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譯本《物種起源》出版發行
「譯林人文精選」叢書 — 達爾文巨著《物種起源》新譯本2013年10月由南京鳳凰傳媒集團旗下的譯林出版社出版發行,該譯本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美國堪薩斯大學苗德歲博士翻譯。留英的嚴復在1895年編寫了《天演論》,他是從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中,抽出來介紹達爾文演化論的部分內容,並加進去他自己的很多見解和想法。而《物種起源》最早的中譯本,是留德的馬君武用文言文翻譯的,在1903年初次發表時只有兩章,卻是《物種起源》最重要的兩章:第三章「生存競爭」和第四章「自然選擇」,分別以《達爾文物競篇》和《達爾文天擇篇》的單行本出版。
-
《欽定版聖經》出版400周年:當上帝說英語
然而有一件事,歷代史家幾無爭議,共同視為曠世偉業,即《欽定版聖經》,又稱《英皇詹姆斯欽定本聖經》的翻譯和出版。 彼時之英國,雖因王權集於一身而獲暫時的統一,但社會的潛流激蕩。較之天主教會的復闢危險,清教徒對國教的抵抗顯然是更為緊迫的威脅。宗教儀式的繁簡,對《聖經》的解讀,均為爭執的焦點。誰掌握了《聖經》的譯本,誰就獲得了宗教乃至政治的特權。
-
譯作||裡爾克漢語譯本系年(1929–2012)
張健松說:「九葉詩人」中的唐湜和陳敬容也是裡爾克詩的愛好者,他們都根據英文譯本,於1948年各自譯出幾首詩。臺北: 志文出版社, 1972年3月初版 裡爾克「布裡格手記」(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的第一個漢語全譯本。方瑜於《譯序》中說:「執筆翻譯《馬爾泰手記》,對我而言,實在有點不自量力。
-
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科學史上的今天,11月24日
1859年11月24日,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開創性著作《物種起源》在倫敦出版。1859年版《物種起源》的封面《物種起源》全名《論依據自然選擇即在生存鬥爭中保存優良族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
首部《杜甫詩》英語全譯本出版 花費8年時間翻譯
宇文所安在自己的書房中懷抱六卷《杜甫詩》譯本。 據哈佛大學官方新聞網站《哈佛公報》(Harvard Gazette)4月11日的報導,美國著名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歷經八年埋頭耕耘,終於出版了杜甫詩歌全集的英語全譯本《杜甫詩》(The Poetry of Du Fu),這部有3000頁,共六卷,重九磅的大部頭是學界關於杜甫作品第一次完整的英文翻譯。
-
科學網—《物種起源》又有新中文譯本
在1859年至1872年間,《物種起源》一書總共出了六版。其中第一版與第二版相隔只有一個半月。在其後的12年間陸續出版的四個版本中,達爾文作了大量的修改,以至於第六版的篇幅比第一、二兩版多出了三分之一。
-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2020-12-25 0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納米加工技術及其應用》(第三版)出版
由蘇州納米所印刷電子學研究部主任崔錚研究員撰寫的《微納米加工技術及其應用》(第三版)近日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崔錚研究員自2005年以來撰寫出版的有關微納米加工技術的系列專著的最新一本。在此之前,除了中文版第一版、第二版之外,還有英文版《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Springer, 2006),以及專門介紹納米加工技術的英文專著《Nanofabrication, Principles, Capabilities and Limits》(Springer, 2008)。
-
「射鵰三部曲」英譯本明年起問世
雖然自知給《射鵰》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並不足以概括這部作品,但著迷於中華古文古詩之美的郝玉青還是懷著謙恭敬畏之心,將這部被出版社編輯「咬定」的作品譯成英文。至於金庸的江湖情仇故事能否打動西方讀者,那要等書出版上架後才能知道——好故事長腳,不脛而走。
-
群眾出版社《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修訂版·五卷本出版
1956年成立的群眾出版社,在國內最早出版福爾摩斯探案故事集,歷經60多年的發展,群眾出版社以翻譯出版國外偵探推理小說在出版界和廣大讀者中享有美譽,特別是福爾摩斯系列探案故事中譯本的出版更具代表意義。
-
上海新發現一本《共產黨宣言》首版中文全譯本
據新華社上海7月25日電(記者郭敬丹、吳振東)記者近日從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獲悉,該館在館藏圖書中發現一本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首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此前,這本被稱為「紅色中華第一書」的小冊子首版在全國僅發現11本,上海存有4本。
