後出現了《十萬個為什麼》的熱銷。改革開放以後,情形發生巨大變化。一方面是大眾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中等教育幾近普及,基礎的科學知識已經進入學校教育,很少再需要藉助科普書籍、雜誌來直接破解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 劉文娟:2017年香港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與時俱進
    劉文娟:2017年香港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與時俱進 2016-12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張曉曦)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經濟室博士、全國港澳研究會秘書處課題部副主任劉文娟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在「十三五」規劃下,2017年香港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與時俱進,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 科學把握勞動教育新特徵
    改革開放以後的一段時間內,片面強調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勞動者。在這些對勞動教育的定位中,勞動的社會價值僭越了人的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個體價值,偏離了勞動教育的本質。《意見》要求,新時代勞動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與時俱進,傳承發展好中醫藥
    但擁有特色和優勢的中醫藥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還需要解決幾個重要問題:首先是中醫理論的與時俱進問題。中醫理論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但精華的傳承是需要基礎的。比如,「三焦辨證」理論的上焦、中焦、下焦,是指人體的不同部位,但沒有中醫背景的人大都聽不懂。如果「三焦」用足球的位置前場、中場和後場來解釋,「聽不懂」的難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 深刻理解新時代勞動教育的三重邏輯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進行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對學習貫徹中央《意見》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 勞動 教育不能缺失那一環
    「18歲+」的大學勞動教育應以「真」為主  勞動不應僅停留在課程學習  如果說勞動教育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更多是一種「模擬訓練」,對於18+的大學生來說,勞動教育更應是一場「真刀真槍」的實戰。這段時間,他最大的收穫是學會了如何與當地招募的民工相處。剛到淮陽時,因為這些民工講當地的方言,說話又快嗓門又高,胡云飛經常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感覺「不是一個世界的」。但是時間長了,胡云飛找到了一個秘訣:人和人之間的相處要真心真意。
  • 「不出汗不叫真勞動」長清打造勞動教育新生態
    探索並實施了「資源包夯實課堂主陣地,課程建設完善育人體系,制度先行開闢實踐基地,因校制宜開啟特色發展之路」的勞動教育模式,強化學生正確勞動觀念與勞動品質的正向形成。「我們要通過不同的勞動課程,讓勞動教育更加『接地氣』。」長清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每日一詞∣勞動教育 education on the hard-working spirit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近日出臺。《意見》強調,通過勞動教育,學生應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對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進行了整體設計。一是闡明基本內涵,強調當前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在勞動實踐中進行教育。
  • 勞動教育要和其他「四育」攜手同行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意見"出臺,勞動教育、素質教育用英語怎麼說?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近日出臺。《意見》強調,通過勞動教育,學生應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知識點】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對於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進行了整體設計。一是闡明基本內涵,強調當前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在勞動實踐中進行教育。
  • 肇俊哲:球迷文化應與時俱進 激怒對手起反作用
    「球迷協會應該積極引領球迷」  在遼寧宏運隊和廣州恆大的比賽中,部分遼足球迷對廣州恆大隊隊員郜林進行了長時間的謾罵和侮辱,特別是攻擊了郜林的家人,讓後者情緒失控,進球後做出「扇耳光」的動作。肇俊哲對此表示:「我覺得主隊的球迷不應該主動去挑釁對手,你喊一個口號攻擊個人,有的還攻擊球員的家人,這種行為就太過分。
  • 濰坊市中小學校勞動教育系列典型案例展示(二)
    結合當地特有的地方「非遺」文化,讓地方「非遺」傳承進校園,編寫了剪紙、土陶、麵塑、草編等地方非遺傳承校本教材,其中《剪刀下面的世界》被評為「濰坊市精品校本教材」。這些課程的開發,既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傳承地方特色傳統工藝。二是「親農耕」田園課程。
  • 【GET2020】課堂內外黎渝幸:跨學科融合是勞動教育的生命所在
    【GET2020】課堂內外黎渝幸:跨學科融合是勞動教育的生命所在 作者:李 婷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