-
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召開
6月28日至7月3日,「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倫敦召開,共有來自全球的古生物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約八百餘人出席了本次大會。本次會議上,各國代表圍繞著「地質和化石記錄與生物多樣性」、「宏演化及現代綜合進化論」、「全球變化的微體古生物學記錄」、「微體化石與生命之樹」、「古生物收集」等27個主題開展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除學術報告會外,會議還安排了多條內容豐富的野外地質考察路線。
-
歷史上的今天,達爾文《物種起源》正式出版
以下資料來自網絡公開資源,由孫壯編輯整理達爾文《物種起源》正式出版在160年前的今天,1859年11月24日(農曆1859年11月1日),達爾文《物種起源》正式出版。歷史循環論讓位於進步史觀,它當時更多地預示著一個新的軸心時代的到來。
-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小百科全書》第三版出版發行
本站訊 由中國海洋大學檔案館館長關慶利教授組織策劃並擔任主編,海大教師丁玉柱、彭垣擔任副主編,有國內涉海國家機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軍事機構的43位海洋科技工作者共同參與編寫的《海洋小百科全書》第三版,已經於2012年1月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海大參與該書編寫的教師共計29人,構成了該書作者團隊的主體。
-
小說《慶餘年》推出了韓文譯本,韓國讀者也愛小範大人
慶餘年韓文譯本2019年底,張若昀、李沁、郭麒麟等主演的電視劇《慶餘年》在中國引發全民追劇,口碑及流量雙豐收。今年3月,《慶餘年》電視劇粵語版登陸香港TVB翡翠電視臺,首集便打破了2017年以來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紀錄。同時,電視劇被引到了韓國等27個國家或地區。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文新譯本譯者感言
近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組織翻譯並出版了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成名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以下簡稱《新教倫理》)的中文新譯本,這是繼1987年三聯書店率先推出的由於曉、陳維綱等人翻譯的該書第一個中文全譯本,以及2005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引進臺灣遠流出版公司由康樂、簡惠美翻譯的全譯本之後
-
古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古生物學是生命科學和地球科學的交叉科學,它既是生命科學中唯一具有歷史科學性質的時間尺度的一個獨特分支,又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 古生物學的分類發展 根據研究的不同對象,古生物學分為古植物學和古動物學兩大分支
-
國家鐵路局發布18項工程建設標準英文譯本
國家鐵路局發布《鐵路旅客車站設計規範》和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系列標準等18項工程建設標準英文譯本近日,國家鐵路局發布《鐵路旅客車站設計規範》(TB 10100-2018)和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系列標準等18項鐵路工程建設標準英文譯本,為服務鐵路「走出去」和中外鐵路技術交流合作提供技術支撐。
-
國際著名《分析化學》教材譯書正式出版
由西安交通大學牽頭,聯合華東理工大學、廈門大學、東北大學、浙江大學以及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阿靈頓分校等國內外諸多著名大學共同翻譯完成的《分析化學(原著第七版)》近日由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該譯書入選經典化學高等教育譯叢類「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翻譯工作由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李銀環和華東理工大學楊丙成負責。
-
張治:博爾赫斯研究翻譯之名文的中文譯本指謬
博爾赫斯此文(原題Los traductores de las 1001 Noches,1935)寫得本來非常精彩,2000年,翻譯理論家Lawrence Venuti編過一部《翻譯研究讀本》(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初版只選二十世紀的翻譯研究文章,頭四十年間選了四篇,其中就有博爾赫斯這篇;2012年的第三版向前擴大了時間範圍,1900-1939